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伯特的歌曲创作与他生活中结交的艺术家小团体有很大关系。他与之交往甚密的青年朋友中有音乐家,也有画家、诗人、文学家。大家在一起探讨艺术,彼此非常亲密。舒伯特17岁时,已写出两部交响曲、两部弥撒曲、4部喜歌剧、144首歌曲,但这些作品没有机会出版,也引不起音乐界的注意。舒伯特曾想凭借自己的音乐才能谋一个宫廷乐师的职务,但没有结果;甚至连生活的基本保障都没有,他经常靠朋友的接济生活。他与诗人朔贝尔是很要好的朋友,有时就住朔贝尔家里,他创作的许多歌曲的词作者就是朔贝尔。后来,经朔贝尔的介绍,舒伯特结识了奥地利着名男中音歌唱家福格尔。福格尔比舒伯特年长11岁,此时已功成名就。他很快就发现了舒伯特歌曲的艺术价值,同意演唱他的歌曲。经福格尔的演唱推广,人们才发现了舒伯特这位音乐天才。从此以后,直到舒伯特去世,他的许多歌曲都由福格尔首演,他最重要的声乐套曲《冬之旅》也是由福格尔首唱。
舒伯特与福格尔结成至交,两个人曾经在1819年、1823年和1825年三次联袂旅行演出。舒伯特在旅途中写出了很多后来成为名作的歌曲。1825年的旅行长达七个月之久,在这次旅行途中,舒伯特写下了歌曲名篇《圣母颂》。
圣母颂是西方宗教礼仪音乐中的一部分,至少在公元7世纪的罗马天主教大弥撒中已经出现,它是祈祷词的吟唱形式。传统的圣母颂歌词采用的是《圣经》中天使加百利和伊丽莎白献给圣母玛利亚的致意词。公元15世纪以后,又有一些圣母颂歌词是由教会人士写的,并不出自《圣经》,内容仍为宗教礼仪所用。启蒙运动以后,一些音乐家写的圣母颂已经与宗教的关系不大,只是利用圣母颂的形式来传达情感内容。例如,法国作曲家古诺,用德国作曲家巴赫的键盘乐名着《平均律钢琴曲集》中的第一首C大调前奏曲,加上自己的一首《沉思》,作为原曲的对位,形成一首编配得天衣无缝的小品。音乐清澈宁静、十分动听,又有人加上歌词,取名《圣母颂》。这是音乐史上的一段趣话。
舒伯特写的《圣母颂》是根据英国着名诗人、小说家瓦尔特·司各特的长篇历史叙事诗《湖上夫人》中的一首诗写的。司各特是英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他的主要文学贡献是历史小说。他的文学影响是世界性的:英国的萨克雷、狄更斯、史蒂文森,法国的雨果、巴尔扎克、大仲马,意大利的曼佐尼,俄国的普希金,美国的库珀都受到过他的影响。司各特在1810年写的长篇叙事诗《湖上夫人》叙述的是中世纪苏格兰国王和骑士冒险的事迹,描写了苏格兰的自然风光。《湖上夫人》在英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很快就翻译成德文,在德语世界出版。舒伯特读到了《湖上夫人》的德译本,诗中的一些章节使他非常感动。其中有这样一个场面,在战火纷飞的日子里,某一天黄昏,骑士罗德利克在郊野漫步,隐约听到舒缓的歌声,循着歌声找去,原来是道格拉斯国王的女儿埃伦,在竖琴的伴奏下唱出祈祷歌,倾诉她内心的烦恼。舒伯特根据这一段情节写出了三首《埃伦的歌》。其中的第三首,就是现在的《圣母颂》。这首《圣母颂》,因为歌词来自文学作品,内容当然也就与宗教礼仪无关了,歌曲表达的是一位生活在战争动乱年代的少女对和平安宁生活的渴望,感情极为纯洁虔诚。伴奏的钢琴模仿竖琴的琶音,烘托出一种宁静纯美的气氛。舒伯特与福格尔在旅行演出中经常演唱这首歌,钢琴伴奏由舒伯特担任。他们每到一地,《圣母颂》都受到人们的欢迎。对于这首歌的成功,舒伯特显然很满意,为此,他还写信向父亲汇报过。
