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我的第一本军事探索发现全纪录
4322100000016

第16章 战争中的医学(2)

明代后期还创制了“火龙出水”等二级火箭。“火龙”有龙身、龙头、龙尾。龙身是为约一点六米长的薄竹筒制成的箭身,前边装一个木制龙头,龙口昂张,利于火箭射出。后边装一个木制龙尾。箭身头尾下部两侧各安一支半斤重的起飞火箭,箭身内部安置有神机火箭数枚,引线全部扭结一起。龙身下前后共装四个火箭筒,前后两组火箭引线各将其引线扭结在一起,前面火箭药筒底部和龙头引出的纽结线相连。两种火箭之间有火线相连。发射时,先点燃龙身下部的四个火药筒,推进火龙向前飞行。当起飞火箭的火药线燃尽时,龙身内的神机火箭即被引燃,从龙口射向目标。

这种火箭已经应用了火箭并联(四个火药筒)、串联(两级火箭接力)原理。它既可以射向天空,也可以用于水战。它用于水战时可在水面上飞行数公里远。这是最早问世的二级火箭,比现代的二级火箭要早三百多年。此外,当时还创制三种可返还可回收的二级火箭“飞空沙筒”,把古代火箭技术推进到高级阶段,为近代火箭的研制启发了思路。这是中华民族对火箭技术的发展所做的重大贡献。

明代时火箭不但用于军事领域,而且还出现了火箭载人飞行的尝试。中国明代学者万虎(也有称作“万户”)被认为是世界火箭的鼻祖,是试验空中飞行的开拓者。万虎在研究火箭具有推动物体上升能力的基础上,制作了一把能上天的椅子,他在座椅背后安装了当时最大的四十七支火箭,同时把自己捆在座椅的前面,两手各拿一个大风筝,然后叫人把四十七支火箭同时点燃,想要借助火箭向前推进和风筝上升的力量飞向前方。这个试验虽然没有成功,但他已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个试图利用火箭升空飞行的人。为了纪念万虎,人们已将他的名字用来命名月球背面东方海附近的环形山。

大约在13世纪末至14世纪初,中国的火药与火箭等火器技术传到了印度、阿拉伯,并经阿拉伯传到了欧洲。引发了阿拉伯与欧洲国家对火箭技术的引用,推动了火箭技术的发展。到1805年,英国炮兵军官W·康格里夫创制成脱胎于中国古代火箭的新式火箭,成为近代火箭的肇端,射程达到了25~3公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火箭技术逐渐用于空间探测和开发。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4月12日,苏联第一艘“东方”号飞船发射成功。1969年7月20至21日,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登月。

点评

虽然古代火箭、火药是中国人发明的,但由于古代中国长期不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致使古代火箭技术未能在中国发展为现代火箭技术,最终只停留在礼花爆竹之中。尽管欧洲人在中国发明火箭几百年后才学会使用火箭,但最终还是从欧洲发展起现代火箭技术,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历史的遗憾。

解放战争中战略决战的最后战役——平津战役

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在北平、天津、张家口地区对国民党军队进行的第三个战略性进攻战役,也是战略决战的最后一个大战役。

在辽沈战役结束、淮海战役正在胜利发展之际,1948年12月上旬至1949年1月31日,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第二、第三兵团共一百万人,联合发动了平津战役。当时,华北国民党傅作义集团除有五万余人分驻归绥和大同外,有兵力五十余万人位于东起北宁路的山海关、西起平绥路的张家口的约五百多公里的狭长地带上,并以塘沽为海上通道口。在这部分军队中,属傅作义系统的有十七个师(旅),属蒋介石系统的有二十五个师(旅)。在此之前,蒋介石已提出要傅率部南撤,加强长江防线。傅作义对蒋介石的排斥异己深怀戒心,不愿南撤。这时,傅作义所部为解放军在东北的胜利所震慑,已成“惊弓之鸟”,但估计东北野战军在辽沈战役后需要有三个月到半年的休整时间,到第二年春天才能入关作战。傅作义根据暂守平津、保持海口、扩充实力、以观时变的方针,不断收缩兵力,先后放弃承德、保定、山海关、秦皇岛等地,准备随时从海上南逃或西窜绥远。如果傅作义集团撤走,人民解放军虽可不战而得平津,但国民党长江防线得到加强或保存较多作战力量,这对今后作战是不利的。因此,稳住华北敌军,使它不迅速决策南逃或西窜,就成为能否实现就地歼敌的关键。

