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洁身自好”比喻一个正直的人不受污浊环境的影响。
【出处】此典出自《晏子春秋》:“洁身守道,不与世陷乎邪。”
战国时,屈原被楚国释放后,流浪在湘江一带。他常常一边走,一边吟唱楚国的诗歌,想到楚国的政局每况愈下,万分忧虑。长期的流放,使得他面容憔悴,面黄肌瘦。
一天,屈原来到湘江边上。一个渔父见到他后,非常惊讶地说:“你不就是楚国的三闾大夫吗?为什么会落魄成这个样子呀?”屈原长长地叹息道:“整个世道都像这泛滥的江水一样浑浊,而我却像山泉一样清澈见底;所有的人都像喝醉了酒一样失去了理智,而我却保持着异常清醒的头脑。所以,我被流放了。”
渔父听后嘲笑他说:“完美的人是不会受外在事物的约束的,而是掌握它的特征并加以运用。例如,世道浑浊,为什么不搅动泥沙,推波助澜呢?众人皆醉,为什么不仿效他们也喝个酩酊大醉呢?何苦洁身自好,遭受到流放呢?”
屈原说:“我听说一个人洗头后戴帽,先要弹去帽上的灰尘;洗澡后穿衣,先要抖直衣服。怎么能使自己洁净的身躯受到脏物的污染呢?”
渔父听了屈原的一席话,知道无法改变屈原的看法,就唱着歌划着船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