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别做不懂用人的傻瓜
4356300000006

第6章 天下有数不清的机会,但有更多的陷阱(5)

紧接着销售部门又签了几个单子,但价格都很低,最贵的也才三万多。但二次开发任务都非常严重。黄药师不想承担太多成本,就从电信项目里抽调了几个工程师去做二次开发。这让负责电信部门业务的团队非常不满,他们抱怨CRM没卖出几套,事情还这么多。同时,研发部门也觉得被压得太厉害,他们集体给梅超风脸色看。梅超风感到非常不爽,而此时黄药师和梅超风的合作蜜月期也结束了,这样,工作不到一年梅超风也只有辞职了。

梅超风一走,由于过去大家被她的“九阴白骨掌”摧残得太厉害,纷纷对她签署的“卖国条约”表示愤慨。于是,黄药师决定用老人,他认为这样可以不会出现太多内部吵架的问题,而且自己也了解他们。

但是,他忽略了一点,很多技能不是短期可以培养出来的。黄药师启用了一个过去的老人陆乘风,陆乘风过去和电信部门打交道习惯了,觉得产品不能卖到几十万有损自己的人格和公司的形象。陆乘风的想法很对黄药师的胃口,黄药师立刻表示支持。陆乘风通知销售部,以后低于十万的单子不要接,只盯大客户。

但是,桃花岛在业内知名度一般,如果客户肯出几十万的预算基本不考虑他们的产品。所以,桃花岛在费时费力地应了几次标以后,六个月没有签下一个单子,差旅费和应酬费用倒是花了不少。陆乘风也变得像受气的小媳妇一样没了刚开始的气壮山河。黄药师感到焦急万分,对陆乘风有点不耐烦,正好电信项目需要人就又把他打发了回去。

这时候,黄药师觉得过去这么失败,可能关键问题在于业务模式,他迫切希望找到一个能带来新的业务模式的人。终于黄药师找到了一个叫程英的人,她脑袋特别灵光,言必谈商业模式。非常对药师的胃口,但是,药师没有注意到此人基本上是在纸上谈兵。

程英告诉黄药师SAAS(软件商提供服务器,客户将软件托管,不购买软件而是租用软件的一种模式。英文全称是Software as a service)肯定是未来的趋势。黄药师善于接受新事物,对SAAS并不陌生。程英说,在国外这是一种基本上不需要用销售员的销售模式,厂商搞一些推广,下游的合作伙伴做一些服务就行了。黄药师正好觉得公司的销售陷入了困境,听了程英的话很高兴,他力邀程英加盟。

程英在国外呆过,对SAAS有些了解,但是她对中国软件市场基本属于一窍不通。程英加入后立刻告诉业务部门,公司准备转型,原先的销售人员本来就士气低落。看到公司又要变,很多人就萌生去意。但程英认为有人走非常正常,她常用陈天桥孤注一掷赌网游的案例来“忽悠”黄药师,弄得黄药师连电信业务那边也基本不理了,一门心思想着SAAS,希望能向陈天桥看齐。

其实,黄药师忽略了自己与陈天桥的几点差异:

第一,陈天桥属于代理起家,而且买断的是非常好的产品,精力非常集中。而桃花岛的产品最多也就就属于中等。

第二,网游不用担心信息安全,而SAAS是托管客户的核心数据,客户非常敏感,客户害怕你偷他的资料。而对一个小公司来说,取得这种公信力是非常困难的。换句话说,SAAS就不是小公司干的事。

第三,国外盗版软件很少,中国则很多。说SAAS节约成本是和正版软件相比,和盗版软件比,SAAS的成本一点也不低。换句话说,在中国,SAAS的路没有那么好走。

但是,黄药师完全没考虑或者根本不想考虑这些差异问题。程英策划了几个营销方案,并搞了一个招商大会。在投入了上百万的费用后,招商效果及其不理想,但是公司却要承担及其庞大的服务器和带宽租用费用。在SAAS项目直接亏损200万以上后,程英自己也提出了离职。

在经过几番蒸腾后,此时的桃花岛也逐步被电信部门边缘化了,电信业务的营业额也下降到了高峰时候的60%。而CRM软件累计直接亏损也接近400万。这时,桃花岛的生存出现了问题。