根据中共中央的部署,东北野战军主力在辽沈战役结束后不久,从1948年11月23日起,就提前结束休整,取捷径隐蔽地挥师入关。入关的东北野战军和华军区第二、第三兵团一道,以神速动作,先用“围而不打”或“隔而不围”的办法,完成对北平、天津、张家口之敌的战略包围和战役分割,截断了他们南逃西窜的通路,并调动原驻天津、塘沽的国民党军队第九十二、九十四、一○五军进到北平地区。随后,按“先打两头、后取中间”的顺序发起攻击,在12月下旬连克西头的新保安、张家口。在新保安歼灭傅作义嫡系主力第三十五军两万多人,在张家口歼敌第十一兵团部和第一○五军五万余人。1949年1月10日,中共中央决定成立由林彪、罗荣桓、聂荣臻三人组成的平津前线总前委。当东头的天津守敌拒绝接受和平改编后,1月14日,解放军以强大兵力发起对天津的总攻,东北野战军集中五个纵队二十二个师三十四万人在刘亚楼指挥下,经过二十九个小时激战,攻克了这座坚固设防和重兵守备的大城市,天津国民党守军十个师十三万人全部被歼,天津警备司令陈长捷被俘。天津解放后,塘沽守敌乘船南逃。

为了使北平这座举世闻名的古都免遭破坏,解放军在围城后,派出代表同傅作义接触。由于解放军力量的强大和作战部署的迅速完成,以及中共的耐心工作和各界人士的敦促,傅作义终于决心顺应人民的意旨,命令所部出城听候改编。1949年1月31日,傅部移交完毕,解放军进入北平,北平宣告和平解放。平津战役历时六十四天,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五十二万余人,基本上解放了华北全境。在绥远,有意地保存下一部分国民党军队,经过相当一段时间,在董其武率领下于1949年9月通电起义,接受改编。这样,对今后如何解决国民党军队便有了天津、北平、绥远三种方式。

点评

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的最后一场大的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北平、天津、张家口地区与国民党军队进行的第三个战略性进攻战役,它的胜利标志着中国内战即将结束,中华民族展开了新的篇章。

土耳其旅在朝覆灭记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决定插手干预。7月7日,被美国操纵的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美国组织“联合国军”,响应最快的土耳其派出了一个旅出兵朝鲜。1950年,准备前往朝鲜的土耳其士兵,其装束和武器还停留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阶段。这些年轻的土耳其士兵在整个战争中扮演了炮灰的角色,为这场不属于他们的战争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这次派出的土耳其第一旅,是从土耳其军队中精心挑选、专门组建的团级战斗部队,共有五千余人。1950年10月17日,第一旅抵达韩国釜山港。上岸后,官兵们便换发美军装备,经过训练后归美军第二十五师领导,成为朝鲜战争期间唯一一支始终属于美军领导的旅级“联合国军”。

土耳其人抵达朝鲜战场时非常引人注目,他们粗犷的外表、飘逸的胡须以及长长的匕首,使许多战地记者大饱眼福。但由于土耳其人习惯在近战中挥舞长刀,动作非常危险,所以其他国家的军队都不愿意与他们并肩作战。该旅指挥官塔辛·阿齐兹是一位年纪偏大的准将,曾参加了1915年加利波利抵抗英法联军的战役,享有很高的声誉。为了指挥第一批土耳其分遣队赴朝参战,阿齐兹准将自降级别担任旅长。他不懂英文,对于美军下达的命令往往都一知半解。

土耳其旅到达朝鲜不久,“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命令发起一场“圣诞攻势”,希望在1950年底结束这场战争。作为下属的土耳其旅,接到命令向朝鲜北部继续进军。

刺骨的寒风在朝鲜北部的山谷中盘旋,四十多年难遇的寒冷天气降临了朝鲜半岛,被冻僵的土耳其官兵围坐在空油桶四周,点燃临时火堆取暖。士兵们将酒精同汽油混在一起,以防止汽油结冰。而用于急救的血浆也要在加热九十分钟后才能使用。在土耳其士兵眼中,朝鲜变成了“寒冷的地狱”。

11月20日深夜,土耳其旅随美军第二十五步兵师抵达采矿业重镇军隅里休整。休息一晚后,没有卡车运输的土军被命令重新编入驻扎在军隅里的美第九军预备队。一个星期后,志愿军向美第一军和第九军发起了猛烈反击,土耳其旅接到命令赴瓦院地区保护“联合国军”的右翼。瓦院地区距离军隅里以东十五英里,距德川有一半路程,由于车辆有限,美军派来的卡车必须一个营一个营地运送兵力。在土耳其旅第一营出发后,等得不耐烦的土耳其旅各部便开始徒步上路。在徒步行进的过程中,土耳其旅一会儿接到一个命令,而且命令经常还相互矛盾,这让他们不知所措,整个局面非常混乱。

不出所料,土耳其人刚到瓦院就遭到志愿军的攻击。这期间,土耳其旅与美第九军失去了联系,于是阿齐兹自己担负起指挥职责。没有坦克支援的土耳其旅,承受着零下几十摄氏度的严寒,孤苦伶仃地守在瓦院,牵制向德川进攻的志愿军。

为了夺取土耳其旅的阵地,志愿军白天发起猛烈攻势,夜间则用锣鼓、军号等乐器制造噪音干扰土耳其人休息,搅得他们心烦意乱。最终,意识到自己已被包围的阿齐兹下令土耳其旅撤退。

