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经典音乐故事
4320600000035

第35章

莫扎特在伦敦的表演引起一些人的妒忌,他们散布说莫扎特的实际年龄要大得多,他只是不长个儿,便于瞒报岁数。又说他的作品也是假的,是利奥波德替他写的。为此,伦敦的一位着名学者巴林顿对莫扎特做了一系列音乐测试,通过一些困难的极为专业化的检验,证明有关莫扎特的“神话”全是事实。在巴林顿的报告里对莫扎特的心理年龄做了描写,描绘出莫扎特如何在当众表演时看见了一只猫,便撇下客人去追猫,害得人们到处去找他。巴林顿曾亲眼见到莫扎特在两腿间夹着棍棒跑来跑去,模仿骑马驰骋。巴林顿甚至查了萨尔茨堡的户籍登记,证明莫扎特的确只有八岁零五个月大。巴林顿是律师、历史学家、音乐家,他的调查提交到英国皇家学会,该学会是一个独立的科学机构,所以,这个调查报告的真实性是可靠的。

直到今天,仍然有些人还是不情愿相信莫扎特童年的神奇故事,这大抵出自一种自我信心的心理保护,不愿让天才们的事迹破坏自己的雄心大志,留下勇气,去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再有,就可能是那可悲可怜的自恋情结了。

海顿:第一百交响曲(军队)

1794年3月31日,海顿在伦敦的汉诺威广场音乐厅首演了新完成的一部交响曲,这部交响曲是十二部“伦敦交响曲”中的第八部,在海顿的全部交响曲中排在第一百号。演出又一次取得辉煌的成功,尽管是首演,但伦敦的观众并没有用陌生的眼光去审视这部新作品。他们早已熟悉海顿、热爱海顿,甚至崇拜海顿。在当晚的首演式上,第二乐章就应听众的热烈欢迎而重演。在以后的演出中,这个第二乐章必要重演,几乎成了惯例。这部交响曲很快就被评论界加上了标题:“军队”。海顿在伦敦写的交响曲有好几部被冠以标题,如《惊愕》、《时钟》、《鼓声》、《伦敦》。其中第九十六交响曲的标题与音乐内容毫无关系,这部交响曲被称作《奇迹》。这个标题的产生来自一场意外事故:当第九十六交响曲上演时,海顿一出场,剧场里就座的观众纷纷涌到前面去近睹这位享誉一时的奥地利老人。突然,一声巨响,剧场正中央的一座大型枝形吊灯掉下来摔个粉碎。幸亏人们都已离座,才没有人员伤亡。人们惊呼“奇迹!真是奇迹!”后来这部交响曲就被称作《奇迹》。

《军队交响曲》的演出盛况在当时伦敦的主要报纸《伦敦时报》上有记载,报上这样写道:“海顿所写的另一部新交响曲作了第二次演出,它的中间乐章(即第二乐章)再次获得了纯粹是喊叫的喝彩声。从每个座位上响起了‘再来一遍!再来一遍!再来一遍!’的呼声,连贵夫人们也无法自制。”海顿在伦敦见到这样的场面并不稀奇,他的十二部“伦敦交响曲”每部都受到这样的欢迎。享誉之隆甚至超过了葬在西斯敏大教堂里的亨德尔。

音乐史上像海顿这样一有作品出手,便获成功的作曲家并不很多,相反的例子却数不胜数,舒伯特是最典型的一个。他生前饱尝艰辛,写出的九部交响曲没有一部被演奏过。巴赫一生默默无闻,他的作品浩如烟海,是德奥音乐传统的基石。其真正价值却在身后一百年才被人们认识。歌剧史上最伟大的歌剧《卡门》一上演便遭到恶评,比才在37岁时就离开人世与这部歌剧的失败有很大关系。海顿在成年以后就不再受生活的折磨,他的音乐才能使他不会为家人的温饱而奔波。他不是因媚俗而为时流所称,而是,他总能把握听众的心理,知道人们的精神需要,从而寻找到新的音乐语言。他的每一部“伦敦交响曲”都在首演的当天就成为保留曲目。人们无须经过一段最初的茫然,而后才渐渐进入他的音乐。他的音乐能立即打动听众,使人们完全理解音乐的情感内容并随之产生共鸣。

