书城文化一本书读懂四书五经故事大全集
4391800000005

第5章 四书:《论语》(4)

孔子因为宰予的行为而改变了自己“听其言而观其行”的说法,决定以后正确地评价一个人不仅要听他怎么说,更重要的是看他怎么做。对此,儒学大师朱熹在他的《论语集注》中说道:“孔子在这个时候才知道应该听其言,观其行,他并不是因为宰予这件事而对所有人都变得不信任了,他只是以这个事例教育大家,告诉我们做人应该言行一致,不要光说不做。”

冉求自限

冉求(即冉有),字子有,鲁国人。当时,鲁国的贵族季孙氏想要改变田赋制度而增加赋税,冉求是季孙氏的家臣,他因为这件事去征求孔子的意见,孔子告诉他季孙氏这样做是不对的。然而冉求没有听从孔子的话,他仍然帮助季孙氏推行了新的田赋制度,为季孙氏敛得了更多钱财。孔子对于他这种藐视民生的态度十分气愤,甚至说冉求不是他的学生,还号召他的学生们一起对冉求口诛笔伐。

然而孔子对于冉求的评价其实也是很高的。他曾说:“冉求这个人,有一千户人口的私邑,可以让他去当邑长;有百辆兵马的封地,可以让他去当总管了。”在孔子的学生中,冉求算是比较有才能的了,然而他似乎并不热衷于学习孔子传授的仁义道德,他更感兴趣的是怎样才能做大官。他没有尽心尽力学习孔子的学说,还为自己找借口说:“不是我不赞同您的学说,而是我的力量太薄弱了,学不了您的学说。”孔子则尖锐地指责道:“如果你的力量真的不够用来学习我的思想,那么你走到一半就会走不动;但现在,你是自己在面前的地上画了一条线,自己不肯再向前走了。”

冉求原本是个很有能力的学生,但他给自己设定了一个障碍,认为自己只能达到某个水平,于是便停滞不前,停留在这条线后面,不想再前进。相反,孔子最宠爱的一个弟子颜回也说过孔子的智慧:“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但是颜回穷其一生都在钻研、学习孔子的思想,从来没有停止过。所以,今天的我们也应当注意不要像冉求一样画地为限。每个人都会面临很多害怕做不到的事情,但是每个人都有着无限的潜能,画地自限只能使我们发挥不出原有的能力,因为我们限制了自身能够达到的水准。无所畏惧,就能够创造人生的奇迹。

子路受牛

一天,子路在河中救起来一个失足落水的人,那人为了感谢他送给了他一头牛,子路收下了。孔子很满意地说道:“这下,鲁国再有落水的人,那么无论是谁都会勇敢地去下河救人了。”

表面上看来,子贡放弃赎金比子路受牛更加高尚一些,但是在孔子看来却不是这样。子贡是孔子门下优秀的学生之一,在社会上有着很大的影响力,他的一举一动都会为世人所效仿。人们都会认为子贡的行为很高尚,但如果真的学习他这种行为的话又会给自己带来损失,所以最后往往就会导致放弃赎人以避免这种尴尬的情况。而子路救人之后,接受了他人的回报,这样才会让大家效仿他。孔子从一件小的事情,就能看出教化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觚不觚

觚是一种器具,古代用来盛酒。它的形状上面是圆的,下面是方的,边缘有棱角,容量大概有两升。后来,觚的形状被改变,引来了孔子的不满,认为觚不像觚了。他生气地说道:“觚不像个觚了,这也算是觚吗?”

