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经典音乐故事
4320600000021

第21章

《沃尔塔瓦》的音乐有如生动的画面,形象非常清晰,再加以作曲家详尽的文字说明,使欣赏者一听就可以捕捉到音乐语言的意象。乐曲一开始是独奏的长笛,旋律舒缓,音乐清冷,没有低音,没有和弦,只有竖琴和提琴的拨奏,像是叮咚作响的小溪,然后单簧管圆润温厚的音色加入进来。到这里就可以很清楚地听出两条小溪的汇合,“一条清凉,一条温和”,汇成一条洪流。弦乐和整个乐队的加入升起了沃尔塔瓦河如歌的旋律,这个旋律向前推动,最后发展成波澜壮阔的大河。

沃尔塔瓦河是捷克历史的见证,它横贯波希米亚,流抵布拉格,是捷克民族的象征。乐曲《沃尔塔瓦》用音乐素描的手法描绘出沃尔塔瓦河沿途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音乐朴素而富于歌唱性,深受捷克人民的喜爱,在每年一度的“布拉格之春”音乐节上都要演奏这首乐曲。

《沃尔塔瓦》不仅在捷克脍炙人口,在世界各国都受到欢迎,它的音乐旋律感人至深,整个乐队的音色变化丰富而具有形象性,它不仅是民族主义音乐的典范,也是交响作品中的杰出之作,在各国音乐厅曲目中经常可以看到这首乐曲,斯美塔那也因此而当之无愧地被称作“捷克音乐之父”。

老约翰·施特劳斯:《拉德斯基进行曲》

举世闻名的维也纳爱乐乐团有一个演出惯例,即在每次音乐会的最后加演《拉德斯基进行曲》,宣告演出结束。每当《拉德斯基进行曲》响起,观众会按照乐队指挥提示的地方用掌声加入演奏,为乐队助兴,这时全场气氛热烈,音乐会就此达到高潮。不仅维也纳爱乐乐团,世界上其他一些着名乐团也沿袭这个办法,用《拉德斯基进行曲》结束演出,算是曲终奏雅。但这个做法到了意大利也许不能通行,因为这首乐曲记录着意大利历史上痛苦的一页,这要从拉德斯基谈起。

约瑟夫·格拉夫·拉德斯基,生于1766年,卒于1858年,是奥地利历史上着名的军事将领,被视为奥地利的民族英雄。拉德斯基一生战功卓着,但他参加的战争总是非正义一方。1787-1792年,他在土耳其作战,法国大革命期间,参加了德奥联军对法国的干涉战争。1796-1797年,奥地利为了和拿破仑争夺对意大利的统治权,与法国展开了意大利战役,39岁的拉德斯基挂少将军衔率奥军与拿破仑作战。1809年他升任奥地利陆军总参谋长。1813年8月奥地利宣布对法国开战,拉德斯基精心布置的莱比锡战役重创法兰西军,1814年随联盟军队进入巴黎。1831年,已经退休两年的拉德斯基奉召前往意大利,去镇压意大利的独立战争,由于战事顺利,他被升任陆军元帅。1848年欧洲革命风起云涌,意大利民族解放运动再起高潮,拉德斯基第三次赴意大利作战,这时他已经是82岁高龄,全军上下称他为“拉德斯基老爹”。第二年3月,拉德斯基率7万大军在米兰西面的诺瓦拉击败阿尔贝特指挥的10万意大利军队,意大利被迫签订城下之约,屈辱地向奥地利赔款6500万法郎。经过这次战争,奥地利再次确立了对意大利的统治地位,“拉德斯基老爹”也更加荣耀地充任意大利伦巴第和威尼斯地区的总督,成了意大利人民的太上皇。英国作家伏尼契小说里,拧’和他的兄弟们从事的革命活动就是为了反对奥地利统治者的。拉德斯基在意大利当了8年总督,1858年去世,时年92岁。

