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悲惨世界(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4390700000069

第69章 柯赛特(27)

1827年,三层灰浆掩盖了墙上那篇独具风格的祈祷文。当年的几个年轻姑娘,如今已是白发的老媪,她们早就把这主祷文忘得一干二净了。

我们似乎曾经提过,那食堂的惟一一道门是开向园子的。食堂的墙上悬挂着一个很大的受难十字架,用来作为食堂的装饰。食堂有两张窄窄的桌子,每张桌子的两边各有一条木板凳,它们形成两条平行线,从食堂的这一端延伸到那一端。墙是白色的,桌子是黑色的,这两种近乎办丧事的颜色是修道院仅有的色调变化。饮食也很粗糙,孩子们营养不足。只有一盘菜,蔬菜和肉混在一起,或是几条咸鱼,这就算奢侈了。因为,为寄读生特备的这种简单的饭菜却已是一种例外了。孩子们在一个值周嬷嬷的监视下吃着,一声不响。倘若有只苍蝇不顾院规嗡嗡飞翔的话,那么,值班嬷嬷便张开一本木板书,再猛地合上,以此驱赶。惟一使沉寂转为活跃的,是有人登上受难十字架下面设置的一个小讲台,在斜面讲桌前大声宣读圣人的生平。担任这一职务的人也是值周生,并且年龄较大。在那光板桌上,每隔一定距离便有一个上了漆的尖底盆,这是供学生们洗涤她们的白铁圆盘和其他餐具用的。有时,会有人将咽不下去的硬肉或臭鱼什么的丢进去。但那是要受处罚的。学生们管那种尖底盆叫圆水钵。

如果吃饭时不守规矩,随便说话,便被罚用舌头画十字架。画在哪儿?画在地上。也就是说,她得舐地上的尘土。这样,尘土也便有了自己的责任——惩罚那些因一时放纵、禁不住叽叽喳喳从而犯下过失的玫瑰花瓣。

修院里有本书,名副其实的孤本,因为只印刷了那一册,而且是禁止阅读的。这是圣伯努瓦的教规,秘密不得让世俗者窥探。“这是我们自己的规章制度,不传于外人。”

有一天,寄读生们居然把那本书偷了出来。她们一边聚精会神地读着,一边提心吊胆,惟恐被人发觉,多次把书合上。冒了如此大的危险,获得的快乐却很有限。她们觉得“最有趣”的部分,是看不大明白的有关男孩子们犯罪的那几页。

她们经常在园子里的小路上玩耍。小路旁有几棵果树,状况极差。一阵大风吹过,有些未熟的苹果、腐烂的酸杏和虫蛀的梨会被风吹落。这时,孩子们会避开严密的监督,偷偷地捡起一个苹果或一个梨。我手边有一封信。这封信是25年前的一个寄读生写的,她如今已贵为公爵夫人,成了巴黎最风雅的妇人之一。现在,我们把这封信的某些内容昭示如下:“我们想方设法把得到的苹果和梨藏起来——趁晚饭前上楼放面罩的机会,把东西塞在枕头下面。就寝之后才拿出来,如果这样不成,就到厕所去吃。”无疑,这成了她们一种最为销魂的事儿。

有一次,上面提到的那位大主教先生到那修院视察的期间,有个和蒙特朗西蒙特朗西,当时法国旺族之一。多少有些瓜葛的名叫布沙尔的小姐,与别人打赌,说她能够向主教请下一天假来。在那种严肃的场合这样干是件天大的荒唐事。许多人和她打了赌,但是,没有一个人相信她会真的那样干。一天,大主教来视察寄读生。在别人惊恐万状的时候,布沙尔小姐走出队伍,冲着大主教说:“大人,我想请一天假。”布沙尔小姐光彩照人,身材挺秀,脸蛋可以说是世上最美的。德·桂朗先生见了笑眯眯地回答道:“哪儿的话,我的孩子,一天假?我准你三天,成吗?”大主教话已出口,院长无可奈何。所有的修女都认为不成体统,可寄读生们个个欢天喜地。后果将会如何呢?可想而知。

不过,这沉郁易怒的修院封锁得再严,仍然难得阻碍外面的情魔孽种的飞入。我们在这里不妨举出一件真实的故事来加以说明。这故事与我们叙述的故事毫不相干。把它讲述出来,只是想让读者对那个修院的面貌有个全面的认识。

当时,修道院里有个神秘人物。她待在修院,可并未出家。人们对她产生了很大的兴趣,称她为阿尔贝尔丁夫人。大家不知道她的身世,只知道她神经不正常,而且把她视为行尸走肉。据说,她曾与名门联姻,从而引发了一桩财产纠纷案。

那妇人将近30岁,深色的皮肤,相当美丽。她用她那一双黑色的大眼睛恍恍惚惚地看着外界。她看得清人吗?对此,大家都表示怀疑。她走起路来飘忽不定,也从不说话。人们连她究竟喘不喘气都难肯定。她的铁青色的鼻孔总是紧绷着,像人断气后的那种样子。碰上她的手就像碰上了冰雪。她有一种奇特的幽灵般的神韵,走到哪里,哪里便有一股寒气。有一天,一个修女见她走过,就对另一个修女说:“人家都把她看成死人。”“她也许真是死人。”另一个回答说。