孔子一生克己复礼,想要恢复周礼文化,在他的思想体系中,周礼的文化是不可以被更改、变动的。无论是刑法体例,还是井田法制;无论是丝竹音乐的器具,还是喝酒用的酒具,周礼中规定的一切都是完美的,在他看来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然而在春秋时的社会条件下,大多数人都不会遵从周礼,“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社会现实让孔子觉得深深地遗憾和失落,更是让他无法容忍。改变觚的形状只是一件小事情,却折射出了社会上的事物名不副实的现状,因而孔子才会如此生气,发出这样尖锐的责问。

阳货馈豚

阳货想见孔子,孔子却百般推脱不想见他,于是他托人赠送给孔子一只烤熟的小猪。在封建礼教中,如果有人赠送了你礼物,那么你必须要登门拜谢,按照礼节,孔子这么遵从礼教的人自然就会乖乖地去见他了。可孔子打听到阳货不在家的时间,去往阳货的家里拜谢,不想二人在路上相遇。阳货说:“你过来一下,我有话对你说。”待孔子走到他跟前时,他说道:“空怀一身才能却不发挥,任凭国家迷乱,这是仁爱的体现吗?”然后他自己回答道:“不算。”接着又问道:“明明喜欢参与政事却又屡次错过机会,这是聪明的体现吗?”于是又自己回答道:“不算。”又说道:“时间是不等人的,它每天都在流逝。”孔子说道:“好吧,我这就答应你去做官。”

孔子之所以这么反感阳货,是因为阳货是他非常鄙视的乱臣贼子,他与国君的夫人南子有染,还想勾结叛乱。如此大逆不道之人,孔子当然不愿意和他交往,更不愿意在他手下做官。但是出于礼数,他又不得不登门拜谢,所以他挑了阳货不在家的时候前去。可见,孔子不是一个迂腐的书呆子,人各有志,但不能因为外界的诱惑而违背了自己的原则,在为人处世中,孔子既巧妙地坚持了自己的原则,又体现了自己睿智处事的一面。

子路强辩

子路在鲁国担任季氏总管的时候受到了季氏的信任,他推举子羔去担任季氏下辖的乡邑费邑去担任行政长官。子羔的年龄比子路小了整整21岁,所以孔子认为子羔还太年轻,学业未成,处事也不会灵活变通,还没有达到出去做官的条件。再加上费邑是一个争端比较多的地方,民风不好,鲁国的内乱有几次就是源于这个地方。孔子批评子路误人子弟,子路其实也知道自己理亏,但还是强行辩解道:“那里有百姓需要管理,有政府需要打点,学习的途径又不是只有读书一种。”子路的这种强词夺理的行为引起了孔子的不满和厌恶,他生气地说:“所以说,我讨厌油嘴滑舌巧言强辩的人!”

孔子的教育重点和主旨在于“成人”,只有完成了自我修养才能够入仕从事政事。“达则兼济天下”,在还没有准备好的时候仓促走上仕途,很可能会害人害己。所以孔子会责怪子路“误人子弟”。

行藏之辩

从古至今被遗落于世而没有官位的人很多,比如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等等。孔子说道:“达到了自己的志向而又没有辱没自己身份的人,应该是伯夷和叔齐吧?”然后又说道:“柳下惠和少连虽然降低了自己的志向也辱没了自己的身份,但是他们的行为合乎情理,言语也合乎法度。他们做人也不过如此。”又说道:“虞仲、夷逸敢于直言,修身也合乎清高。而我跟他们这些人都不一样,没有什么是非这么做不可的,也没有什么是非不要这样不可的。”

伯夷和叔齐为了反抗周武王武力推翻殷朝的做法,不愿意吃周朝的粟米,而饿死在首阳山,在孔子看来这两人是典型的逸民风范;柳下惠三次做官、三次被罢免,有人劝他离开鲁国,他却非要坚持下去,孔子认为他忍辱负重,内心坚定的气节还是没有发生改变的;而像虞仲、夷逸这样隐居起来完全不管世事的,是做到了清高孤傲,用舍弃了做官的行为来表示自己通权达变的思想。

孔子以为他自己和这些人都不一样,他提倡的是积极入仕的态度,只要符合正义,不违背自己的原则。所谓“用之则行,含之则藏”,该做官的时候就要做官,该罢官的时候一秒钟也不要多留。所以,隐士也好,圣人也罢,虽然他们的穷大行藏各不相同,但是他们都有自己的做事原则和志向,只要不违背他们的做事原则,他们就会为了自己的志向不断努力。

