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萨克部落最初生活在连成一片的东欧草原和南俄草原上的各大河流域,我们从一些东欧文艺作品中可以了解到这些著名的大河,那就是显克微支《火与剑》中的第聂伯河,为肖洛霍夫赢得诺贝尔奖的顿河,列宾画笔下的伏尔加河,马雅可夫斯基所说的“迷得无数诗人歇斯底里大发作”的捷列克河,以及普希金《上尉的女儿》中普加乔夫起义军所在的雅伊克河。这些河流上都曾漂泊过哥萨克人的影子,并且各地区的哥萨克人都习惯于在“哥萨克”三字前冠以这些河流的名字,比如顿河哥萨克,伏尔加河哥萨克等,而列宾画中的查波罗什哥萨克即是指聚居于乌克兰第一大河第聂伯河中游的激流险滩段的哥萨克,因为查波罗什意为“激流”。
从14世纪开始形成的哥萨克部落主要是由不堪忍受农奴生活的逃亡者组成,他们平时为农,战时为兵。首领都是由选举产生,对下负责而不对上负责。以俄罗斯人为主体的哥萨克很早就皈依了东正教,但处于东方文化、拜占庭文化和穆斯林文化的交汇要冲,他们天生蔑视贵族,平等和自由的观念是部落自治公社的精神基础,他们随时准备为了家园、自由和上帝驰骋疆场。“宁可全部土地归沙皇,只要不归地主”的哥萨克自治观念,使他们一直没有形成具有中央集权制度的独立国家,而逐渐转变成一支为历代沙皇开疆拓土和守域戍边的令人生畏的军事力量。弘扬东正教、效忠沙皇和保卫祖国是沙俄时代哥萨克部落的三大任务。
17世纪时,土耳其苏丹穆罕默德四世重新开始了反对基督教区的战争。他自称是“一切皇帝的皇帝,一切统治者的统治者”,要求第聂伯河以西的查波罗什哥萨克归附于他,并且皈依伊斯兰教,共同反对俄罗斯。列宾的名画“查波罗什哥萨克给土耳其苏丹的回信”就以宏大细腻的画笔体现了哥萨克人以戏谑的口吻和极尽挖苦的字句回信嘲笑土耳其苏丹。
因哥萨克部落以反抗者和战神的姿态经常性的出现在历史舞台上,于是就在很多文艺作品中留下了鲜明的形象。17世纪中期哥萨克人发动了摆脱波兰统治的暴动,这也成为显克微支的巨著《火与剑》的宏大历史背景,显克微支从波兰人的视角谴责了这场叛国暴动,慨叹由此导致的“比俄国和普鲁士更强盛更文明的大国”——波兰的沉沦;普希金名著《上尉的女儿》则描写了18世纪70年代哥萨克人反抗沙俄残酷统治的普加乔夫起义,塑造了普加乔夫热爱自由、宁死不屈的英雄形象;果戈理在《塔拉斯·布尔巴》中刻画了一位17世纪的哥萨克英雄;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真实地再现了20世纪前20年顿河哥萨克在风云变幻的时代大背景下的生活画卷,把哥萨克敢爱、敢恨、敢生、敢死的鲜明个性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哥萨克人对犹太人的歧视与屠戮在巴别尔的《骑兵军》中也展露无遗。因此有人称哥萨克骑兵既是英雄,又是恶魔。
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苏联国内战争以后,哥萨克军事力量遭受重创。1920年苏维埃政权决定解散哥萨克,从此哥萨克人的剽悍背影逐渐远去。今天,我们该怎样看待这个俄罗斯人的特殊群体呢?对此,《莫斯科华人报》的记者子河有一个很精辟的概括:“开放与自卑、善良与残酷,对神灵的虔诚与亵渎、对统治者的忠诚与反叛、对弱小民族的同情与压迫等等,表现了哥萨克鲜明而矛盾的性格特征。这是人类文化史上一道十分罕见的人文景观。”也许,在文明冲突日益凸现的今天,哥萨克人留给我们的疑问和思考还将继续。
