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传统语典
4391200000050

第50章 语典故事篇(20)

苻坚问他为什么这样写,姜平子说:“曲下者不正之物,未足以献也。”苻坚听了,很是高兴,于是提拔姜平子为“上第”。

人们看到姜平子投苻坚之所好,竟因一字而登天,都笑话愚蠢粗鲁的苻坚不知道“丁”和“下”的区别,说他“目不识丁”。

后来,在“目不识丁”这个成语的运用中,有人由于不知其来历,把“丁”看作简单汉字的代名词,“目不识丁”便成了连最简单的字也不认识的意思。它原先的意思渐渐地就鲜为人知了。

江心贼

一人不甚识字,至江心寺,见壁间写有《江心赋》一篇,他急忙走出来说:“江心贼在此,不可惹他。”

寺里僧人挽留他说:“此是赋,不是贼。”那人摇头说:“你虽说是富,我看他终是有些贼形。”

此乃有意借“赋”、“贼”形似和“赋”、“富”同音的关系,揭露那些为富不仁而近乎贼的人。

纪晓岚释“东西”

相传,一次纪晓岚随乾隆皇帝出巡江南,乾隆在市集上见了一个专卖竹篮的小摊,便随口问道:“此物有何用?”

纪晓岚答:“盛东西。”

乾隆又问:“为何不叫做盛南北?”

纪晓岚答:“东方甲乙木,西方庚辛金。这木和金都能装入篮中,所以叫盛东西。而南方丙丁火,北方壬癸水,竹篮盛火,必被焚烧,竹篮盛水,水会漏光,所以不能叫做盛南北。”

乾隆听了,点头称是。

小处不可随便

明朝,有个富人请才子徐文长写了一幅大字条幅:“小处不可随便。”

这人本不识字,却又好附庸风雅,回家后,他把这六个大字剪开,分别裱好,挂在中堂之上。

一天,来了几位读过书的乡邻,见了大笑,原来中堂上挂的是“不可随处小便”。

诸葛子瑜之驴

三国时,东吴谋士诸葛瑾面长,酷似驴脸。一次,孙权设宴,诸葛瑾受邀,把儿子诸葛恪也带去了。

有人想出他的洋相,牵来一头驴,驴面上写着“诸葛子瑜”(诸葛瑾,字子瑜)。诸葛瑾当众受窘。他儿子诸葛恪不动声色,拿笔在后面添了“之驴”二字。宴罢,他牵着此驴回家了。

可以清心也

相传,江南某镇上有家小茶馆,生意比较冷清。一天,一位外地书生来到此地,走进这家茶馆。

品茶间,书生觉得洁白的壶盖上面似乎缺了点什么。于是,他灵机一动,请人拿来笔墨,绕壶盖写下“可以清心也”五个字。

老板一见喜出望外,不禁叫绝:“妙!太妙了!”自从壶盖上添了这五个字,来品茶看字的人多了,小茶馆的生意也逐渐兴隆起来了。

这五个字之所以妙,是因为不论从哪个字开始读,都是一句令人愉悦的句子:“可以清心也”、“以清心也可”、“清心也可以”、“心也可以清”、“也可以清心”。不论怎样读,都是赞美这馆里的茶好,劝人来喝茶。

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也曾为一家开茶铺老太太的碗上题了“可饮此茶也”五字,便使生意大发。这五字可以读成:“可以饮茶也”、“也可以饮茶”、“茶也可以饮”、“饮茶也可以”、“以饮茶也可”。与“可以清心也”如出一辙。

妙批考卷

古时八股考试,有怪谬百出的答卷,而引出绝妙诙谐的批语。

有位考生在试卷中引用古语“昧昧我思之”,误作“妹妹我思之”,阅卷先生评曰:“哥哥你错了。”

又有以《事父母》为题文,其承题曰:“夫父母,何物也?”

