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管仲,孔子大体还是持肯定态度的。他认为管仲所行都是些霸道之事,而不是真正的王道,气度小了些,而且生活不够节俭,也不尊重礼仪。不过他辅佐齐桓公成就了霸业,足以流传千古。
有一次,孔子和子路、子贡讨论管仲。子路和子贡都问孔子说:“管仲不能算是仁义之人吧?他先跟从了公子纠,但是公子纠死的时候,他不但不殉死,反而为曾经的敌人服务。”孔子回答说:“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称霸诸侯,这才是真正的大仁啊!你们所说的那些和这些比起来,都是些微不足道的方面。”
子禽释疑
子禽,姓陈名亢,字子禽,孔子的学生。子禽生性多疑,他曾先后三次对孔子的人品和才学产生了怀疑。
第一次,子禽怀疑孔子周游列国,其实并不是为了宣扬“仁政”,而是想求官做,政治上有野心,于是他问子贡道:“我们的老师每到一个诸侯国,必定会关心那个国家的政事,这是他自己的所求呢,还是别人主动请他关心的呢?”
子贡知道子禽的意思,他是想说老师都这么大年纪了,又在这么糟的处境下漂泊了这么久,居然始终保持着治理国家的热情,他究竟是出于一己之私欲,还是缘于天下之公心呢?子贡才思敏捷又能言善语,他的回答很有技巧:“我们老师之所以得到闻政的机会,靠的是温和、良善、恭敬、节制、谦逊。如果说这是老师之求,那么这种求法也和别人都不相同吧?”
通过这次释疑,子禽相信了自己的老师的确不是一般人,他以德闻政,志向高远,他的政治动机是纯洁的。
第二次,在孔子去世以后,子禽看孔子一生未得大用,他的才学、修养、政治理念以及整个学说并不被世人广泛地认同,因此对老师的声名也产生了怀疑。于是,他问子贡:“子贡学长您太过谦恭了,仲尼老师难道真的比您贤能吗?”
子贡晚年被鲁国重用,立下了不少功劳,所以子禽便以成败论英雄,对老师产生了这样的怀疑。面对这么高的赞扬,没想到子贡却非常冷静,他回答道:“如果我们的老师能获得治理国家的权位,那么凭借他那非凡的号召力,一定可以使百姓安居乐业,可以使国家秩序井然。”
这次,子禽明白了,不要因为老师没有治国平天下的事就否定他的一切。
子贡赎人
春秋时期,鲁国有一条法律规定,如果鲁国人在国外沦为奴隶,有人见到后出钱把他赎回来,就可以到国库中报销赎金。这条法律实施了很多年,使很多流落在外的鲁国人因此而得救。
孔子的弟子子贡是一个很有钱的商人,有一次,他在一个国家行商的时候,碰见了一个沦为奴隶的鲁国人,便替那个人赎了身。但是回到鲁国后,他拒绝收下国家给的补偿金,因为他认为那些小钱对于自己不算什么,而且出于道德的考虑,这样做也是应该的。不料,孔子知道后却批评了他:“赐(子贡的名字叫端木赐,子贡是他的字),你这样做是不对的。你开了一个不好的先例,从今以后,鲁国就不会再有人肯替沦为奴隶的本国同胞赎身了。你收下国家的补偿金,并不会损害你的行为价值;但你不肯拿国家的补偿金,就破坏了鲁国那条代偿赎金的好法律。”
“子贡赎人”不要补偿金本是一件好事,本应该被树为道德典范,孔子为什么反而会批评他呢?因为孔子认为,其实鲁国制定这条法律的用意,是为了鼓励每一个鲁国人,让他只要有机会,就可以在做一件大好事后得到实惠。因为事后国家会给他补尝和奖励,最后这个行善举的人不仅不会有任何损失,而且能得到大家的赞扬,那么长此以往,愿意替本国同胞赎身的人就会越来越多。子贡的错误,就在于把原本人人都能达到的道德标准超拔到了大多数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因为大多数人没有子贡那么有钱,无法像他那样不在乎这笔赎金,如果白白付出了这笔赎金,那么自己的生活就可能受到很大的影响。而如果自己不能拿回代付的赎金,那么即便看到本国的同胞在外沦为奴隶,有机会将同胞救回来,大多数人也会放弃这个机会,不去救自己的同胞。真正的道德,其实应该是一种人人都能够做到的无损于己而又有利于人的行为。
父母在,不远游
孔子崇尚孝道,因此时常叮嘱弟子们一定要孝顺自己的父母亲。有一天,孔子在给众弟子讲课时,又说到了孝道,他说:“父母在世的时候,子女最好不要出远门。如果非要出远门的话,必须要有一定的去处,好让父母放心。”
这时,有一位弟子站起来说:“老师,俗话说‘大丈夫志在四方’,我们想要建功立业,就必须到外面去闯荡,那么不远游怎么行?还有,您说‘必须要有一定的去处’,这也不可能,外出闯荡的时候,四处漂泊肯定在所难免呀,又怎么会有固定的去处呢?”