据英国《泰晤士报》2005年7月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正在谋求俄罗斯的少数民族哥萨克人的帮助,维持俄罗斯动乱的南部地区的秩序。普京要求建立哥萨克人的特别部队,维持那儿的法律与秩序,打击恐怖主义。根据这项议案,大约有60万的哥萨克人将有条件加入这些部队,这一举措意味着在遭遇90多年的冷落后,哥萨克人又重新回到了他们传统的角色,充当俄罗斯边境地区的坚强保卫者。
吉普赛部落:大篷车上的流浪者
历史发展与文化概况
吉普赛人是遍及世界各地的流荡部落,又称吉卜赛人,自称罗姆人。“吉普赛”一词系由“埃及人”一词讹传而成,西欧人误认为其发祥地为埃及,而称其为埃及人;东欧人和意大利人则称其为茨冈人。
吉普赛人大部分集中在东欧,他们属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肤色黝黑,发黑而鬈曲,牙齿洁白,动作灵活,面部表情丰富。据考证,吉普赛人的发祥地在印度北部。有的研究者认为:他们由于遭到突厥人的入侵,可能于10世纪自印度迁出。迁移路线大致有两条:一条经波斯、土耳其进入南欧;另一条经亚美尼亚、俄罗斯到达东欧。他们出现于西欧的时间可以追溯到14世纪。
目前世界上约有300万吉卜赛人,他们多以大篷车为栖身之所,过着游荡的生活,浪迹天涯。他们的足迹遍及世界,散布在西亚、北非、欧洲、美洲等地,其中以居住在欧洲,特别是西班牙和法国的吉卜赛的人数最多。
吉卜赛人具有坦率、奔放、乐观、善良的性格,他们随意游移,追求自由,靠以歌舞、马戏、算命、相面、制革、编筐、驯兽、打铁、制梳、织席、补锅等技艺谋生,过着清贫的生活。
吉普赛人自流浪以来,备受歧视和压迫,处于社会底层。从15世纪后半叶起,有关国家开始对他们采取限制措施,迫害他们的法令和条例层出不穷,仅在德意志和奥地利就有68条之多。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吉普赛人约有1/10死于纳粹集中营。
从20世纪60年代起,吉普赛人的组织相继出现,影响较大的是1965年成立的罗姆人国际委员会和芬兰的罗姆人文化中心。吉普赛人通过这些组织开展斗争,迫使所在国政府承认其政治经济权利,现在他们的生活状况逐渐得到改善。
吉普赛人的传统社会以血缘为纽带,长期保持部落组织。部落由类似氏族组织的克里斯组成,有立法、司法、仲裁、祭祀等职能,由酋长掌握司法大权。酋长之上有大酋长,负责同所在国政府联系。他们使用吉普赛语,属印欧语系印度语族,吸取了不少希腊语、埃及语、土耳其语词汇。吉普赛人可分为三大群体:罗姆群使用罗曼尼语、马努斯群使用辛托语、卡洛群使用卡洛语。
禁忌诸多的习俗
吉普赛人有固有的婚丧习俗,禁忌很多。一般禁止与外族通婚。妇女多从事占卜和巫术,能歌善舞。男子职业多为铁匠、贩马人、乐手等。
几千年来,吉卜赛人无论生活在任何地方,始终以保持共有的“吉卜赛精神”为无上荣耀,顽强地沿袭着本部族的许多古老习俗,特别是在婚俗、礼仪、服饰、宴客、娱乐等方面都保持着惊人的一致。
据统计,吉普赛定居者已占总数的四分之三。定居后大多受当地的文化影响,社会、经济、语言均已发生变化,通用所在国语言,有的甚至已与异族通婚。现在仍在流浪的吉普赛人虽然力图保持其传统生活方式,但也在发生变化,如有的已用汽车代替大篷车。他们受周围其它民族的影响,但却保留许多本部族的古代信仰。
