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传统语典
4391200000051

第51章 语典故事篇(21)

建国前,北京的一次大学考试,有如下一道数学题:

三角几何共八角三角三角几何几何?

此题似以古文作文字游戏,实则以一词多解法考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若加上新式标点符号,小学生也能做出来。

即:《三角》《几何》共八角,《三角》三角,《几何》几何?答曰:《几何》五角。加书名号的“三角”、“几何”是书名,没加书名号的“三角”是价额,“几何”是疑问代词,即多少钱。

白居不易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年轻时赴都城长安,去拜谒大诗人顾况。他自报姓名叫“白居易”,顾况闻听,开玩笑说:“长安米贵,白居大不易呀!”

当打开白居易的诗卷,读到他的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即赞叹道:“有诗如此,居亦易矣!”受到顾老先生的夸奖,白居易从此名声大振。

豪言

戴季陶家曾雇用一位理发匠,月薪三十六元。某日,戴夫人命其往花园中割草,该理发匠说:“我素来擅长顶上工夫,殊不愿作此下层工作。”

理发匠利用语词的歧义,把理发的职业说得冠冕堂皇,又把“花园中割草”说成“下层工作”,暗含着他只可作“上层工作--其实是理发”。妙就妙在“别解”上,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回绝了东家的不合理分派,使东家不便发作。

孙秀才大闹天宫

古时候,有姜、黄、秦、孙四位秀才聚饮于酒馆,点了七菜一汤。爱占小便宜的孙秀才为显其才学,提议每人各以自己的姓氏开头说一人名或物名,并一句俗语成一歇后语,谁说的能与菜对上号,谁便吃这盘菜,说不出的罚掏钱作东。

姜秀才首先说:

我姓姜,是姜太公--渭水钓鱼。

说完,用筷子夹起一条全鱼大嚼起来。

接上来黄秀才说:

我姓黄,是黄鼠狼--田边拖鸡。

说罢,便把一盆鸡汤端到自己身边。

这时,秦秀才傻了眼,略一思索便道:

我姓秦,是秦始皇--并吞六国。

接着,把剩下的六盘菜全揽了过来。

孙秀才“偷鸡不成倒蚀一把米”,见此情景,气不打一处来,心想:你们这样狠,我也不能让你们白占便宜。于是皱了皱眉,说:

我姓孙,是孙悟空--大闹天宫。

言毕站起身,一把掀翻了桌面。一场好宴终成残局。

葡萄架倒了

一县官极惧内,见吏呈押文案,面有伤痕,问其故。吏托辞回答说:“昨夜葡萄架下乘凉,风起架倒,面目被伤。”

县官也曾被内人戏谑,不信他的话,就说:“你莫要支吾,想必是老婆打伤的。”于是传呼吏妻到厅,大骂道:“丈夫是妻子的天,天是可以欺负的吗?罪不应恕,该打八十大板。”

没想到县官夫人在厅后偷听,就抛石打出,推倒公案,骂道:“她女流之辈,岂可责她?”县官吓得惊叫吏人道:“你夫妇且回去,我衙里的葡萄架也倒了。”

家岳母的女儿

黄炎培性极诙谐,自续鸾胶,闺房以内,韵事流传。新娶太太年龄颇轻,白发红颜,相得益彰。

一夕,有冒失鬼冲进来访黄,乍见黄太太,问曰:“此是第几位令媛了?”

黄徐徐以答:“不敢,她是家岳母的独生女儿。”

聪明的媳妇

从前有个员外,小名阿九,给儿子娶了个聪明、漂亮的媳妇。日子长了,他发现媳妇很有礼貌,任何情况下她都绝对不提“九”这个字音。

员外非常得意,经常在人前夸赞媳妇的孝心和美德。员外的几位相好不以为然,有意要考察一下这媳妇的才能。私下与员外商定,如员外之言不实,就罚他做东,请大家喝酒。

阴历九月初八这天,九个老头拎着酒壶,拿了韭菜,到员外家邀员外于九月九日登高喝酒。员外故意回避,叫儿子媳妇出来应答。

媳妇把客人送走后,是这样来禀告员外的:

