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做整个的校长
4361100000034

第34章 教育不仅仅是教学(11)

我先讲一个故事,熊妈妈给小熊布置任务,让它去掰棒子。小熊高高兴兴地钻进了热烘烘的玉米地里就拼命干了起来。掰一个棒子就放到胳肢窝下面,又掰一个,还放到下面……就这么干了下去,累得满身臭汗,还招来一群苍蝇围着它嗡嗡直叫。小熊夹着棒子晃晃悠悠总算回到家了,“哎哟!累死我了!”小熊扑通一声就倒下了,熊妈妈问:“你掰了多少棒子呀?”小熊一看顿时傻了眼,“怎么只有一个棒子呀?”熊妈妈说:“一个得一分,你只考了1分。”后来,小熊有经验了,再去掰棒子时带上口袋,掰一个就放进口袋里。小熊总算掌握了得高分的技巧策略。试想,我们每天都在学习,匆匆地学完,又匆匆地忘掉;学了后边的,忘了前边的,就像小狗熊一样,手里只有一个棒子。到了考试时,你又发现到处都是你扔掉的棒子,但是时间实在不够用了,你就急得团团转,不停地唠叨“哎哟!我的棒子、我的棒子!”现在才明白过来,你的分数就是你考前捡回的“棒子”。听了我的故事,你知道了,要带上口袋,不!是脑袋!

脑袋是用来思考的,要知道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以及怎样去运用技巧策略。我这里强调的技巧是学习的具体技巧;策略是处理学习任务的一般性计划。要记住,没有人能打败你,如果你败了,这个打败你的人就是你自己。我们知道,无论干什么事,自信是成功的重要基础。要取得良好的复习效果,平时的基础固然重要,但是,是否充满必胜的信心,会极大地影响原有的基础和能力的发挥。我举个例子,两个同学的基础基本相差不多,充满信心的人可以使自己的能力200%地释放出来,取得的成绩连自己都吃惊;而缺乏信心的那个人,边干边怀疑自己,边泄劲,他的能力只可释放百分之七八十就算不错了,不能发挥的那部分只能被压抑,甚至被埋在心里。几十年过去了,他会说:“我会,我就是没有尽力。”我为什么不能坚持成功呢?我为什么不能竭尽全力呢?我为什么不抓住机会呢?从今往后,我每天都鼓励自己坚持下去,坚持,坚持,再坚持。但是,在高度信息化的年代,我再加一句,信息,信息,再信息。从前有个做古董生意的人,他发现一个人用珍贵的茶碟做猫食碗,于是假装很喜欢这只猫,要从主人手里买下。古董商出了很大的价钱买了猫。之后,古董商装作不在意地说:“这个碟子它已经用惯了,就一块送给我吧。”猫主人不干了:“你知道用这个碟子,我已经卖出多少只猫了?”谁都不是全知全觉,那怎么办?只有在行动之前,尽可能掌握有关信息。华尔街历史上最富有的女人海蒂·格林是一个典型的葛朗台式的守财奴。但她在告诉别人如何赚钱时,说过这样一段话:“在决定投资前,我会努力去寻找有关这项投资的任何一点信息。赚钱其实没有多大窍门,你要做的就是低买高卖。要节俭,要精明,还要持之以恒。”说明,你掌握的信息越多,正确决策的可能性越大。在人生博弈的平台上,你掌握的信息的优劣和多寡,决定了你的胜算。有了信息,行为就不会盲目。

机会就是信息,中考就是机会,所以抓中考信息就是抓机会,中考后也有机会,不管怎样,在你今后的生活中,你一定要靠自己,不要把自己的前途和命运交给他人保管,不管怎样,坚持和忍耐是最终取得收获的金科玉律。终有一天,我能成功!

三、运用知识体验成功

我不止一次地告诉理化生老师:动手,动手,还是动手。动手学习可以迅速理解,迅速掌握。我最头疼那些懒汉老师绞尽脑汁地讲实验,他们能把刚睡醒的孩子给讲得疲惫不堪。我曾经举过一个例子,老师给同学们介绍某老师的特征,翻来覆去说不明白,我的意思是,只要他还活着你就不如把他请到大家面前,看一眼不就全明白了,甚至终生不忘。我所说的运用有三方面内容,一是增强兴趣和自信;二是充分理解和掌握;三是知识产生新知识。记住,我的行动纲领:我不把今天的事留到明天;我不过懒汉的日子;我不会干那些费力不讨好的事;我绝不浪费一天的时间,因为时光一去不复返,失去的日子无法弥补;我休息的时间里,别人可能在学习,我不去收获有可能被别人摘走智慧的果实。

尽管当前的课堂环境存在不平等,但是绿色课堂提倡学生掌握最最基础的读写、运算、技术、社会和政治方面的能力,以便成为民主社会中的积极参与者。

绿色课堂最素质发表于《邢台日报》(2012621)