有关阿尔贝尔丁夫人的传闻层出不穷。她是寄读生们惟一一个百谈不厌的对象。她也参加日课。她的位置是礼拜堂的“牛眼台”——台上有个圆窗。阿尔贝尔丁夫人经常一个人呆在那里。从那个台子,可以看到宣道神甫或主祭神甫。这对修女是不允许的。一天,登上讲坛的是一个年轻的高级神甫——罗安公爵先生。他是法兰西世卿。1815年曾是红火枪队军官,并被封为莱翁亲王,1830年后死在红衣主教兼贝桑松大主教任上。这是德·罗安先生头次到小比克布斯修院来讲道。平日,阿尔贝尔丁夫人在听道和做日课时,一向都是沉默不语、坐着不动的。那天,她一见到┑隆お罗安先生便不由自主地半站起来,在一片沉寂之中大声叫道:“哟,奥古斯特!”所有在场的人都大吃一惊,把头转向了她。宣道神甫也抬头向她那边望了一眼。这时,阿尔贝尔丁夫人又恢复了以往那种石像般的模样。外界的一阵微风,人生的一线微光,霎时间曾在那冷却了、冰透了的脸上飘拂而过,随即消失,那疯人又成了尸体。

这寥寥几字,却在修院引起了轩然大波。“哟!奥古斯特!”这里面蕴藏了多少、又泄示出多少隐私呀!德·罗安先生的小名确是奥古斯特。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她认得德·罗安先生,也说明她曾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她用那样亲昵的口吻喊叫那么一个崇高的贵人的小名,说明她和他的关系不同一般。

舒瓦瑟尔夫人和塞朗夫人,这两个非常严厉的公爵夫人时常访问那修院。她们是以自己的特殊地位进入修院的。她们的出现令那些寄读生非常恐惧。每当两位老夫人在她们面前走过时,那些姑娘个个都低下头来,瑟瑟发抖。

寄宿生们特别注意德·罗安先生,但他自己并不晓得。当时,他刚刚被任命为巴黎大主教的大助理主教,有希望升任大主教。他常到小比克布斯修女们的礼拜堂里来参加日课唱圣诗。所有那些年轻的修女,谁都没有见过他的面,因为他们之间隔着一道哔叽帐幕。但是,她们能够很容易地辨出他那柔和而单薄的嗓音。他当过火枪手,很爱修饰,常常把他那美丽的栗色头发梳成卷筒式,让它整齐地绕在头上,腰间系着一条华美的黑色宽带。他的道袍剪裁合体,做工精美,搅得那二八年华的少女们心猿意马。

外界的声音从来不会到达修院。可是有一年,一个人的笛声却飞了进去。那可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当年的寄读生们都还记得。

有人在修道院附近吹笛子。他总是吹同一支曲子:《泽蒂贝姑娘快来主宰我的灵魂》。这是一支相当古老的曲子。年轻姑娘们被一天数次的悠扬笛声所吸引,一连几个钟头地倾听着。这下急坏了嬷嬷们。她们想尽了办法,处罚如雨点般洒落到姑娘们的头上。这一状况延续了好几个月。寄读生们对那个不曾露面的乐师产生了爱慕之情。人人都梦想自己是泽蒂贝。悠扬的笛声从直壁街传来,修女们再也坐不住了,她们决心不顾一切去看一眼,哪怕一秒也成,不管有多少危险。那个“青年”能把笛子吹得如此美妙,那么,人一定潇洒无比了。有几个人从仆人进出的门那里爬上能看到直壁街的三楼,想透过窗子看上一眼。然而,她们没有成功。因为窗户钉得死死的。有一个甚至把她的胳膊伸出窗子的铁条,高高扬起她的白手帕。另外两个更为大胆,她们找到了办法,一直爬到了屋顶。这爬上屋顶的终于看到了那个“青年”。原来,那是一个年老的流亡贵族,又瞎又穷,待在他那间顶楼上,在借吹笛解除郁闷。

六小院

小比克布斯的园子划分为三个院落:一个是修女们住的大院,一个是寄读学校,还有一个小院。那小院里住着一些老修女,有的来自被革命损毁了的修院,有的来自其他修会。那是黑色、灰色、白色的混杂,是修会团体的应有尽有的品种汇合,如果可以这样形容的话,我们称之为什锦院。

从帝国时期起就允许伯尔纳-本笃修会收容一些流离失所的姑娘,因此,在这修院修女们的羽翼下,便栖息了不少可怜的女人。政府给无家可归者发放少量的津贴。小比克布斯的修女们热情地收留了她们。这种光怪陆离的杂拌儿便是这样形成的。各人遵守着各自的教规。有时,寄读的小学生们会得到准许去访问她们。这仿佛构成这些年轻人的一大乐趣,因此,在她们的记忆里留下了圣巴西尔嬷嬷、圣斯柯拉斯狄克嬷嬷、圣雅各嬷嬷和其他一些嬷嬷的形象。