海顿写《军队交响曲》时,欧洲大陆正是战云密布,由于法兰西革命废除帝制实行共和,招来欧洲几个顽固的封建君主国的军事干涉。1792年法国向奥地利、普鲁士、撒丁宣战。1793年欧洲组成反法同盟,神圣罗马帝国向法国宣战。这时,拿破仑初露峥嵘的战争天才只是锋芒小试,便使人们感到战争恐怖的临近。谁也不知道拿破仑的战争野心有多大,谁也预料不到拿破仑战争会延续二十多年。人们只是从空气里闻到刺鼻的硝烟气,它使人的精神亢奋。海顿的两次赴英,都途经法国和普鲁士,那里的战争气氛他有过直接的感受。他把这些感受写进音乐里,展示给伦敦的听众,自然会激起强烈的反响。

人们对《军队交响曲》的理解是准确的。首演之后报纸上的评论说:“它描述的是战事的进展。人们的行进、炸药的隆隆声、震耳欲聋的进攻声、武器的铿锵声、伤员的呻吟声,这些完全可以称之为战争的地狱般的呼啸声,逐渐达到一个极端恐怖的高潮。如果说别人也能构思这一高潮的话,能写出来的唯有他一人而已,至少到目前为止只有他一人实现了这样的奇迹。”

海顿在伦敦取得的音乐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萨洛蒙的乐队。这支乐队的配置比海顿指挥了近30年的埃斯特哈齐乐队要强大得多。这支乐队使他有了更自由的创作空间,以驰骋他的乐思。但更重要的,也是决定性的因素,他此时已从埃斯特哈齐家族解脱出来,可以自由往来,按照自己的意志创作演出。

海顿从1761年起受雇于匈牙利大公埃斯特哈齐家族,担任副乐长,后来是乐长,这是一个类似常驻作曲家的职务。除了领导指挥埃斯特哈齐乐队之外,还要按照主人的要求为定期举行的音乐会作曲。埃斯特哈齐家族是神圣罗马帝国治下的一个望族,祖上建立过卓着功勋,有大片册封的领地。埃斯特哈齐家族对艺术创作和收藏有浓厚兴趣,他们的城堡埃斯特哈查的艺术品收藏极丰,有小凡尔赛宫之称。埃斯特哈查长年宾客如云,来往的都是名门贵族,埃斯特哈齐亲王除了用美酒佳肴招待宾客以外,还用音乐来款待他们。客人们都是欧洲贵族,有些还来自各国王室。按照当时的风尚,他们大多会演奏一两件乐器,有人技巧娴熟,可与演奏家媲美;他们当中甚至有为数不少的业余作曲家,他们欣赏起音乐来品味很高,提出的批评意见也时常能一语中的。在埃斯特哈查担任乐长的海顿必须要为无休止的饮宴游乐提供大量的室内乐、小夜曲、嬉游曲、戏剧配乐、教堂音乐、康塔塔、歌剧、交响曲和协奏曲。他除了作曲、改编乐曲以外,还得组织乐队并亲自指挥。在埃斯特哈查,他的待遇很优厚:他和妻子在富丽堂皇的埃斯特哈查宫里有自己的房间,有他专用的车马,在一笔不菲的酬金之外还有名目繁多的各种补贴。他领取的是终身津贴,无论工作不工作,薪金照领。但是,海顿仍然必须身穿仆人的制服,尽管很华丽。

海顿在埃斯特哈查工作时,已经声名遍布欧洲了。他的音乐在奥地利、捷克、意大利、法国和英国出版,还不断被盗印。他成了埃斯特哈齐家族的珍贵的收藏品,他们说海顿是“价值连城的海顿”。西方的一位传记评论家做了一个有趣的假设:如果有人告诉那个盛极一时的埃斯特哈齐王朝,说两百年后他们还没有被人们忘记,是由于他们是“价值连城的海顿”的雇主,他们一定会惊讶得目瞪口呆。

