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经典音乐故事
4320600000020

第20章

肖邦一生陆续写了14首圆舞曲,由于各个时期生活情况的不同,这些圆舞曲的情感内容也各有差异:有肖邦用来向他的恋人玛丽亚·沃津斯卡娅做最后告别的《降A大调“告别”圆舞曲》,写得浪漫抒情,充满离情别绪;也有短小精练、活泼流畅的《降D大调“一分钟”圆舞曲》,又称《小狗圆舞曲》,有人从乔治·桑的文章里得知这首圆舞曲描写的是乔治·桑的小狗嬉戏玩耍抓自己的尾巴尖的动态,这是肖邦生活中较为美满的一段时期的作品,音乐轻松雅致,又有几分诙谐;《降E大调华丽大圆舞曲》则华丽热情,被编成芭蕾音乐,19世纪末俄罗斯着名芭蕾演员芭芙洛娃曾表演过;表现肖邦抑郁忧伤情调的则有《升c小调圆舞曲》。

《升c小调圆舞曲》写于1846年,肖邦与乔治·桑的关系就是在这一年彻底破裂,又过了三年,肖邦因疾去世。其实早在几年以前,肖邦与乔治·桑之间的裂痕已经出现,两个人在性格上和思想上的差异太大,肖邦举止文雅潇洒,待人接物很得体,实则内心是孤僻矜持,不肯轻易与人接近;而乔治·桑却是吸烟、喝酒、着男装、蹬长靴的女丈夫,非常喜欢社交活动。肖邦除了对祖国的独立革命运动有很高的热情以外,对社会改革持保守态度;而乔治·桑则极力鼓吹女权运动和社会改革,她是《改革》报社的专栏撰稿人。肖邦不喜欢乔治·桑的社会活动,他虽然在音乐上不遵从任何既成的条律,其他则希望一切都保持原样,包括乔治·桑。除此之外,很多难以处理的生活琐事上的冲突又时常诱发暗藏的矛盾,所以,到了1846年,两个人的决裂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乔治·桑的客厅,壁炉上方是乔治·桑的画像。

肖邦的精神悲剧是暗中增长的,客居法国给他带来怀乡病,早年恋爱的失败和与乔治·桑共同生活的破裂使他孤独,父亲的去世使他痛苦,自身的病痛使他忧郁。而这一切,他都不与人言说,只有在音乐里他才畅叙幽情,他越孤独,他的音乐就越真诚越热情,他的音乐蕴含的诗意也就越浓郁。

《升c小调圆舞曲》是一首浮想联翩、意境悠远的钢琴诗篇。音乐并不长,是带有回旋曲特点的三部曲式,乐曲的每一段都结束在一个富于诗意的重复句上,委曲流动,清奇超诣。音乐流露出去国怀乡的离愁别绪,又有思念故人的孤寂忧伤。肖邦别具心裁地对音乐加以诗化处理,是他被称作“钢琴诗人”的主要根据,这首《升c小调圆舞曲》正是这类作品的典型。当然,利用音乐来营造朦胧的意境,描写宁静的月夜,主要还是在肖邦的夜曲里。这种艺术手法在19世纪浪漫主义的诗歌、绘画、音乐里被广泛采用。

19世纪中期圆舞曲在欧洲盛行,是城市生活中的文化风尚,但是,肖邦的圆舞曲却与众不同。与他同时代的兰纳和老约翰·施特劳斯在维也纳煞费苦心创作推行的是供跳舞实用的圆舞曲,而肖邦的圆舞曲已脱离实用性圆舞曲的特点,从舞场和娱乐场所走进了典雅的沙龙、客厅。肖邦的圆舞曲中也有一些华丽辉煌的,但那只是借圆舞曲的形式,用以表达他忧郁伤感而又高贵典雅的内心世界。舒曼曾形象地形容肖邦的圆舞曲,他说:“如果用这样的圆舞曲去跳舞,舞伴就必须一半以上是伯爵夫人了。”这首钢琴演奏的升c小调圆舞曲在这方面尤为突出,音乐写得委婉流动,意境清新,在肖邦的圆舞曲里是一首为人们熟悉并广为流传的抒情小品。

