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政治学视野中的中国农民问题
4389900000019

第19章 中国政治演进中的农民问题(5)

数据显示,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从2002年的1834元增长到2006年的2829元,年均增加249元。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教娱乐等方面的支出不断上升,食品等基础性消费的支出比重不断降低,恩格尔系数由2002年的46.25%下降到2006年的43.02%。以人为本重民生——党的十六大以来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综述[N].农民日报,2007—10—16.2006年,农村居民食品消费支出水平达到1217元,比2002年增长了43.5%。与2002年比较,农村居民的粮食、蔬菜、食油、食糖消费量有所下降,但肉、蛋、奶、水产品等具有较高质量的消费数量增加。四年间,人均粮食、蔬菜、食油、食糖消费量分别减少了31公斤、10公斤、1公斤和0.6公斤。与此同时,人均消费肉禽及其制品增加了3.7公斤,增长了19.9%;蛋类及蛋制品增加了0.3公斤,增长了7.4%;奶和奶制品增加了2公斤,增长了1.6倍;水产品增加了0.7公斤,增长了15.1%。从膳食结构看,农村居民的膳食结构正在发生变化,食品消费的水平和质量有了较全面的改善。农村居民人均在外饮食支出由2002年的90元提高到2006年的164元,占食品支出的比重由10.6%提高到13.5%。

(二)农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

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从1978年的8.1平方米提高到2006年的30.7平方米。2006年农村居民居住质量的综合指数达到39.5%,比2002年提高11个百分点。从2006年农村居民居住条件来看:(1)住房卫生条件改善,住房有水冲式卫生厕所的农户占14.7%,比2002年增长75.1%,无厕所的农户占8.8%,减少26.4%。(2)使用清洁能源的农户增加,使用清洁燃料液化气和电的农户占14.0%,比2002年增长51.4%。(3)饮用水更加卫生,饮用自来水的农户占38.8%,比2002年增长26.9%,而饮用浅井水、江河湖泊塘等非卫生水的农户减少13.5%。(4)住房外部环境改善,2006年32.4%的农户住宅外有水泥或柏油状路面,25.8%的农户住宅外有石头或石板等硬质路面。国家统计局综合司.发展回顾系列报告:城乡居民生活明显改善[J].2007—10—12.

(三)消费品档次升级换代

从70年代的“老三件”(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到80年代千元级的“新三件”(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再到90年代万元级的电脑、小汽车、商品房。农民的吃从填饱肚子、求生存向讲求质量、追求花色品种转变;穿从“一年四季一身衣”向追求档次、款式、时装化方向发展。2006年农村居民衣着消费168元,其中用于购买成衣的支出人均113元,比2002年增长85.0%,占衣着消费支出的67.1%,比2002年提高了8.8个百分点。购买成衣人均2.3件,比2002年增长65.4%。

(四)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

1978年到2006年,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2148万,贫困发生率从30.7%下降到2.3%。低收入人口从6213万减少到3550万,低收入贫困发生率从6.7%下降到3.7%。贫困地区各项社会事业长足发展,人们的精神面貌发生巨大变化。改革开放,让中国经济实现了至今长达25年的快速增长。在这过程中,中国的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世界银行的研究报告说“中国的改革成为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减贫行动,尤其对减少农村地区的绝对贫困人数更是如此。”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中国广袤的农村地区分布着2.5亿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极端贫困人口,占当时农村总人口的30.7%。但到2003年底,中国农村极端贫困人口已减至2900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下降到了3.1%。即使根据世行每人每日消费支出不足1美元的国际贫困线标准,中国贫困人口数量也已从1990年的4.9亿人,下降到2000年的2.04亿人,贫困人口比例从1980年的51%大幅下降为2000年的16%。1978年到2006年,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2148万,贫困发生率从30.7%下降到2.3%。贫困地区各项社会事业长足发展,人们的精神面貌发生巨大变化。成就举世瞩目。据世界银行的监测数据,1990年—2002年,中国贫困人口减少了1.95亿,占同期全球贫困人口减少总数的90%以上。范小建.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的基本经验[J].求是,2007(23).