来了四双一单的白头翁,左手提着玉浆壶,右手拎的扁茎葱,明天恰逢重阳节,邀爹前去喝几盅。

媳妇说的“四双一单”,就是“九”,“重阳节”是“九月九日”,“玉浆”指代“酒”,“扁茎葱”指“韭菜”,“几盅”也指的是几杯酒。几个发“九”音的字眼儿,全让这个媳妇巧妙地避开了。

媒婆巧语

一个媒婆为一小伙子说媒。男方问姑娘长得如何,媒婆写了帖子:“小脚不大周正乌黑头发没有麻子”(古人写字是不加标点的)

男方一看,以为是说女方“小脚不大,周正;乌黑头发,没有麻子”。觉得虽无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姿,却也无可挑剔,便应下这门亲事。待迎娶过来,见新娘是个点脚(走路略瘸),秃头,又长了一脸麻子,真气得要死!找来媒婆算账,指责她扯谎行骗。

媒婆却不慌不忙,说道:“是你甘心愿娶的呀!帖子上写得清清楚楚嘛,是‘小脚不大周正,乌黑头发没有,麻子’。这怎可怪我?”

男方听了,虽然知道是媒婆狡辩,却因白纸黑字,也无可奈何,只有自认倒霉了。

乃夫为毒虫所袭

据传,古时候有个言必古语且喜欢咬文嚼字的书生。一天晚上,他突然被蝎子蛰了一下,疼痛难忍,便手捂伤口,文诌诌地呼喊妻子:“贤妻,迅燃银灯,乃夫为毒虫所袭!”

妻子不懂文言,只听他说些什么,并不明白,还以为丈夫在诵读古文。书生疼急了,忘了斯文,顺口叫道:“老婆子,快点灯,我让蝎子蛰了!”

马如飞救场

相传,现代演唱家马如飞才思敏捷,善于应变。某日,他在弹唱《珍珠塔》时,一不留神,把“丫环移步出了房”误唱成“丫环移步出了窗”。听众大哗。

马如飞发觉念错了唱词,接着补上一句:“到阳台上凉衣裳。”于是“起死回生”,听众马上报以掌声。

唱着唱着,又不慎将“六扇长窗开四扇”误唱成“六扇长窗开八扇”,这更糟,一般说来是“不可救药”了。可是马先生并不惊慌,他灵机一转,接唱道:“还有两扇未曾装。”听众大加喝彩,台下一片掌声。

误唱的戏词虽都不合逻辑,荒唐可笑,然而经演唱家两句补救,又皆顺理成章,“化腐朽为神奇”。

成语新解

淞沪战争时,十九路军退至第二道防线,总指挥部移驻苏州。参谋长黄强某日在苏州农校演讲,讲至精警处,忽高声曰:“现在各处受过兵燹的区域,真是鸡犬无惊,夜不闭户,道不拾遗。”

当时听众愕然相顾,黄强接着说:“因为鸡犬宰烹殆尽,自然无惊。门户拆毁,尽充薪料,自然无门可闭。终于行人绝迹,那有遗物可拾?”

鸡犬无惊,夜不闭户,道不拾遗,是令人向往的太平景象,经黄氏解说,原来是一片凄惨的光景。

答令尊

古代,有一父亲教导儿子说:“凡人说话要活脱些,不可一句说死。”

儿子问:“如何才叫活脱呢?”

这时,正好邻居来借几件东西,父亲指着来人说:“比如这家来借东西,不可竟说多有,不可竟说多无,只说也有在家的,也有不在家的,这话就活脱了。凡事都可类推。”儿子记下了。

一天,有客来到门口,问道:“令尊翁在家么?”

儿子答道:“也有在家的,也有不在家的。”

巧女难皇帝

有个皇帝骑在马上,脚踩着马镫,身子向上一挺,问巧女:“你说我是上马,还是下马?”