好在,黄药师对公司策略进行了反思,现在,他们正在逐步往好处调整。

飘忽不定害死人啊,让我们“挂职”到桃花岛,帮着黄药师一起开一下药方。

坚持就是胜利

坚持不一定胜利,但是没有坚持一定会失败。企业在用人方面,需要一定的连贯性,不能不分原因的胡乱追究责任。实际上,桃花岛只要坚持任何一种方向都会比现在的状况要好。无论是欧阳克还是梅超风,放弃的确都有些可惜。梅超风已经离成功很近了,如果坚持一下,桃花岛就可以成功。如果仔细策划一下,SAAS也未必失败,桃花岛完全可以选择和大厂商合作的道路。

不要拐急弯

企业发展拐大弯可以平缓地改进,而拐急弯则容易出现翻车的状况。黄药师的用人风格完全不同,商业模式也完全不同,这等于每次都没有积累。而且这种做法导致团队心态浮躁,大家推卸责任,都期望一夜暴富。这种不正常的心态为下一次的失败埋下了绝佳的伏笔。

不要用太“飘逸”的人

老板都喜欢小本博大利,最好是无本万利!很多“伪人才”就是通过抓住了老板的这种心态来获取自己的利益的。其实想一下,如果对资源要求很低又能赚大钱的项目,其他人为什么不做呢?这种“飘逸”的职业经理人往往喜欢拿企业的资源来赌博,赌博成功则要求分成,失败了则说“我不过是一个打工的”。所以,对过度“飘逸”的人应该不用或者慎用。有理往往不需要声高,而无理之人则往往拿着喇叭大声喧哗。

欲速则不达

企业需要速度,但是要尊重规律。桃花岛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计划性差,老板黄药师总希望一蹴而就,结果反而陷入了速度极慢的漩涡中。这种情况下,好的职业经理人不肯来,好不容易招到又容易走。经验告诉我们,一旦领导想“大跃进”,往往就会出现投机者来迎合。最终导致愚蠢者狂热,忠诚者被边缘化,清醒者出走。而成功的企业应该追求一种不疾而速的发展境界。

乱交学费

并不是每个成功都需要失败来孕育,而且大多数失败不能产生成功。就算需要只有失败才能获得的经验也不见得自己来付学费,完全可以借鉴其他人的经验。例如,在用人方面完全可以付顾问费来请教专业的顾问公司。这可能连由此导致失败的学费的10%都用不到。对企业来讲,一次大的失败就可能导致企业出局,像戴尔、微软等公司从成立到现在基本上没有过大的失败。因此,我有一个建议,就是你可以用交学费的银子来开香槟。

PM公司是一家高科技公司,总裁刘备在江湖上摸爬滚打了十余年后,一个很偶然的机会让他进入了一个全新的行业,主要是生产一种节能产品。于是,刘备在大学里面找了几个志同道合的有志青年一起来创业。其中张飞加入PM的时候属于应届研究生,才华横溢,但是工作经验为零。但张飞很快被委任为CTO(Chief Technology Officer,首席技术官)。由于这个项目的确有卖点,再加上刘备还有些人脉,PM居然拿到了第一笔风险投资120万美金。有了这120万美金,刘备又招聘了一个业务骨干关羽,关羽过去卖过机械设备,刘备认为卖节能产品和卖机械设备应该差不多。

张飞人很聪明,也非常努力,但是他从来没有带过一个人的经验,他一个人做点试验搞点小发明绝对是一把好手。张飞在公司成立三个月的时候就捣鼓出来了原形产品。当然,这也是风险投资给钱的原因。但是,让他指挥一个“交响乐队”似乎力不从心。在公司成立后的两年内,研发工作似乎从来没有进入正轨过。研发团队似乎永远形不成合力,张飞动辄骂人,但工作进展似乎始终不大。而且他们产品的稳定性始终非常有问题,有时候节能指标很好,有时候基本上不节能,但是又找不到原因。

刘备本身不懂技术,但对张飞的期望值很高,张飞都没有办法,刘备就更加束手无策。他们两个人没有办法,关羽基本上就闲着了。一晃就三年快过去了,刘备的钱和风投的投资款基本上也快烧完了,大家还是拿不出一个办法来。

他们急,风投更着急,他们也不想自己的120万美金打水漂,但是他们也不太懂技术细节。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他们通过我们公司找到了有类似经验的诸葛亮。诸葛亮加入的时候提出了三个条件:第一,必须给他10%的股份;第二,风投必须在合适的时候给出第二笔投资;第三,他的位置必须在张飞和关羽之上。

