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盾回来之后,就给晋灵公办理丧事。对于赵穿的弑君行为,赵盾包庇了他,没有惩罚他。晋国的史官董狐很生气,于是提笔写道:“赵盾杀害了他的国君!”然后还将这条记录拿到朝堂上公布。
赵盾听后,很奇怪:“杀害国君是的赵穿,又不是我,国君死我可是一点都不知道啊,我当时还在逃亡呢!”
董狐问:“你都没有逃出国境,那算流亡吗?你回来之后又不诛杀杀害国君的人。这难道能使你脱得了干系吗?不是你杀害了国君又是谁?”
赵盾无奈地回答:“《诗经》有云:‘我怀念祖国,没想到却为自己招来灾难。’这句话就是我的真实写照啊!”然后不再辩解,任凭晋国的国史上留下“赵盾弑其君”的恶名。
孔子听说这件事后,感叹道:“董狐是一个好史官,能做到如实记载历史。赵盾是一个好大夫,他因为史官的记事原则而蒙受了弑君的恶名,真是太可惜了,如果他逃出了国境,就能避免弑君这个恶名了。”
晋灵公死后,晋国没有继承人,赵盾就派赵穿去成周迎接晋国公子黑臀,拥立他为新帝,算是对赵穿的惩罚。
晋、楚邲之战
崤之战之后,秦晋之好打破,秦、晋两国关系恶化,彼此攻战不息,秦国还经常联合楚国抗晋,晋国的霸主地位有所动摇。加之晋灵公之后晋国卿权日重,诸卿政权多事,内政混乱,国力衰退。而与此同时,楚国楚庄王在令尹孙叔敖的辅佐下,国势日盛,楚庄王一心想建立新的霸主,因此不断挑战晋国的霸主地位,双方为争夺中间地带而矛盾加剧,邲之战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展开的。
楚庄王因为郑国时而背叛自己、时而臣服自己而不满,于是亲率大军围攻郑国都城新郑,迫使郑国投降。郑国曾经臣服于晋国,因而郑国被困的时候,晋景公派遣荀林父、先縠、赵朔等人率领晋军救援郑国。
当晋军到达黄河的时候,听说郑国已经与楚国讲和。荀林父便决定率兵回国,他说:“既然现在郑国已经臣服于楚国了,我们再去救援已经无意义了。不如等楚军回国之后,我们再攻击郑国,那时候才是建功立业的好时候。”
晋国大夫士会说:“我认为将军的话很有道理。用兵之道,贵在看准时机。一个国家的德义、刑罚、政令、事务、典章、礼仪如果没有改变轨道,这个国家就是不可抵挡的,征讨这样的国家也是不明智的。
“楚国讨伐郑国,是不满意他时而臣服,时而背叛,臣服时赦免他,背叛时讨伐他,占了德义、刑罚两条,归顺时行德义,背叛时对其进行刑罚,这是完全对立的。
“楚国去年讨伐陈国,今年又讨伐郑国,百姓没有感到疲劳,没有民怨沸腾,这说明政令是合乎人心的,没有偏离常道。
“楚武王创立了荆尸的阵法,每战必胜。农民、商人、工匠等都各司其职,步兵和战车之间彼此和睦,大家各司其职,互不干扰。孙叔敖做了令尹之后,又根据楚国的国情制定了合理的法典,使军队行军更规范,右军夹辕可以保护兵车前进,左军准备好粮草等内勤食物,主将在中间制定谋略,殿后是精锐的部队。各级军营都根据各自的旗号分别行动,军中政务井井有条。这些都说明,楚国的典章制度已经比较完善了。
“楚庄王在选拔人才时,与国君同姓的是亲属,与国君异姓的是旧臣后代。有德行的人选拔、赏赐时不遗漏有功劳的人。对老年人给予恩赐,对外国人也注重恩赐。德高望重的人得到尊重,低贱之人分不同等级给予分别对待。君子和小人,各自有不同的衣服色彩。也就是说,楚国的礼仪制度也比较完善了。
