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胡总书记在纪念共青团成立90周年大会上向青年提出五点希望,即希望广大青年坚持远大理想,希望广大青年坚持刻苦学习,希望广大青年坚持艰苦奋斗,希望广大青年坚持开拓创新,希望广大青年坚持高尚品行。我感觉达到希望的最好办法就是“坚持”,这不是一般的坚持,是用意志和行动坚持。为什么有人提出要战胜自我呢?一个人要想成功,首先要搬掉自己脚下的石头,因为那块石头就是你自己。有人问,怎样才能搬掉脚下的石头来战胜自我呢?
第一点建议,打开心灵之窗,让阳光照进来。我们总是对孩子提出那么多希望,但是又觉得希望那么遥远。有一个古老的传说,潘多拉的盒子里放出来的是疾病、灾难、罪恶、嫉妒、偷盗、贪婪、懒惰等等,唯独希望被关进了盒子里了。所以我说希望在黑暗之中、希望在渺茫之中、希望在心中。既然希望在心中,既然我们没有那样的魔法去打开潘小姐的盒子,只有打开自己的心灵之窗,阳光才能照进来,希望也就向我们招手。有句话稍微扩展一下就成了,“三人行,必有我师,而不是,三人行,必有我仇;三人行,必有我友,更不是,三人行,必有我敌。”
第二点建议,放弃不丢弃,得到需用心。聪明的人都知道,走不通的路,就立即收住脚;聪明的学生都知道,不会做的题,就立即放弃。记住,放弃不是丢弃,等到以后长本事了再研究,但是得到的需用心,因为有一句话,来之不易,所以珍惜、珍惜、再珍惜。托尔斯泰讲过一个故事:有一个人想得到一块土地,地主就对他说,清早,你从这里往外跑,跑一段就插个旗杆,只要你在太阳落山前赶回来,插上旗杆的地都归你。那人就不要命地跑,太阳偏西了还不知足。太阳落山前,他是跑回来了,但已精疲力竭,摔个跟头就再没起来。于是有人挖了个坑,就地埋了他。牧师在给这个人做祈祷的时候说:“一个人要多少土地呢?就这么大。”
有一个吕洞宾的故事,吕洞宾成仙之后就想找一个没有贪心的人把自己的仙术和工夫传给他,于是就变成一个卖馒头的老人,在地摊上做了一个广告:馒头一块钱一个,两块钱吃到饱。这广告一贴出来,许多人都拿着两块钱坐在地摊旁边吃到饱,没有一个人拿一块钱买馒头的。眼看馒头都快吃光了,仍没有发现拿一块钱买馒头的。黄昏时分,就要收摊时,突然跑来了一位,居然付了一块钱吃一个。吕仙大喜过望,马上追过去,问他说:“你为什么只吃一个,而不要两块钱吃到饱?”那人无奈地回答:“我也想呀!可恨全身上下只有这一块钱了。”吕老师长叹一声,纵身飞上了天,从此断了收徒的念头。后来,我想这自助餐可能就是吕洞宾首创的。我的评价:大多凡夫俗子,在他们的脑海里都有一个贪欲,可恨!但是年轻人有这种思想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有正确的判断,可教!
第三点建议,千万别相信天才,其实你做了天才没有做的事。我说天才有一个公式:天才=时间+精力+勤奋+勇敢+智慧+坚持。相信什么?一是相信时间,因为日久见人心。二是相信得失,因为得失就是得和失,所以,得-失=零。人生一定有得有失这才符合公式,你不在这里失,就在那里失;反之,不在这里得,就在那里得。阿Q同志与人家打架吃了亏,心里就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世界真不像样,儿子居然打起老子来了。于是他心满意足,俨然得了胜利似的。”三是相信自己,因为自己对自己永远是真心的,相信自己的能力,因为今天没学会,明天能学会,明天仍没学会,总有一天能学会。四是相信朋友。小意见、小纠纷、小矛盾、小挫折,不要在存盘时点击确定,有人问,那点什么?点取消;如果有人帮助过你,你一定存盘。
第四点建议,百折不挠,坚持“五我”。我说百折不挠,其实你们正在做的学习过程就是百折不挠。我讲“五我”,我不干谁干,我不做谁做,我不帮谁帮,我不苦谁苦,我不学谁学。
第五点建议,学习实践反思,悟性是最好的老师。我讲个故事,庄子和好朋友惠子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感慨:“你看鱼游得多么自由,这就是鱼儿的快乐呀。”惠子反驳说:“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它们快乐呢?”庄子反问:“你不是我,又凭什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的快乐呢?”惠子急了:“我不是你,我不知道你,你不是鱼,你也不知道鱼,这还用问吗?”庄子知道上了惠子的当,于是改口,“刚才,你是不是问我,‘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就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了鱼的快乐,你才故意问我的。”我告诉你“我是在桥上知道的。”我总结了几个词:寓(鱼)乐其中,寓(鱼)教于(鱼)乐,娱(鱼)乐而乐。学习靠反复实践、反复讨论、反复反思,悟了、就通了,通了、就透了。
