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做整个的校长
4361100000007

第7章 演讲激发斗志(6)

昨天夜里我做了一个很奇怪的梦,梦见圣诞老人急得满头大汗,在冰天雪地里转来转去的。一见到我,就抢先说道:“祝校长啊!实在对不起了,我来晚了。我圣诞节前没有赶到,礼物也没能按时送来。”“我记得您的背上有一个大大的礼物袋,怎么不见了?您这一耽误不要紧,明天就是元旦了!”我很焦急道地说。圣诞老人忙解释道,因为路途遥远,车子也坏了,礼物也背不动了。不过,我给大家带来了新年祝福和一封贺信。他还向我保证,明年一定给同学们送来更多的礼物。我觉得他很诚恳,就放他回去了。贺信中这样写道:

尊敬的南园路小学曹燕校长、各位家长、全校师生:

大家好!

祝贺学校荣获“先锋装备点亮现代校园”全国十大应用典范校奖、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2011年度全国优秀现代学校、全国百强特色学校、中央电视台中学生频道教学实验基地,一个个沉甸甸的荣誉,不会忘记辛勤工作的老师、同学们以及物业、食堂、超市、保安、华北建设集团的同志们,南园路小学、新华南小学的领导、老师以及家长学校的学员们,在此,向大家致以崇高的节日祝贺!

在新的一年里,学校最大的变化将是课堂,新课堂把同学们推到前台,尊重同学,让同学们展示,在快乐中学习;老师为了同学们的学习而教,要更多的关注同学们的信心、兴趣、习惯和方法。我深信,在教育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细节所起的作用是独一无二的。做最好的细节,因为上帝也在细节之中。请你们和我一样要百分之一千地牢记自己的使命,共建社会主义教育大厦。最素质的教育,最特色的学校应成为新的一年的主题。

黑格尔在一段著名的话中说道:一个只为自己考虑的人是软弱的,并且必须依赖于外界的帮助。在新的一年,我们将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同心、同德、同力,让我们的学校每一天都会迸发出创新的灵光。

苹果公司一句著名的广告词写道:“那些疯狂到以为自己能够改变世界的人,才能真正改变世界。”未来绝对不会和过去相同,未来我们的学生可能将对整个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

把升旗活动推向更高高度

升旗仪式是德育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为了把升旗仪式推向更高高度,为了扩展并丰富这个活动,学校组建小国旗班、升旗手,增加了各年级推选优秀课程展示。也有教职工课改宣誓。这样,升旗活动就形成了师生两个方队,不论学生方队、还是教工方队,阵容强大,都整齐划一。

一是国旗班、国旗手组建好、培训好。推选全校优秀学生参加国旗班、国旗手。要求做到精神状态好、气质好、形象好;服装整齐、统一、合体;队形整齐、步伐有力、步调一致。

二是最优的、最好的展示给师生。内容筛选、标准把握、形象榜样的推广、效法,这就是课堂展示的标杆,学习的模板。展示内容重点突出课程内容,不搞任何的形式主义的花架子,培养人的地方就应该实实在在、朴朴素素、润物无声就像大自然的鲜花和树木无拘无地生长、开花、结果那样没有任何的修饰和装点。

三是保存完好的图片资料。电子资料、纸质材料都是校史材料,是校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将标准、规范的展示图片择优制成专题片,将形象好、肢体语言好的展示制成宣传画。文字材料的进一步整理、印刷成册,拟定名《国旗下的书》每学期赠送给班主任学习。

四是教工展示要有气势,要有威力,要有模范,很神气、很帅气、很军人。

五是因升国旗而育德、育人、育心,让升旗活动点亮学校。

教理言,学践行

一、科学精神,科学时代要培养科学精神,用科学精神办好学校

科学精神在于求合理、求真实;科学方法在于清澈,在于精密。科学时代需要科学精神,科学精神重视科学方法的培养。科学的办事精神: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继续不断,贯彻始终。

科学方法大致六点参考书目《中国历代思想家》,王寿南主编,九州出版社,20113。:一是范围与组织。第一要紧的事情,就是先要认清我们所办的事业之范围,换言之,就是要确定我们工作的对象与目标之所在。然后可以集中我们的时间精神力量,来办好属于自己范围以内的事情,而不致旁骛远驰,心猿意马,今天想办这一件事,明天又想办那一件事,后天再想办另一件事,结果一件也不能办好。确定范围之后,我们根据事业的范围和工作的对象,来建立一个最合理最有效的组织。二是立案与预备。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又说“有备无患”。三是分工与合作。无论学问与事业,必须分工始能专精,必须合作始能成功。四是研究与实验。五是分析与统计。六是改进与发明。