就在拉德斯基与意大利作战的时候,奥地利国内也发生了革命,以大学生领导的群众要求政权自由化,并反对帝国军队出兵镇压匈牙利革命。1848年10月维也纳发动起义,街头布置起街垒,阻止军队开赴匈牙利,结果群众起义击溃了军队,皇帝带着朝臣逃出维也纳。此时的维也纳沉浸在胜利的欢乐气氛中,城市出现了少有的宁静,人们在街头观赏庆祝胜利的游行队伍,乐队演奏着小约翰·施特劳斯为革命运动写的《自由之歌圆舞曲》和《大学生进行曲》。约翰·施特劳斯父子虽然都参加了保皇党的“保卫帝国和祖国”的民族卫队,但父子两人对待革命的态度却截然不同,小约翰·施特劳斯同情革命,而老约翰·施特劳斯却是忠贞不贰的保皇派,奥皇对他的赏识使他成为帝国的忠实追随者。

正当维也纳市民庆祝革命的胜利时,从意大利传来了拉德斯基率领奥军大获全胜的消息,维也纳市民为这个胜利而欢呼,甚至没有细想一下这个胜利的实在意义。其实,拉德斯基率领的帝国军队代表的是帝国利益,被镇压的意大利起义军与奥地利国内的共和运动感情和立场是一致的。然而,由于是与异族作战,所以人们的思想感情出现了不应有的反响,竟也为帝国军的获胜而欢庆,殊不知帝国军队很快就回师国内,镇压国内的起义。

为了庆祝拉德斯基的胜利,老约翰·施特劳斯写了一首欢庆凯旋的进行曲,并在总谱上标明“呈献给奥地利帝国陆军”,这就是《拉德斯基进行曲》。8月31日,维也纳举行“庆祝英勇的军队在意大利获胜和救济伤员晚会”,首演《拉德斯基进行曲》,乐曲轻快欢乐,充满欢庆胜利的气氛,受到热烈欢迎。

《拉德斯基进行曲》取得很大的成功,但是并没有给老约翰·施特劳斯带来荣誉。奥地利皇帝迅速纠集起一支军队,配备200门大炮,反攻维也纳。维也纳的起义者坚守25天,最后被攻破城池,许多学生市民被杀害,奥地利又恢复了封建专制的黑暗统治。老约翰·施特劳斯因为写了帝国军队的凯旋进行曲而被人们记恨,人们把他与反革命势力划为一方。有民主思想的人不与他交往,不看他的演出,社会上有意冷淡他,他到处遭到冷遇,甚至还收到过恐吓信。维也纳经过一场劫难,人们已无心参加游乐园的圆舞曲之夜,往日的欢乐已经消失,老约翰·施特劳斯在维也纳没有立足之地,只好出国演出。但是在英国,他的圆舞曲引不起人们的兴趣,访问并不成功。在布拉格他的音乐虽然受到欢迎,但是由于他的保皇派立场,他的音乐会不断受到民主派人士的抗议。

1849年9月,老约翰·施特劳斯由于旅途疲劳加上演出不顺利带来的烦恼,身患重病,不治而亡,这时离他写出《拉德斯基进行曲》只隔了一年。老约翰·施特劳斯只活了45岁,他去世以后小约翰·施特劳斯很快取代父亲,写出了更多更优秀的圆舞曲。如今一提到维也纳圆舞曲,人们列举出的代表性曲目都是小约翰·施特劳斯的作品,而作为“圆舞曲之父”的老约翰·施特劳斯,只有《拉德斯基进行曲》还在世界各地风行,《简明牛津音乐词典》把这首曲子列为老约翰·施特劳斯的代表性作品。

《拉德斯基进行曲》由于充满活力和朝气至今仍被人们喜爱,由于年代久远,人们不再计较当时写作这首曲子的动机和历史背景,在音乐会和庆典活动中,人们还是欢乐地随着音乐击掌相和,这是对乐师们精彩演奏的感谢,也是由音乐引起的欢乐情绪的宣泄。