听这位弟子一说,其他弟子也纷纷说:“是呀,是呀,老师,您说的我们实在太难做到了。”
孔子听了,微笑着说:“其实并不难。为了建功立业,你们是需要出去闯荡一番,但并不是走得越远就越有出息。我只是希望当你们的父母健在的时候,你们最好不要走得太远,而是应该守在他们的身边,侍奉他们,尽自己应尽的那份孝心。如果为了追求理想和目标,不得已必须远游,那么你们也应当及时给父母写信,报告自己的行踪。父母也希望你们有出息,所以大都会支持您们远游,但他们更希望你们平安,所以就会时时刻刻都牵挂着你们。他们都能体谅你们,你们为什么就不能体谅一下他们呢?”
众弟子异口同声地回答说:“老师,我们知道该怎么做了!”
知与不知
一天,孔子问弟子子路一个问题,子路不知道答案,但他又不好意思说自己答不上来,便胡乱编造了一个答案。
孔子听后,很生气,对子路说:“由,为师平时是怎么教你的?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人的做法。”
见子路低下头不敢吭声,孔子缓和了一下口气,继续说道:“做人要诚实,做学问也是一样,必须端正态度。探求学问或了解事物,应采取极其诚实的态度,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切不可不懂装懂,否则,对于不懂的东西你永远都弄不明白,结果吃亏的还是自己。你明白了吗?”
子路点了点头,说:“老师,您教育的是,学生记住了,以后坚决做一个实事求是的人,请您放心。”
孔子听后,满意地点了点头。
季氏违礼
春秋末期,奴隶制社会正处于土崩瓦解的过程中,因此礼仪教化日益遭到破坏。
当时,违犯周礼、犯上作乱的事情不断发生,使社会秩序愈来愈混乱。孔子一生崇尚礼教,对破坏礼教的事件深恶痛绝。所以,对于季氏的两次违礼事件,孔子都表现出了极大的愤慨。
有一次,大夫季氏去了泰山祭祀,孔子知道后,就责备当时身为季氏家臣的子路:“难道你不能劝阻他吗?”因为,按照周理规定,只有天子才有祭祀泰山的资格,诸侯只能祭祀在其封地境内的名山大川。季氏不过是鲁国的大夫,却去祭祀泰山,这是严重的越礼行为。
子路无奈地回答说:“不能!”
孔子叹息道:“唉!难道说祭祀泰山的人还不如林放知礼吗?”(林放因不知礼而求教于孔子,这里孔子用林放比作不知礼的人,不如林放,就是更不知礼。)
谁都知道,不知礼而所为与知礼而违之是两个不同性质的事件。很显然,身为大夫季氏并不是不知礼,他之所以知礼而违之,是因为怀有篡夺政权的野心。孔子从表面的礼制批评季氏,其实也在揭露季氏的野心。
还有一次,孔子听说季氏用64个乐师在自家的庭院中演奏乐曲。便气愤地对弟子们说:“这样的事他(指季氏)都忍心去做,还有什么事情不可狠心做出来呢?”因为,按周礼规定,只有周天子才可以使用64个乐师,诸侯可使用48个,卿大夫可使用32个,士只能用16个。季氏当时是正卿,所以只能用32个乐师。在孔子看来,这是极严重的违反周礼的事件,实在让人气愤。
孔子择婿
孔子的哥哥孟皮去世后,留下了一个未成年的女儿,由孔子抚养。孔子自己也有一个女儿,孔子对侄女、女儿一视同仁,都尽心养育,并且都为她们俩选得了如意郎君。
孔子为侄女选的女婿叫南宫适。南宫适,字子容,出身鲁国没落贵族,是孔子的弟子,为七十二贤人(孔子门下最贤德的七十二名弟子)之一。很多人想不明白,南宫适是个破落贵族,想必一定有些贵族少爷的不良习气,更何况他还得罪过国君,嫁给这样的人怎会得到幸福?
然而,孔子却不这样认为,他觉得南宫适是“君子”、“尚德”之人,因此足以让自己的侄女托付终身。孔子曾这样评价南宫适:“政治清明,天下太平的时候,他能够有所做为;政治昏暗、天下大乱的时候,他又能够保全自己。”
那么,孔子为自己的女儿选的女婿又是怎样的人呢?