在撤退途中,土耳其旅再次遭遇志愿军猛烈的炮火,还没等土耳其人集结并建立防御阵地,志愿军已经提前赶到,向这支没有形成完整队形的土耳其部队发起攻势。

冲在最前面的土耳其旅第一营遭到伏击,整个营被团团包围。于是,一场土耳其长刀和中国刺刀之间的白刃战爆发了,约四百名土耳其人伤亡,土耳其旅的第一营几乎被全歼。

为了防止整个旅被包围,在继续撤退的同时,阿齐兹迅速安排兵力完成侧翼的保护。正当保护侧翼的土耳其九连与志愿军交火时,志愿军突然脱离战斗,这令土军摸不到头脑。原来,志愿军故意迷惑外围的土军,继续前进包围了土耳其第十连和第十一连。

11月28日,志愿军重新向土军九连阵地发起进攻。该连很快被摧毁,营长比尔金及许多土耳其士兵被击毙。慌不择路的土耳其人赶紧撤退,但仍然损失惨重。

在土耳其人看来,中国军队似乎哪儿都是,而等你发起进攻时,又哪儿都找不到。他们根本没法弄清中国军队的动向,即使得到的消息也往往是虚假的,本来报告说中国军队在部队前面,但一会儿他们又在部队后面出现了。阿齐兹眼看不妙,连忙向美军紧急求援。

然而,美军自己的日子也不好过,当时美军中竟也出现了一个黑人连集体向志愿军投降的情况。但为了支援土耳其旅,美军还是向土耳其旅阵地方向派出了坦克,而这些坦克却不断地被志愿军逼退。直到11月30日,在美第九军派出的一个坦克排以及卡车的支援下,土耳其旅的指挥层和第二营残部总算逃出了志愿军的口袋,向“三八线”以南狂奔而去。

在此次“联合国军”发起的“圣诞攻势”以及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大反攻中,土耳其旅共损失了近四千人。

到了1950年11月30日,该旅作为一个建制单位实际已经彻底丧失了战斗力。

点评

在人类的战争历史上,侵略战争永远是非正义的,它永远受到历史的谴责,最终逃脱不了失败的命运,这是一个历史的结论。土耳其旅在朝覆灭,又一次地证明了这个结论的正确性。具有决定意义的辽沈战役

辽沈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将国民党军封闭在东北境内,各个歼灭于辽宁省西部和沈阳、长春地区的战略决战性战役,是解放战争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

在东北战场,人民解放军经过1947年夏、秋、冬季三次大规模攻势作战,共歼国民党军三十八万余人,扩大解放区三十多万平方公里。国民党军东北“剿匪”总司令部总司令卫立煌所部遭到人民解放军连续打击后,处境困难。其总兵力虽然尚有四个兵团十四个军四十四个师(旅),加上地方保安团队共约五十五万人,但被分割、压缩在沈阳、长春、锦州三个互不相连的地区内。整个形势表明,东北战场作战双方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变化,人民解放军的军力和经济实力均已超过国民党军,有利于人民解放军的决战条件已经成熟。

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根据全国军事形势,决定首先在东北战场与国民党军展开大规模会战。

1948年9月12日,辽沈战役打响了。东北野战军接连攻克昌黎、北戴河、绥中,包围兴城和义县。25日,攻占了锦州以北的葛文碑、帽儿山等要地。27日,攻占了锦州以南高桥和西海口,进占塔山,将锦州与锦西守军割裂。28日,炮兵纵队以炮火封锁了锦州飞机场,切断了国民党军的空运。29日,攻克兴城。10月1日,攻克义县。至此,国民党军东北、华北两大战略集团的陆上联系被切断,战略要地锦州成为一座孤城,长春也被继续包围着。锦州是山海关内外陆上交通的咽喉,市区周围环山,南傍小凌河、女儿河,地势险要。国民党军凭借市郊高地,以钢筋混凝土工事为骨干,构成若干支撑点式的独立坚守据点,作为外围阵地,依托小凌河、女儿河和城垣构成主阵地,以城内建筑物构成核心据点。

10月9日,东北野战军攻锦部队在东西两翼阻援部队的保障下发起锦州之战,首先进行外围战斗,至13日,控制了锦州外围有利地形。14日10时,各突击集团向锦州城发起总攻,先以猛烈炮火集中摧毁城墙及附近的守军工事,打开了缺口。11时左右,南北两个突击集团在炮火的掩护和坦克的支援下,发起猛烈冲击,迅速突入城内,展开激烈的巷战,打退守军步兵、坦克的多次联合反扑。傍晚时分,全歼锦州的国民党守军。锦州之战取得了胜利,为辽沈战役的全面胜利奠定了基础。

蒋介石在锦州城攻破之日再次飞抵沈阳,严令长春守军立即突围向沈阳撤退。但由于围城部队的军事压力和政治争取,在锦州失守后,长春的国民党守军起义,围城部队接管了长春东半城。19日,长春守军投降,长春和平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