贝多芬:《献给爱丽丝》

贝多芬一生的作品都贯穿着一个英雄主题:光明与力量。这一主题构成了贝多芬音乐的最基本语言,他的9部交响曲、16部弦乐四重奏、32部钢琴奏鸣曲、5部钢琴协奏曲、1部小提琴协奏曲,都是以昂扬乐观的恢弘气势歌颂生命的高贵和理性的力量。但他的一些短小作品如《土拨鼠》、《小步舞曲》、《F大调浪漫曲》等,则是以另一种方式告诉人们,世上最美好的就是人生,要热爱生活,要热爱生命。在这些小品里,《献给爱丽丝》是具有代表性的一首。

钢琴小品《献给爱丽丝》甚至比贝多芬那几部着名的交响乐更为人们所熟知,人们不仅熟悉那清新优美的旋律,还知道这首小品背后的小故事。

1812年4月的一天,暮春时节,天近黄昏,贝多芬独处室中,消磨着傍晚的寂寞,他在等待一位女学生来上钢琴课。窗外暮雨潇潇,春意阑珊,这样的天气,爱丽丝也许不会来了吧,贝多芬这年已经40岁,仍然孑然一身,眼前这流水落花春将去的情景触发他感时伤世的落寞。他坐在钢琴旁,随意抚弄着黑白琴键。四周一片静寂,只有窗前檐下不断滴落的雨水,发出一串串错落有致的声响,那声音单调,却透出一种韵致。手指不由得随着雨滴的节奏在键盘上滑动,拨弄出几个音符,和着扑扑簌簌的雨声,一遍一遍地反复着,流动着,吟咏着。渐渐地,一个音型形成了,它越来越清晰,由几个音符生长成一个旋律,它自然天成,有如风行水上,它紧紧包围着音乐家,缠绕不去。一个感觉骤然降临,摄人魂魄,这是灵感女神的降临。贝多芬捕捉住瞬间的灵感,在钢琴上不断重复,又有新的乐思不断涌出,不断加入。贝多芬知道,一首精彩的钢琴小品将要诞生,他抓起笔,飞速地把乐曲记录下来,生怕这天籁自鸣的音乐逃逸而去。乐谱刚刚记好,门开了,是纯真柔美的少女爱丽丝,秀发上挂着雨珠,洋溢着春的气息,在烛光的映衬下美好动人,受到感动的作曲家当即拿起笔,在乐谱上题下了《献给爱丽丝》。一首传世名曲就这样诞生了。

一首优美的乐曲,一篇动人的故事,正应了白居易《琵琶行》里的两句诗:“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然而,这故事却是虚构的!当年贝多芬写就此曲之后的确题赠给一位女士过,但她的名字不叫爱丽丝,而是特里塞·封·玛尔法蒂。1808-1810年之间,玛尔法蒂曾跟贝多芬学过钢琴,贝多芬对她怀有好感,并写了这首小品题献给她,这份乐谱一直保存在玛尔法蒂手里,所以,贝多芬在1827年去世以后,在他的作品目录里并没有这首乐曲。19世纪60年代,特里塞·玛尔法蒂也已去世,由于她生前曾与贝多芬有过师生关系,人们对她的遗物加以分拣研究,由德国音乐家诺尔发现了这份乐谱。1867年,诺尔在斯图加特出版了这首钢琴小品,不知为何,出版者把原来的《献给特里塞》改成了《献给爱丽丝》,也许这是有意掩去历史实情吧。乐曲一经出版,立即传遍欧洲,如今它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家喻户晓,爱丽丝这个名字也随之走遍世界,甚至成为一个清纯美丽的名字,有关“女学生爱丽丝”与这首钢琴曲的故事也跟着传遍人间。这个小故事虽然是编造的,但是由于编得合情合理,虚构的“爱丽丝”借着音乐的感人而深入人心,善良的人们宁可信其有而不愿知其无,这是出于对美的渴望与遐想。这首钢琴曲流露出纯真美好的情感,清纯的意境中萌动着活力,给人的内心世界带来一种净化,人们愿意在这种情绪中编织和传诵美好的故事。