舒伯特的《圣母颂》曲调优美,把人引入圣洁的心境,听到它那纯真的旋律,可以驱散心头的种种烦扰与孤寂,心情趋向纯净虔诚的境界。它引导人心向善,追求人类共同的精神目标。由于,这首歌曲非常受人喜爱,它也经常被改编成器乐曲演奏,最常见的是小提琴曲。小提琴曲《圣母颂》,虽然只是一首简单的小曲,但也有不计其数的小提琴演奏家拉它,像海费兹、格雷米奥、梅纽因、斯特恩等演奏大师都留有这首小品的录音,李斯特的钢琴改编曲更是风格独具。
舒伯特短促的一生里,有很多作品不被世人赏识,他从未听到过自己的8部半交响乐中的任何一部被演奏过,他最忠实的朋友是贫穷。但舒伯特默默无言地忍受生活的折磨,勤奋地创作,对于艺术的虔诚的追求,正有如他在《圣母颂》中所营造的那种平静纯真的精神境界;而这首歌曲也没有辜负苦心经营的舒伯特,它的成功给贫困孤寂中的舒伯特带来些许淡淡的慰藉。
比才:《阿莱城姑娘》组曲
法国作曲家比才,生于1838年,卒于1875年,一生只活了37岁。但是,他的音乐却代表着法国19世纪音乐的最高成就,他的歌剧《卡门》是世界歌剧史上不朽的篇章。
和许多大音乐家一样,比才很早就表现出音乐才华。他12岁开始创作,16岁已有作品发表,17岁时就写出了大部头交响作品《C大调交响曲》,19岁时获得罗马音乐大奖。但是,比才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并没有获得很高的荣誉,甚至很少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因为,他的作品不为世俗所称,这使他总感到压抑而精神忧郁。据信,他的早亡就与歌剧《卡门》的演出失败有关。我们今天听着《卡门》那充满激情、热烈奔放的音乐时,几乎无法想像这样的音乐怎么会失败。但事实就是如此,而且,音乐史上这样的事例并不少见,天才的艺术家不得不忍受庸俗的社会趣味的种种非难。
《阿莱城姑娘》第一组曲,是比才的作品中很少在当时就获得成功的一部。这是比才接受委托,为法国作家都德的舞台剧《阿莱城姑娘》所作的戏剧配乐,后来改编成的交响组曲。
阿莱城,现在通译名是阿尔勒,这是法国南部普罗旺斯地区的一座历史名城。它曾经是西罗马帝国的主要城市,位于罗讷河下游分岔形成的三角洲处。当地在公元一世纪建成的罗马竞技场至今保存完好,仍在用于斗牛和演出。这里文化悠久,气候温暖,阳光明媚,法国着名文学家阿尔方斯·都德就出生在阿莱城附近。都德在法国文学史上有显要地位,被誉为“法国的狄更斯”。他的作品,在中国流传也很广。他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因为被选入语文教材而家喻户晓。都德的话剧《阿莱城姑娘》的最初文本,出自于他的散文集《磨坊书简》。这部散文集被誉为是法国文学的瑰宝,在法国脍炙人口;并且,当作法语典范,由优秀的朗诵家录音,制成有声读物出版。《磨坊书简》以普罗旺斯地方的风物传说为题材,在巴黎写成。因此,评论家说它是“巴黎的智慧加普罗旺斯的阳光”。散文集由26个短篇组成,其中第六篇是《阿莱城姑娘》,这是都德根据当地流传的一个爱情悲剧故事写的。原文很短,译成中文只有两千多字,故事的结局很悲惨。后来,都德又把它加以戏剧化处理,写成三幕四场的戏剧。比才的音乐是为舞台演出时的背景配乐而写的。