(五)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向发展性和享受性变化

收入的不断增长为农村居民生活改善提供了坚实基础。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从2002年的1834元增长到2006年的2829元,年均增加249元。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生活水平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迈进。主要表现在:第一,恩格尔系数从2002年的46.2%下降到2006年的43.0%,下降了3.2个百分点,表明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不断优化。第二,发展和享受性消费支出快速增长。2006年农村居民文教娱乐、医疗保健、交通通讯的支出水平分别达到305元、192元和289元,比2002年分别增长45.2%、84.6%和124.0%。第三,现金消费比重提高较快。全国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现金支出额由2002年的1468元提高到2006年的2415元,增长了64.6%。现金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由2002年的80.0%提高到85.4%,提高了5.4个百分点。这说明农村居民消费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第四,信息化设备加速进入农村居民家庭。在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拥有的冰箱等耐用消费品稳步提高的同时,电话机、移动电话和计算机等信息化设备在农村普及的速度加快。2006年,平均每百户拥有电话机64.1部,比2002年增加23.3部,移动电话62.1部,增加48.4部,计算机2.7台,增加1.6台。

(六)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蓬勃发展,促进了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

到2006年底,全国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总数达154842个,带动农户9098万户。各类产业化组织带动种植业生产基地13亿亩,带动养殖水面9570万亩,带动牲畜饲养量14.6亿头。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15万多个。现代农业的标准化生产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已建立国家和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4139个,标准化示范带动面积达5亿多亩,优质品牌农产品市场占有率稳步提高。

四、农民文化道德素质显著提高

随着农村改革开放,农民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逐渐认识到科技文化的重要性。农民树立了科学种田,科技致富的新观念,“要脱贫,靠科技”的观念和学习的风气已经蔚然成风。近几年来,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1988年—2001年,农民中文盲和半文盲人数明显下降,从24.83%下降到7.69%;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数也略有下降,从37.47%下降到31.14%;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数上升很快,从30.37%上升到48.89%;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人数从6.84%上升到9.65%;具有大专文化程度的人数从0.49%上升到2.63%。1985年—2005年,农民中文盲和半文盲人数明显下降,从27.9%下降到6.9%;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数也略有下降,从37.1%下降到27.2%;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数从27.7%上升到52.5%;具有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的人数从7.3上升到12.7%;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从0.1%上升到1.1%。

在农民文化素质不断提高的同时,农民思想道德素质、民主政治意识也都不断增强。农村社会主义民主不断扩大,农民民主权利得到有效保障,农村依法治理不断加强,乡镇机构改革不断深化,基层政权建设明显加强。农村文化体育事业日益繁荣,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状况明显改善。农民的精神面貌大为改观。农村的改革开放,打破了农民长期封闭的生活环境,给农民的精神面貌带来很大变化,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农本观念逐渐被商品经济观念所取代。改革开放前,农民依靠土地求温饱,轻视经商。“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就很知足了。现在,农民纷纷投身到商品经济的洪流中,从“养牛耕地、养鸡买盐、养猪过年”,到将产品推向市场,市场意识、竞争意识都得到提升。二是乡土观念逐渐淡薄。“重土轻迁,恋乡恋家”这是中国农民的传统观念,但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一大批“离土不离乡”、“离土又离乡”的农民到城镇寻找自己的生存空间。三是宗族观念开始淡化。传统的家长制作风在削弱,代之而起的是自立自主和平等竞争的思想观念。四是生活方式大为改观。“日出而作,日没而息”、“粗茶淡饭,清心寡欲”的传统生活方式正在逐渐消失,农民对生活改善的企求越来越高。就精神生活方面而言,据统计:农村每百户有电视机从1978年的零台上升到1995年的80.7台;农村每百人每天有报纸从1978年的3.66份上升到1995年的4.07份;农村每人每年有图书、杂志从1978年的4.74本上升到1995年的7.19本。中国经济年鉴(1996)[M].中国经济年鉴社,1996年,第876页.