富人子贡

子贡是个很聪明的人,他在学业和政绩方面有着很突出的成绩,同时他的聪明更体现在他理财经商的能力上。子贡在经商上的成功使得他的家里非常有钱,堪称当地的巨富。因为这样的家世背景,子贡心里便产生了关于贫和富想法。

这天,子贡向孔子询问道:“贫穷却不阿谀奉承,富裕却不骄傲自大,这样的人生怎样?”孔子听了说道:“可以了,但是这样的人生态度还不如安于贫穷而津津,富裕却谦虚有礼。”子贡说道:“《诗经》上说,要向对待象牙玉石一样,先开料,再粗糙地挫开,最后小心地雕刻,然后打磨光滑。是这样的意思吗?”孔子满意地说道:“我现在可以同你谈论《诗经》了,告诉你一件事情,你已经可以举一反三了。”

孔子先是否定了子贡的说法,提出关于安贫乐道、富而好礼的看法,子贡因此而领悟到追求安贫乐道的境界就像打造出一块好的玉石一样要精雕细琢。这种看法得到了孔子的高度赞扬,认为子贡是一个能举一反三的学生。

瑚琏之器

子贡想知道孔子对他的看法,于是跑去问孔子:“我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你就像是一个器具。”子贡有些好奇地继续问道:“什么器具啊?”孔子回答说:“是瑚琏。”

瑚琏是古代在宗庙进行祭祀的时候,用来盛放小米、黄米的器具。因为是祭祀所用,所以它是十分尊贵的器具,上至国君和诸侯,下到普通百姓都会使用它;大堂之上、宗庙之中都有放置它的地方。

子贡听孔子用瑚琏形容自己,很高兴,认为孔子在用瑚琏比喻他是说他对于国家社稷有很大的贡献,处事尊贵之意。然而他不知道,他因为家中巨富而整天衣着华丽,孔子看不惯他这一点,说他像瑚琏是说他外表华丽、内心空洞之意。

夫子击磬

孔子在卫国的时候,有时候住在蘧伯玉的家里,有时候则住在子路亲戚的家里。孔子在音乐方面是很有造诣的,他不但会弹琴唱歌,还会击磬。这天,天气稍微有些阴沉,风拂动窗前的竹叶飒飒而响,院子里一片清明。萧瑟的景象让孔子觉得有一些寂寥,于是坐到窗前击磬。

俗话说:“锣鼓听音,说话听声。”一个人内心的状态怎样,是忧愁、伤心,还是开心,我们都可以从他说话的语气中听出来。古人弹琴、吹箫,或如孔子这般击磬,都是为了将自己的情感通过音乐的途径发泄出来,在乐声中往往就融入了自己的烦恼、喜悦等情绪。演奏的人情绪不同,乐曲曲调的变化就会不一样。

优美的磬音吸引了门外一位背着草筐路过的人,他伫立在门边静静地听了一会儿,然后忍不住说道:“这位击磬的人,真是个有心人啊。”接着又说道:“这声音如泣如诉,是在抱怨自己没有知己吗?既然认为没有人可以了解自己的心思,那就自己了解自己好了。《诗经》里面说,‘深则厉,浅则揭。’面前有一条河流阻拦了你的去路,如果水很深,那就干脆穿着衣服游过去;如果水很浅,那不妨提起衣服走过去。”古代的房屋不像我们现在的房子般坚固,古是的房子只隔着一层薄薄的土墙,他在外面这么说着,孔子在屋子里面就听到了,感叹道:“这个人说得真是好,真是有道理,让我连反驳的话都说不出来。想要说服他,我更是没有办法啊。”

天之木铎

孔子在鲁国当过一段时间的大司寇,后来孔子离开鲁国到了卫国。公元前496年,孔子在卫国已经停留了快一年了,这期间,卫灵公没有重用孔子,但是对他还是很不错的。后来,有人给卫灵公进了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戒心,派人监视了孔子的住处。于是,孔子决定离开卫国去陈国。在路过卫国仪邑的时候,这个地方的封疆官想要会见孔子。他说:“凡是来到我这个地方的贤能之才,我没有不见的。”会见过后,他对孔子的弟子们说道:“诸位,你们何必因为你们的先生失去了官职而忧虑着急呢?天下无道已经很久了,上天是把你们先生当做木铎,来传道于天下的呀!”

