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做整个的校长
4361100000046

第46章 党性修养需不断提升(3)

一是新鲜。新鲜就是鲜为人知的人和事,办报纸就要图个新鲜,别人还不知道的事情见报了,如果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你再编辑成报纸发给大家,那就没意思了。怎么办?挖掘;怎么挖掘?到生活中去;生活在哪里?就在课堂里!

二是时效。报纸的时效性很强,要走在时间的前面。每天新闻联播过后紧接着播报的天气预报,可信度还是比较高的,基本上还是准确的。如果还像过去的气象台那样看着天气报告天气,外面晴天他就说晴,外面正下雨他就报告有雨,那怎么能叫天气预报呢?所以百姓从来不关注气象台报的天气情况,该干什么干什么。办校报也是如此,“百姓”不关注了,还办这个有什么用处呢?所以校报既要强调时效性也要强调可靠性。

三是内参。校报的作用实际上是“百姓”内参。参什么?当然不是参国内外重大事件,那根本不需要我们,一些网络、报刊、电台电视台都抢了去,不但参的快,参的及时,参的准确,还参的权威。那么我们参什么?参课堂、参教学、参学生、参老师、参家长、参好人好事。

办报纸虽然是少数人的工作,但反映了“百姓”的生活以及思想、愿望和要求,因此,还要广泛参与,怎样参与?不是强制,而是依兴趣、爱好、志向、追求之共同愿望为一体。

四是调研。不断地深入课堂,了解动态的东西而不是静止的东西,了解心声、愿望、要求,对班级建设、通报表扬、高效课堂等等,搞一些问卷调查,自然就贴近“百姓”了,贴近了“百姓”才会有市场。

五是连续。办报纸不是办几期就停止不办了,是想连续下去,最好办成花钱买,又没地方买,买又买不着,猴急猴急的。假如校报办得既有读者价值,又有收藏价值。读者价值我就不用解释了,收藏价值就要动动智慧了,比如,举办校报创刊纪念活动,收藏连续30期报纸(也可调高)即可获得最佳读者奖,以此类推的评选活动,设奖品和纪念册;优秀报料人,优秀通讯员,最佳编辑;投稿有稿费。我想,过不多久校报就火起来了。

六是完善。追求完美是办好校报的最高要求,“完美”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要不然为什么还加上“追求”二字呢?就是因为不完美了,才追求完美,所以也是动态的。办报纸就是一个过程,一期一期地向好的方向努力,才会向好的方向发展,只有精益求精,才能达到完美。

以上几点是在转课堂看到了一些校报的思考。亦如书法家写字那样讲究一气呵成。当然还不止这六点。

记者点燃了我们的课堂发表于《邢台日报》(2012719)

——读孙创宇、宁爽绿色课堂报道在我眼里,记者就是一部书,是一部百科式的全书;在记者眼里,学校是孕育绿色的生命土壤,是播种希望的田野。我一字一句读完《邢台日报》记者孙创宇和宁爽撰写的《邢台十中绿色课堂见闻》一下子升华头脑,我马上向老师们推荐了这两篇文章,我们的课堂再次被点燃了。连日来,在学校举办的暑期培训班上绿色课堂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虽然已进入假期,但是学校里依旧那么欣欣向荣。

也正如二位大名鼎鼎的记者谈到的那样,我们又是外出考察学习,又是请专家传经送宝,无不为课堂改革费尽心思,也无不为孩子们的幸福竭尽全力,然而,我们所面对的现实是“四苦”教育,即领导苦抓,老师苦教,孩子苦学,家长苦供;“四加”精神,即老师加学生,汗水加时间,日光加灯光,星星加月亮;“四死”学习,教死书加读死书,死教书加死读书,教书死加读书死,死教学加教学死。陶行知在《传统教育与生活教育有什么区别》谈到:“传统教育怎样是吃人的教育呢?它有两种吃法:一是教学生自己吃自己,从小学到大学,十六年的教育一受下来,足也瘫了,手也瘫了,脑也坏了,健康没了,进了棺材,这就是教学生自己吃自己;二是教学生吃别人,劳心不劳力,专靠吃农民、工人的血汗,就叫做吃人的教育。”还邢台青山绿水,走生态发展之路。就是让我们走低能耗、低污染,向绿色要GDP,向生态要效益。教育的绿色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快乐还给学生。打造绿色课堂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课堂回归自然。

