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那时候正是我的妻子的健康情况还有好转的希望而需要更多的开销的时候,有一天夜里我做梦,仿佛是在写一首交响曲。第二天早晨醒来之后,差不多整个第一乐章我都记得,到今天我只记得是四分之二拍、a小调了。我走到桌子前面,要把它写下来,可是突然在脑子里浮起了下面的想法:假使我写了这一乐章,我就会忍不住要对写其他各章的诱惑让步。我的头脑又是那么富于热情地幻想,所以必然会把交响曲的篇幅写得很长。为了写这个作品,我需要花费三个月的时间,不能或几乎不能写短文了,我的收入将相应地减少。以后,交响曲写成以后,我忍不住要把它抄写一下,于是,我让人抄分谱,这会使我欠上1000或1200法郎的债。分谱一旦抄好,我又忍不住要听听它的演出,我开了音乐会,收入还不足补偿我的支出的半数。现在这是无法避免的,我将受到我无力负担的损失,我的病人将失掉她所必需的一切,不论我个人的费用和我将去学习航海的儿子的费用,都将无法维持。想到这些,我如冷水浇背,我抛下笔,算了吧,明天我就把交响曲给忘掉。第二天夜里,交响曲仍然固执地在我脑子里滋生,我清楚地听见A大调的快板乐章,此外,又好像是我已经把它写了下来。我在浑身紧张中醒来,我唱了唱那个主题,它的性格和它的形式,我都非常喜欢。我忍不住了,可是昨天的想法这次又拖住了我,我尽力不向诱惑的力量让步,我浑身发抖,努力想把它忘掉,最后我睡着了。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一切关于交响曲的记忆都消逝了,真的,永远消逝了。”
柏辽兹一生中的重要作品都是在45岁以前写出的,中年以后便少有作品问世了。
柏辽兹是一位杰出的音乐家。他富于激情,幻想奇特,浪漫狂放,他的音乐具有划时代意义。柏辽兹生前没有得到社会的承认,在他死后对他作品的争论也持续了一百多年,直到现在才完全确立他在音乐史上的地位。柏辽兹的创作原则是“艺术家应该在艺术规则以外去寻找美的东西”。罗曼·罗兰评价柏辽兹时说:“天才爆发时,它的火焰转瞬间照亮了整个天空而在夜间渐渐熄灭。”这句话形象地概括了柏辽兹的一生。
车尔尼:钢琴练习曲
奥地利钢琴家、作曲家卡尔·车尔尼的名字在学过一点钢琴的孩子中并不陌生,几乎所有的钢琴学生都弹过他的练习曲。天资聪颖、学琴顺利的孩子从这些练习曲里备受这位150年前的钢琴教师的恩泽。对音乐毫无兴趣,只因父母之命勉强学钢琴的孩子听见车尔尼的名字就要头痛,这意味着马上就要坐在钢琴前无休无止、枯燥无味又进展不大地痛苦练习了。兴趣是人最好的老师,无论音乐、语言、数学、物理,还是任何其他科目,产生不了兴趣就会停滞不前,徒劳无获。所以,强迫自己的孩子学音乐的父母应该立即罢手,让孩子从挫折的阴影里走出来。车尔尼当初如果知道他那些练习曲对后世会有如此大的影响,他也许会在谱子上注明“为有志于音乐者而作”。车尔尼自己当年也是因为兴趣的引导,15岁就开始了钢琴教师的生涯。
有些钢琴学生在兢兢业业地弹奏车尔尼练习曲时,会心生一种疑虑:既然车尔尼的练习曲可以把人送上钢琴之路,那么车尔尼自己为什么没有成为名演奏家或是大作曲家呢?这个问题就好像是说铁拐李葫芦里的仙药言称能治百病,怎么就是治不好他自己的腿呢?这个诘难是不对的。车尔尼9岁时在维也纳登台演出,已经引起评论界的注意,十几岁就小有名气;在作曲方面,他也是个快手,一生中作品编号有800多个,1000余首,他的几百首钢琴练习曲本身就堪称是音乐经典。
