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卓越私营公司十堂必修课
4362900000021

第21章 制度管理:井然有序不乱成一团麻(7)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品质。不同的是,他们的能力不同,兴趣不同。如果他们的工作与自己的兴趣特长相吻合,那么就会有一种“如鱼得水”的感觉,在工作中,就会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反之,如果才不能尽其用,就容易产生逆反心理,郁闷、低沉,这样是不会做好工作的。

身为老板,你应该注意观察每个员工的特点,然后根据其特性,委以不同的工作,使其“才尽其用”。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相信你领导的部门及员工将会前途无量。

(六)制造民主的气氛

管理人员和员工们在一起时,可以不止是上下级关系和工作关系。在工作之外还会有同情共感,痛痒相关的关怀,也可以在工作之余共同娱乐。总之,管理人员要和员工打成一片。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有限,没有员工和部下的帮助,人是很难走向成功的。与部下和员工亲切友善打成一片,能使自己更有效地迈向成功。怎样才能与员工亲切友善打成一片呢?

首先要平等对待员工和部下。由个人自尊心产生的要求平等的精神、平等的意识在企业人才管理中是不可忽视的。优秀的企业家和管理人员都十分重视这种平等精神,准确地把握并合理地安排员工,使企业上下齐心,使老板与员工们和谐相处。

在管理中,所谓的平等,只是指老板和管理人员一视同仁,使员工们在同等的情况下感受的待遇相同,而且还指老板、管理人员与员工相“平等”。对员工的尊重和信任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而这核心内容之首就是要求平等。

目前,美国的一些大公司已经取消了经理董事和其他管理人员专用车辆、专用洗手间、专用餐厅,他们在工厂与工人们交谈、争论,有时也跪在地上和工人们一道摆弄有故障的机器。日本的企业更甚之,公司经理、董事长在工作时间同工人穿一样的工作服,一起干活。下班后一起到酒吧喝酒聊天,到舞厅娱乐……总之他们都取消了自己的特权,放下了高高在上的指挥者的形象,破除了他们身上保留着的“神秘”和“神”的幻想,以平等的身份感,以“人”的形象走入“人间”,走向员工,与员工们亲密相处。从而激发了员工们的工作热情,打消他们长期对下压式的领导的逆反心理,有了归属感、安全感、认同感,以轻松的心情投入工作,发挥出最大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在目前的一些企业,平等意识还不够浓厚,老板和管理人员以“统治者的面孔出现”,“脸难看,话难听”,往往伤害了员工的自尊心,打消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造成上下不和谐,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像某些企业不大的干部就配有专车、专用餐厅,发福利时领的东西都比员工的多,甚至连劳保用品和工会发的电影票也有区别:还有些管理人员挖苦讽刺员工像训斥小孩子一样。

企业管理是对人的管理,老板也应是“人”,不能把自己当成“神”,人与人之间虽然职务不同,但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都应该受到尊重。讲究人本思想,像欧美企业的老板那样,以“人”的形象站在员工面前,以平等的身份与他们共处,员工们必接纳你,你和员工也必能打成一片。

其次,对部下和员工亲切友善,具有关怀同情之心。管理人员对部下和员工若能亲切随和、笑容可掬,不摆架子,就会使他们感到他们的老板很有“人情味”,他们也会更加努力地为公司、为企业效劳。这样一个企业就上下沟通协调,气氛轻松活泼。

有些管理人员,看到员工犯了错误,或自己在别处受了气,就朝员工发脾气,拍桌子,瞪眼睛,大吼大叫,员工们见了他仿佛老鼠见了猫。其实这样的管理人员的水平是很低下的,不能自尊自爱,用不了多久便会威信扫地。这种企管人员有一个就够了,就能让公司里面天天有戏可看,他的所作所为不但伤害了部下和员工的自尊心,侮辱了他们的人格,而且破坏了企业的聚力与和谐气氛,是很不明智的。

然而话又说回来,仅仅对员工和部下亲切有善,和谐相处还是不够的,员工希望的不再是仅仅的善待和亲切,他们更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真正的果实,比如提高他们的个人能力和改善他们生活条件,员工们是实在的。管理人员此时若能给他们以关心和关怀,他们便会倍感涕零,加倍努力。管理人员关心部下既是出于责任,也是一种必备的工作方法。

管理人员应该把自己的热情送到每一位职工的心坎上而不要仅仅只做一些表面上的文章。当员工生病住院时,送上一束鲜花,当员工生日时,给他以热烈的庆贺。如果老板工作过忙,让秘书代劳也是可以的。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让员工能感受到领导管理人员对他个人的关心,使他感到自己是公司大家庭中的一员。这样他们不但把公司的事情看成是份内的事,自觉担起责任,肩负起一种使命感,也使他能敬重领导,从而使上下关系打成一片。