贝多芬:A大调《克勒采奏鸣曲》

贝多芬一生写过10首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其中第五首《春天》和第九首《克勒采》最为着名。《春天奏鸣曲》优美浪漫,充满活力,是歌颂生命萌发的赞美诗,《克勒采奏鸣曲》则以深入心灵的激烈冲突而给人以震慑。这两首奏鸣曲都是经常性的音乐会曲目,小提琴演奏大家的录音唱片也有许多版本,若论及精神内涵的丰邃,当属《克勒采奏鸣曲》胜出一筹。

在18世纪末期以前,奏鸣曲这个领域的主角一直是钢琴,有小提琴参加的奏鸣曲中,小提琴也是处于从属地位,有些音乐家的乐谱上明确标出“有小提琴伴奏的键盘奏鸣曲”。贝多芬的这10首奏鸣曲也写明是“钢琴与小提琴奏鸣曲”,但是在音乐中,由小提琴传达出的音乐内容显然占有主导地位,钢琴反倒像是在伴奏,后来的演奏家们便把这些奏鸣曲当作小提琴作品对待,小提琴教学曲目中也将其列入。现在出版的CD唱片上索性明确标出“小提琴奏鸣曲”。

《克勒采奏鸣曲》当初是为一位年轻的小提琴演奏家所作,这位提琴手的名字叫乔治·奥古斯图斯·波尔格林·布里奇托尔,一个生于波兰的黑白混血儿。布里奇托尔是个有天赋的提琴手,10岁在巴黎登台演出,后来在英国成为威尔士亲王的小提琴师。1802年他来到维也纳开演奏会,很受贝多芬赞赏。布里奇托尔与贝多芬之间以师生相称,为了提携后进,贝多芬把小提琴奏鸣曲题赠给布里奇托尔。1803年作品完成,贝多芬与布里奇托尔首演时配合得非常圆满,演出很成功。首演之后布里奇托尔的名声渐起,贝多芬也向贵族们介绍这位年轻的演奏家。但是,由于布里奇托尔性格的狭隘、猜疑和妒忌,竟与贝多芬反目,最后离开维也纳时两人已完全绝交。布里奇托尔并没有由于音乐才能而留下来半点儿名声,只有当人们提到贝多芬的小提琴奏鸣曲第九号时,才会从历史的角落里找到这个名字。贝多芬后来把这首奏鸣曲题献给法国小提琴家鲁道尔夫·克勒采,这部作品就成了《克勒采奏鸣曲》。克勒采是巴黎音乐学院教授,很受贝多芬敬重,曾写过40部歌剧和芭蕾,有19部小提琴协奏曲和大量其他乐曲,他的《小提琴练习曲42首》至今仍是通往专业化的必由之路。

《克勒采奏鸣曲》有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是通常的奏鸣曲式,先由小提琴用双音拉出从容舒缓的序奏,钢琴加入进来与小提琴做了几次试探性的问答之后,音乐转入急速的主部,主题在小提琴与钢琴的激烈对答中展开,有时甚至是争吵,然后再回到慢板。《克勒采奏鸣曲》之所以在贝多芬的10首小提琴奏鸣曲中最为突出,与这个乐章略显突然的速度变化和强弱变化所传达的感情符号有很大关系。

第二乐章是行板的变奏,乐曲从容地进行,像是在充满生机的田野里信步漫游,俯察品类之盛,感受生命之美。音乐的旋律极为简练,并没有充塞进太多的素材,几个朴实的变奏非常抒情,又不失简约之美。贝多芬写这部奏鸣曲前后用了一年时间,迟迟不能定稿,主要就费时在这个乐章上。最后,在1803年首演的时候布里奇托尔谱架上放的仍然是一份草稿,而贝多芬担任的钢琴部分竟是笔记,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乐谱。两个人的配合却是天衣无缝,首演的主要成功之处也就是在这个第二乐章,应听众的要求两位演奏者返场重奏了这个乐章。