记者谈到绿色课堂对老师和学生的要求,我只能说是更高。一是走进课堂,走进课堂就是老师有精神气质、知识气质、教学气质。教师把自己全身心投入到课堂,用肢体教课、用心灵教学,用爱心关注每一名学生,教学过程不放过每一个差生。绿色课堂要求老师带着感情走进课堂,意思是人走进、心走进、神也走进,都走进了才算走进了课堂。人走进课堂要的是整个的人,这个老师的仪表仪容,言行举止,是否恰到好处;心走进就是是否准备好了,有没有说三丢四、前言不搭后语的现象,要有“三心二意”,三心即真心、热心、爱心,二意即全心全意、真心实意;神走进就是精神状态,教师在不在状态,反应是否敏捷,是否双目有神。二是走进学生。一切从学生学习的实际出发,为每一位学生服好务,想尽一切办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育本质不单单是知识学了多少、做对多少、考的成绩怎么样,而是这个同学积极、进取、向上那种心灵、那种意志、那种愿望被烘托、被激发、被感染有多少,当一个人时刻要求自己进取、向上、不甘人后,我不是一个无所事事的人,我也能够把自己在这个问题探究过程中收获、体会能够交流、能够书写、能够辩论,他心灵的感动、心灵的振奋激发出来,这不光是课堂学习的问题,是对他终身有关键作用。三是走进问题,老师都有个三不讲:学生自己已经会了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怎么也学不会的不讲。比如展示课,要求选取有价值,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展示。在展示时,简单的问题不展示,无疑问的问题不展示;展示的是重点问题、难点问题,有争议的问题,一题多解的问题,能拓展延伸,提高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潜能的问题,体现在预习提纲上的多数是能力升级中的问题。学生从不会到会,从不知到知,从不能到能,从不行到行,从浅知到深知。学生发展了,教师也就在学生的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得到了发展。

近日,在和老师讨论我们的课堂时,我对十中的教育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假如有人问我,什么是教育?我会觉得教育就是为学生松松绑,松松绑的意思是放开手,让孩子自己走路;什么是教学?教学就是点点头,点点头的意思是肯定学生,你的观点我认同,如果谁还有不同意见会更好。那么教育教学就是松松绑、点点头,意思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允许学生大胆质疑,求同存异。

编辑的有点像调味师

——在校报校刊编辑会议上的讲话(2012年7月6日)

一、办校报校刊要有政策性、责任感、事业心

学校不同于企业、社团以及其他组织,学校是培养祖国未来建设者的重要场所,因此,在学校的任何一个活动场所都要把它看成育人的地方,也就是说处处是育人之地。这些时时处处育人的方式虽然重要,但是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把这些教育教学活动、绿色课堂、教学成果、学校建设、重大活动、好人好事、典型事迹、与学校之间合作交流等等编辑成型,办成报纸、刊物再宣传给全校师生、宣传到社会各界,既可以凝聚人心,鼓舞干劲,形成学校文化,又能够充分宣传学校,起到了一举多得的效果。由此看来,编辑部人员组成是重要的前提,经过层层筛选、个人意愿、兴趣爱好、写作能力、政策能力、责任意识、奉献精神等等,最后确定成立编辑部,你想,有这样一些精挑细选的人员组成的队伍能办不好吗?

二、办校报校刊要办出大众口味

适合的就是好的。换一种思维办报刊,就是像我们的绿色课堂那样,站在学生的视点上,你看的就是他们想看到的东西。这就要求我们的编辑们经常不断地深入到教室听课、参与活动、打听新闻,要勤快,要把五官全部用上,还不够就学习。

三、办校报校刊要办出特色办成喜闻乐见报刊

校报校刊版面设计是关键,美工、图案、色调、图片、文字布局都有合理、有序、出新,要符合观众的视野和思路。

报刊特色就是学校特色的浓缩,学校无文化,报刊哪里来的文化,学校无特色,报刊也无从谈特色;翻过来讲,学校特色是总结出来的,学校文化是倡导出来的。我讲这句话有点抽象,上次我讲过取经马和磨道马的故事,一匹普通的马跟了一个死板的和尚去了一趟西天,经历了十几个花开花落,酷暑严寒,说艰苦一些就是起早贪黑、披星戴月,再说艰苦一点就是风餐露宿、饥寒交迫,说得可怕一点就是斩妖除魔、惊心动魄,也无非这样,回来时驮了几本书,有一位作家发现后,把一个没本事的和尚和一匹普普通通马,写得神乎其神,还定名《西游记》,后来,成四大名著了,谁让这两位成名的是不是吴承恩。你想一想,和尚多了,马多了去了,这些和尚和这些马都干什么了?如果你敢这样问,势必遭到众人的反对,甚至唾骂。众和尚理直气壮地说:“我们天天念经,烧香,从这个庙宇走到那个庙宇,从事和尚职业都快三十年了,现在仍是和尚,容易吗?”马也不服气,马说:“自从我生下来我就看到妈妈在这间磨坊里拉磨,我长大了也在这间磨坊里干活,我在磨道一干就是17年,我起早贪黑的容易吗?”我知道,一个人无论成名还是不成名,都是绝对的不容易!看来,编辑的作用是无与伦比的,要不为什么是无冕之王呢?

