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先贤教你学处世
4306000000002

第2章 郑庄公欲擒故纵击败公叔段

春秋初年,郑国的武公去世后,太子寤生继位,他便是郑庄公。但郑庄公的位子坐得很不踏实。原来郑庄公在他母亲姜氏做梦时出生,使姜氏大受惊吓,所以不讨她的喜欢,还给他起了个怪怪的名字“寤生”。后来,姜氏又生一个儿子,取名段。段从小就机智灵巧,一表人才,人们都尊称他为“公叔段”,姜氏也十分喜欢这个儿子。

郑武公在世时,姜氏三番五次地要求丈夫废长立幼。可武公怕这样做会引起内乱,所以没有依她,只是封给公叔段一个小城作为食邑。对于这事,武姜、公叔段一直心怀不满,所以武公一死,他们便加紧了夺权步骤。

有一天,姜氏找来郑庄公责问:“你已继承了王位,拥有数百里土地,而你的同胞弟弟却只有一座又小又穷的城邑,你于心何忍?”

郑庄公不露神色,恭敬地问道:“依母后的意思应该怎样才好呢?”

姜氏用命令的语气说:“给他一个大城,最好将制邑封给他。”

庄公为难地说:“父亲生前曾经再三告诫,制邑的地位非常重要,不能封给任何人。”便请母亲重挑一个地方。

姜氏就说:“那就京邑吧。你若还不同意,就不如把我和你弟弟赶出郑国算了!”郑庄公见母亲这样做,只好无可奈何地答应了母亲的要求。

姜氏要将京邑划给公叔段,是包藏着祸心的。京邑是个富裕、险要之地,公叔段到那里可以图谋大的发展。郑国的大臣们听说庄公要将京邑封给公叔段,大都表示反对,认为这样做无异是一国二君,太危险了。庄公只是悲伤地回答:“母命难违啊!”

公叔段临行前,姜氏和他商定好,由公叔段到京邑去聚兵积粮,扩大实力,一个留在庄公身边,以作内应,等到时机成熟,就一举夺取王位。

公叔段到京邑后,果然不遗余力地网罗亲信,招兵买马。他还增高了京邑城墙的高度,又下令说:凡在自己属地的赋税,一律不再上交国库。过了不久,他又寻找借口侵占他人的封地,实力一天天强盛起来。

有人将公叔段的胡作非为告诉了庄公,庄公只是一笑了之,不作回答。有人对庄公说:“京邑城墙的高度,先王都有规定。如今公叔段不按规定修城,您就及时阻止他,以免后果难以收拾。”

郑庄公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但他心里另有打算,所以只是很为难地说:“我母亲希望这样,我又有什么办法呢?”

郑国的上卿公子吕看不惯公叔段的所作所为,便和大臣祭足商议,祭足说主公胸有成竹,你不妨一个人去见见主公。公子吕便私下求见庄公,请求带兵讨伐公叔段。庄公推心置腹地对他说:“我知道母后和公叔段在图谋篡位,但他们的阴谋还没有被天下人所知。如果现在就予以讨伐,国人就会骂我无情不孝,反生祸乱。所以我只好装聋作哑,听之任之。等他们罪恶昭彰后,再除不迟!”

公子吕听罢,深深佩服庄公有远见,但他仍然担心公叔段的势力越来越大,不好对付。庄公便将自己的打算详细说了一遍,公子吕十分佩服,说一切听从主公号令执行。

第二天,郑庄公在早朝时突然宣布,他近日内要前去朝见周天子,此后国政由祭足大夫代理。下朝后,他又亲往母亲姜氏面前辞行,说了一番自己不在时请母亲多多保重的话。过了几天,庄公就带了很多礼物和人马朝见周天子去了。

姜氏见庄公走了,非常高兴,立即写了一封密信派人送往京邑,让公叔段于五月初起兵,里应外合,发动政变。

公叔段接密信后,立即行动,诡称庄公出国,自己要代理朝政,倾全邑兵力,离开京邑,直向都城扑去。但行到半途时,忽然有消息传来,说京邑已被公子吕带领的队伍占领。公叔段大惊失色。