再者,还要求管理人员能虚心听取职工的意见和建议,柯达公司的一名普通工人给乔治·伊士曼一封建议信说:“将玻璃擦干净。”这样简单的内容让伊士曼吃了一惊又觉好笑,但他没有把这当做一张废纸,投入废纸篓。他认为这是员工积极性的表现,于是他立即开表彰大会,发给奖金并由此而建立柯达建议制度。伊士曼正是由于这样使部下和员工都积极地发挥出其创造性,为企业或公司带来了不可估量的财富。同时也使企业家、管理人员与员工融洽相处,对大家的共同利益“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为企业或公司的大力发展共同努力。

作为企业的领导和管理人员,应该对员工广开建议大门,认真听取部下和员工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不管那些建议是否有价值。当然,对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分别加以采纳和改正,不仅对部下和员工是极大的激励,对老板,对企业利益也是十分有利的,与此同时,管理人员和员工可以融洽相处。为了营造民主的气氛和环境,对那些没有价值的或者同时时过境迁现在看来已失去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也要给予妥善的处理,尽力予以解释和安慰,避免打击员工提建议意见的热情,使他们以后不再开口,“闭塞”了言路。

最后一点,也是很关键的一点是,领导和管理人员要“深入基层,到处走走”。企业管理应该采取民主作风,不能让部下存在依赖领导的心理而盲目服从,企业的领导也不能整日“高高在上”。领导工作和管理工作都是在实践中产生的经营艺术,领导和管理者在“深入基层,到处走走”过程中是要做许多许多事情的,例如放开耳朵去听,听职工的闲谈,听部下的意见。听也是有好几种方式的,下面就是几种比较好的方式:

(1)把员工们召集在一起,用正式会议的形式请他们提出意见和建议,由老板和管理人员作回答。

(2)要放下架子和面子,和员工们坐在同一张桌子上,以最随便的方式参与员工们的闲聊,听他们的闲聊可能会得到些信息,有时也可能什么信息都没有得到,但老板可以借机宣传企业各种制度和企业理念,这样做的本身就表明了他希望听到广大员工的呼声和他们打成一片,能使员工消除对上司的神秘畏惧感而畅所欲言。

(3)临时召开小型会议,在开会的前一分钟才决定什么人出席会议。

听就要听到最基层,听出最深层的心理话,只听还不行,还要进行教育,对听来的东西加以分析、解释,有意识地寻找机会因势利导,使一些对企业和上下关系不利的因素及时得以遏制和消除,从而保证各项计划向更有利的方面发展。深入基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这里面有上千种因素在起作用。下到基层就要暴露自己,使老板走出神秘的光环,你倾听意见的能力,你的眼界和抱负,你是否诚实正直以及表里如一,完完全全地显示于大众面前,经受最严格、最挑剔也是最准确的观察家们——广大员工的检验。检验合格,广大的员工便要向你靠拢,向组织靠近,从而形成上下一派融洽又民主的气氛,大大地推动企业高速向前发展。

(七)提高公司凝聚力的八大手法

中国人具有“非友即敌”的二分法民族性格,同时也是极端的个人主义者。在两种特征之下,一般人“利己”与“利吾友”的倾向甚浓,因此极致发展的结果在生活上容易影响公益,在工作上容易造成团体精神的缺乏。

一个聪明的老板要使他的员工具有对工作团体的向心力,可以依照下列八个方法来提高内聚力。

(1)给予员工全体合一的认同

不论在会议的场合或指派命令的时刻,要在谈话中强调“我们”、“我们这个部门”或者“我们这个团体”,如此,才能使得员工觉得老板与他们同一阵线。如果一味的讲“你如何……”或“我怎样……”,员工的心目中便会觉得工作团体不甚重要,所以也容易显得满不在乎。

(2)建立团体的传统

老板在适当的场合偶尔可以把过去一些好玩、特殊而刺激的事件,不露痕迹地向员工叙述或娓娓道来;另一方面每当员工生日或其他值得祝贺的事件发生时,管理者应该主动安排庆祝会,这样日子一久,团体的历史逐渐形成,有了历史,工作团体自然增加对员工的吸引力。

(3)强调团体工作的重要性

老板应该以身作则地表示“只要我们赢了,谁应该居功都无所谓”的观念,换句话说,老板时时刻刻要担心这个工作团体是否能达到目标,而不必担心谁出风头谁居功的问题,如此,大家都会全力以赴。

(4)适当对优良的员工行为给予认可褒奖

老板必须小心翼翼揣摩员工的心理,观察员工的表现,随时给予协助、认可、鼓励与赞扬,明确地向员工说明他对团体的重要性。如果有哪一位员工赞美同仁的表现,那么也应该褒奖这一位员工的建设性行为。久而久之,这个工作团体的气氛就会显得和谐而融洽。