“现在,他们德义树立起来了,刑罚实施分明,政令通达,国事舒畅,典章制度合理,礼仪井然。在这种各方条件都有利的形势下,我们怎么能攻下它呢。有战机就前进,没有战机就退兵,这才是用兵之道;兼并弱小的国家,进攻昏庸的国家,这也是用兵之道。现在我们可以整顿一下军队,研究新的战术,反正还有好多弱小又昏庸的国家,为什么一定要攻打强大的楚国呢?仲虺说过:‘讨伐动乱的国家,攻打将要灭亡的国家。’这就是兼并弱小的原理。《诗经》有云:‘武王的军队精良,应该攻打昏庸的国家’、‘武王的功绩,应该是消灭昏庸的商朝’。安抚弱小的国家,讨伐昏庸的国家,正是武王成功建立国家的根本。我们应继承武王这样的事业。”
士会一口气讲这么多,无非是说,楚国现在非常强大,晋国不宜这个时候攻打它。然而副将彘子(先縠)不同意他的说法,他说:“晋国之所以称霸诸侯,是因为军队作战勇敢,臣子们效力。现在郑国被楚国侵占,如果我们不去援助,就会在诸侯国中失去威信。我们就没法再对其他诸侯国说我们的兵力强大。现在强敌当前,如果不出战,就没有办法建功。晋国霸主的地位如果从我们手中丢失了,那真是死也不能挽救的耻辱。既然现在我们的国君已经派兵救援郑国,如果仅仅因为楚国的强大就退却,这不是大丈夫所为。接受国君的命令却不执行,你们这样做好了,我可做不出这种事。”说完,彘子独自率领中军,渡过黄河前去救援。
知庄子说:“彘子的军队有危险呀!根据《周易》的卦爻,出兵应该有纪律,违反纪律就会不吉利。统帅明白这个道理并能取得成功,就是‘臧’,反之就是‘否’。军队离散就是柔弱,河川堵塞是沼泽。军队若不执行命令,就像枯涸的沼泽,这为凶兆。彘子的军队在这种不利的形势下如果再遇到强大的楚军,必败无疑。因此,彘子要为战败负主要责任,即使他能侥幸逃出战场,回到晋国也会有灾难。”
韩阙则对荀林父说:“如果彘子领导的军队失败,你做为元帅,你的罪过就更大了。军队不听你的号令,难道不是主帅的错吗?丧失郑国这个属国,丢掉彘子的军队,两个罪过,恐怕你很难承受得了。既然如此,还不如挥师征讨楚国,万一战争失利,大家可以跟你一起分担罪过。与其你一个人承担罪过,倒不如我们六个将领一起承担。你觉得呢?”
荀林父听到这里,觉得也只好如此了,于是下令晋军渡过黄河,与楚军一决胜负。
再回头说楚庄王这边,楚军原本不打算与晋军交战的,但一听说晋军已经渡过黄河,君臣又有了新的想法。
楚庄王本人是想回国的,宠臣伍参则想与晋国作战。
总之,就是否攻打楚国这件事,晋国将领之间仍然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
这时候,楚国派使者到晋军来试探军情。使者说:“我国国君年少遭逢不幸,缺乏文辞。我国的两位先君从前从这里北上征战,也只是教训郑国,可不敢得罪晋国啊。现在还希望晋国的诸位将领立即回国吧。”
原本晋军对是否打这一仗都在犹疑,听到这话,士会就顺着其意思说:“周平王曾经对我们的先君文侯说:‘晋国和郑国都是辅佐周天子的诸侯国’,如今郑国听从周天子的命令,我们的国君派我们质问郑国,怎么能侵犯楚国边境呢?问完我们才能复命。”
彘子认为士会的话太客气了,于是让赵括赶紧接着说。赵括说:“使者您的话不对,我们的国君要我们来把贵国的足迹赶出郑国,还对我们说:‘不要回避敌人。’我们做臣子的,怎么能对国君的命令视若无睹呢?”