《阿莱城姑娘》的剧情是这样的:法国南部普罗旺斯地区有一位农村青年弗雷德里,长得健壮又英俊,人却很腼腆,周围的青年女子都向他送秋波,希望嫁给他。可是,弗雷德里却热恋着阿莱城里的一位妖艳俏丽的女人,想娶她为妻。这件事遭到了村里人的激烈反对,因为那位阿莱城姑娘声誉不好。迫于压力,弗雷德里只好放弃这个念头,遵从双亲的意愿,与同村的童年女友薇叶特定婚。但是,对阿莱城姑娘的狂恋一直在折磨着他,使他不能自拔。秋天里,村民们为庆祝丰收,也为了弗雷德里的婚礼,举行盛大的欢庆舞会。正当人们跳着欢乐的法兰多拉舞时,一个不速之客带来消息,阿莱城姑娘与一位情人私奔了。弗雷德里一时无法抑制自己的强烈感情,竟从阁楼上跳下,自杀身亡。这时,街上正热闹地唱着三王进行曲。由于弗雷德里的死,他那白痴的弟弟却意外地恢复了智力。在这部悲剧中,引起戏剧冲突的阿莱城姑娘是一个风骚的女人,戏剧的结局又很悲惨,所以,首演之后遭到激烈的批评,只演出十五场就被迫撤下舞台。十三年后的1885年,这部戏又在巴黎重演,竟大获成功。并且在那以后,《阿莱城姑娘》成了法国戏剧舞台上的重要剧目。当时,抑郁不得志的荷兰美术大师凡·高还为阿莱城姑娘画了肖像,尽管阿莱城姑娘在这出戏里根本就没出过场。然而,这一切都发生得太晚,这时比才已经因《卡门》的失败而辞世十年,都德也已故去六年之久。他们都无法看到《阿莱城姑娘》演出盛况之隆。
《阿莱城姑娘》当初首演虽然失败,但比才为戏剧写的配乐却没有遭到恶评。事后比才从中选出一些片断,编成供音乐会演奏的交响组曲,这就是《阿莱城姑娘第一组曲》。
比才去世以后,他的好友吉罗,又从戏剧配乐中选出几段音乐,加上比才的歌剧《珀斯美女》中的一首小步舞曲,编成了《第二组曲》。吉罗这个人,与比才友情甚笃,青年时与比才同获罗马大奖,一起去意大利留学三年,回国后从事音乐教育,法国现代音乐大师德彪西和杜卡都是他的学生。中国音乐家冼星海又是杜卡的学生,这是题外的话了。吉罗对比才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手法有很深的了解,比才在世的时候就曾托请吉罗为歌剧《卡门》写过一些宣叙调。比才去世后,他改编的《阿莱城姑娘第二组曲》比起《第一组曲》来也毫不逊色,其中的小步舞曲和法兰多拉舞曲是人们很熟悉的段落。由于这两首乐曲,第二组曲甚至比第一组曲的演出频率还要高。
当初比才接到邀请为话剧写配乐后,读过都德的剧本,深为戏剧的悲剧性基调所打动,剧本中的民间色彩和尖锐的戏剧冲突使他激动不已,他按照自己对剧本的理解去把握音乐的基调。他认为弗雷德里之死并不是由于他的狂热感情和失去自制力,而是由于所处环境的宗法制习俗和地方性保守观念,使他无法摆脱,终于酿成悲剧。比才把音乐写得热情质美,又用民间生活场面和普罗旺斯的自然风景烘托。所以,从音乐中看,悲剧性色彩已被热情和对生活的热爱情绪掩盖。剧本中原有的一些怪异情节和非理性的朦胧的象征在音乐里已找不出痕迹。音乐的整体基调是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情绪,这样的艺术处理是与整个19世纪浪漫乐派的基本风格一脉相承的。