吉卜赛人的家庭十分重视对孩子的教育。那些幼小的孩子因父母要外出干活,经常由外祖母或祖母照看。如果家中有成年的女儿,长女应该先出嫁,如继续留在家中,全家就会感到不光彩。因此,吉卜赛姑娘大多早婚,十四五岁便告别闺阁做了他人之妻。
青年男女的婚事都由父母包办。一般来说,吉卜赛人不和异族人发生婚姻关系,只在本族范围内婚配。如果一名外族男子深深爱上一位吉卜赛姑娘,而姑娘也倾心爱上这个男子,他们只有征得姑娘父母的同意和部族首领的认可才能结合,否则便会“棒打鸳鸯”。吉卜赛人中还保留着这样一种习俗,姑娘到出嫁的年龄,只能结婚一次,她一生都必须同丈夫生活在一起。因此,吉卜赛人对待婚姻的态度十分慎重。
吉卜赛人对待性问题一向严肃认真,他们注重传统道德,严禁性生活放纵。按照传统习惯,婚礼上一项重要仪式是检查新娘的贞操。在吉卜赛人的观念中,新娘必须是“纯洁的”,即必须是处女,而且须经首领指定的宿营地的老妇人验证。午夜时分,众人沉浸在欢乐之中时,新娘在老妇人及几位妇女的簇拥下,进入新婚大篷车里,让老妇人检验。如果新娘是处女,老妇人及妇女们退出大篷车,新郎进入大篷车,同新娘共享新婚同房的欢乐。房事结束,新郎会走出车篷,并高举染有鲜血的床单,以证明新娘是贞洁的。老妇人则在全场欢呼声中走进大篷车,用红色头巾盖着新娘的面部,领着她走到众人面前,宾客们会纷纷向新娘的父母、新郎表示祝贺,新娘便在众人面前唱着表示自己贞洁的歌曲。在吉卜赛人眼里,检验新娘是不是处女的仪式是很重要的,这同婚礼本身一样具有重要意义。
吉普赛人特别敬重马,不吃马肉。他们有一句俗语:“身为吉卜赛人而无马,不能算是真正的吉卜赛人。”马对于吉卜赛人来说,不仅是坐骑,是驮兽,是供出售的商品,而且也是忠实的朋友。因此,在吉卜赛人的任何场合,你都不会看到用马肉烹制的菜肴,这是有违他们的禁忌的。
萨米部落:戴四角帽的部落
部落状况与历史发展
萨米人又称拉普人或拉普兰人,是欧洲最古老的部落之一。他们源于亚米,属于黄种人,身材较小,皮肤棕黄,颧骨高,有浓密的黑发。萨米人共有9种土著语言,都属于芬兰乌戈尔语系。
一万年前,萨米部落从亚洲来到欧洲北部,之后就自由地驰骋在北极地区一望无际的冰原上,过着无拘无束的游牧生活。他们没有建立起自己独立的国家,也不希望受任何人统治。16世纪后,欧洲白人进入了萨米人的世界,占有了他们的土地和资源,萨米人逐渐落入外族统治,被人为分割到挪威、瑞典、芬兰和俄罗斯。后来经过斗争,萨米人在北欧三国建立了萨米议会,把整个北极地区视作一个“萨米国家”,增强了自主权。
萨米族总人口约有8万,是世界上人数最少的土著居民之一,其中约4万人是挪威公民,1.7万人住在瑞典,5000人住在芬兰。在俄罗斯只有2000人左右,集中生活在西北部的科拉半岛上。
以前的萨米人狩猎野鹿,在荒原间捕鱼和采集野果,在温暖季节则贩卖肉类、皮衣与自家特制工艺品。但现在萨米人大多饲养驯鹿,并且愈来愈多地开始农业生活,渐渐地驻扎下来。萨米人的深蓝镶红彩花边的传统服饰、精美毛皮制品和小刀、皮鼓等工艺,今日已被人们认定为最能代表北方极地的独特色彩。
萨米人的主食是土豆烧鹿肉和大麦饼,鹿肉放在露天火堆里烤熟。大麦饼在发烫的石头上烘至半熟后,再放在火上烤熟,吃的时候以驯鹿奶制成的乳酪作作料。萨米人喜欢喝咸咖啡且很少加奶,因为鹿奶难挤,而幼鹿比人更需要奶。
以驯鹿为伴的生活