1790年埃斯特哈齐大公尼古拉斯二世去世,他的继任者对音乐不感兴趣,解散了埃斯特哈齐乐队。但他保留了海顿的终身年俸,甚至还增加了一个不小的数目,并且听凭海顿住在任何地方干任何事情。

海顿从埃斯特哈查搬到维也纳定居。从此,他的生活翻开了新的一页,58岁开始了新的生活。这时伦敦的小提琴手、音乐经纪人萨洛蒙闻讯赶到维也纳,把海顿领到了一个对于他来说全新的世界——伦敦。自身地位的改变、环境的更新、眼界的开阔,再加上英国听众对他的热情欢迎,使海顿在晚期创作中又焕发出青春活力。他的十二部“伦敦交响曲”又被称作“萨洛蒙交响曲”,登上了新的艺术境界,这是他一生中创作的高峰。

如今,海顿的一百多部交响曲中的大部分很少有机会演奏了,只有“伦敦交响曲”中的大部分还经常上演,而第一百号《军队交响曲》则是永久性保留曲目。

门德尔松:管弦乐序曲《芬格尔岩洞》

德国作曲家瓦格纳用慷慨的言辞称颂门德尔松是“一流的风景画家”。这话当然不是用来褒扬门德尔松青年时期画的那些风景写生画,而是指交响序曲《芬格尔岩洞》而言。

门德尔松在20岁时离开柏林,游历欧洲,足迹远至那不勒斯、维也纳、巴黎、伦敦。沿途各国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滋养了他,归来之后,便写出了很多作品。也正由于此,他的不多的几部交响作品里最优秀的几部都与这次旅行有关。其中包括第三交响曲《苏格兰》、第四交响曲《意大利》和序曲《芬格尔岩洞》。

《芬格尔岩洞》这首序曲又称作《赫布里底群岛》,是门德尔松1829年夏季在苏格兰远游至赫布里底群岛时开始构思的。赫布里底群岛地处苏格兰北部北高地外的西北沿海,分内赫布里底和外赫布里底两个群岛,由四十多个主要岛屿和无数荒岛组成,分布着数万居民。这里地处高纬度地区,受北海寒流侵袭,气候寒冷。赫布里底群岛分布面积大,地形和航线复杂,早期海盗以这里为藏身的乐园。西欧和北欧航海民族早就对这片群岛有所认识。除苏格兰、爱尔兰、英格兰人以外,挪威人、荷兰人、高卢人都在这里有早期活动。赫布里底地貌奇特,有许多奇绝的景观,门德尔松的序曲《芬格尔岩洞》描写的芬格尔岩洞就是突出的一处。

芬格尔洞是斯塔法岛上一大排洞穴奇景之一。斯塔法是古挪威语,意思是石柱。斯塔法岛上的洞穴中有天然形成的巨型石柱,石柱规则整齐,有如鬼斧神工。芬格尔洞在这些洞穴里最为着名,它纵深69米,宽12米,海水直通洞内,洞口高出海平面20米,洞内水深7.6米。洞里的石柱由红色、紫色、棕色的玄武岩构成,

上面披挂着绿色和黄色的海生植物和苔藓,岩溶产生的白色石灰质点缀其上;洞顶上垂下黄色、红色、白色的钟乳石,海涛冲击下,洞内产生一阵阵轰鸣;阳光映入,色彩斑驳陆离。与门德尔松同游的旅伴卡尔·克林格曼用文字记录过进洞的经历:“我们乘船驶去,紧贴着呼啸的大海攀登一个个石柱桩子进入芬格尔洞。其绿色无比的海水咆哮着涌入山洞,从没有见过比它更稀奇古怪的景象了。一根根石柱可以比作一架巨型管风琴,在黑暗中轰鸣,毫无意义地陈列在那里,孤零零地,里里外外都是灰蒙蒙的汪洋一片。”来自欧洲内陆的诗人克林格曼看来并不欣赏这荒凉的北方海洋,他写道:“巍峨的高地和无际的大海除了产生威士忌、雾和糟糕的天气外,别无他物。”而门德尔松却被苏格兰风光和芬格尔洞迷住了。他在这里盘桓很久,伫立在岩石上凝望大海,头脑中很快产生了一个音乐主题。这就是《芬格尔岩洞》序曲的前八个小节。