比才为都德的话剧写的配乐最为符合原剧风格的地方,是对民间风情的烘托。27段配乐大都是民间场面的鲜明描写,使用的音乐素材也多采自于民间歌曲和舞曲。在第一组曲的前奏曲和第二组曲的法兰多拉舞曲中,都选用了第三幕里的《三王进行曲》。这个旋律是整个《阿莱城姑娘组曲》中最鲜明、最脍炙人口的段落。只要一提这部音乐,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三王进行曲》的曲调。《三王进行曲》在剧中配乐是合唱形式,它本是普罗旺斯地区广泛流传的民间歌谣。这是一首欢快热烈的民歌,内容是宗教题材。歌曲里的“三王”,指的是耶稣基督降生时,天空中出现一颗明亮的巨星,在星辰的指引下,三位代表人间智慧的学者从东方到伯利恒去朝拜圣婴。这个故事在民间传播中发生了变异,三位学者变成了三位国王。所以,歌词里唱道:“在天气晴朗的早晨,三位国王愉快地走在美丽的路上”。这首圣诞歌曲用在比才的音乐里,经处理后变得威武雄壮,很有气势。尤其在第二组曲的法兰多拉舞曲中,《三王进行曲》与《法兰多拉》拼合在一起,交替出现,音乐逐渐狂热起来,最后进入高潮,两个旋律重叠起来,进入高亢壮丽的结尾。
《阿莱城姑娘第二组曲》中的第二段:《小步舞曲》,原本是比才的歌剧《珀斯美女》中的音乐,吉罗把它借用到组曲中;在后来的舞台剧《阿莱城姑娘》演出中,也把这首曲子搬到戏剧配乐里。这首《小步舞曲》非常典雅柔美,主题由长笛奏出,竖琴的清澈乐句是它的背景。这首《小步舞曲》在法国以它温柔的旋律而广泛流传,被编入各种浪漫音乐曲集里。
如今,都德和比才共同创作的舞台剧,和凡·高根据戏剧和音乐意象所画的人物肖像画《阿莱城姑娘》,在各自的艺术领域里都成了艺术珍品。人们在欣赏这些艺术杰作时,有谁会想到这些艺术大师们当年遭到的冷遇,甚至攻击?而当今又有多少从事艺术创作的人愿意忍受这炼狱般的磨难,在孤寂的探索之路上艰难地跋涉呢?
柴科夫斯基:《天鹅湖》
20世纪60年代有一部英国电影《红绫艳》,讲的是一个芭蕾舞剧团里女主角与乐队指挥之间的爱情悲剧。《红绫艳》反映了艺术事业与生活的矛盾,其中有这样的情节:剧团艺术总监严厉禁止女演员恋爱,他认为女演员一陷入爱情和婚姻,她的艺术生涯也就终止了,决不会造就出有成就的艺术家。然而,团里的女主角佩奇与乐队指挥兼作曲克拉斯特相爱了。艺术总监找克拉斯特谈话,命令他停止这场恋爱,否则就离开剧团,另谋高就。作曲家愤怒地吼道:“走就走,我才不稀罕芭蕾舞团这样的二流角色呢!”说完,拂袖而去。二流角色,这是他对芭蕾舞音乐作曲家的不屑,也基本上反映出欧洲音乐界里这个行当的地位,因为芭蕾音乐毕竟是从属于芭蕾舞的。但是,以芭蕾音乐获得声望的作曲家却不乏其人,柴科夫斯基就是其中之翘楚。
柴科夫斯基写《天鹅湖》是在1875年,那时他已经写出了相当数量的交响乐作品和歌剧,在俄国音乐界已经具有一定的声誉,显示出高度的艺术水平。一般来说,这样的作曲家不会去染指舞剧音乐。与柴科夫斯基同时代的音乐评论家拉罗什在谈到舞剧音乐时曾说过:“除了绝少的例外,一般严肃的、真正的作曲家是不碰舞剧音乐的。”他认为在柴科夫斯基之前的俄国芭蕾音乐传统,“就是把舞剧和杂耍音乐混为一谈。”杂耍也罢,马戏班子也罢,但作曲家柴科夫斯基却已经注意上芭蕾音乐并且决定涉足其中。他对舞剧音乐没有任何偏见,他说:“我不明白,在舞剧音乐这个名词里包含着一些什么值得非难的地方。”所以,1875年莫斯科国家大剧院向柴科夫斯基发出邀请写一部舞剧音乐时,柴科夫斯基立即答应下来了。他在写给李姆斯基·柯萨科夫的信中说:“我接受《天鹅湖》的作曲工作,一方面固然是为了钱;另一个原因是,从很早以前,我就想在这类音乐天地中试试自己的本领。”《天鹅湖》的作曲酬金是800卢布,这不是一个大数字。可是,对于莫斯科音乐学院每月50卢布的薪金来说,已经很可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