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清华管理课
4359600000033

第33章 人格管理(1)

人格管理是许多企业的管理盲区。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逐渐超越了埋头苦干的“劳动力”范畴,成为企业“智慧资本”的重要载体。于是,企业界对存在于人脑海中的知识价值有了崭新认识。因此,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基点也从贡献劳动力的员工身上转移到贡献智慧的员工身上。如今,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尽管已广泛流传,但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仍存在一些“盲区”,例如,对“知识员工”的人格管理不重视,企业未能建立行之有效的人格管理的理念、原则和方法体系。

工作可以平凡,但绝不能平庸

经常看到一些人抱怨自己的工作枯燥、卑微,或是轻视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他们在工作中敷衍塞责、得过且过,将大部分心思用在如何摆脱现在的工作环境上,他们将指责的箭头瞄准别人。这样的员工注定平庸,在任何地方都不会有成就。

清华教授曾经批评说,平凡的人安于平凡的生活,却在做着不平凡的努力。而平庸的人不安于平凡,却因为放弃努力,不得不过平凡的生活。平凡和平庸的区别在于:平凡的人把平凡的工作做成伟大,平庸的人则使崇高的工作变得卑下。平庸是一种既被动又功利的人生态度。有着平庸态度的人诸事平平,没有一事精通,这是平庸者的一种规律。平庸不但分散人的精力,而且永远不会把人们引向成功。

你的态度,决定了工作的高低贵贱;你的态度,就是平凡和平庸的分水岭。“人可以一生平凡,绝不能一世平庸”。能正确地认识到这一点,就是成就辉煌的开始。

我们常常发现,同样一起到一个公司工作的人,同样的起点,但是,几年之后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的人成为公司里的核心员工,受到老板的器重;有的人一直碌碌无为;有些人牢骚满腹,总认为与众不同,而到头来仍一无是处……众所周知,除了少数天才,大多数人的禀赋相差无几。那么,是什么在造就我们,改变我们?是“态度”!态度是内心的一种潜在意志,是个人的能力、意愿、想法、感情、价值观等在工作中所体现出来的外在表现。

在企业之中,我们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态度。有的勤勉进取;有的悠闲自在;有的得过且过。工作态度决定工作成绩。我们不能保证你具有了某种态度就一定能成功,但是成功的人们都有着一些相同的态度。

报纸上出现了一则令人轰动的消息,一位园艺家悬赏重金征求纯白金盏花,高额的奖金让很多人趋之若鹜。不过当地人的热情很快便消退了,原来千姿百态的自然界中,金盏花除了金色的就是棕色的,能培植出白色的,不是一件易事。奖金虽然足够诱人,可是大家都认为纯白色的金盏花是不可能出现的。

整整20年间,一直没人打扰园艺家和领取他那高额的奖金。这天,他突然收到了一封热情的应征信和一粒纯白金盏花的种子,这让他感到意外,连他自己都已经忘记曾经的那则启事了。这件事情在当地不胫而走,引起了轩然大波。

种子是由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寄来的,她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爱花人。当她20年前偶然看到那则启事后,便怦然心动,她并不在意奖金,只是一心想培育出一棵纯白色的金盏花。她不顾八个儿女的一致反对,义无反顾地干了下去。

她撒下了一些最普通的种子,精心侍弄。一年之后,金盏花开了,她从那些金色的、棕色的花中挑选了一朵颜色最淡的,任其自然枯萎,以取得最好的种子。次年,她又把它种下去,然后,再从这些花中挑选出颜色更淡的花的种子栽种……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终于,在20年后的一天,她在那片花园中看到一朵金盏花,它不是近乎白色,也并非类似白色,而是如银如雪的白。于是,一个连专家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在一个喜爱花的老人长期的努力下,最终迎刃而解了。

不要轻视平凡,更不要把平凡做成平庸。如同那位20年如一日栽花的老人,她将平凡做到了极致,终于创造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迹。偶然的,意外的机遇,在人生和社会中少之又少,能遇到这种机会的人则更加少。如果想要达到自己的追求和目的,于平凡中创造不平凡,只能靠勤奋和毅力,没有捷径可走。

平凡不等于平庸,一个人可以平凡,但决不能平庸。可能我们的工作很平凡,但是我们的态度不能平庸。处在平凡的位置上,我们就应该埋头做一个平凡的人,从平凡的小事做起,牢牢地把握住今天,为明天的辉煌作准备。如果从一开始便对自己失去了信心,甘于平庸,没有自己的计划和目标,逃避属于我们的责任,那么我们永远都无法从平庸中走出,更不要说超越平凡了。

企业中普遍存在着三类工作态度的人:

第一类人是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工作的人。这种人的口头禅就是:“那么拼命干什么?大家不都拿同样的薪水吗?”这样的人从来都是按时上下班,从不行差踏错;职责之外的事情一概不理,分外之事更不会主动去做。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一遇挫折,他们最擅长的就是自我安慰:“反正晋升上去是少数人的事,大多数人还不是像我一样原地踏步,这样有什么不好?”