阅者评曰:“父,阳物也;母,阴物也。阴阳配合,而乃生此怪物也。”

又有以《鸡》为题文者,文中比曰:“其为黑鸡耶,其为白鸡耶,其为不黑不白之鸡耶?”阅者评其下曰:“芦花鸡。”

对比曰:“其为公鸡耶,其为母鸡耶,其为不公不母之鸡耶?”阅者评其下曰:“阉鸡。”

考生乏才,出语怪谬,先生因其谬而作怪批,讽刺绝妙。

夏大禹姬旦杜甫刘禹锡

古时有个张秀才,一次去探望岳父时,突然下起雨来,天色将晚,不能回家,又不好向岳父开口,甚是焦急。

岳父是个懂文墨、识大体的人,但又并不说留下女婿别走,而是写了四个古人名字放在桌上:“夏大禹、姬旦、杜甫、刘禹锡。”

张秀才看完,高兴地说:“今天我不走了!”

岳父问他为何不走了,他说:“您不是明写着下大雨、鸡蛋、豆腐、留女婿吗?”岳父听了,哈哈大笑,称赞女婿聪明,能领会他的意思。

落地与及地

有个读书人带着书童进京赶考。路上,他的帽子被风吹落在地上。书童对他说:“相公,帽子落地(第)了。”

书生听了很不高兴,叮嘱书童说:“以后东西掉在地上,不许说落地,要说及地。”书童依从了,挑起行李,准备上路。

书生关照说:“要小心地挑。”书童顺口应诺:“相公放心,无论如何也不会及地(第)的。”弄得这位书生哭笑不得。

公侯与公猴

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人当政,号称“三杨”。当时有一妓,名叫齐雅秀,性极巧慧。一天,命妓佐酒,众人对她说:“你能使三位阁老发笑吗?”

妓回答说:“我一进去就能让他们笑。”于是进见。

阁老问:“你为何来迟了?”

回答道:“看书。”

又问:“所看何书?”

答道:“《烈女传》。”

三阁老大笑道:“母狗无礼!”

妓随口答道:“我是母狗,各位是公猴。”

三位阁老皆执国政,名列公侯。齐雅秀以“公猴”谐音与“母狗”为对,巧戏三位阁老,一时京城大传其妙。

是狼是狗

纪晓岚到某尚书家赴宴,同座有某御史,亦是个滑稽之辈,见一狗从厨房前走过,就假装问道:“是狼是狗?”

纪晓岚急忙对答说:“是狗。”

尚书又问:“何以知之?”

纪晓岚说:“狗与狼有不同者二:一则视其尾之上下而别之,下垂是狼,上竖是狗;一视其所食之物而别之,狼非肉不食,狗则遇肉吃肉,遇屎吃屎。”

这写的是封建官僚之间以官职相谑。“侍郎”与“是狼”同音,意思是指纪晓岚。“上竖”与“尚书”同音,“遇屎”又与“御史”同音。利用“同音双关法”互嘲,亦得修辞之妙。

一桶姜山

相传乾隆皇帝寿诞,百官进献礼品,奇珍异玩,列满金殿。宰相刘镛却悠然提着一桶生姜走上殿来,献给皇帝。

众臣哗然,乾隆大惑不解,问刘镛是何用意。刘镛道:“请皇上细看这生姜是何形状?”乾隆端详了一会儿,说:“朕看好像层层叠叠的山啊!”

刘镛道:“正是,臣以为满朝大臣所献礼品均不及臣的贵重。臣所献乃是‘一桶(统)姜(江)山’。愿皇上永镇大清天下。”

乾隆听了,龙颜大悦。

以“一桶姜山”音谐“一统江山”,刘镛之所以能拿平常之物换取皇帝的喜悦,是因为他抓住了统治者的心理,不仅在于修辞的妙用。

王次公借驴骂僧

建安南陵王次公,一日放驴,误入贵安寺和尚的麦园,踩伤和尚不少麦子,和尚大骂不已。王次公的仆人听到了,回奉告诉主人。

第二天,王次公便跨上毛驴,带着仆人去见那和尚。王问僧人:“夜来秃驴吃了和尚多少麦?此驴在家本无事,才出家便无理!”