巧女知道皇帝故意在捉弄人,便不做正面回答,而是走到门口,一只脚踩在门外,一只脚跨在门槛上,反问皇帝:“你说我是进门,还是出门?”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孔融,字文举,10岁那年随父亲到洛阳。见名人李元礼时,他能问答如流,语不相让。

李元礼赞叹说:“很遗憾我快要死了,来不及见到你富贵发迹啊。”

孔融说:“公不会死的。”

李元礼说:“为什么?”

孔融回答说:“古语云:‘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您刚才所言不善。’”

这时,大夫陈韪后到,听了这话,就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孔融说:“想来您在小的时候,必当了了。”

止风药

有僧人、道士、医生一同渡河,中流遇风,舟楫危甚。船夫叩求僧人和道士说:“两位老师,各祝祈止风何如?”

僧咒曰:“念彼观音力,风浪尽消息。”

道士咒曰:“风伯雨师,各安方位,急急如律令。”

医生也复咒道:“荆芥、薄荷、金银花、苦楝子。”

船夫问:“这些都是什么东西?”

医生答道:“我这几般都是止风药。”

舟人请僧、道“止风”,“风”的涵义是一种自然现象;医生所谓“我这几般都是止风药”,“风”指的是中了风湿、风寒等。一个“风”字,在船夫和医生的话中风牛马不相及。

避孔子塔

北宋刘贡父晚年患有风病,甚为所苦,鼻梁都塌断了。

一天,刘与苏东坡等数人聚会小饮,各引古人语相戏。东坡戏刘贡父说:

大风起兮眉飞扬,

安得壮士兮守鼻梁。

座中大笑。刘贡父恨怅不已。后来他的鼻子既断且烂,忧愁而死。客戏之曰:

颜渊、子路微服同出,市中逢孔子,惶怖求避,忽见一塔,相与匿于塔后。孔子既过,颜渊曰:“此何塔也?”子路曰:“所谓避孔子塔也。”

前者为东坡之戏,后者以“避孔子塔”谐“鼻孔子塌”。

访友题“凤”

三国时期魏国文学家嵇康,年少时勤奋好学,才华出众。出仕后,官拜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

嵇康与当时的吕安同样具有任性、傲世、清高的习性,因而相处十分友好,每逢想念的时候,尽管相距千里之遥,也要即刻乘车去看望。

有一天,正当嵇康外出,吕安前去看他。当时,嵇康的哥哥嵇喜出门相迎,请客人到屋里就坐,吕安认为嵇喜庸俗,不肯进去,只在门上写了个“”(凤的繁体)字,立刻就走了。

嵇喜不理解“”字的含义,以为吕安把自己比作神鸟凤凰,感到十分欣慰,故一直保留着。后来有人告诉他,吕安所写的是一个字谜,意在讽刺他是个“凡鸟”,嵇喜这才恍然大悟!

“凤”字其繁体字为“”,拆开即位凡、鸟,用以比喻庸才。吕安自命清高,不但不领他人好意,还刻意讥讽他人,很失礼仪!

方口与尖口

唐代有个姓“癛”(简体为单)的进士,就试于主考官,主考官将“癛”中的方形“口”写成了尖口“厶”。

单生告诉他说:“我单氏虽是卑微的宗族,但姓氏不愿被人转换。”

主考官轻率地说:“方口、尖口有什么值得辨别呢?”

单生回答说:“假若不值得辨别,那么‘台州吴儿县’就可改作‘吕州矣儿县’,可以吗?”主考官无言相对,露出一副窘态。

清代著名才子纪晓岚,于乾隆二十四年担任山西乡试主考时,发现一个考生将“口”写成“厶”。出于关心,纪晓岚便找那考生谈话,指出他书写得不规范。那考生不知厚薄,极力狡辩,硬说“口”与“厶”可以通用。纪晓岚于是将那考生呵斥出去,并给一纸,上书十六个字:

私和句勾,吉去吕台,

汝若再辩,革去秀才!

“口”与“厶”显然不相同,不可随便混淆。若将汉字部首张冠李戴,势必会破坏语言文字系统的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