钢琴曲《献给爱丽丝》是一首小品(Bagatelle),贝多芬曾写过不少这样的小品,这首最为着名。乐曲是回旋曲结构。回旋曲是指主题音乐间歇性出现的器乐曲,它的结构形式是A、B、A、C、A、D、A、E……回旋曲可大可小,贝多芬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三乐章就是回旋曲式。《献给爱丽丝》全曲共有五个部分,主部先后出现了三次,主部之间有两个插部出现,两个插部分别塑造了与主部不同的音乐形象。乐曲的主部朴素流畅,装饰性半音和分解和弦的交替使用像是一见倾心的娓娓而谈,亲切而风趣。主部与插部之间过渡得浑然天成,开合自如。第一个插部从小调式跳入大调式,使音乐从温馨柔和变成热情开朗,生机勃发。音乐巧妙地转回主部之后,经过再现又出现第二插部,这次的插部情绪趋于沉稳,好像是经过人生历练之后的沉思。紧接着,一连串飞流直下的琶音又自然地过渡到主部,音乐又回到纯真温情的氛围,全曲结束在充满青春活力的情绪中。

研究贝多芬的专家们把贝多芬一生的创作分为三个阶段,从1800-1812年是第二阶段,这个时期是贝多芬一生中最丰产的时期,也是贝多芬的人生苦难袭来的时期。在这十几年里,贝多芬完成了九部交响乐中的七部。最着名的几首,《田园》、《命运》、《英雄》都产生于这个时期,他唯一的歌剧《菲岱利奥》也写于这个时期,32首钢琴奏鸣曲中的大部分成于此时,还有其他许多重要作品都代表着这个时期的创作。恰恰是在这十几年里,贝多芬一生中的两大不幸也给他带来无数痛苦,这就是病痛和孤独。1802年贝多芬曾写下着名的“海利根遗嘱”,这时他已有了撒手人寰的念头,他在遗书里诉说他获悉自己耳聋是不治之症时的痛苦,写得凄婉动人,他说:“只有我的艺术才使我免于走上绝路。”贝多芬一生有过几次恋爱,但都没有什么结果。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去世,第二天人们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了他不知写于何时的一封情书,收信人是谁也不得而知,贝多芬称她为“不朽的恋人”,此信热烈缠绵,极尽缱绻之情。这封信被发现后千百次地被转载传诵,传记作家和研究者们有种种推测和争论,但终于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不朽的恋人”究竟是谁。从这封情书里,我们所能知道的仅仅是贝多芬对生活的热爱,对爱情的热烈追求。贝多芬终身未婚。

贝多芬写《献给爱丽丝》时已经四十岁,人生的痛苦经历折磨着他。但是,从这首钢琴曲里你找不出一丝一毫痛苦的痕迹,所能感受到的只有对生活的赞美、对人生的赞美、对爱情的赞美。贝多芬从不用自己的艺术发出悲泣的哀怨,“在痛苦中寻求欢乐”是贝多芬的人生信条,也是贯穿他全部音乐作品的人文精神,因为人生,只有人生,才是世间最崇高的美。贝多芬站在人类精神的高峰上向世人说:“谁能参透我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寻常人无法振拔的痛苦。”他在写这首钢琴曲时耳朵已经几乎听不见声音,这些纯净绝美的旋律完全是从他高贵的内心世界流淌而出,这音乐犹如清泉,流入一切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人们心中。它把美留在人间!

斯美塔那:《沃尔塔瓦》

19世纪中叶民族主义音乐率先从俄国兴起,并波及东欧、北欧,最后影响到欧美的大部分地区。许多国家都出现了民族乐派的代表性作曲家,捷克的第一位民族主义音乐家是贝德里希·斯美塔那。

捷克的历史支离破碎,传统上把这里叫做波希米亚。波希米亚人素有音乐传统,他们对欧洲音乐,尤其是德奥古典音乐的建立有很大贡献。波希米亚地区的音乐活动蔚然成风,连偏僻的农村也不例外,波希米亚乐手的足迹也遍及欧洲。布拉格是音乐厅音乐最早发展的地方,许多着名音乐家从这里发迹,包括莫扎特、帕格尼尼、肖邦、李斯特,都是在布拉格的演出中找到最初的成功感的。波希米亚因此被称作“欧洲的音乐学院”。