楚庄王知道晋军将帅之间不合,于是又派使者到晋军军营,表示求和。晋军答应了,双方商订了订立盟约的日子。但还没有正式盟约,楚军突然派许伯、乐伯、摄叔驾单车挑战晋军,杀死一名晋军,俘获一名晋军。楚庄王此举仍然是在试探晋军虚实。
此时,晋军中的两个将领魏锜、赵旃,一个曾要求做公族大夫,一个曾要求做卿,但都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职位,因而心中不满,就想让晋军战败,于是主动请命,获得允许。他们二人走后,上军将郤克认为:晋军主力要做好大战准备了,否则晋军必败无疑。彘子到这时候依然自大,认为郑国人已经听从了晋国,楚国人又向晋国求和,晋国必胜,没必要太小心谨慎。他不肯做战斗准备。于是士会便命人在敖山前设七道伏兵,赵婴齐则在河岸准备了船只,便于晋军战败之后能抢先渡河。
魏锜先到楚营挑战楚军,被楚将潘党赶跑。夜里,赵旃命部下袭击楚营,战败。晋军在这两个人出发之后派軘车随后接应。很快,楚军和晋军陷入混战状态。
原本等待盟约的晋军主帅荀林父,突然见到楚军赶来,以为楚军大举来攻。由于晋军没有准备,原本就没有必胜的把握,此时他心中更加惊慌,慌乱之下竟然发出一道昏庸的命令:“率先渡河的人有奖!”一时间,晋军的军心一下子就散了,正在混战的士兵争相涌向河岸,争先强渡。先上船的人为了自保,竟拿刀乱砍自己的兵士,一时间船中留下许多断指。至此,晋军的右翼已经溃败,上军因为之前有所准备,从容地撤退了。
晋下军大夫荀首的儿子在混战中被俘,荀首率领自己的军队向楚军扑去。晋军乱中小胜,俘获了楚大夫公子谷臣,也为晋中军、下军成功渡河争取了时间。渡河晋军虽然远离楚军,但不得不在河中挣扎,溃散的晋军,一整夜都在河中喧嚣,扔掉的车马更是不计其数。
第二天,楚军在衡雍祭祀河神,为楚国的胜利而欢呼。同年秋,荀林父率领残兵败将回到晋国,自请死罪。晋灵公没有批准。
邲之战是晋、楚争霸中的一次重要战役,楚胜晋败,郑国自然成为楚国的附属国。楚庄王以此为跳板,又攻击宋国。中原眼看成为了楚国的囊中之物。晋国在晋楚争霸中暂处下风。
宋及楚平,尔虞我诈
楚国国势很强大,楚庄王根本不把周围小诸侯国放在眼里。
一天,楚庄王派大夫申舟访问齐国,并嘱托他说:“不要向宋国借路。”同时,他也派遣公子冯到晋国访问,嘱托他说:“不要向郑国借路。”其言外之意,就是告诉他们对宋国、郑国这两个小国不必介意,只管经过就行了,不必按照礼仪向该国国君请示。
申舟在孟诸打猎时,曾经得罪过宋国,因此就更担心此行了。他对楚庄王说:“郑国比较明白事理,但宋国却不会。因此出使晋国的使者不必担心被郑国所害,我出使途中经过宋国,必定会被宋国杀掉。”
楚庄王却坚持要他不借道而行,并信誓旦旦地对他说:“宋国要是敢杀你,我就派兵攻打宋国。”
申舟无奈,只得按照楚庄王的吩咐出发。临走前,他托楚庄王照顾好自己的儿子。
果然,由于没有借路,申舟被宋国抓住了。宋国大夫华元知道这是楚庄王故意安排的,对楚庄王的无礼非常气愤。
他对宋文公说:“楚国的使者经过我们国家却不通知我们,这就是把宋国当做附属国了。等于说我们的国土就是楚国的国土,其实就是说我们已经亡国了。如果现在我们杀掉楚国使者,楚国一定会借此来讨伐我们,最坏的结果不过也是亡国。与其这样,还不如杀掉楚国使者,至少宋国可以扬眉吐气。”
宋文公听了他的话,觉得很有道理,就命人杀掉了申舟。
消息传到楚国,楚庄王气得火冒三丈,连鞋子都顾不上穿,宝剑也顾不上佩戴,就要去朝廷上下令攻打宋国,幸亏随从赶得快,匆忙帮他穿好鞋子、带好剑。当年九月,楚国军队就包围了宋国。
宋国虽然是个小国,但要想灭掉它,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宋国有一个强大的靠山——晋国。当楚军来袭时,宋国国君立即派乐婴去晋国求援。
