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说:“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这是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让我们在无穷的宇宙长河中去探索无穷的真理吧!”成功的人,不仅敢于异想天开,还会想朱迪森的一样,勇于实践,勇于把“异想天开”变成“事实”。但是如果你没有这个异想天开,怎么会想到“会移动的扣子”和拉链呢?
在今天填鸭式的教育体系中,异想天开的人被斥责为痴人说梦,或着狂傲自大。老师和家长对孩子们说,不许这样,只需那样,严重地束缚了孩子们活跃的思维。就像爱迪生问为什么1+1=2呢?小学老师觉得他就是故意捣乱,而只有爱迪生的妈妈认可儿子的这种“异想天开”,才为世界又培养出了一个伟大的科学家。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这句话本来是央视台的一个广告词,用在这里是告诉大家:年轻人一定要有梦想,要敢于异想天开。敢于异想天开,有了美好的梦想,你才进步的动力。民族的创新,需要异想天开;个人的成就,需要异想天开。如果只是墨守成规,怨天尤人,那么你的明天一样的残云密布,没有阳光。只有心怀美好,异想天开,你的明天才会阳光明媚,灿烂动人。
成功源自目标的指引
除非先有梦想,否则一切皆不成。
从这句名言,目标的重要性可见一斑。目标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没有目标,我们就像在没有指南针的大海中航行,可能要走很多弯路才能到达大洋彼岸,或者会葬身于茫茫大海。有明确的目标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至于最终是成功或是失败,就全看我们是否能始终走在正确的方向上。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例子来体会一下目标的威力:
一位叫霍华德的年轻人在25岁那年被公司解雇了,在经历了几天的低沉后,他很快做出决定,要利用失业的这段时间规划一下自己今后的人生,而这是他在公司上班期间从未考虑过的。最后他为自己的一生列出了107个目标。这些目标中,有些是关于探险的,有些是关于荣誉的,有些是关于致富的,还有一些是关于家庭梦想的,例如,让自己的孩子都能上大学等等。令人经吃惊的是,霍华德成功的实现了107个目标中的93个,实现了大约90%的目标。这其中,最为有名的是他于1988年带领NotreDame橄榄球队获得全美冠军,成为最为成功的橄榄球教练。
霍华德的成功表明,目标改变人们生活的力量令人感到敬畏。
虽然目标很重要,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意识到这个问题,如果我们随机问一百个人他们的目标是什么,我相信多数人会一脸茫然,甚至会觉得这样的问题太无聊。世界上富有的人还是少数的,大多数人都是很普通的人,其实并不是他们没有机会也不是因为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遭受致命打击,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他们没有制定自己的目标,只是走一步看一步。当他们遇到危机的时候会说自己没有什么损失,因为自己没有事先制定目标也就不存在达到不达到的问题,这只是一种自欺欺人的想法罢了。
这就像我可以说船停在码头比较安全,飞机停在地面比较安全,房屋空着不用比较安全。因为船离开码头会有风险,飞机离开地面会有风险,有人住进房屋也会有风险。设定目标有风险,但是不设定目标,风险更大。理由很简单,建造船只是为了在海中航行,飞机是为了在天上飞行,而房屋是了为供人居住。同样的道理,人来到这个世上也是有目的的。人需要有意义地生活,所以,人需要目标。
目标可以决定一个人事业的成败兴衰。有了远大的目标便不易满足,会不断的去奋斗,直到自己的目标成为现实为止。人若无目标终生便忽忽如狂,走到哪算哪,那么他便是死亡的第一个目标。动物如果没有目标,它在食物的争夺中便会成为猎物。目标可以决定你的未来;目标可以决定你人生的成败;目标可以为你人生的航程树起一座宏伟的灯塔。
我们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自身条件和背景差不多的人在同一个公司工作,几年过后大家的境遇却完全不同,其实造成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不在于个人自身的实力怎样,关键在于有的人有自己的规划,对自己要达到什么目标非常明确,所以自己前进的方向非常明确;而有的人并没有长远的打算,只是关注眼前的事情,久而久之,自己就落后了。同样是在皇后区卖花生,里米和斯汀的遭遇截然不同。
里米在一个杂货店隔壁经营一家兼卖咖啡和花生的小店铺。一直被人们称为里米大叔。每次里米煮咖啡和花生的时候,都会吸引很多人。他用煤炭、手摇的烤炉烤花生。将烤完的花生放进一个大纸盒。一袋卖五分。里米出身贫穷。一直过着穷人的生活,他死的时候也还是穷人。他为花生费尽心机,斤斤计较,除此之外他对自己的生意没有什么打算。