四、办校报校刊视为锻炼写作能力的机会

在不断学习中提升发表于《邢台日报》(2011826)教育周刊。

——在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暑期研修活动的感悟当前,中国教育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发展起点上,我们面临的新的历史任务就是实现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其核心就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平享有优质教育的诉求。邢台教育的领导高瞻远瞩,立足长远,在加快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尽最大的努力来满足人民群众公平享有高质量教育的愿望。在这个暑假里市教育局开展了一系列的干部集中培训活动,既学习了理论知识,又掌握了实践的能力,取得了十分丰硕的成果。

前段时间,我随邢台教育研修团赴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进行了7天的暑期研修活动,在参加研修的11个省市的一百多名学员中,我市占了近一半。有这么庞大的队伍,我们都觉得很自豪。人大附中领导很重视这期研修活动,精心为我们准备了10场专家报告、互动交流以及5个晚上时间的观摩活动,紧张有序、科学合理。人大附中校长刘彭芝,副校长周建华、翟小宁、陈华、沈献章、于树泉都做了具有很强指导意义的报告,人大附中特级教师靳忠良,北师大教育技术学院院长余胜泉,北京教育学院培训师钟珩、教授季苹也从不同角度做了详细热情的指导。邢台的学员不放过任何一次学习机会,表现出极大地学习热情,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过去,我也参加过一些类似的培训,但都没有这次在人大附中这样深刻的感受。无论从教室、餐厅、宿舍还是到操场,校园处处都能够感受到刘彭芝校长的办学理念和治学思想,深深感受到这里激情点燃激情,爱心化育爱心,知识启迪知识,智慧唤醒智慧,卓越提升卓越。最终,组织好的石头成为建筑,组织好的色彩成为图画,组织好的激情成为诗篇,组织好的事实成为科学。

在我研修的一段日子里,就觉得如浸濡一般,每一天都激情澎湃,感觉到心灵的震撼!在人大附中,你有多大本领,学校就会给你搭建多大的舞台,你不会有英雄无用武之地的遗憾,只会有力不从心的不安;你不必担心成绩埋没,有功无赏,需踏实进取,埋头向前;你不必担心人事难处,设防无术,“人气旺盛”是最大的财富,“二人同心,其力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团队精神成为无上的法宝。名校之所以有名,是因为有了正确的办学思想及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名校长之所以有名,是因为有了“人生为一大事来”的志向和满清热血的教育情结。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一位校长的梦想就是把他所管理的学校变成一个充满创造的学校。

感谢支持

(2012年6月2日)

培根说:“冗长而玄妙的讲话不利于快捷,就像长袍拖裙不利于赛跑一样。”所以我就短一些。

邢台十中推行课程改革在全省领先,实施绿色课堂在全市唯一,且不说有多大功效,单是老师的教学能力、学习能力大幅度上升。我敢肯定,在今天来的家庭其他成员中,你们略一放松学习,将永远无法赶上我们学校的老师!我们都明白一个道理,一家人长期生活在一起,最最关键的是知识气质,一些由知识气质产生的能力、阅历、精力就会促使精神升华。我坚信,未来的十中人将会做世界的领袖。

再次感谢四院领导、专家下基层做健康指导讲座,让我们关注身体、关注健康、关注生命;二是感谢各位尊贵的女士和先生,感谢您们的全力支持和辛勤付出,特别是为十中发展做出的贡献;三是感谢各位教职工,你们就像小蜜蜂一样整日奔忙于花丛和蜂箱之间,为每一个家庭酿造甜蜜的幸福。最后,感谢我自己,我这么幸运,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上和大家成为朋友,就像一个背井离乡的人偶遇故知,就会抑制不住眼睛里涌出的真诚泉水。我也真诚地希望我们之间友谊的火花流光溢彩,直到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