第三乐章是急板的终曲,小提琴与钢琴之间好像在展开一场争执,有时候一方似乎又在归顺另一方。作者在这里表现的显然不是雍容的谐和之美,而是压抑与不安。

一般介绍贝多芬的音乐的书里,着眼点主要放在他的九部交响曲和32首钢琴奏鸣曲上,近些年来,人们又把评论的热情聚集在贝多芬最后的几部弦乐四重奏上,这是不够全面的。贝多芬不同于巴赫、海顿、莫扎特这些高产作曲家,在古典大师里,他是作品较少的一位,以交响乐为例,海顿有一百多部,莫扎特五十部,贝多芬是九部。但是贝多芬却从不奉命作曲,他的每一部作品都真正发自于内心,是肺腑之言,是呕心沥血之作。所以对待贝多芬的作品,任何一部都不应该忽视,尤其是在他命运转捩关头时期的作品更值得注意。《克勒采奏鸣曲》就是这样。

贝多芬1802年动笔写《克勒采奏鸣曲》,在这一年,他还写了D大调第二交响曲,也是在这一年他写了“海利根”遗嘱,动了自杀的念头。因为,他遭到了沉重的一击,医生宣布他的耳聋已不可能治愈。他在遗书中说:“我只好像一个被废黜的人独自生活。无法与人交际,除非迫不得已。……旁边的人听到远处笛声,而我什么也没听见,人家听到牧童在歌唱,而我又是什么也听不见。这样的遭遇快把我逼疯了,再差一点,宁愿一死了之。只有我的艺术才使我免于走上绝路。我似乎还撇不下人世,我还没有吐尽我胸中的感受……”读了“海利根”遗嘱中的这段文字,再去听奏鸣曲中的急板,感受就会加深并且清晰。

《克勒采奏鸣曲》带给人非同寻常的音乐感受,很难用一种确切的语言来界定它的美感范围,读一读俄罗斯大文豪托尔斯泰的同名小说可以借鉴到对这首名曲的各种感受中的一种。

托尔斯泰作为一位文学家对其他艺术有很好的修养,他对同时代的美术作品有很准确的评价,而且自己也亲操丹青临摹写生;他的音乐修养也许更高,他的小说和文艺评论中经常可见对音乐的描写和评价,表现出很高的造诣。托尔斯泰年轻时就很喜欢《克勒采奏鸣曲》,1891年写了中篇小说《克勒采奏鸣曲》。小说用了贝多芬乐曲的曲名,并且以这首奏鸣曲为背景展开情节,书中对这首曲子的演奏做了细致的描写,可以看出托尔斯泰对这部作品的感受。

中篇小说《克勒采奏鸣曲》写的是在一个贵族家庭里,猜疑嫉妒的丈夫杀妻的经过。男主人公波兹德内舍夫与妻子之间关系冷漠,甚至相互厌倦。妻子在音乐中寻找精神寄托,与一位小提琴拉得很好的男人相识,两个人在合奏中得到共同的乐趣。这个男人本是波兹德内舍夫的朋友,他与女主人公日渐亲近的关系使波兹德内舍夫在一旁用妒忌的目光冷冷监视,妻子与提琴手的合奏日臻长进,当他们开始演奏《克勒采奏鸣曲》的时候,做丈夫的早已妒火中烧,他在一旁评论第一乐章的急板时说:“这种音乐只可以在某种重要的环境里,而且只有在需要完成某种适应这种音乐的行为的时候才能演奏,演奏之后就要做音乐驱使你去做的事。”他暗示是这音乐在驱使他干可怕的事,最后,他果然杀死了妻子。

托尔斯泰的这部小说并不是用几个人物形象和情节事件来图释《克勒采奏鸣曲》,只是用这首曲子做小说情节的背景,音乐与小说内容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是,托尔斯泰的小说所描写的音乐具有的强烈感染力却是千真万确的。托尔斯泰写这部小说的动机并不由这首奏鸣曲而生,但是,他选中这首曲子作为小说的背景和可怕结局的心理暗示,却不是信手拈中。托尔斯泰对这首作品非常关注,体会很深,他自己就能演奏这首曲子的钢琴部分,这比听别人的演奏感觉要真切不知多少倍,托尔斯泰一定是在第一乐章的急板里体察出某种不寻常的东西,才促使他把这部作品与可怕的事件安排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