第二类人是那些牢骚满腹的人。这样的人永远悲观失望,他似乎总是在抱怨他人与环境;认为自己所有的不如意,都是由于环境造成的。他常常自我设限,让自己本身无限的潜能无法发挥;他其实也是一个有着优秀潜质的人,然而,却整天生活在负面情绪当中,完全享受不到工作的种种乐趣。他总是牢骚满腹,这种消极情绪会不知不觉传染给其他人。

第三类人就是积极进取的人。在企业里经常可以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他们会热情地和同事们打招呼,精神抖擞,积极乐观,永争第一。他们总是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即使是在工作受到挫折的情况下也是如此。因此,他们总能让希望之火重新点燃。同事们都喜欢和这样的人接触,他们虽然整天忙忙碌碌,但却始终生活在正面情绪当中,时刻享受工作的乐趣。

在公司里面,第一类人时刻面临着解雇的危险,第二类人工作没几天一定会被解雇,只有第三类人,他们大多数都会得到晋升。其实,他们在能力和智力上并不一定胜过第一类人,只不过是他们的工作态度比前两者好多了而已。无论在什么地方工作,员工与员工之间在竞争智慧和能力的同时,也在竞争态度。一个人的态度直接决定了他的行为,决定了他对待工作是尽心尽力还是敷衍了事,是安于现状还是积极进取。态度越积极,决心越大,对工作投入的心血也越多,从工作中所获得的回报也就相应越多。

清华管理课强调,那些慵懒怠懈的人、那些态度上不具备竞争力的人只注重事物的表象,无法看透事物的本质。他们只相信运气、机缘、天命之类的东西。看到他人工作出色,他们就说:“那是天分。”看到人家屡次加薪,他们就说:“那是幸运!”发现有人为老板所重用,他们就说:“那是机缘。”

不管你在什么地方工作,你的态度都决定了你成就的高度。那些有能力而态度不好的人,我们随处可见,而他们说的最多的就是公司和老板没有给他们机会。他们根本不知道,态度其实也是一种能力,一种比技术、知识更重要的能力。

空杯心态,永远从现在开始

当你进入一家新公司时,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麻烦。这时,你一定要摆正自己的心态。“小不忍则乱大谋”“难得糊涂”“退一步海阔天空”,这是老祖宗留给我们后人的至理名言。在今天的职场上同样放之四海而皆准。在职场中,经常会碰到看起来很吃亏的事,比如工作的调动、环境的变迁等;或者很受委屈的事,比如本该自己升职、加薪的,却花落别人家等;或者无辜受到老板、上司的批评,当了别人的替罪羊;或者受到同事的误解,乃至算计。凡此种种,怎么办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坚守空杯心态,一切归零,以忍耐、理解、宽容、豁达的心境来面对一切。

清华管理课强调,如果今天你是一棵足够挺拔的树,那么不要仅仅感谢阳光,还要记得感谢那些赐你以寒彻痛楚的风霜雪雨。灿烂阳光无疑是美丽的,但仅有阳光,树木就会枯萎。只有风雨和阳光轮回交替,树木才会日渐郁郁苍苍——太过顺利的人生,无疑是有害的,所以谢谢你,谢谢你曾伤害我。

豁达其实是一种心态,一种不苛求、不极端、不任性的健康心理。如果你以一种豁达大度的眼光去看世界,就会觉得绿水青山、碧云蓝天,无一不是令人赏心悦目的彩图。如果你以一种豁达大度的心态去对待生活,就会觉得生活是一首诗,是一首歌,无比轻快、欢畅、美好。

因此,当你遭遇到不公平待遇时,要相信这只是公司管理层的暂时失误,甚至是公司对员工的一种考验;当公司的某些制度和员工利益发生冲突时,一定要正确理解这一切,充分相信公司的“智能”和“眼光”;甚至在公司面临暂时的经济困难时,也要尽力想办法帮助公司渡过难关。

某国内著名培训师曾经被江苏一家民营企业邀请去给做员工培训。之前,企业老总和他有过一次交流。

企业老总谈到这次培训的重要目的之一,是解决企业某些管理者取得了成功就很“牛”,甚至不服管的问题。其中他特别谈到了自己的一位副总。这位副总当年跟随自己一起艰难创业,同心同德,立下过汗马功劳。等到企业发展到相当规模的时候,他也就自然而然坐上了副总的位置。

一方面为了感谢这位副总跟随自己多年,付出了很多努力,另一方面,这位副总也确实很有能力,相当于自己的左膀右臂,于是他给了这位副总能给的最高待遇,不仅年薪超过百万,而且许多方面都给了他自由发挥的空间。

开始时,这位副总表现得还不错,但很快,他就越来越随心所欲。开会的时候,他总是找各种借口经常不来,交给他的事情也是敷衍了事,差错不断。而最让这位老总难以忍受的是:这位副总居然自己偷偷在外面办起了工厂,干起了“私活”。