那么车尔尼为什么没有成为演奏大师呢?这完全是由于他自己对生活道路的选择决定的,并不是在竞争中败下阵来。
车尔尼出生在一个音乐家庭里,父亲是位很好的钢琴教师,能吹双簧管,少年时期在教堂里唱女高音声部。车尔尼3岁起学钢琴,学业颇精。9岁时经人介绍给贝多芬,车尔尼演奏了贝多芬的《悲怆奏鸣曲》,引起贝多芬的兴趣,收他为学生。在贝多芬那里,车尔尼学到了不少东西,不仅在演奏技巧上,在教学方法上,有心的车尔尼也暗记在心,这使他日后的教师生涯获益匪浅。贝多芬对车尔尼的演奏艺术很满意,也有心提携这位年轻的演奏家。1812年贝多芬的《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在维也纳的首演就由车尔尼担任独奏。但是乐坛泰斗的培养、器重、提携并没有激起车尔尼的激情,他似乎对当演奏家的前景兴趣不大,从15岁起就操起了他毕其一生的钢琴教师生涯。20岁刚过,车尔尼停止了演出活动。1818年,贝多芬亲自邀请车尔尼演奏自己的《第五钢琴协奏曲》,这件被别人视为荣幸的事竟被车尔尼谢绝了!
车尔尼性格沉静,孜孜好学,善于自省。他经过慎重的自我审视,认为自己的性格特点不适合当演奏家,且又身体虚弱,吃不消长期旅行演出,所以,更适合当一个钢琴教师。他开始收学生的时候,自己也还没有成年,经过短短的几年,他已经颇有名气。作为一名优秀的钢琴教师,他一生中培养出许多音乐人才,声名远扬,匈牙利钢琴大师李斯特就是他的学生。李斯特10岁时投考巴黎音乐学院,当时的院长凯鲁比尼因其年龄不够而拒绝了他,于是,到维也纳投到车尔尼门下,成了车尔尼的入室弟子。车尔尼独具慧眼,看出这个孩子是可选之材,对他严格训练,日后果然成了名垂史册的大师。
钢琴教师这个职业不会有太乐观的收入,要想维持生活必须不停顿地工作。从1816年到1836年的20年里,车尔尼每天从早到晚奔走于维也纳给学生上课。晚上回到家里,他开始作曲,他终生孜孜不倦,留下千余首作品。在这些作品里各种钢琴曲占主要数量,另外还有交响曲、协奏曲、序曲、弥撒曲和室内乐。使车尔尼名扬四海的是他那些用于教学的钢琴作品,这些练习曲从简易的初步练习直到供演奏家用的高级演奏教程,各种高低不同的程度都可找到适用的教材。车尔尼的钢琴练习曲作品多达近百个,每个作品里曲子数量多少不等,通常是几十首,最多的达一百首,中国学生熟悉的有599、849、299等等。
车尔尼对钢琴音乐还做过许多实验性探索,他把歌剧、清唱剧、交响曲、序曲、室内乐改编成钢琴曲,有四手联弹的,也有两架钢琴八手联弹的。他甚至还把罗西尼的歌剧《威廉·退尔》序曲改编成八架钢琴16人同时演奏的曲子,这样大规模的联奏现在已经见不到了,只能凭着谱子去想像演出时的洋洋大观。
关于练习与练习曲,车尔尼曾说过:“唯有孜孜不倦地不断练习,才是通向成为创造者和建筑家之路,这些创造者和建筑家能够创造出一切伟大而真善美的事物。”演奏钢琴需要复杂而精细的技巧,车尔尼的练习曲正是帮助学生度过技巧训练难关的良师益友。只有通过这条隘道,才能达到艺术表现随心所欲的境界,这是进入音乐胜境的不二法门。
莫扎特:《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