在这里我提醒大家,知识都有潜伏期和滞后期。如果你问我潜伏期长短,我会告诉你,在本人、看悟性,怎样联系悟性呢?业余时间学一些哲学的书,滞后期,就是你们现在所学习的要等六年以后才能够真正发挥作用,这也像我们今天种树要等几年后才可乘凉。
第六点建议,养成好习惯,学到真本领。海伦·凯勒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说:“任何一个老师都能把孩子带到教室里去,但并不是每一个老师都能够使他学习。”想一想我们在教室里是否都在学习,我们是否都那么喜欢学习呢?古希腊伟大的演说家德摩斯梯尼,据说天生口吃,为了练习演说,曾口含小石子说话,并故意到海浪喧闹的海滨练习,终于成功。古罗马著名教育家昆体良说,假如古希腊著名雕刻家普拉克西特尔,想用磨石雕出一座雕塑,我主张宁可用一块未经雕琢的爱琴海巴罗斯岛上的大理石来雕塑这种雕像。我曾经把学习比做书法家和宣纸,著名的书法家把字写在好的宣纸上,才称得上艺术品;那些连一撇一捺都写不好的人根本不配写字,他们写得越多制造的垃圾也会越多。所以,我历来提倡对于教师和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教什么就教好什么,教到这个年龄段最高水平;学生从小养成一个习惯,学什么就像什么,做到最好;做什么就做到极致。所以,所罗门说,明智的人创造机会,愚蠢的人等待机会。你不是问人生哪一条路通得最远吗?那是走向智慧的路。凡事得了智慧的人就不仅走得最远,而且也达到了最高的目标。所以说,人生等于知识加身体,智慧等于路程加目标。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爬滚打你发现你的半径长了,你又发现你的心气顺了,你又发现你的朋友多了,你又发现你自己都快不认识自己了,是不是觉得长大了。我坚信,绿色课堂才是成就人生的课堂。
绿色课堂,生态校园发表于《邢台日报》(201267)
“生态”这个词常与“自然”联系起来,其实,生态系统也是个开放的系统,它既有自然性,又具文化性,也称生态文化,再拓展开来就有了生态教育、生态校园之类的名称。我觉得称谓并不重要,关键是如何营造学习环境以及如何让教师和学生之间不断地交互作用,使系统中的每一个方面都会对其他方面产生影响。积极环境的营造、自我管理的管理、课堂管理的目标都是绿色课堂生态系统所倡导的重要方面。
积极环境的营造
同学们说:“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将我们所知道的最漂亮的东西张贴起来。”我觉得,教室的布置要有一定的科学性、艺术感和生活气息。我发现,有的教室布置得就很有讲究,班级文化方面有感恩励志标语、有小红花榜、有班级荣誉榜、班徽、班歌;班级活动方面有教具学具、读书角、标本架、绘画用品、游戏、三面黑板以及走廊黑板、展板;教学仪器有电脑、网络,多媒体设备。因此,积极的教室环境能够激发学生发挥自己的才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这也和学校环境一样,一所花园式的、现代化的、人文化的、生活化的校园更能让师生留恋并安于学校里的学习、工作和活动的环境。
从小组学习到自我管理
绿色课堂的生态系统凸显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课堂管理由严格要求转向了培养自主调节和自我监控。每个班分成6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6到8人,再根据小组目的、特点、文化分配各自的角色,有助于合作和学习。在实施小组学习过程中,我们发现,小组成员的角色意识、主动意识、合作意识、集体意识、服从意识、竞争意识、自律意识明显增强;小组学习达到了真正合作学习的目标。我把绿色课堂里的学习概括成几句话:真心实意参与,自己不是局外人;面对面进行交流,直言自己观点;积极相互依赖,和谐小组氛围;个人责任明确,完成分内任务;掌握合作技能,提高互学本领;小组活动过程,各显学习神通。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学生也好,老师也好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绿色课堂的好处是锻炼了学生,成就了老师。特别是一些新教师,他们也像学生一样,需要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因为我发现,如果有新的任务或者更加吸引他们的事情,他们就会放下或丢弃手头上未完成的任务。我觉得,这是教师工作的大忌,我们为什么辛辛苦苦几十年没有看到业绩呢?最最关键的是做一件新任务放弃一件旧任务,做了一辈子都在做新任务。俗话说,狗熊掰棒子,掰一个丢一个,手里只留下一个,白忙活了一阵子。假如我们没有完成一件任务,除非极特殊的事情,我们不会轻易丢弃一件花费了许多精力的旧任务。只要扎扎实实并精益求精地做一些事情,教育教学并不难,学生学习也并不难。
课堂管理的目标