孔子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公冶长。公冶长,字子长,同样是孔子的弟子,并且也是七十二贤之一。虽然聪明好学,博通书礼,德才兼备,但从小家境贫寒,而且相传他通鸟语,并因此获罪坐牢。
事情是这样的,传说有一天,一只大鸟飞到公冶长家院子的一棵大树上,对他说:“公冶长,公冶长,南山上有只羊被老虎咬死了,你快去把它捡回来,我只吃羊的内脏,羊肉都归你。”公冶长跑到南山上一看,果然有一只死羊,便将死羊背回了家。可是他却忘了对大鸟的承诺,没有把羊内脏留给大鸟。大鸟很生气,就伺机报复公冶长。又一天,大鸟见了公冶长就叫道:“公冶长,公冶长,南山上有只羊被老虎咬死了。”公冶长信以为真,跑去一看,原来是具死人的尸体,正要走时,却与赶来的捕快碰了个正着。公冶长有口难辩,就被捉拿收监了。
孔子深知弟子的为人,因此坚信公冶长是无辜的,而且对他没有丝毫的嫌弃。于是就把女儿嫁给了他。
由此可见,孔子择婿,看的不是门第、财富。虽然没有钱,但人品好,有才能,就可以选作女婿;即使是坐过牢的,因为不是他的过错,是被冤枉的,也可以选作女婿。这说明,孔子择婿的标准只有两条:德行和才能。在他看来,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断然不会对妻子始乱终弃、打骂虐待;一个才能出众的人,会让自己和家人生活安定,即使不能富足,也至少不会穷困。因此,一个德才兼备的人,是最好不过的做女婿的人选。
朽木不雕
在孔子的众多弟子当中,其中有一个名叫宰予的,属他最能说会道,利口善辩,所以刚开始孔子很喜欢这个弟子,以为他一定会很有出息。
但后来孔子对他越来越失望,因为时间长了,孔子才发现宰予既无仁德又十分懒惰。
有一天,开始讲课了,孔子发现宰予还没来,就派弟子去找。过了一会儿,去找的弟子回来报告说:“老师,宰予正躺在床上睡大觉呢。我叫他,他也不起来。”
孔子听后,很伤感地说:“腐烂的木头不能雕刻,粪土一样的墙壁不能粉刷。以前我听了别人对一个人的评价后,就会相信这个人的行为一定与别人说的一样;从今以后,我听了别人对一个人的评价后,要先考察一下这个人的行为再做判断。是宰予,让我改变态度的。”
从此以后,人们在说到一个人不上进、不可造就的时候,便会用“朽木不可雕”来作比喻。
师徒明志
颜回和子路都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一天,二人与老师孔子在一起交谈。
孔子说:“你们各自都有什么志向,说来听听吧。”
子路先说:“我愿意将自己的车马、衣服、皮袍等统统拿出来,与我的朋友们共同使用。就算用坏了,我也不会有任何抱怨。”
孔子听后点了点头,表示称赞。
接着,颜回说:“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
孔子听后也点了点头。
这时,子路向孔子问道:“老师,您的志向是什么呢?”
孔子回答说:“我的志向就是,让全天下的老年人安心养老,让我的朋友们都信任我,让年轻的子弟们都得到应有的关怀。”
颜回和子路听后,对老师孔子更加敬佩了。
这一次的师徒明志,其实主要谈的还是个人道德修养及人为处世的态度。孔子之所以让其弟子们自述志向,是为了培养他们“仁”的道德情操。从本次师徒的谈话中,可以看出,还是只有孔子的志向最接近于“仁德”。
冉有济私
冉有,字子有,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最器重的弟子之一。他在空门中以善于处理政事而闻名,曾做过鲁国贵族季氏的家臣。
冉有出身卑微,但性格开朗,秉性刚直,为人善良。有一次,孔子派弟子公西华出使齐国,公西华托咐冉有照看家中的老母亲。公西华走后,冉有到他家去看望他的母亲,发现公西华老母亲家里的粮食吃光了,于是冉有回到学校后,就向孔子请求道:“老师,公西华的母亲没有粮食吃了,请您送给她一点吧。”
孔子一听,便对冉有说:“那你赶紧去拿六斗四升粮食,给老人家送过去。”
冉有去取粮食时,觉得六斗四升太少了,就自己做主多拿了好多粮食(远超过公西华母亲所需要的粮食),然后给公西华的母亲送了过去。
孔子知道后,批评冉有道:“君子应该想办法接济有困难的人,而不应当为富人赠送财富。为人慷慨是好的,但也要有道义界限,决不假公济私;宁可雪中送炭,决不锦上添花。”
其实帮助别人是好事,但是要把帮助给予那些真正有困难的人;为人慷慨也是好事,但决不能假公济私,或者滥用自己手中的权力。
原思辞粮
原思,姓原名宪,字子思,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生性刚直,品德高尚,不贪钱财。
孔子在鲁国任司法官的时候,请原思担任他家的总管。原思到孔子家上任那天,孔子对他说:“宪,从今以后,我就把这个家大大小小的事都交给你了,让你费心了。做为报酬,我会每月给你九百斛米,怎么样?”
原思听了,连忙推辞说:“老师,这可使不得,您给得太多了,九百斛真的太多了!”
孔子之所以给这么多报酬,主要是考虑到原思家里贫穷,而且又有一大家子要养活,但他没想到原思会推辞。于是,孔子暗暗佩服原思的为人,便笑着说:“宪,你就不要推辞了,如果你家吃不完,就送给你的乡亲们吧。”
闵损拒官
闵损,春秋末年鲁国人,字子骞,是孔子的弟子,为七十二贤之一。在孔门中以德行和老成持重著称,而尤其以孝行超群闻名于世。此外,他敢于辞官,守身自爱的情操也颇为世人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