二、改革精神,改革时期要培养改革精神,用改革精神创造教学

改革精神立足于实事求是,精益求精。《大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教学改革就是这样,既经开始,便要下定决心,一直做去,切不可半途而废,这就是恒心与毅力。

改革方法大致四点:一是以身作则。我觉得现在的人格教育的感化作用最大,在不言不语之中收到潜移默化之效,申言之,老师的行为习惯、动作节奏、态度语言、仪容仪表给学生以种种良好的典型与模范的暗示。就仪表来说,这是一个非语言信号,教师的仪表给学生一个整体的印象,一个深刻的影响,留给学生这个印象就是他们的老师是一个充满热情和活力的人,这个老师既热爱自己的工作,又热爱自己所教授的学科。就声音来说,应该是豁亮而有力,当然还有令人愉快的音色,抑扬顿挫的音调,绝不是带着高音喇叭尖锐刺耳、令人感到不舒服。就语言来说,可以使用符合青少年的说话习惯的语言。就节奏来说,这是可以维持学生注意力的艺术。二是因材施教。三是自动学习。有一位思想家说过“不管而自理,不教而自善,不助而自立,不勉而自成。”四是教学做合一。活教育就是能够用的教育,死教育就是不实用的教育。今天的传统课堂“老师死教、学生死学、家长死逼、社会死压”;过去,就有死学的人学傻了被称为书呆子。一些活泼可爱、生龙活虎的孩子来到学校上学被关了一段时间,出来后,马上变得呆若木鸡,成了活标本,样子很可怜,走路不紧不慢、身子直直的,生怕摔倒,戴着一副深度近视眼镜,还时不时地自言自语,偶尔还自己笑一笑,有意识地咳嗽一两下,以引起旁人注意知道他还存在。这个废料就是书呆子。我上小学的时候见过许多书呆子,大人说:“一定离他远点,小心他动手打你。”谁造成的,还不是教育本身,如果你仍持怀疑态度,就看看我发在校园网《创新意识培养应从动手开始》。我推崇杜威和他的学生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提倡教育即生活;推崇建构主义的观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要多样化。我们现在的高效课堂实际上就是建构主义课堂之下的“杜郎口模式”,所以我们不要学习了杜郎口教学模式,就忘记了建构主义原理,更不要忘记明代大思想家王阳明“知行合一”。后来的一些思想家深知“知之非艰,行之维艰”深谙王阳明哲学思想,提出“不行不能知”。我也更注重班级氛围,因为最佳的学习一般只能出现在最佳的背景条件下。

三、教学贵精熟

王阳明曾在《教约》中说:“凡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量其资禀,能二百字者,止可授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建构主义强调:“教师向全班学生介绍学习目标并帮助学生全力实现这些目标。重要的不是完成任务,而是让学生自己真正理解关键概念,从而能有效地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要求学生记住那些他们不能运用的东西,只能使学生失去学习动力与兴趣。”

四、教理言,学践行

《大学》格物致知。只讲格物仍觉不够,还必须躬身实践,否则,格物就落空了,所以有学以致用。就学校新课堂而言,我觉得可用以下21个字概括:

不足以教,贵在学;

不足以理,贵在践;

不足以言,贵在行。

这就是标题:教、理、言,学、践、行。

五、实践的妙诀:行远自迩,登高自卑

平平无奇的事情,乃是成就大业的基石,关键看你是不是,能不能,日复一日地坚持,也像我跑步那样,把身体锻炼好多做于别人有益的事情,做到最好,倾心竭力;也像夸父追日那样,向着太阳,向着光明,也为后来人追寻光明做了榜样。今天的人们实践的妙诀:行远自迩,登高自卑。就如走远路一样,必定要从近处开始;就像登高上一样,必定从低处起步。我们当老师的事事都要追求尽善尽美。我发在校园网上《功夫用在平时》前总理朱镕基以自己的体会解释清华精神是“追求完美”。在清华大学里每个人都肩负着建设祖国的任务,这是历史的使命,在清华学习就感到自己要追求完美,要做到最好。清华给人们一种传统,使你总是要向上。朱镕基回忆清华时代,他对学习很好的同学很羡慕,有一次,问张凤祥同学(后来当过水利电力部副部长)说,“我从小学到中学一直是第一名,为什么到清华来以后就觉得我学习起来比那些学得好同学要困难?”张凤祥同学回答说:“到清华来的我们班上的这些人,在中学的时候有哪个不是第一名啊。”清华时期的朱镕基在为学的同时,更加注重为人,时刻警醒自己要做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在为学为人方面,中外领导人特别注重为人。一个人不可能没有缺点,只有扎扎实实地把功夫用在平时,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不要以自己来适应工作,而要工作适应自己