驯鹿是萨米人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驯鹿属于北极鹿家族,是唯一雌雄都长角的鹿种,主要以荒野上的植物和菌为食。在萨米语中,描写驯鹿的词汇就有400多个。
很早以前,萨米人赶着驯鹿、拖着帐篷在北极冰原上过着半游牧式的生活。如今,他们虽然不再过游牧生活,但饲养驯鹿依旧是重要的谋生方式之一。萨米人在自家驯鹿的耳朵上刻上记号,然后将驯鹿放到野外与其他驯鹿混合成群,任其繁衍,并定时捕获它们。
在芬兰北部地区大约有20万头驯鹿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原野上。每年年底,家家户户都要清点自家驯鹿的数量。萨米人将紧跟母鹿没有标记的幼鹿做上自家的记号。每年,萨米人要屠宰四分之一的驯鹿加工成各种半成品。
传统的萨米人不使用货币,交易时以货易货。他们主要用驯鹿皮换取日用品。男人们带着成卷的鹿皮来到附近的乡村市场,换得工具、谷物和其他生活必需品。
过去,萨米人的生活几乎全部依赖驯鹿。鹿皮可以制成衣服、皮靴、被褥和帐篷。鹿角和骨头则用来制作工艺品、药品、工具。鹿舌和骨髓的味道很可口,鹿奶含有丰富的营养,可做成奶酪保存。萨米人还将经过熏烤的鹿肉加工成火腿。在北欧,驯鹿肉的价格非常昂贵,1公斤鹿肉价值几十美元。
冬季的拉普兰是滑雪者的天堂,坐驯鹿雪橇最受游客欢迎。传说中,驯鹿同圣诞老人形影不离,是圣诞老人的得力助手和代步工具。拉雪橇的驯鹿长约2米,长着很长的分成许多叉的角,蹄子宽大,尾巴短小,颊部灰白,拉起车来温顺稳当。人们坐在雪橇上,在广阔无垠的林海雪原中驰骋,欣赏周围的极地美景,会有一种置身仙境的感觉,仿佛自己也成了圣诞老人。
着装、婚俗与节日庆典
萨米人信仰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他们相信大自然中从动物到石块都有灵魂。他们最具有特色的四角帽与萨米人跟风神斗争的故事很有渊源:相传很久以前,拉普兰地区狂风肆虐,人们无法居住。后来,萨米人想出了好办法——把风神套进一个口袋。风神在袋子里面东南西北四处乱窜,后来口袋就演化成了现在的四角帽。
除了帽子,萨米人的民族服饰也很有特色。它们大多是手工制成、搭配蓝红黄三种鲜艳色彩的麻布,上衣多为深蓝和天蓝色,领口、前襟、肩部、袖口和下摆处都有金黄和大红两色相间的花边。男人们喜欢在腰部佩戴漂亮的芬兰刀,脚蹬足尖翘起的鹿皮靴,显得粗犷豪放。女人则喜欢戴镶有花边的红色遮耳帽。
生活在斯堪地那维亚半岛北部的萨米人的婚礼十分实际。在皈依了基督教后,萨米人也开始在教堂中举行婚礼,但实际上,他们仍保留着传统的结婚方式。两位年轻人从恋爱到结婚是十分迅速的,如果双方都很满意,就在家中举行小型宴会,席间新婚夫妇互相交换戒指,再按照古老的萨米人方式拥抱——相互搂住对方的脖子,摩擦鼻尖。之后马上去教堂神父那里注册。
有时新娘和新郎将五六套衣服穿在身上,并往皮毛护腿里塞干草和苔藓,以使自己体态丰盈。新娘还披戴无数条披巾,其中一条围在胸前,做成皮手筒。富有的家庭将举行更大的宴会进行庆祝,宴会通常要有唱歌和饮酒的活动。
每年6月1日是萨米人的元旦,这是因为每年6月初小鹿出生;萨米人向政府缴税,也以5月31日为一个财政年度的结束来结算。萨米人讲究路程远近,也以鹿每行走7至8千米必须撒一次尿为一个计算单位。
富有现代气息的极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