一直以来,在我的心目中教育是一件平平常常的事情,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唯分数、唯名利;同时,我也能够感受到,在孩子们的心目中,他们也和我一样把上学看得平平常常的,每天,迎着初升的太阳、踏着青春的脚步来到学校学习,傍晚回到家里替母亲干点零活,一有机会还能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然而,眼下的现实却令人触目惊心!我天天面对的是一个个心事重重的老成的少年。我是多么希望看到他们灿烂而真诚的笑脸,看到他们健康活泼快乐的童年时光,我之所以提出“绿色课堂,生态校园”,也正由于此。

我不止一次地说过,现在人办学很功利,说功利还好听,倒不如说是为了自己的政绩、名声或者升学率。这两样东西都是致命的铁枷锁,把人枷得死死的连气都喘不过来,你说是不是这样子?你一旦和这两样东西交上了朋友,就如同吸了毒、中了邪一样,死追猛打,就像夸父逐日一样直到渴死累死。孔子早就警告过我们:“古代人学习是为了充实提高自己,现在的人学习是为了给别人看。”一旦被别人牵住了牛鼻子,我们就只有被动了,因为是被牵着走的,所以看不清前面是什么。我举一个例子,开车的人一般都有过跟车的经历,前面的车开多快,你也得开多快,前面的车慢了你就要制动;不一定是前面的车加油你也加油,你也可能是踩制动,否则就要追尾;追车也是不容易的事情,有时候用力也是反向的。更加焦急的是到了天黑跟车更紧张不安,如果遇上红灯尾巴,前面车忘了你不熟悉路径,加油过去了,而你被红灯给拦下了,好不容易等绿灯亮了再往前追,找不到了,这是非常脑袋痛的事。在前面开车领路觉得轻轻松松,后面跟车的手忙脚乱。所以就连跟车也不可盲目,不如自己有主意,瞎子吃汤圆要心中有数。办学就不能尾随其后,办学者应当有主见,办学校应坚持正确的方向。对于教育者来说,就好像孟子所说的那样“贤明的人教人,凭着自己的透彻明了,使别人也变得透彻明了;现在那些教人的人,就凭自己糊里糊涂,却要使别人透彻明了。”只教是什么,不教为什么。你问他为什么?他会告诉你不为什么,因为学生知道了结果是什么,所以不需要知道为什么了;又因为考试不问为什么,考试需要知道你得了多少分,不问你为什么得了这个分。前些天,有一位好心的朋友提醒我,不管怎样,老百姓是只认分数的。几天来,我沉浸在深深地思考之中,分数是怎么来的?教育到底是让人干什么的?学校究竟要办成什么样?所以当明白人多了的时候,糊涂的人也都变得明白了。

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来看,明明摆着的教育政策、教育目标、教育方法,只要致力于培养人的过程,就能够办出名校名教育来。其实,教育就是这么简单,当校长的、当中层的,先之劳之,劳之勤之,勤之模之,就是好学校,我的意思是,我们要做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前面,用勤奋来影响和带动他们,做勤奋办学的带头人;用先进的理念、扎实的作风、可靠的质量来赢得老百姓的理解和信赖。孟子说过:“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意思是,良好的教育,百姓喜爱它;良好的政治得到是百姓的财物,良好的教育得到的却是百姓的心。

邢台十中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依靠学生、利用学生、帮助学生、提升学生,课堂的气氛是积极的、热烈的和富有激情的,十中的课堂最绿色、十中的学校最卓越、十中的教育最素质。

绿色课堂增分快发表于《邢台日报》(2012628),“教育周刊”栏目。

我提出“绿色课堂,生态校园”之后,就有朋友打电话说:“我不管是什么课堂,孩子考不了高分都是没有用的,老百姓不讲大道理,咱老百姓最讲实惠。”我并没有向他解释什么,我承认他说得对,而且对极了!那你就反过来认为是我错了吗?我告诉你,我做得对极了!我推行绿色课堂的目的起初是为了解放学生,是为了把快乐还给学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育人的全过程,即加强人的全面教育。后来我发现,我原本想提而没有提的东西,老是被翻来覆去的问,所以现在我不得不提出来,说了又觉得好笑,就好像有人问我撒哈拉沙漠中有没有沙土?考试、分数是教学工作的评价手段,而且仅仅是手段;毕业、升学原本是平平常常的,后来,逐渐发现这个分数好像变魔术的道具一样,可以让一只丑小鸭变成白天鹅,于是人们蜂拥一般地去寻找那个变化的道具,而不再过问使用道具的魔术师。也好像传说中“点石成金”被点化成金的石块,仍让人心动不已!我坚持认为,不管社会上怎么看待学校教育,我们要抱定党的教育方针毫不动摇!