绿色课堂提倡积极、高效的学习环境,绝不是在沉闷而压抑的气氛中学习,更不是在死一般的寂静中学习。为什么讲生态系统呢?因为生态的东西是纯自然的东西,有一个生态的词“瓜熟蒂落”,专指自然成熟的东西。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去过生态园里搞过采摘活动,看到枝头挂满熟透了的果子往往忍不住兴奋的口水,想吃的欲望油然而生,吃到饱那是自然的心态。我所倡导的绿色课堂讲究的也是从“成熟”到“熟透”的过程,我的意思是老师一定要把所教的知识加工成“熟知识”,就好比把学生带进知识的果园,那些熟透了的智慧果实就会散发着甜蜜的诱惑。但不可故弄玄虚,讲一些晦涩难懂、似是而非的“生知识”。让同学们用火辣辣的眼睛看到似熟透了的果子那样的“熟知识”,他们立即就会产生知识欲望的口水。学生会给老师讲:“我明白了,我学会了。”学习知识的最高境界是如何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我称之为“学以致用。”
绿色课堂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的课堂,所谓的课堂管理就是学生懂得参与规则,人人参与其中,这样的课堂才是动态的。动态的东西才不至于死板,才不至于死气沉沉的。对于一些成年人说,最头疼的事情莫过于去听那些毫不相干的报告,因为与己无关,所以听也没有用,独一无二的功效就是浪费自己的时间陪别人开心。但课堂不同于会堂,因为课堂是学生学习、成长的主要场所,所以老师就应该想一想,同学们为什么开始走神儿了,为什么精力不集中了,为什么不认真听讲了?因为他们没有参与进来。为了使所有学生参与,作为老师一定要确保每一个学生都了解如何参与每一项具体活动,才能提高课堂有效性。
所以,我主张教师善于制造熟透了的果子那样“熟知识”的生态课堂,激发学生对学习知识欲望的口水。只有对知识产生欲望,才能感觉到学习的幸福。
绿色课堂让考试不再难发表于《邢台日报》(2012614)
考试是一件头痛的事,升学考试是让父母陪着孩子一块头痛的事。高考的烟尘还没有散尽,这不!中考的硝烟又要弥漫了。我总认为升学考试是一种极其自然地事情,我们又何必为此大惊小怪呢?可能有人要说,你的孩子不参加考试,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我拍着良心告诉你们:那你天天为此着急上火又有何用呢?还不如平静下来听听我说了些什么。
一、保持专注用好四力
我不需要再向你们陈述如何如何专注,如果一个人连专注都难以做到,那么最好不去参加考试。我强调一下如何用好“四力”,即锻炼听力,训练视力,培养忆力,克服压力。
锻炼听力。我们有了两只耳朵还觉得不够,还应抓住任何听的机会,因为我们毕竟不知道哪块石头下面有宝石。动用所有感官听,用开放的头脑听。我就怕有人,我还没有讲,他就说:“我知道了。”我马上回过头来问他刚才讲了什么?他会很不自信地让我再重复一遍。
训练视力。有一位化学老师,为了考验学生的视力,手里拿着一个烧杯,里面有一些液体,说:“学着我做实验!”他就把右手的中指伸进液体中蘸了一下,取出来后,用食指放进嘴里并吸了一下手指,从表情可以证明,口感一定不错!然后,同学们都依次上台做同样实验,食指伸进烧杯的液体里,然后伸到自己嘴里吸。当他们个个愁眉苦脸地也学着老师的样子想说“口感不错!”时,根本不可能说得出口。这时,有一位聪明的同学高喊:“马尿,真是马尿!”教室里顿时乱了起来。化学老师这才大声说:“我并没有让你们尝这杯马尿的味道,因为我放进杯中的是中指,而吸的是食指。这说明你们没有仔细观察我的动作。”同学们这才恍然大悟!所以说,眼要尖。
培养忆力,指记忆力,但还不够,我再增加“三力”即注意力、意志力、改变力。为什么我讲了许多力呢?力是力量,包括体力、智力两部分。你看人老了都常说一句话“我老了,不中用了。”这一般是指体力,你想他们走不动了,什么也干不成了,自我感觉就是没有用了;然而,智力不受体力的限制,像霍金、张海迪。所以学习知识是为了永久有用。我重点谈谈改变力,没有力就很难改变。有人说过,“一个理智的人应该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只有那些不理智的人,才会想去改变环境适应自己。但历史是后一种人创造的。”我打一个比方,有人躺在石头上睡觉,看起来光滑的大石头实际上并不平坦,何况生硬,一开始怎么躺都不舒服,后来才知道,有两个“没法改变”,一是没法改变石头,二是没法改变自己,取其两者就是“将就”。于是,又生成“三个改变”,改变自己适应环境,改变环境适应自己,改变了环境也改变了自己。后来,有人就加工成格言:当一个人决定离开床的舒适,去石头上睡觉,他就已经摆脱了某种惰性,而带来许多可能。有一天,顽石上也会留下他的温度。
克服压力。记住,压力来自于你自己,一是你太在乎你自己了,就好像你唱的歌最像周杰伦,能不断地赢得掌声一样;二是我已没有退路了;三是与周围人比,要占优。怎么办呢?也请记住,我是一个平平常常的人,我是一个平平常常的学生,我取得的任何一项成绩都是平平常常的,我没有惊天动地的本领。
二、技巧策略自信为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