和里米不同的是,斯汀为了他的生意颇费心思。在最初的几年里,他给自己制定的目标是:花生的销售额要每年增涨20%。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除了在花生的质量上下功夫外,还很注意一些其他方面的事情。例如,他会在自己产品的包装上面因上“坏斯汀”的字样。人们看到招牌时都会觉得可笑,但还是照买他的花生。后来,斯汀以佣金制请了许多男孩为他销售花生。他的招牌做得越大,他的生意也就越好。不久,他获得在南卡罗莱州博览会以及当地运动会销售花生的权利。他的声誉与生意一直在成长。今天,斯汀已经是位很成功、很富有的人了,他为花生动了许多脑筋,所以应该获得那些财富。
他们两个人的区别在哪?里米只是为了生存在卖花生,并没有想过要做出什么名堂,但是斯汀就不同,他把卖花生当成自己的事业,费了很多心思,自己制定了明确的目标,为了实现目标他会想出各种吸引人的招数,吸引了更多的顾客,自己的生意也越做越大。
一个人如果没有目标,在人生的海洋中就找不到方向,到达的永远是失望和失败的海岸。许多人都犯了这个错误,都随大家在原地打转,却没有勇气为自己树立远大的目标,他们会觉得大家都这样做,那就没有错了。所以注定了大多数人只能是在平凡中度过自己的一生。可见,如果你想过好的人生,先要先有好的目标,这样你才会有目的的工作和学习。
一位哲人曾说过:“我们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却有着不同的地平线。”有一个明确的可实现的目标,自己就已经在通往成功的路上领先别人一步了。所以,从现在起,就为自己制定一个远大的目标吧!它有多远大,就让它多远大吧!
一个科学的目标,换来一个理想的人生
一个崇高的目标,只要不渝地追求,就会成为壮举——华兹华斯。
人生就如一场旅程,如果没有一个旅程计划,那你打算如何到达终点?目标是成功的基石,每个人都有着自己不同的人生目标,它不一定要有鸿鹄大志,不一定要憾天动地,但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不能盲目的制定。哪里都是目标,哪里就都没有目标。一个科学的目标,可以换来一个理想的人生。反之,你会愈走愈远,甚至南辕北辙。
无论在世界各大报刊的报告上,还是研究机构提供的排行榜上,哈佛大学的排名经常是世界第一,哈佛的学子更是引领各行各业的拔尖人物。为什么会这样呢?哈佛大学就做了一场研究。
这一年,又一群意气风发的天之骄子从美国哈佛大学毕业了,他们即将开始穿越各自的玉米地。这些哈佛毕业生的智力、学历、环境条件都相差无几,所不同的是,他们对各自的人生目标的定位不尽相同。临毕业前,哈佛对这批学生进行人生目标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3%的人,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
25年后,哈佛大学再次对这批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显示:3%的人,25年间他们朝着一个方向不懈努力,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的成功之士,成为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10%的人,他们的短期目标不断实现,成为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60%的人,他们安稳地生活与工作,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剩下的27%的人,他们的生活没有目标,过得很不如意,并且常常在埋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这个“不肯给他们机会”的世界。
这些毕业生的学历、智力、环境几乎一摸一样,但是为什么生活质量却堪称天壤之别?因为目标!哈佛大学的这场研究报告,以准确的数字、确凿的事实告诉我们:一个科学的目标,换来一个理想的人生;而没有目标或者目标模糊的人,换来的则是不尽如人意的人生。
人生没有目标,就没有奋起直追的持久动力。所以,27%没有目标的人,活得很不如意,因为他们根本没有方向,没有动力。相反的,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的3%的人,因为有了持久的动力,成为让人羡慕的成功人士。
居里夫人说:“当你有一个伟大目标是,你就会把工作当作休息。”居里夫人的一生,都贡献给了科学实验,她一点也不觉得辛苦,而是觉得是在“休息”。所以,居里夫人的人生灿烂而又美丽。无独有偶,20世纪另外一个女设计家玛丽·奎恩特,也因为一个美好的目标而让世界侧目。
20世纪50年代,但玛丽·奎恩特的设计还出世之前,女孩子们的衣着毫无特色,通常是穿着母辈的老式衣服。从小爱美的玛丽就暗暗发誓,自己要成为一个专为女孩设计衣服的设计师,让女孩子都穿上她们自己所喜欢的衣服。