随即叫他的仆人过来,说:“去却鞍辔,牵那秃驴进来打,且看我打它下唇和上唇也动。”

王次公话中的“秃驴”明指毛驴,暗骂和尚;“出家”明指毛驴离开王家门,暗指和尚出家为僧;“和上唇也动”的“和上”,谐音指“和尚”。

嘲客不辞酒

有客久饮不去,主人便说一故事与他听:

外道多虎伤人,有客贩卖瓷器,忽撞见一虎开口近前,其客慌忙将一瓷瓶投之,其虎不去,客又将一瓶投之,又不去,一担瓷瓶投之将尽,只留一瓶,乃高声曰:“畜生畜生,你去也只是这一瓶,不去也只是这一瓶!”

主人明里骂虎,暗里骂不辞酒的贪杯客人。用借意双关法,正所谓指桑骂槐。客人闻此言,惭愧而去。

呆鸟树倒不知飞

有客到人家久往不去,主人厌之。一日,引客至门前闲望,忽见树上有一鸟大如鸡,主人说:“且待取斧斫树倒,捉此鸟与吾丈下饭。”

客人道:“只恐树倒时鸟飞去了。”

主人说:“你不知道,这呆鸟往往树倒不知飞。”

主人此话明里说树上之鸟,暗里却是嘲讽客人久住其家而不知离去。

酒后失话

著名书法家费新我有一次对客挥写孟浩然《过故人庄》诗,当写到“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时,一不留神,漏掉了“话”字,旁观者都面有惋惜之色。

可费老却胸有成竹,坦然自若,只见他写完此诗,在下面用较小的字补了“酒后失话”四字,旁观者不禁抚掌称妙。

因为这“酒”字后面少了个“话”字,以示缺如;又表歉意。因为那天费老的确喝过一点酒,似乎是酒后漏此“话”字,敬请原谅。

就怕老爷这张画

古时候,有一个县官喜欢画虎,却总是画得不像,把虎画成猫。

一天,他又画了一只虎,问一个差役,差役说画的是猫,结果遭到县官一顿训斥。又问另一个差役,这个差役看了看,也像猫,却不敢直说是猫,就答道:“老爷,我不敢说。”

“你怕啥?”

“我怕老爷。”

县官挺生气,就又问:“我怕谁?”

“老爷怕皇上。”

“皇上怕谁?”

“皇上怕老天。”

“老天怕什么?”

“老天怕云。”

“云怕什么?”

“云怕风。”

“风怕什么?”

“风怕墙。”

“墙怕什么?”

“墙怕老鼠。”

“老鼠怕什么?”

这时,差役指着挂在墙上的画,答道:“老鼠什么都不怕,就怕老爷这张画!”

说了半天,画的还是像猫。前一个差役直说是猫而受斥责,后一个差役没有直说,而是转弯抹角地绕了一圈,表达的仍是“画的是猫”这一概念,他用的是委婉法和双关法。

东坡与小妹互嘲

北宋大文豪苏东坡脸长,小妹出句嘲之曰:

去年一点相思泪,今日方流到嘴边。

小妹额头高,东坡反唇相讥,出句曰:

莲步未离香阁下,额头已到画堂前。

小妹听罢,又嘲东坡多须,出句曰:

欲叩齿牙无觅处,忽闻毛里有声传。

兄妹相对大笑。

而已而已

从前,有位塾师不管授课批卷,好用“而”字,有时也真用得出神入化,相当巧妙。他的学生见了,也在作文中乱用一通,老塾师在学生的卷上批道:

而不知而可而而不而不可而而而而而今而后而已而已。

学生见了莫名其妙,只好拿着卷子去问老师。老师告诉他,应该这样读:

而不知而:可而而不而,不可而而而而。而今而后,而已而已!

第一、第七个“而”字是“尔”的假借字,同“你”;第二个“而”是名词,指“而”的用法;第三、第五、第六和第九个“而”字用如动词;第四、第八个“而”是转折连词;第十、第十一个“而”是陪从连词;第十二、十三个“而”是语气词。

在短短的23个字中,用了十三个“而”字。意思是:你不知道“而”字有多种用法,应该用“而”的地方你不用“而”,不该用“而”的地方你却用了“而”。从今以后,罢了罢了!

老师问学生:“你明白了吗?”

学生一琢磨,说:“懂了。”

三角三角几何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