莫扎特的一生虽然短促,但是,各种音乐体裁和形式他都留下了影响深远的经典之作。对各种乐器特性和表现力。他也都做过深入探索和实践。以协奏曲为例,一般的音乐家都喜欢在钢琴和小提琴上着力,因为这两种乐器音色丰富,演奏技巧完备,具有较强的表现力,所以,钢琴和小提琴的协奏曲数量最多。而其他乐器,尤其是管乐器,由于,它们个性特点过于突出,音色虽美,却有失单调。作曲家喜欢在管弦作品中增加色彩或填充声部,为管乐器写的协奏曲数量不多。莫扎特以他对各种乐器特色的敏感性和对新的独奏乐器的特性实验,曾经为几乎每种管乐器都写过协奏曲,而且,这些协奏曲后来都成了各种乐器的典范之作。《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就是这样一部作品。
在木管乐器中,单簧管要比长笛、双簧管和大管定型成熟得晚。在莫扎特的时代,其他几种木管乐器都在大型交响乐队里取得了固定的位置,担当各自的声部,唯独单簧管还没完全定型,音域也相对要窄,但是单簧管独特的音色引起了莫扎特的兴趣。1778年,他巡回演出到慕尼黑,慕尼黑乐团里的单簧管引起了他的极大的兴趣,单簧管圆润甜美的音色令他着迷。他赞叹道:“如果我们也有单簧管该有多好!你想像不出一个交响乐团里有了长笛、双簧管,再有了单簧管,效果是多么气派!”从那以后,莫扎特对单簧管的兴趣大增。当年,就在第31号《巴黎交响曲》中写进了单簧管声部。在后来的第39和第40交响曲里都用了单簧管。
1781年,莫扎特定居维也纳以后,结识了许多音乐界的朋友。其中,就有当时最优秀的单簧管演奏家施塔德勒兄弟——安东·施塔德勒和约瑟夫·施塔德勒。施塔德勒兄弟作为单簧管演奏家早在1770年起就在维也纳显露头角了。但是,由于这种乐器当时只当作特色乐器出现,在乐队里没有固定的席位,又没有人为它写独奏曲子,所以,演出需要单簧管时,便临时召来参加演出,演完即去。演出收入很少,生活经常发生困难。安东·施塔德勒生活上穷困潦倒,却是个思想上艺术上很有追求的人。他具有启蒙主义思想,并且加入了有启蒙思想倾向的秘密社团共济会。同样具有进步思想的莫扎特也加入了共济会,这样他不仅与施塔德勒是朋友,又成了共济会里的兄弟。两人友情甚笃。莫扎特经常倾听安东·施塔德勒吹奏单簧管,从这里加深了对这种乐器的特性和演奏技法的了解。为了帮助施塔德勒,莫扎特为他写了一些单簧管与其他乐器的重奏曲,两个人1784年在音乐会上共同演出。这一切都使施塔德勒受益不浅。莫扎特有一首着名的《A大调单簧管五重奏》就是专为安东·施塔德勒而作。歌剧《狄托的仁慈》中有两段抒情曲,也是应施塔德勒之托安排的。
安东·施塔德勒是个非常有趣的家伙,他演奏单簧管的技艺非常高超。那时的单簧管尚未发展完善,音域并不宽阔,键子也没有几个,要想跟上其他乐器演奏较为复杂的曲子,全要靠演奏者自己的技巧控制。施塔德勒利用自己日积月累练就的超吹技术和灵活的指法,把莫扎特的曲子演奏得滴水不漏。莫扎特在这一点上十分佩服他。但是,这位仁兄长期过惯了穷困潦倒的日子,生活上有些不拘小节,有时窘迫急了,也难免做一些鸡鸣狗盗的事情。境况比他好不了多少的莫扎特手头紧了就拿些值钱东西去典当,当票往往随处乱丢。施塔德勒经常光顾莫扎特家,他有时就会乘其不备拣上一两张不太值钱的当票拿去变卖,以换取几天暂时的温饱。莫扎特知道了并不责备他,仍然留他在家里吃饭,有了钱还接济他。那时候的艺术家生活就是这样可怜。
莫扎特与施塔德勒的友谊从来没有中断,直到莫扎特生命的最终阶段,他还为施塔德勒写下了《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这是他一生中写的最后一首协奏曲,在这之后三个月,莫扎特就辞别人世。