门德尔松出身于名门望族,自幼接受良好教育,生活优裕,结交的都是风流名士,出入的尽是豪门深宅,但这些都不能成为认定他柔弱不强的根据。门德尔松不是像某些批评家说的那样矫揉造作、平淡肤浅,专喜欢安宁静谧的田园牧歌。他所接受的严格教育使他首先继承的是欧洲古典主义的崇高精神。所以,他一踏上苏格兰的土地,便感动于北方海滨的粗犷蛮荒。在他给姐姐芳妮的信里写道:“为了让你理解赫布里底群岛给我的印象之不凡,我脑子里出现了这个音乐……”接着,他写了21个小节的乐谱,这就成了序曲《芬格尔岩洞》的第一主题。这个主题的音型模仿波浪起伏、潮进潮退,不加修饰,完全是对海的崇敬和仰慕。这个主题被后来的“大自然音乐”奉为圭臬。

门德尔松没有急于把他在赫布里底获得的灵感写成完整的作品,他带着粗犷浪漫的心情继续旅行。直到一年多以后,才在罗马完成了序曲的第一稿。门德尔松对完成的手稿很不满意,他认为传统规范的音乐手法的运用妨害了音乐粗犷质朴的原始本性,他要求在音乐里保留“鲸鱼油、海鸥和鱼肝油的腥味”。在此以后,他几易其稿,直到1832年,才由伦敦爱乐乐团在科文特花园剧场举行首演。门德尔松对首演的情况很满意,不过,在乐谱出版之前,他又三易其稿,直到1833年才出版发行。出版时总谱上的标题是《芬格尔岩洞》,而乐队分谱则印着《赫布里底群岛》,现在这两个名称同时通行,不会产生歧义。

门德尔松的《芬格尔岩洞》序曲是一种单乐章交响作品,又称作音乐会序曲。序曲最早出现在意大利,经常用作歌剧、清唱剧、舞剧的开始曲,起初只起到预示演出即将开始,请观众注意的作用。到斯卡拉蒂的时代,序曲定型为快-慢-快的固定组成形式,称作意大利序曲,也叫做交响曲。事实上,交响曲在维也纳乐派的音乐实践下形成了完整的四个乐章形式后,还有人把这种交响曲称为“序曲”。海顿的12部“伦敦交响曲”在伦敦上演时就被称作序曲。18世纪中叶以后的古典序曲大多采用奏鸣曲式的戏剧性结构。歌剧序曲起着预示剧情和引导听众进入戏剧的作用。到了19世纪,序曲开始脱离歌剧,形成单独演奏的音乐会序曲,浪漫派音乐家后来把它发展成交响诗。门德尔松的音乐会序曲《芬格尔岩洞》是这类体裁中第一个出现的,这算是开了风气之先。

《芬格尔岩洞》序曲采用奏鸣曲式,全曲演奏下来约10分钟。音乐的第一主题就是前面提到过海浪拍击岩洞的固定音型,由大管、中提琴、大提琴奏出,反复出现。第二主题要平和自由得多,出现在大管和大提琴上。奏鸣曲的展开部是门德尔松反复修改的部分,大海在这里骚动不安;然后,发展成汹涌的浪涛,经过激烈的冲突;最后,又回到安宁的潮声中去。音乐自始至终在描摹北方的大海,所以,有人形容这首乐曲是一幅浪漫主义风景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