在那些避难的修女中,只有一个有待在自己家里的感觉。她是圣奥尔修会的修女,也是该修会惟一的幸存者。圣奥尔修会的原址就在本笃修会现在待的这个地方。原来,那圣奥尔修会被本笃修会接管了。那位圣女非常穷困。她自己穷得穿不起她那修会规定的白袍和朱红披肩那样的华美服装,于是,便做了一个小小的人体模型,制作了一套那样的小衣服,穿在那模型的身上。这位修女还高高兴兴地摆出来让大家参观。那修女临死时,把那模型捐给了修院。那圣奥尔修会,到1824年只留下一个修女,到今天,只留下了一个玩偶。

获得院长许可隐居在小院里的,除了这些真正称得上嬷嬷的以外,还有几个红尘中的老妇人。在那一批人中,有波弗多布夫人和迪费雷纳侯爵夫人。另外,还有一个专以擤鼻涕的声音洪亮得震耳欲聋而闻名于小院的妇人,小学生们都叫她哗啦哗啦夫人。

大约在1820年到1821年期间,有个让利斯夫人,当时主编《勇士》期刊,要求进入小比克布斯修院当一个独修修女。介绍人是奥尔良公爵,来头很硬。这一申请顿时使修院乱成一团,参议嬷嬷个个慌得发抖了,原因是申请人写过小说。让利斯夫人见此光景赶快申明,她比任何人都更痛恨小说,她说她的精神境界已经进入对天主至信至诚的阶段。承上帝庇佑,也承那亲王庇佑,她进了修院。但入院六个月或八个月,她又走了,理由是那园里没有树阴。对她的离去,修女们大为高兴。她年纪已经很大了,弹得一手好竖琴。

她居住的地方留下了不少痕迹。让利斯夫人是个带有迷信色彩的拉丁语学者。她很有特点。静室里有个小柜,是供她放金银财宝的。几年以前,大家都能看到,在那柜子里贴着一张黄纸,上面有她亲笔用红墨水写的五句拉丁文诗句。在她看来,那些诗句具有避盗的魔力:

木架上悬着三具善恶绝殊的尸体:

真主、狄斯马斯、哲斯马斯,

狄斯马斯升天国,哲斯马斯入地狱。

神灵守护我们以及我们的财产,

念罢此诗,人财俱在,安然无惧。

这首用6世纪拉丁文写成的诗文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在木架上挂着的那两个窃贼究竟叫什么名字?是像我们通常承认的那样,叫狄马斯和哲斯塔斯呢,还是像诗里写的那样叫狄斯马斯和哲斯马斯。前一个世纪,哲斯塔斯子爵曾自诩是那窃贼的后代。如此看来,他如果看到诗中的写法是一定不高兴的。这且不去管它,我们要说的一点是,对那几句诗所具有的那种有益的魔力,仁爱修会修女们倒是深信不疑的。

那修院的礼拜堂处于大院和寄读学校之间。它由大院、寄读学校和小院共用。公众也可使用。不过,那得通过一道特设的、通向大街的门。由于这个原因,礼拜堂做了布置,以致不能让修院的任何女人望见外界的一张面孔。你可以这样想象:一只极大的手捏住了礼堂唱诗台所在的那一段,将那里捏得变了样——原貌:祭台和大厅浑然一体、毫无隔蔽;现貌:在主祭台的右方,隔出一个独立的厅,或称为黑洞。你还可接着想象:那独立的厅,正如我们在前面已经说过的那样,是被一道七法尺高的哔叽帷幕隔出的,帷幕后边的黑影——一排排活动的座椅,左边是唱诗班的修女,右边是寄读生,最底下是勤务嬷嬷和初学生。小比克布斯的修女们参与圣祭的情景大抵如此。被大家称为唱诗台的那个黑洞,经过一条过道,和修院相通。礼拜堂里的阳光是从园子那边射入的。修女们参加日课,按照规矩是鸦雀无声的,以至于外界的人,如果不是听见修女们起落时座椅的相撞声,都不会认为她们正在那里。

七黑暗中几个人的轮廓

1819年至1825年的6年中,德·勃勒麦尔小姐任小比克布斯修院院长,宗教界称她为纯贞嬷嬷。她和《圣伯努瓦会诸圣传》的作者玛格丽特·德·勃勒麦尔是本家。她连任了两届。她是一个60来岁身体矮胖的女人,我们在前面提到过的那封信里曾经提到过她,说她“唱诗跟摔瓦罐没什么两样”。她人非常好,在那修院里,只有她一个人是性情愉快的,这使她受到了大家的爱戴。

德·勃勒麦尔小姐颇具先人修会泰斗玛格丽特的遗风。她博学多才,精通典故,谙悉奇闻异事,精通拉丁语、希腊语和希伯来语,大有巾帼不让须眉之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