《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是莫扎特生命中最后几部作品之一,他遗世独立的音乐才华也在这部作品里令人赞叹不已。虽然这时的他,因为病痛、劳累、贫穷和五个子女先后去世的痛苦而备受折磨,但是,在他的作品里却一丝痛苦的痕迹都没有。他的音乐还是那么高贵而不张扬、华美而不柔媚。他给人留下的永远是开朗明快、生机勃发的律动。
《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把单簧管的技巧和华丽丰富的音色发挥得淋漓尽致,而音乐上又自然得体。由于这首协奏曲的问世,单簧管终于在乐团里确立了自己的位置。莫扎特逝世以后,音乐家们纷纷效法他,把单簧管写进自己的歌剧和交响作品中,并写出更多的单簧管作品。在此之后,由于音乐上对单簧管的要求越来越高,随之引起对这种乐器的改进。
乐器制造者为了满足演奏者提出的指法上的要求,不断给乐器打上新的孔,加上新的键,并研究改进键子的排列方式,以适应各种调性的演奏。单簧管的键子被增加到13个,后来是15个,最后定型在17键上。而今天的演奏者手中的乐器又有了18键、19键甚至是25键。它的音域宽广,达到三个半八度,各个音区的音色从沉郁到淳厚圆润、华丽嘹亮,可谓异常丰富,人们称它是“木管乐器之王”。
《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现在是音乐学院里单簧管学科的必修曲目,是演奏家的音乐会曲目,也是国际比赛的固定曲目。莫扎特对单簧管的恩泽是无尽的。
帕格尼尼:D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
一位西方着名音乐评论家说,如果把帕格尼尼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仅仅称作D大调协奏曲的话,那就是对这部作品的大不敬了。这不是一首协奏曲,而是一匹喷火的战马,帕格尼尼骑着它驰骋于欧洲大陆,所向披靡。
从1828年到1834年,帕格尼尼先后在奥地利、捷克、波兰、德国、法国、英国演出,每到一地,就会在当地掀起一阵“帕格尼尼热”。“小提琴魔鬼”是人们议论的中心。商贩们也趁机发财,出售印有帕格尼尼肖像的手帕和领带,还有帕格尼尼牌的糖果、点心,甚至牛排。当今“追星族”的摩登风景,早在那个时候就上演过了。
帕格尼尼在欧洲各国巡回演出之前,名声已经远扬各国了。他的24首小提琴随想曲完成于1805年,在那之后乐谱传出国外。外国同行们认为这些曲子艰深复杂无法演奏。尽管如此,随想曲里并没有包含帕格尼尼独创的小提琴技术最复杂的部分,那里没有人工泛音,左手拨弦技巧也只在第24首里出现。他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里复杂的演奏技巧一经展示,立即引起了轰动。那里人工泛音的神奇音色是人们闻所未闻,连珠炮似的左手拨弦更是令人震惊。这些技法完全超乎人们的想像,无法理解帕格尼尼怎么能完成这么高难度的演奏。这一切,不仅当时的音乐界望尘莫及,就是后世音乐家,直到当代的小提琴家都认为难以望其项背。20世纪的一位演奏大师,奥地利的克莱斯勒,有一次在家里向朋友们宣布,他已经探明帕格尼尼双人工泛音的秘密,并能掌握了。他背转身去在小提琴上奏出帕格尼尼《第一小提琴协奏曲》中的人工泛音双音段落,当他转过身时,人这幅肖像在很大程度上美化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