原来,郑庄公朝见周天子是假,促使母后和弟弟提前起兵造反是真。庄公根本没有离开郑国,姜氏派人送给公叔段的密信也被庄公的手下人截获,庄公留下这封信作为罪证,又假造了一封差人送给了公叔段。

而公子吕的队伍早就埋伏在京邑的附近了,等公叔段一离开,不费吹灰之力就端了他的老窝。

公叔段命令回军夺京邑,但军营中许多人都知道了他这次是在搞谋反叛乱,纷纷如鸟兽散,有的开了小差,有的倒戈投向庄公一边。公叔段见事已败露,大势已去,就拔剑自刎了。

郑庄公不愿诛杀参与谋反的亲母,就差人将姜氏写给小儿子的密信送还给她。姜氏无颜以对,灰溜溜主动离开了后宫。

欲歙固张,欲擒故纵,胜战之道也

对于公叔段的倒行逆施,郑庄公开始时曾警省教育,但不见效果,后来不得不运用谋略诱使其自赴灭亡,其做法也可谓是十分明智的。

老子说:“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去之,必固举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郑庄公所用的方法,就是“将欲歙之,必固张之”的欲擒故纵谋略,最终取得了成功。作为国君,郑庄公当然不能容忍别人坐大,危及自己的地位,所以,他使公叔段“歙”是必然的选择,即收敛、削弱、剥夺公叔段的势力。但为了达到“歙之”的目的,郑庄公却出人意料地逆其道而行之,就是不断满足母后和弟弟的欲望,先使他们“张”。

郑庄公明知弟弟公叔段要求封地的目的是培植党羽,扩展势力,和自己作对,但他并不预先制止他,而是顺应他,答应他的要求,让他顺着这条错误路线越走越远,以至于他们串通一气,发兵叛乱,祸心昭著于天下,终于激起朝廷内外人士的愤怒,使臣心、军心、民心归向自己一边,最后一举摧毁他。

从公叔段一方来看,开始他们非常嚣张,根本没有将乃兄郑庄公放在眼里,但到最后,众叛亲离,只好引剑自刎,“歙”得好彻底!郑庄公的战略意图就这样实现了。

从政治的观点看,这也在提倡一种“以退为进”、“以柔克刚”、“欲取姑予”、“欲擒故纵”的权术谋略。灭亡唐朝的朱温在当了后梁皇帝以后,有一次,率了一些大臣出大梁(今河南开封),出城数十里后,在一棵大柳树下休息。这棵柳树极为粗大,朱温信口夸赞道:“好一棵大树!”说罢,以目光扫视众人。

众人立即随声附和地说:“真是棵好树!”

朱温又说:“这棵树可以作车头。”

这些人又表示赞同道:“是,的确是作车头的好材料!”

其实,柳树根本就不能作车头,这时有一个人说:“这棵柳树虽然好,但是,作车头却必需用榆树。”

朱温这才脸色一变,斥骂那些一味迎逢他说柳树可以作车头的人如同指鹿为马,实在是些奸佞之徒,当场全部杀死。

朱温这种作法,虽然也是设置圈套,但他却是真正的“引蛇出洞”,这个蛇,就是那些一味迎合拍马的人。

事实上,在一些竞争或交际中,很多人或组织都是被这样欲擒故纵的方法所击败的,一些人听到了一些吹吹拍拍的话就飘飘然起来,感到很惬意,但就在这种过分的吹捧之下,他们却被这种软刀子置于死地而不觉,更可悲的是,这些人在输时还满口含笑!

看清了这些,我们就要在处世时加以运用或提防,运用“将欲歙之,必固张之”的谋略克敌制胜,收敛对手的气焰;另一方面,我们也应时刻保持冷静和警惕,不要被对手或别有用心的人捧起来后再摔下,这样一摔可是不会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