木铎就是木舌金铃,是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在夏商周时期,各地的大小官员们经常会摇动木铎,在街道上巡查以宣传政令。封疆官用这种说法表达出他对孔子的高度赞扬和崇敬。

子畏于匡

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遭遇到了很多艰难困苦,他离开卫国去往陈国的时候,路过一个叫做“匡”的地方。孔子驾车的弟子颜刻曾经跟着阳货攻打过匡,他想起了当时来此地打仗时的情形,用马鞭指着一个地方说道:“以前我来这里的时候,就是从这个缺口进去的。”

匡人得知颜刻回来的消息,顿时警觉起来,不巧的是孔子和阳货长得又很像。阳货带兵攻打匡地的时候,曾经做了很残暴的事情,匡人对阳货恨之入骨。现在看到他和颜刻在一起,就把孔子当做了阳货,一腔怒气全都发泄在他的身上。一个叫做简子的匡人就带兵把孔子一行人给围了起来。这一围,就是五天。

孔子在当时是个知名的人物,匡人慑于他的名声也不敢加害于他,因而只围不攻。弟子们都很担惊受怕,子路见到老师被困,气愤地拿起武器就要和匡人拼命。孔子急忙拦住他,说:“周文王已经逝去了,周礼制度不是还在我们这里吗?如果是上天想要让周礼的文化传承下来,那么匡人又能拿我们怎么办呢?”在匡人虎视眈眈地盯着他们,随时可以要他们的命的困境中,子路弹琴唱歌,孔子和他相和。

匡人也许是感受到了这个被困阵中却从容不迫、温润尔雅的人并不是那个残暴的阳货,于是就放了他们。子畏于匡,显现出孔子面对生命的威胁不忧不惧的大家风范。

罪无可祷

卫国的权臣王孙贾问孔子:“别人都说,与其去奉承奥神,不如奉承灶神。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解释道:“不是这样的,如果把天都得罪了,那么我们还能去哪里祷告呢?得罪了上天,向任何神祇祈祷都没用了啊。”

王孙贾原本是卫国的权臣,据说是因为得罪了周王才在卫国出仕。奥神里的“奥”,指的是后室的西南角,这个方位被古人视为尊者所居住的位置;古人认为灶里是有神的,所以会在灶边祭祀,灶神主管的是一家人的粮食。所以,虽然灶神的地位不如奥神高,但是它主管着饮食,所以奉承奥神不如奉承灶神。

当时,孔子在卫国居住了很久,卫灵公对他也不错,给他的待遇很好。卫灵公有个宠姬叫做南子,她想利用孔子的声望来壮大自己的声势,便召见了孔子。王孙贾得知有这回事,以为孔子会趁机向卫国求取官职来做,便对孔子说了这番话。王孙贾对孔子说这些话颇有嘲讽孔子的意思,他用“奥神”来比喻国君,也就是当时的卫灵公和他的宠姬南子,用“灶神”来比喻自己,暗示孔子巴结卫灵公和南子,还不如来巴结自己。孔子当然拒绝了他的“好意”,说他可不这样认为。上天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神,人们做了坏事就降祸于他,做了好事就赐福于他。顺应上天的意愿做事,自然会获得好报;如果一味按照自己的私心做事,违背了天理,做出了大逆不道的事情,就会得罪上天。孔子正直的反驳,表明了自己的政治立场,也彰显了他不屈于权贵的高尚形象。

司马牛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