社会进步了,时代发展了,学校一定要快速跟进,教育要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教育必须改革,改掉不适应的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改掉不适应的思想观念、传统习惯,取而代之的是先进的教育思想、方法、手段。我认为,课堂改革就是改掉传统的不良习惯,代之以良好的习惯,进一步说,改革有更新的意思,就是传统的自觉更新。就好像我们使用的微软操作系统一样,旧的版本并不坏,但我们又开始使用升级版了。照这样来说,绿色课堂就是传统课堂的升级,绿色课堂有一个金字塔理论,就是学与用的合一。正如美国学者爱德加·戴尔提出的“学习金字塔”所指出的那样,“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参与式学习。”让学习高效化,让学习过程不再枯燥,不再难!绿色课堂有一个生态的理念“养花理论”。斯宾塞举过一个例子,养花的为了花来培育一株植物;他承认根和叶的价值主要在于有了根和叶才会有花。可是虽然从最后产品看,花是压倒一切的东西,但一个养花的人知道得很清楚,根和叶有很大的内在重要性;因为要靠它们才能有花。他无微不至地培养一株欣欣向荣的植物,也明白如果只着急要花儿忽略了那植物,则是很笨的。当然,这仅仅是个比喻,我想问问你们:“分数是怎么来的?”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够回答我?如果我们大家都能够说清楚分数是怎么来的,也就等于给教育松绑了。

绿色课堂的指导思想是把课堂还给学生。不干那种鸠占鹊巢的蠢事,这样才能教学职责分明,教学、学习才清晰。教师为了教不得不学,学生为了学也不得不学,这样就形成了两个“学”,即教师学、学生学,你看是不是老师和学生学到一块了。绿色课堂的灵魂是教师教给学生“为什么”,不像传统课堂上只教“是什么”;教为什么,学生不仅知道了是什么,还有了探究为什么的过程。就像古人讲的“以近知远,以一知万,以微知明”。意思是,没有听到过的不如听到过的,听到过的不如亲眼看见过的,看见过的不如知道它的,知道它的不如亲自实践过的,学习到了能够实践的水平就达到了顶点。由此可见,学习的过程是闻之、见之、知之、行之,这个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只有动态的知识才能生长知识,即知识产生知识;静态的学习得到的是死知识,就是学成什么样是什么样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只能退而不可进。我举一个例子,在传统课堂里老师说:“这些内容年年考,所以必须背过。”你看学生还真听话,拼命地背,一遍不行两遍,两遍不行三遍……,苦苦地背下去,就像机器一样不停地转动,既枯燥,又乏味,久而久之他们开始厌学了。原来,死知识就是让人死去活来的。

杜威提出“教育即生长”,其用意在于将儿童从被动、被压抑的状态下解放出来,使一切教育教学适合于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的要求。绿色课堂利用小组学习,共同讨论,由过去一个人沉思,变成八个人合作,知识面加宽了、知识量扩大了、知识被激活了,学习成为生命体的一个部分了,成为自我生长的过程,这个时候,学生没有了新“三座大山(分数、升学、就业)”的压迫,他们才感觉到学习的乐趣,一旦有了自动、自愿、自主的学习动机,你想要的分数不就水到渠成了吗?

绿色课堂为学生松绑发表于《邢台日报》(2012628)

有一个故事引起我的深思,大意是:有一位绅士乘坐一辆很美的三匹马的马车在旅行。但是他一直在怀疑,因为在他开始旅行这三天以来,他的马从来没有发出一声嘶叫,那些马到底怎么了?然后突然在第四天,一个路过的农夫对他大喊,叫他把那个缰绳放松一点。他放松了那个控制,突然间,所有那三匹马都开始嘶叫,它们变得很活,持续三天时间,它们都死气沉沉,好像快要死掉一样。虽然是个故事,但给我的感觉不仅仅是故事却像个寓言,提醒我们的学校是该给孩子们松松绑的时候了,要不然我们怎么能够听到校园里的笑声呢?

当前,社会各界呼吁给教育松绑,但我发现,反而比原来绑的越发紧了,追分数、追名校、追名利,图个眼前痛快。你看,学校大门紧闭,操场上鸦雀无声,教室里静悄悄的。老师很像部队教官,给同学们分析明年考什么题,用教鞭指着黑板,用红笔圈着书,沉思一会儿,讲一会儿,这是前几年的考题,这是前年的,明年可能考,这是规律,一定要掌握。我在想,考试是天天在教室里分析出来的吗?我敢说:“绝不是!那是学习的结果。”你不研究怎样学习,天天带着孩子分析考试形势,天天如临大敌一般,孩子们能快乐吗?这就好比那个车夫把三匹马控制得紧紧的,它们只能死气沉沉地跑路,怎么跳跃嘶鸣呢?试想,如果你给它们放松那个控制,它们奔跑起来是不是更加轻松呢?再进一步想,老师放开对课堂的控制孩子们是否更加主动、更加自如、更加快乐呢?前几天,我和同事去看一个养病在家的老师,她说:“现在过上了绿色生活,在家里是绿色家庭,在学校是绿色课堂,步行上下班又是绿色出行。”看来绿色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愿望,我更加坚定了绿色课堂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