为了你们能更有兴味地听我讲,我想穿插一些故事,尽量使你们听着不觉得枯燥,我一定极力使你们认识到做好当前工作对于一个人的事业是何等有教益,体会到获取知识带来的乐趣。先讲一个故事,汉高祖刘邦有一位才华横溢的孙子叫刘安,刘安写了一篇《道应》,所举的故事是这样的:齐桓公在堂上读书,有个专门制作车轮的工人叫轮扁,在堂下斵轮,听到桓公在读书,放下工具问桓公说:“君读的是什么书?”桓公说:“是圣人之书。”又问:“圣人在哪里?”桓公答道:“早就死了。”轮扁说:“那么,君所读的书,不过止是圣人的糟粕而已!”桓公闻之,勃然大怒道:“寡人读书,岂容工人任意讥评!你能说出个道理来,还则罢了;否则便是死罪!”轮扁不慌不忙地说:“当然有道理。我可以拿我的斵轮来说明:斵轮时,动作太快了,则太滑而砍不进去;太慢了,则又砍不牢。不快不慢,得心应手,而能恰到好处,这等境界,全靠个人体会,我无法教我的儿子,我的儿子也无法从我这里学到。所以老臣今年七十岁了,还在干这斵轮的差使。圣人既带了那无法言传的精义死去了,所留下的,当然只有糟粕了。”读了这一段,觉得这话很有味儿,圣人留下的未必都是最好的,那些“顿悟”的东西是写不到纸上的,因此,新课堂教学叫“悟”,传统课堂教学叫“学”,光学不悟书呆子,由死读书变成读书死,既然死了,自然就留下糟粕了,这个故事很有意义。

就学校教育教学来讲,最根本的是要解决死教学到教学死的问题,变成活教学到教学活的跨越。就拿过去的传统教学来说,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怎样讲,学生怎样听,老师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的高度决定了学生接受知识和学习能力的高低。也像那个轮扁一样,“不快不慢,得心应手,恰到好处,这等境界,全靠个人体会”这是无法言传的,所以学生也是学不到的。这个学不到的东西不是老师教的原因,也不是学生学习不努力的原因,这就是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末梢教学”(根据末梢神经想到的),这个末梢教学产生的结果就是老师想教而没有教好,学生想学而没有学好,似是而非的,结果考试时偏偏就有这样恶心的牛皮癣。现在,新课堂除了老师讲还有学生悟,自然就解决了这个问题。这就解决了长期以来,如何把似乎是变成是的问题。

§§§第一部分课堂里的变化

去年,每次我转教室前总要先头疼一阵子,今天会有多少人睡觉呢?看到同学们睡得那么香,我不忍心其他同学叫醒他们。站在讲台上的老师似乎要用巨大的讲课声唤醒他们,有的不惜动用电动喇叭扩大声音但都无济于事。于是,课堂上出现了两种现象,一种是在讲课,另一种在听课和在睡觉。也就是胡燕老师说的“老师讲得大汗淋漓,学生睡得酣畅淋漓。”以前,有一位领导讲过一句话叫“死一块,活一块。”我不那样叫,我叫他“半死不活”。提到半死不活我就想起咱们办公楼前种过的冬青,都十几年了,毫无变化,也毫无生机。我也叫它半死不活。前些天,董志军主席联系绿化公司设计了两种绿化方案,张明学副校长还说换成月季吧,经过公示,大家的意见一致。后来,志军主席就让后勤换成了月季,我想,今年的办公楼前就会百花争艳的。提到这个词,忽然想起常提到的快慢班,我不赞成这样的提法和做法,这不符合百花争艳。就拿农民种地和收获,假如有十亩地需要种小麦,你在种小麦之前都在考虑,我要划出一亩地为高产田,其他九亩地为普通田,这样,从播种到收获,你一直在偏心眼,为一亩良田(你寄希望的)做准备:好种子、好肥料、精管理;那部分劣地:坏种子、坏肥料、粗管理,一个阶段过后,你会发现,那一亩良田确实很良,而九亩由于人为的有意识的原因小麦和荒草混杂在一起,大部分已经荒芜,确实很劣。解决的办法,发挥所有种子、发挥所有管理、发挥所有土地的作用,才能有更好的收成。我仅仅是用了农民种地的比喻,绝无他意,也绝无把孩子的教育比作农民种粮食。我知道,孩子是天底下最为神圣的。夸美纽斯说过:“对于父母,儿童应当比金、银、珍珠和宝石还珍贵,因为金、银,从一个人转到另一个人,好像不属于哪一个人的财产似的,而是公共的。”夸美纽斯提倡泛智学,探索将有关一切事物的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方法。新课堂里的文化涵于泛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