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成功的奥秘
4307300000014

第14章 男人用脑提高自我,每天进步一点点(3)

有时候人容易在自信中膨胀,而变得自大,沉醉于自我中而迷失了自己却不自知。通过批判和反省,我们能够更好地认知自我,认识到无论自认为做得再好的事情,都是有需要不断完善的地方的,都是存在差距的,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地付出努力,不断地超越自我,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获得进步。

社会在进步,企业要在进步中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个人也要在不断的成长中去适应社会和企业的发展变化。所以我们要不断地否定并超越自己,在持续反省中成长,在不断否定中超越。

别克汽车有则平面广告,广告词是“人生是一次旅行,适时回首,才能皈享心灵的欢愉”。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在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需要适时回首。并不是一刻不停息地埋头行驶,就会强大,而经常性地停下来,对自己进行一次一次的梳理,对走过的路进行回顾、总结、检讨,这样才会在愉悦中走得更远。

谦逊为人,在别人建议和自我反省中提升

处世唯“谦”字了得!若一味狂妄自负、骄傲自大,只会失去处世的根本。

目中无人高高在上不但不能引起别人的尊重,反而会引起他人背后甚至当面的讥笑。获得别人尊重的唯一要诀,就是练好“谦”功,先尊重别人。

富兰克林年轻时,是一个骄傲自大的人,言行不可一世,处处咄咄逼人。造成他这种个性的最大原因,归咎于他的父亲过于纵容他,从来不对他的这种行为加以训斥。倒是他父亲的一位挚友看不过去,有一天,把他唤到面前,用很温和的言语,规劝他一番。这番规劝,竟使富兰克林从此一改往日的行为,踏上了他的成功之路!

那位朋友对他说:“富兰克林,你想想看,你那不肯尊重他人意见,事事都自以为是的行为,结果将使你怎样呢?人家受了你几次这种难堪后,谁也不愿意再听你那一味矜夸骄傲的言论了。你的朋友们将一一远避于你,免得受了一肚子冤枉气,这样你从此将不能再从别人那里获得半点学识。何况你现在所知道的事情,老实说,还只是有限得很,根本不管用”。

富兰克林听了这一番话,大受启发,深知自己过去的错误,决意从此痛改前非,处事待人处处改用谦虚的态度,言行也变得谦恭和婉,时时慎防有损别人的尊严。不久,他便从一个被人鄙视、拒绝交往的自负者,一变而成为受人欢迎的成功人物了。

如果富兰克林当时没有接受这样一位长辈的劝勉,仍旧事事一意孤行,说起话来不分大小,不把他人放在眼里,那很难设想他日后能为一位伟人。

言行妄自尊大,将使与你接触的人,个个感觉头痛,获得一个不快的印象,从此你所能交得的新朋友,将远没有你所失去的老朋友那样多,直到了众叛亲离的绝境而后悔不已。试想到了那时,你做人还有什么趣味?你行事还有什么伟大的成就?你的名誉还能靠谁来传扬呢?

人们都不喜欢那些常爱自吹自擂的人,你当然不愿人家也是这样看待你。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在自己谈吐行动之间,处处给人留下一个自由旋转的余地,如果你的意见的确是对的,他们经过思索之后,自然会乐于接受的。万一他们抱着一种成见,始终坚持不接受,那你也必须知道:过分强调、夸大的语气,并非是征服他们的武器,反而易使他们更走异端,与你深沟高垒地对峙起来了。

有位企业家曾说过:“当你经过千辛万苦使你的产品打开市场的时候,你最多只能高兴五分钟,因为你若不努力,第六分种就会有人赶上你,甚至超过你。”

当你被上司提升或嘉奖的时候,常常会自鸣得意吗?如果是,那你就要好好学一番涵养的功夫,把你那因升迁而引起的过度兴奋压平下去才好。你所拟的一生计划,当然是非常伟大的,但在你没有达到这个伟大目标之前,中途的一些升迁,真可说是微乎其微的小事。也许在你实行一个计划时,一着手就大受他人夸奖,但你必须对他们的夸奖一笑置之,仍旧埋头去干,直到隐藏在心中的大目标完成为止。那时人家对你的惊叹,将远非起初的夸奖所能及。

美国南北战争时,北军格兰特将军,和南军李将军率部交锋,经过一番空前激烈的血战后,南军一败涂地,溃不成军,李将军还被送到爱浦麦特城去受审,签订降约。

格兰特将军立了大功后,是否就骄奢放肆、目中无人起来了呢?没有!他是一个胸襟开阔、头脑清晰的大人物,他绝不会做出这种丧失理智的行为来!