尽管这些他都看在眼里,但考虑到企业正处于腾飞期,正是急需用人的时候,所以还是忍了下来,并多次找这位副总谈心,希望大家能够齐心协力,但效果都不大。

于是企业老总希望培训师在做培训的时候,有意识地针对这种情况,讲一讲如何调整心态的问题。

为此,培训师特意增加了案例,并进行了详细地分析。

但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培训刚开始,这位坐在最前排的副总,居然就在众多员工的注视下,毫无顾忌地开始呼呼大睡,虽然旁边的人几次轻轻将他推醒,但没过两分钟,他又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老总将这一幕看在眼里,当时非常生气。甚至将他睡觉的样子拍了下来,准备在会后对他进行教育。

即使是再好的培训,对一个睡着的人也是无法发生作用的。一年后,培训师又遇到了那位老总,聊天中,培训师问起了那位副总的情况。

他告诉培训师,那次培训后不久,自己又与他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流,但还是无法改变他。无奈之下,他只能将那位副总辞掉了,同时接受了培训师的建议,引进了几个人才,同时又在内部选了一批好苗子,进行重点培养。

那位副总后来全心投入到了自己办的工厂中,但很快就发现,自己做其实有很多困难,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很快,工厂就因为销售渠道没打开而陷入停产。不久前,他给这位老总打了个电话,委婉地表达了自己想再回公司的意愿。

但这位老总说:

“这肯定是不可能的,当初给了你机会,你没有珍惜,现在即使想回来,你的位置也早已经被人替代。”

不可否认,优秀、有能力的人是应该受到尊重和器重的。但是,就像上述案例中那位副总一样,由于自己优秀就开始觉得自己了不起,越来越听不进别人意见、越来越不尊重领导和单位的规章制度,这是职场大忌。

而有些人,当感觉自己优秀之后,往往不仅个性上过于自大,而且私欲开始膨胀。这样走下去,最终往往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当老板说错了话,不管在什么场合,如果这些错话并不影响你的利益以及你所负责的工作,你不必据理力争,可以采取装聋作哑的方法,即装作没听见或没听明白。这是一种揣着明白装糊涂的办法,它可让你避免一些是非,也避免让老板陷入尴尬和困窘。不要为争口气大闹一场,因为吵闹不能解决问题,反倒有可能断送了奖金,乃至丢掉工作。

当上司或同事与你发生冲突时,你应当冷静地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一想。比如,你不能忍受经理在众人面前为个小过错对你大加指责,但如果你是经理,你会非常大度地容忍下属的当众顶撞吗?如果不是采取息事宁人、宽容大度的方式来化解矛盾、冲突,而是针锋相对,其结果可能就是两败俱伤。

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与自己的竞争对手发生正面冲突,永远是最愚蠢的做法。不仅会招致同事的低看,更会引起上司对你的负面评价。

以针尖对麦芒之势对待竞争对手,也许会出一时之气,但你们的争执在同事眼里常常会变成一场闹剧或背后议论的话题。而这时你们的形象都不会被描述得很完美。别以为与竞争对手的争辩是在显示你的伶牙俐齿。尤其是为了个人利益而大动肝火时,会让人觉得你原来竟是如此重视自己的得失。一个人如果和某个同事吵过架,谁也不会怀疑什么;可如果这个人和所有的同事都吵过架,那就不能不说他有问题了。

同时,发生正面冲突会使自己失去冷静和理智,从而暴露自己的缺点和弱点。事实证明,许多人都常常后悔自己盛怒之下的所作所为。

专注工作,一心做好一件事

一心一意地专注自己的工作,是每个热爱工作员工获取成功不可或缺的品质。当你能够一心一意去做每一件事时,成功就会向你招手。

人生一世,只有将光与热聚焦到一个点上,才能产生最大的力量!朝三暮四,其结果是分散生命的能量,致使人生风景趋于暗淡。每一件事都值得我们专心去做。不要小看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即便是最普通的事,也应该全力以赴、尽职尽责地去完成。一步一个脚印地向上攀登,便不会轻易跌落。

罗浮宫收藏着莫奈的一幅画,描绘的是女修道院厨房里的情景。画面上正在工作的不是普通的人,而是天使。一个正在架水壶烧水,一个正优雅地提起水桶,另外一个穿着厨衣,伸手去拿盘子——即使日常生活中最平凡的事,也值得天使们全神贯注地去做。

清华管理课强调,行为本身并不能说明自身的性质,而是取决于我们行动时的精神状态。工作是否单调乏味,往往取决于我们的心境。

人生目标贯穿于整个生命。你在工作中所持的态度,使你与周围的人区别开来。日出日落,朝朝暮暮,它们或者使你的思想更开阔,或者使其更狭隘;或者使你的工作变得更加高尚,或者使其变得更加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