晋景公本想立即出兵援救宋国,但他的大臣伯宗说:“我们最好不要出兵援宋。古人说过:‘虽鞭之长,不及马腹’。楚国在上天的眷顾下国势日益强大,晋国虽然也很强大,但怎么能违背天意呢?我们坚决不能同它发生战争。俗话说:‘高下在心。’河流湖泊中能藏污纳垢,山林草莽中有毒虫猛兽,美玉中隐含着瑕疵,国君忍辱负重,这也是上天的旨意。大王您还是忍一忍,不要轻易出兵与楚为敌了。”
晋景公听从了伯宗的劝告,决定不出兵援助。但他派解扬到宋国,让他告诉宋国人说:“你们坚持住,不要向楚国投降,晋国的援军已经出发了,很快就会到达宋国。”
解扬在前往宋国的途中,经过郑国,郑国将解扬捉住,献给了楚国,楚庄王想用重金收买他。于是送给他一份厚礼,让他对宋国人说相反的话。解扬开始不答应,但在楚庄王的威逼利诱之下,他勉强答应了。
接着,楚庄王就让解扬登上战车,向宋国人喊“晋国不会再来救宋国了,你们最好投降”之类的话。但解扬凭借这个机会,喊出了晋景公交代给自己的话,达到了本次出使的目的。
楚庄王认为自己受到了戏弄,大怒,想要杀掉解扬。他派人问解扬:“你既然已经答应了我,怎么又违背自己的诺言呢?不是我不讲信用,而是你不讲信用。现在你也应该受到惩罚,准备受死吧!”
解扬回答说:“鄙人听说,国君制定出来的正确命令,叫做‘义’,臣子执行国君的命令,这叫‘信’,在‘义’的前提下行‘信’,这叫做‘利’。谋划只要坚持这些美德,就能捍卫国家的利益,才能捍卫百姓的权力。合乎道义之事,不可能对两种人讲诚信,讲究诚信,不可能接受两个国君的命令。大王您用厚礼收买鄙人,就是不懂‘信无二命’。我已经接受了我国国君的命令出使,我宁愿死去也不会背弃我的使命,这难道是可以用厚礼收买的吗?我之所以答应您,是为了完成我国国君交给我的使命。现在即使我死了,我一样成功地完成了使命,这对我来说是莫大的福分。我们国君有很多像我这样忠心的臣子,臣子又都能宁死也要完成使命,我们还有什么好求的呢?”
楚庄王听完这一席话,一时无言以对,只好释放解扬,让他回到自己的国家。
楚国的军队攻打宋国,从秋天一直持续到第二年夏天,还没将宋国的都城攻下来。楚庄王没办法,只好下令撤军。
申舟的儿子申犀为自己的父亲抱屈:“他明知道此次出使会死,但又不愿意违抗大王您的命令。大王曾经说过父亲如果死了就攻打宋国,现在又撤军,你违背了自己的誓言。”楚庄王又无言以对。
大臣申叔正在为楚庄王驾车,听到申犀和楚庄王的对话,想出来一个办法:“现在我们修建房屋,将在宋国种田的人都召集回来(这样一来,宋国就无人种田了,就会面临饥荒),宋国人一定会乖乖地听从大王。”楚庄王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就命人照做了。
果然,宋国人害怕了。宋国国君派华元偷偷潜入楚军大营,找到楚军大将子反睡觉的地方,将他叫起来,说:“我们国君让我告诉你现在我们宋国的危难。现在我们的百姓已经在互相交换孩子吃了,将孩子的尸骨劈开烧火做饭。如果你们现在真的还要为难我们,逼迫我们签订盟约。那么就算我们宋国亡了,也不会答应签约。如果现在楚军撤离宋国三十里,咱们讲和,那么以后宋国愿意追随楚国。”
子反很害怕,就与华元签订了盟约,然后报告楚庄王。最终,楚军退兵三十里,宋国与楚国讲和,华元成了人质。双方在盟约上明明白白地说:“你不欺骗我,我也不欺骗你。”
实际上,这个时候各诸侯国之间彼此尔虞我诈,订立“你不欺骗我,我也不欺骗你”这样的盟约,其实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齐晋鞌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