由于我们的斡旋、游说再加上投资方和刘备实在都已经江郎才尽,大家很快达成了共识。

张飞对诸葛亮非常反感,看到这人空降到自己头上感觉非常不爽。但是,不管张飞爽不爽,诸葛亮和张飞谈话可是一点也不客气。诸葛亮问:“为什么我们产品工作了四个小时以后就不再工作了?”张飞说:“我不知道,你知道原因告诉我啊!”诸葛亮问:“国外同行早就可以让机器连续工作了,我们什么时候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张飞回答:“我每天不都在干活吗?我尽力而为,哪天解决我说不出来!”诸葛亮非常气愤,立刻去找刘备,没想到刘备只说一通“张飞也在努力,兄弟们都很辛苦,理解万岁”等等和稀泥的话。诸葛亮都感到奇怪,刘备是个人最大股东,他怎么就不急呢。

经过几轮折腾,诸葛亮终于明白,这支研发团队是指望不上了,而刘备也缺乏领导者所应有的决断。学费交了三年,看样子要继续交下去,直到破产清算那一天为止。

机会终于来了,诸葛亮的一个朋友告诉他,由于金融危机,一个美国厂商决定剥离出这个节能产品的业务,而且这个市场对这个美国厂商来说很小,属于边缘性业务。于是,诸葛亮立刻拉上刘备找到投资方,并告诉投资方这几乎是唯一的机会,如果不收购这块业务,PM将在三个月内关门。如果收购,PM可能利用中国的制造优势和三年的行业经验至少成为这个行业在中国市场的老大。

可能诱惑太大了,也可能不想让那120万美金打了水漂,投资方同意了这个方案。但是提出收购价格不能超过150万美金,再注资金额不能超过250万美金。

诸葛亮向刘备提出,现在是生死存亡的关键之战,这个收购项目绝对不允许张飞参加,即便收购成功后张飞也不能继续作CTO。刘备磨磨唧唧地答应了。

或许金融危机时刻的确没有买家,也或许诸葛亮很会把握美国人急于出手的心理,再加上PM愿意接受骨干技术人员(PM求之不得),PM居然用120万美金就买下了这个生意,外加7个研发人员和所有专利,其他人员也不需要PM处理。

收购完成的一个月内,美国人尼克出任了研发总监,PM照搬美国人的方案立刻解决了产品稳定性和连续性的问题。由于PM收购的时候也收购了美国公司的专利和合同,PM开始接到了国外的订单,而仅仅这些国外订单就可以让PM结束亏损的局面。

三个月后,PM的生意额已经达到了收购前的十倍,张飞和关羽也在套现了自己的股权后悄然离职。

看一下这个案例给我们的一些心得和教训:

能不缴的学费最好不缴

并不是每件事情都需要交学费的,很多问题对不知道的人来说是歌德巴赫猜想,需要穷尽一生的精力来研究。但对知道的人来说是常识,几乎不用花钱。前段时间我在北京和一个朋友吃烤鸭,他告诉我,他准备投入500万和一年的时间做一个尝试。我告诉他说:“这事儿不用试,我多年前就知道肯定不行。原因如下……”一顿烤鸭换500万还有一年的时间,合算吧?

引入人才是避免缴纳学费的最好方式

在这个案例中,如果没有诸葛亮的加入,结果几乎必然是投资款打水漂,公司光荣破产。这也应了中国一句话:“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引入一个恰当人才不知道可以少缴纳多少学费呢!

要清楚交学费的目的

刘备应该明白张飞在现阶段根本不具备当研发总监的能力,所以,缴纳这笔学费的意义不大。为自己,也为公司员工,我们可以也必须要缴纳一部分学费,但是,我们只能缴纳能够承受得起学费。毕竟,交学费的目的是让人毕业。如果交完了还是在留级,甚至对方根本不知道在学什么,这合适吗?

放弃非常痛苦,但比其更痛苦的是没有放弃

有些人我们必须放弃。给这种必须要放弃的人交学费等于向尸体输血,完全是心理安慰。但是,我们有时候克服不了自己的情感,这导致我们反复犯错,直到把自己也拖向深渊。在这个案例中,张飞的很多言行和风格已经完全不适合担任研发总监了,刘备闯荡江湖多年能连这个都看不出来吗?问题是刘备潜意识中已经将张飞当作兄弟了,放弃张飞让刘备觉得有心理障碍。所以说,有时候放弃需要更大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