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4美国教育暴露“天才”的短处
11岁的李开复告别了中国台湾,跟随哥哥来到美国的一所学校读书。对他来说,要适应的不仅仅是这里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还有这里的教学方式。在美国,不像在中国台北,老师对学生的考核并不是看你的背诵和记忆能力,而是看你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方式上的差别,让李开复大为吃惊。沾沾自喜没几天的“天才”,陷入了思想上的困境。
他在美国田纳西州的一所天主教学校读初中一年级,有一次数学课上,他以最快的速度正确回答了老师的问题,因此赢得了“天才”的称呼。
老师提问:“把七分之一换算成小数点,是多少?”
李开复立即高高举起手来,高声答道:“0142857142857……”
那时,所有同学都把眼睛睁大了。老师也惊叹不已,说自己的学生中出了一个“天才”。那年月,到美国的“小留学生”很少,他是学校里唯一的中国人,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又能随口把“七分之一变成小数”,所以美国学生都很喜欢他。大家纷纷跑过来对他说:“我们可不可以做朋友啊?”“周末来我家玩吧,好不好?”老师很乐意帮助他补习英文。就连校长也格外关注这个异国孩子,对他说:“每天中午来找我,我教你英文。”
在大家的帮助下,李开复的英语越来越好。有一天老师对他说:“现在你可以和你的同学一起在课堂上参加考试。”那时候他才意识到自己根本不是“天才”,而是美国的老师善于用正面的方式鼓励学生。老师还告诉他:“期末的总分数不会看你们背诵课文多么流畅,而是看你们上课的发言和提问。”这让李开复惊讶不已。他是在很长时间以后才意识到:“人的能力有两个部分,有一部分要靠记忆和理解去积累,还有一部分要靠一点点地练习。课堂上提问的勇气、和同学交往的热情,都属于后一种。”
这个“微软小子”当时就想:世界上其实没有什么天才,我也不是他们所说的“天才”,我只是把在母亲监督之下死记硬背的东西搬了出来而已。“天才”这两个字差点让我误入歧途,它让我过高地估计自己。人们常常认为一些人之所以杰出,是因为他们拥有超越常人的天赋,其实杰出人物从小到大都做着和普通人一样的事情,只是他们遇到了一些普通人没有遇到的契机。或者也可以这样说,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一个“天才”,等着有一天彻底改变自己的生活。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李开复开始改变自己的生活。他认为,要改变,就需要给自己树立一个目标。很多人无法达到他们的理想,是因为他们从来没有真正定下生活的目标。没有目标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一天,哥哥邀请同事到家里做客。他们在谈到从事的工作时,有一个很干练的男士说:“出色的企业或组织都有10~15年的长期目标。我们这些经理人员也应给自己定一个目标,比如希望公司在10年后是什么样的,然后根据这个来规划,做各项努力。新的工厂并不是为了适合今天的需求,而是要满足5年、10年以后的需求。各研究部门也在针对10年或10年以后的产品进行研究。”
李开复从大家的谈话中学到了极为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应该计划10年以后的事。如果希望自己10年以后变成什么,现在就必须变成什么样,这是一种很严肃的想法。正如空气对于生命一样,目标对于成功也有绝对的必要。如果没有空气,没有任何人能够生存;如果没有目标,没有任何人能够成功。就像诗人佛洛斯特说的,确定了目标,便获得了成功。
美国诗人佛洛斯特在大学读书时,老师让学生找雪莱的诗阅读。他接触到雪莱的诗后,深受触动:“啊!这个东西正是我所要的。”他觉得自己与雪莱的作品一见钟情,甚至心心相印。他不但找到了指定的读物,还找到了图书馆中收藏的所有英国诗集。读了雪莱、济慈等人的诗集之后,佛洛斯特越发觉得诗才是他选择的目标。从此,他迈向了诗坛。
此后,李开复总是给自己制定一些短期目标。当他认识到自己不是天才的时候,他选择好好向其他同学学习,从那时候起,在中学里他没有再拿过A以下的成绩。工作后,他更善于制定目标来帮助自己完成工作。他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升任副董事长,是因为他有目标随时鞭策自己。他对目标的解释是:“你过去或现在的情况并不重要,将来想要获得什么成就才是最重要。”这也是他经常传递给大学生的一种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