他很谦恭地说:“李将军是一位值得我们敬佩的人物。他虽然战败被擒,但态度仍旧镇定异常。像我这种矮个子,和他那六尺高的身材比较起来,真有些相形见绌,他仍是穿着全新的、完整的军服,腰间佩着政府奖赐他的名贵宝剑;而我却只穿了一套普通士兵穿的服装,只是衣服上比士兵多了一条代表中将官衔的条纹罢了。”

这一番谦虚的话听在人家耳里,远比自我炫耀、自吹自擂好得多。唯有对自己的成就发生疑问的人,才爱在人家面前吹牛,以掩饰那些令人怀疑的地方。一个真正成功的人,是不必自我吹嘘自我炫耀的,因为你的成绩,你的成功,别人会比你看得更清楚。

也许你以为格兰特将军的自谦,固然值得赞美,而李将军以败将的身分,居然也昂首挺胸、衣冠整齐,似乎有些骄傲呢?其实不然,李将军虽然战败,但仍能坦然忍受耻辱,这正是他勇敢坚毅的地方。他这样做,是表示他把失败当作一种经验,而非一种耻辱,如果能再给他一次机会的话,他仍能挺身奋战、争取光荣。所以他也可以说是不失为一位伟大军人的风度。他之所以与格兰特持相反的态度,并非不肯谦虚,实在是由于两人所处的环境不同。

格兰特将军不但赞美了李将军的态度,而且也没有轻视他的战绩。他认为自己的成功和李将军的失败,都是偶然的机会造成。他说:“这次胜负是由极凑巧的环境决定的,当时敌方军队在佛吉尼亚,几乎天天遇到阴雨天气,害得他们不得不陷在泥淖中作战。相反的,我们军队所到之处,几乎每天都是好天气,行军异常方便,而且有许多地方往往是在我军离开一两天后便下起雨来,这不是幸运是什么呢!”

格兰特将军把一场决定最后命运的大胜利,归功于天气和命运,这正表示他有充分的自知之明,始终没有被名利的欲念所埋没。曾经有人说:“愈是不喜欢接受别人赞誉的人,愈是表示他知道自己的成功是微不足道的。”

假使你常常为芝麻小事而得意忘形,接受别人的称赞,自己拍自己的肩膀,把它当作一桩了不得的事情,那你无异于是在欺骗自己,就像那些被魔术欺骗了的观众一样。从此你将走上失败之路,因为你早已没有自知之明,盲人骑着瞎马乱闯,怎么会有成功的希望呢?

向人请教,不必注重对方身分的高下,但必须问对人。

在罗斯福任美国总统期间,当他去打猎的时候,便去请教一个猎人,而不是去请教身边的政治家;反之,当他讨论政治问题时,他也绝不会和猎人商议,而是和政治家开会。

有一次,罗斯福和一个牧场工头出外打猎,罗斯福看见前面来了一群野鸭,便追过去举起枪来,准备射击。但这时那个工头早已看见在那边树林中还躲着一只狮子,忙举手示意罗斯福不要动,罗斯福眼看野鸭快要到手,于是对那建议不予理睬。结果狮子在树林中听到了响声,便立刻跳了出来,窜到别处去了。等到罗斯福瞧见了,再赶紧把他的枪口移向狮子时,已经来不及而被它逃脱了。

牧场工头立刻瞪着愤怒的眼睛,向他大发脾气,骂他是个傻瓜、冒失鬼,最后说:“当我举手示意的时候,就是叫你不要动,你连这点规矩都不懂吗?”

罗斯福对于自己受到身份那样低下的牧场工人所训斥,他会怎样应付呢?大发雷霆吗?打他两记耳光吗?不,他是深明“求教原则”的人,绝不会干出那样丧失理智的事情来。他对于那顿责骂,竟安然“逆来顺受”,并且以后也毫不怀疑地处处对他服从,好像小学生对待老师一般。他深知在打猎上,对方确实高他一筹,因此,对方的指教是不会错的。

总之,谦虚的人才能在别人的帮助下更加地接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