1955年,年轻的玛丽·奎恩特和丈夫在伦敦著名的英王大道开设了第一家“巴萨”百货店。玛丽·奎恩特推出的第一件服装,就是后来名闻遐迩的“迷你裙”。玛丽当时的战斗口号是:“剪短你的裙子!”虽然当时他们的产业极小,更属时装界的无名之辈,但这种微弱的震动,恰预示着服装界未来的强烈地震,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步。
1965年,玛丽·奎恩特进一步把裙下摆提高到膝盖上四英寸,这一风格后来被誉为“伦敦造型”。60年代中期,“伦敦造型”成为国际性的流行样式。新时装潮流不可遏制,青年人狂热地欢迎迷你裙,中年女性也以惊羡的目光接受这一变革,多种不同的迷你风格装应运而生。最后,即便是最保守的高级时装店,也悄悄地剪短了他们的裙子产品。玛丽·奎恩特赢得了全世界的胜利,她开始把自己的时装店开遍到全英国,开遍世界,仅美国就有320位经销商,已成为百万富商行列中之一员。
记者采访她的成功之路时,玛丽说:“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决不回头。”
是的,生活中有了目标,就会产生一种流淌着的动力。即使是茫茫的黑夜,也仍不致迷失方向。无论是居里夫人,还是玛丽,她们都有一个坚定的目标,然后毕生为之奋斗,所以,她们成功了。相反的,错误的目标,将引领错误的路线,或者让你无法达到终点。
第一个从英法两边海岸游过英吉利海峡的女性叫费罗伦丝·查德威克。也许大家都不知道,查德威克是第二次才成功游过这个海峡的。34岁的费罗伦丝·查德威克第一次横渡海峡时,距离加州海岸只有半英里,但她放弃了。为什么?查德威当时不假思索地回答道:“说实在的,我不是为自己找借口。如果当时我看见陆地,也许我能坚持下来。”
真正令查德威半途而费的不是疲劳,也不是寒冷,而是因为她在浓雾中看不到目标。查德威克小姐一生中就只有这一次没有坚持到底。所以,两个个月之后,她成功地游过了同一个海峡。她不但是第一位游过卡塔林纳海峡的女性,而且比男子的纪录还快了大约两个钟头。。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明确的目标、正确的方向和路线,才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到达自己的目的地。如果方向弄错了或是路线选错了,不但耽误时间,而且和目标背道而驰,越行越远。科学的目标,是力量的源泉,是我们心中的绿洲,是指路的明灯,引领我们走向成功,实现梦想。如果你想有一个理想的人生,那么请从树立科学目标开始吧。
先瞄准后开枪,否则就是“盲人摸象”
前进的道路需要正确的目标指引,准确地把握人生之舟的航向,是通向成功的第一步。
开枪射击的程序:托起枪——瞄准——扳动开关——射击。目标明确,扳动力恰到好处,方能百发百中,弹无虚发。如果没有瞄准目标,就慌乱开枪,不仅不能射中目标,还可能伤及他物。做一件事情,亦是如此。只有确定目标,才能有的放矢,否则就宛如“盲人摸象”,找不到重点。
很久以前,西撒哈拉沙漠中的旅游胜地之一比赛尔,是一个只能进、不能出的贫瘠地方。在一望无际的比赛尔沙漠里,没有指南针的指引,人们就像进入一座迷宫,找不到方向。这时,一个人如果凭着感觉往前走,他只会走出许多大小不一的圆圈,最后的足迹十有八九是一把卷尺的形状。因为人们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所以他们一直都没走出去过。后来,一位青年出现了,他发现比赛尔四处都是沙漠,一点可以参照的东西也没有,于是,他找到了北斗星,在北斗星的指引下,他成功地走出了大漠。这位青年人于是成了比赛尔的开拓者,他的铜像被竖在小城的中央。铜像的底座上刻着一行字: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
方向就是目标,目标就是我们要到达的目的或境界。年轻人要走出来,他必须选择一个方向,一个目标,于是,他瞄准了北斗星为前进的方向,最终走出沙漠。
成功的人之所以获得成功,是因为他们树立了科学、可行的目标,目标可以动力,动力导致行动,行动必然会成就成功。因此,只有拥有一个科学、可行的目标,才能够高瞻远瞩,取得大的成功。
我们周围有许多人,他们整天辛勤工作,从不偷懒,但一生只能养家糊口。从外在表现看起来,他们兢兢业业,很让人敬佩,但他们老了,却会感到自己的一生过得并不精彩。相比之下,一些并没有他们勤奋的人却取得了比他们大的成就,过上了比他们更好的生活。这让他们百思不得其解。
他们不明白,其中的秘诀就是,所有成功人士都有一个突出的特征:做事有明确的目标。成功离不开明确的目标。人们没有目标,就是航海中没有灯塔,沙漠里没有方向,黑暗中没有光亮,生活一切漆黑,没有希望。
但是,伟大的目标必须清晰明确,切实可行。否则就是痴人说梦,空夸海口。
某工厂的一台机器因丢失了一个螺母无法运转,影响了整个生产进程。老板心急如焚,找到维修工说:“你必须在两分钟内让机器恢复运转。”“一个螺丝而已。两分钟换一个螺母,这还不是小事一桩?”维修工心里这样想着,于是拍着胸脯向老板担保:“放心吧,老板,最慢一分钟,我就让机器恢复运转。”说完,维修工拿着扳手、钳子等工具和一大铁盒型号各异的螺母来到那台机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