波希米亚音乐传统虽悠久,却在很长时期没有建立起具有本民族个性的音乐。斯美塔那有一次在维也纳的音乐沙龙里遇到这样一件事:一位维也纳的乐队指挥得知斯美塔那是捷克人,便傲慢地奚落说斯美塔那的民族没有产生一位能写出真正有价值的捷克音乐的作曲家,正在斯美塔那语塞之际,在场的李斯特驳回了这位指挥的指摘,他当即演奏了斯美塔那的《六首风格小品》,并宣布斯美塔那就是一位“有着真正捷克心灵的作曲家,一个受到上帝恩宠的艺术家。”这件事对斯美塔那的影响很大,后来,他成为被称作“捷克音乐之父”的作曲家。

1860年,波希米亚在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获得一点儿自治权,布拉格成立了民族歌剧院,正在瑞典歌德堡担任指挥的斯美塔那得到消息后,立即赶回布拉格,去竞争指挥的席位,结果他如愿以偿。

斯美塔那接连为剧院写了好几部歌剧,其中包括被列入歌剧艺术史的《被出卖的新嫁娘》。他还组织了由作家、画家、音乐家组成的“艺术俱乐部”,专为发展捷克民族文化开展活动。他领导的着名的男声合唱团以“心向祖国”为号召,在复兴民族文化的工作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为了倡导、发扬民族音乐,斯美塔那还撰写文章,大力宣传捷克作曲家的作品。为了弘扬民族音乐,斯美塔那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这一切努力遇到的最大障碍却来自于他的同胞们。他不断遭到论敌的恶意中伤,其中主要的论调是说,他的音乐根本不是波希米亚风格,因为,他连捷克语都不会说。此外,还有许多利用他家庭的不幸的凌辱,这一切给斯美塔那带来许多痛苦。1874年,斯美塔那新写的一部歌剧受到恶意攻击,使他精神受到很大刺激,有时会产生幻觉,更可怕的是听力遭到损害,已经无法担任剧院指挥,只好辞去这个职务住到乡下去。

斯美塔那的乡居生活没有丝毫诗意,他忍受着失去亲人的悲伤,克服着疾病的痛苦,遭受着来自布拉格的音乐同行们的敌意的干扰,贫困而又寂寞。到1884年去世前的十年残生里,斯美塔那写了四部歌剧、一系列钢琴和室内乐作品、一些合唱作品,最主要的是大型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这是一部划时代的伟大作品,奠定了捷克民族音乐的基础。交响诗《我的祖国》的创作过程与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一样,作者已经完全耳聋。1882年演出时,斯美塔那连一点声音都听不到了。

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共包括六首篇幅较长的交响诗,这六首交响诗都是独立的曲子,可以单独演奏,在音乐的形象和主题方面又是相互关联的,形成一个整体。其中第二首《沃尔塔瓦》流传最广,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人们的喜爱。

斯美塔那在套曲的每一首标题下都写一篇散文诗式的文字,意在启发欣赏者的诗意想像,理解音乐的意象。在第二首《沃尔塔瓦》的乐谱上的文字是这样的:

“沃尔塔瓦河有两个源头,流过寒风呼啸的森林的两条小溪,一条清凉,一条温和。这两条溪水汇合成一道洪流,冲着卵石哗哗作响,映着阳光闪耀光芒。它在森林中逡巡,聆听猎人号角的回声。它穿过田地,饱览丰盛的收获。岸边传出乡村婚礼的欢乐声。月光下水仙女唱着迷人的歌曲在河上的浪尖上嬉戏。在近旁荒野的悬崖上,保留着昔日光荣和功勋记忆的城堡废墟,谛听着它的波浪喧闹。顺着圣约翰峡谷,沃尔塔瓦河奔泻而下,冲击着悬崖峭壁,发出轰然巨响。尔后,河水越加壮阔地奔向布拉格,流经古老的维谢格拉德,现出它全部瑰丽和庄严。沃尔塔瓦河继续滚滚向前,最后同易北河的巨流汇合并消失在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