(5)设立清楚而容易达到的团体目标

在建立公司的长期目标蓝图后,应该摘要其大纲传述于员工,但是更应该在这项长期计划的参考架构内,制定一些短期而明确的目标,这些短期的目标应该让人一目了然,而且具体可行唾手可得。如果目标过于笼统而高不可攀,则员工的斗志容易丧失。

(6)实施团体激励的措施

除了个人奖金的制度以外,应该设定一套奖赏的办法,以便配合团体激励的政策;此外公司得到特殊的奖励,也应该与员工共享成果。

(7)心理上与员工保持亲近

要采用参与观察态度与员工保持联系,适度参与员工的团体,以了解他们的感觉与想法,同时必须保持距离,否则过度的深入参与会带来彼此的熟稔,而熟稔容易招致员工的轻视。

(8)把员工当做人来看待

许多老板养尊处优,己贵人贱的观念难免乘机在脑海里生根,于是容易期望员工多付出一点,也认为应该如此。如果把员工当人来看待,容易产生彼此的谅解。

另外,与员工增进共同的体验也可产生伙伴意识。此项共同的体验,如果是共当劳苦,则更可增进密不可分的伙伴关系。

所以,与其与员工共进午餐,不如当员工晚上在公司加班时,你也加入他们之中,如此必能加强同甘共苦的患难意识。

例如,某公司管理部的某经理,有一天因工作需要,将两名员工派往与其业务方面有接触的公司,处理有关业务索赔的问题,而该经理当天凑巧也留在公司加班。

此时,两名员工打电话回公司报告事情已处理妥当,经理正好得以在电话中加以慰劳及鼓励一番。

该员工在日后谈及此事时即一再表示:经理担心我们事情处理不好,所以留在公司里等候消息。

经理在无意间听到的这话,虽感到相当难为情,但这件偶然的事情却也发挥了共同体验的效果,使得该公司上下的伙伴意识大为增强,所有人员的学习意愿与工作效率也自然获得相应的提高了。

小团体是一个很有效的改变工具,要促使员工改变工作行为(不是工作态度,因为态度较难改变),把他纳入小团体的范畴之内,然后,慢慢使得团体意识巩固起来,继而使团体的凝聚力提高。但是如果水到渠成,高阶层管理人员应该耐心地予以支持。

在一个企业组织里,各种团体如具有高度的内聚力,那么,员工之间的沟通会迅速,产量会提高,工作会有效率,而且看重团体的名声,如此一来,整个组织的目标易于达到,企业得以生生不息。

(八)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人和”是广义的,它既包括企业外部环境的“人和”,也包括企业内部的“人和”。企业外部的“人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与工商、税务等与企业来往较多的政府部门的关系

企业要发展,就必须重视与工商、税务等部门搞好关系。在不违法的前提条件下,与之良好的关系能够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尤其在如今行业不正之风时有发生的情况下,与这些“卡脖子”的部门关系融洽,可以使企业排除许多干扰,把主要精力投在生产上。要想求得这些部门的“人和”,企业必须做到:①遵纪守法,诚实经营,千万不能拿绳子往自己头上“套”。自己清白,主动照章纳税,自然就会赢得好感;②主动加强联系,欢迎这些部门的监督和帮助。请客送礼对于依法创业的企业家来说,并非根本之路。

(2)搞好与银行的关系

资金对一个企业来说,是生存之源。小企业想来扩大企业规模,没有资金是不行的,钱从哪里来?除了自有资本以外,很大程度上得靠银行的贷款,很多小企业经营者在实践中都有很深的体会。与大企业相比,小企业获想得贷款实在太难了。搞好与银行的关系,就是要解决这个重要问题。具体来说,企业首先要讲资信,在银行树立自己的良好的债务形象。其次要把本企业的优势更强烈地传达给银行。

(3)搞好与其它企业和各界人士的关系

“一个好汉三个帮”,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要创造这种良好的关系,企业应当以诚相待,讲求信用。北京有一家科技开发公司,在企业创立初期,经理出差时认识了一位台商,在聊及商务时,台商希望得到他的帮助,并许以重金。这位经理很快办成了事,但分文未取,令台商大为感动,并在资金、技术上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使之得以迅速发展。四川重庆一家服装加工厂在一位广西客户资金不足、无法按期交付贷款的情况下,主动放宽条件,由此交了一位朋友,更引来了大批客户。可见与外界各企业人士打交道,与一个人处理周围的人际关系一样,要讲一个“诚信”的原则,当然具体的作法与企业的经营策略是紧密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