五、农村人口城市化加快

随着中国社会的改革与发展,中国社会各阶层、群体发生了急剧的分化,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在农村的迅猛发展,中国农村纯农业的产业结构开始分化。现在农民分成与过去不同的五个阶层:(1)农业劳动者阶层。由承包集体耕地、以农业劳动为主的农民组成。这个阶层是农民阶级的主体。(2)农民工阶层。由涌入城镇的身份上仍是农民但主要从事工人职业的社会劳动者组成。(3)农村知识分子阶层。由持有农业户口但在乡村从事教育、科技、医药、文化、艺术等脑力劳动为其家庭主要生活来源者组成。(4)农村管理者阶层。包括农村基层管理者和集体企业管理者。(5)农村私营企业主阶层。

阎志民.中国现阶段阶级阶层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第128—131页.农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在农村形成了独特的与城市不同的工业、农业、商业、建筑、运输、服务业等齐全的产业结构。据1992年有关资料显示:中国农村工业已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50%,农业下降为35.8%,农村的建筑、运输、商业占14.3%。苟颖萍.建国以来土地制度变革给农业和农民阶级带来的影响[J].甘肃理论学刊,2000(1):59.从总体上看,中国农村部分劳动力部分或完全地脱离了农业,转入非农业,从传统农民中分化出来。与此同时,中国农民进入城市机关、企业的通道越来越宽。计划经济体制下城乡有别的就业制度逐步被废止,以促进农民向城市化转移的政策体系的完善,农民工为代表的新型产业大军的形成,以逐步放松和基本取消对“身份”、“户口”的限制的中国行政机关录用干部的人事制度、快速发展的高等教育、中等教育等,都把传统的农民大量转移到了城市和非农产业,使得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大幅度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非农产业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党中央、国务院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方针,以乡镇企业为主体、小城镇建设为依托的农村非农产业快速发展。乡镇企业抓住国家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时机,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形成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各地更加注重农产品加工转化和突出绿色品牌,建设了一批特色鲜明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业成为乡镇企业发展新亮点。据农业部统计,2006年乡镇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46810亿元,比2002年增长90.2%;实现利润总额14735亿元,比2002年增长95.0%。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优化了农村就业结构。2006年,全国乡镇企业从业人员近14680万人,占全国农村劳动力的比重达到30.5%。农村非农产业尤其是乡镇工业的发展促进了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乡镇工业与城市工业优势互补、协调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农村工业化带动了农村城镇化发展,各类乡镇工业小区的建设与完善,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促进了农村服务业的发展。小城镇建设以乡镇企业和服务业为产业依托,加快发展,中国城镇化水平由2002年的39.1%提高到2006年的43.9%。中国城镇化水平提高的过程,也就是中国农民转移的过程。

六、国家支农政策体系逐步形成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不断出台完善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最终把家庭承包经营确立为中国农村的基本土地经营制度。与此同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鼓励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形成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取消农产品统派购制度,全面放开农产品市场,建立了农产品和生产要素市场体系;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取消沿袭数千年的农业税,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初步形成了新时期强农惠农的政策体系;逐步改革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新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等,构建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体系。为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农民贫困、农村落后、农民权利保障不力、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提供了制度支持。如:在国家财政支持下,1998年,全国农村有95%以上的行政村通了公路,70%左右的行政村通了电话,70%以上的行政村用上了安全卫生水,95%以上的行政村通了电。农村交通、邮电、电力事业的发展,改善了农村生活、生产条件,加快了落后地区的脱贫步伐,更方便了城乡经济、文化交流,为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2004年开始,国家又连续3年给予种粮农民直接补贴631亿多元。国家还对财政困难县乡增收节支实行补助,目前全国财政困难县已由2005年的791个减少到21个,减少96%,困扰多年的县乡财政困难问题得到明显缓解。2005年底,全面取消了屠宰税农业税牧业税和特产税,平均每年减轻农民负担1250亿元。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第31页.

七、城乡一体发展模式初步形成

(一)苏南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