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趣说万事由来
4303700000084

第84章 文化教育篇(3)

1933年“红中社”编辑部创办的《工农通讯员》,是新华社历史上第一个新闻业务刊物。早期的对外宣传刊物是1940年10月出版的《中国通讯》,用英、法、俄三种文字油印。

新华社的第一个分社是西安分社。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爆发后,周恩来同志率领中央代表团抵达西安,在西安成立新华社西安分社。

建国后,新华社成为我国的国家通讯社,总社设在北京,现除台湾省外,全国其他省、市、自治区,港、澳特别行政区和人民解放军部队都设有分社,并在其他众多的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分社,每天除对国内播发新闻和新闻图片外,还用多种文字对国外播发中国国内的新闻,并进行多种新闻的抄收、传真和航寄等业务。

稿酬的由来

发表文章一般都有稿酬,但是稿酬并不是从来就有的,据说最早的稿酬起源于晋代。

在西汉,已有过出钱请人写文章的事。汉武帝时,陈皇后阿娇被冷落遗弃,住在长门宫。她为了能重新获得宠爱,便花了一大笔钱请司马相如写了一篇《长门赋》,想用这篇倾诉衷情的文章打动汉武帝。

结果汉武帝却没有因此而回心转意。宋代着名词人辛弃疾的名句“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用的就是这个典故。

到南北朝时的北周末年,当郑译被封为沛国公,并获得了当时的最高勋位——上柱国以后,他想请擅长文辞的高颖写篇庆贺的文章。高颖半开玩笑地回答说:“笔干,写不得。”并且又说:“不得一文,何以润笔?”

从此,人们便开始用“润笔”一词指因写文章作字画而获得的报酬。到明朝“四大才子”之时,替人写词作赋获得报酬已经不是新鲜事了。

简、册、函、封的由来

简书、帛书是我国最早的正式书籍。在造纸术发明以前,人们用竹简、木简记载文字、编写书籍,这种情况延续了1700年,是我国书史上的一个主要阶段,这个时期在书史上被称为“简书时期”。

凡用竹片书写的叫“简”,用木片书写的叫“牍”,把许多简牍用皮条或绳子编在一起,便成为“册”;古代的一册,实际是一捆。编册用的绳叫“编”,一般可用麻绳、皮绳、丝绳来编,有一句成语叫“韦编三绝”,是说孔子看书勤奋,编书的绳子都断了三次。

我国汉代用“牍”写信,其长度是汉尺一尺,故曰“尺牍”。写好以后,在“牍”上再加一块,当做信封,然后用绳子捆好,因此便把这块封缄叫做“检”。在“检”上签字叫“署”。“检”的中间有一块微凹的空间叫“函”。所以我们现在把“信件”叫“函件”。

将“函”上的绳子打结的地方用泥土封上,加盖上印章,以防人拆动,这种做法叫“封”,也叫“封泥”。我们今天仍把计算信的数量单位叫“封”,所谓一封信的“封”,便是从这里来的。

书的由来

书籍最早在中国出现。书的渊源可以一直追溯到甲骨、青铜器上所刻的文字,但甲骨、青铜器还不能称为正规的书。真正的书所用的材料是竹简、方版以及缣帛等,问世的时间,最晚也在30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

竹简,实际上就是竹片。一篇长文章需要使用大量的竹简来写,中间再用绳索横向编连起来,和“册”字的形状非常相似。

方版,是木板的一种,写上字就被人们称做“牍”。它通常一尺见方,所以也有“方”的别名。如果用它来写信,信件也就叫“尺牍”。

相比之下,缣帛显得非常轻便,写上字就是帛书。与竹简用绳子编连成册不同,帛书形成书籍的方式是折叠成卷。许多卷书聚集起来用布包好,称为“帙”。

两汉时期,造纸术出现,人们愿意使用纸质书,逐步抛弃了竹书和帛书。隋唐两代出现了大量的写本书。这种写本书所用的形式依然是卷子。

后来,人们觉得卷子收展起来很麻烦,就选用册页形式。这种形式就是把一幅长卷一正一反地进行折叠,使之成为一种长方形的折子,前后用硬纸做封面。

唐宋之际,人们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促进了印本书的问世。印本书大多采取单面印刷的方式,一个版面就是一页。装订的形式主要是包背装,即把印好的书页正折起来,文字朝外,版心也向外。明代以来,线装书又大行于世,就是用两张纸作为外封面,在书脊处进行打孔装订。

古埃及最早的书,所用的原料是纸莎草纸书。它只写一面,然后一张一张地用胶粘连起来,形成一部长卷。这种书自然不可能老是写下去,卷轴被分为若干栏。在犹太教徒集会上,规定要宣读的《旧约全书》前5卷,时至今日所采取的成书方式,依然是两个卷轴。

古希腊人为了使记笔记、做作业和记账更加便利,开始使用小的长方形木制、蜡制书板。两块以上的书板串起来就形成一个“笔记本”。后来,羊皮纸抄本所采取的形式就是每张羊皮纸对折若干次形成“书帖”,再加上一个护封,把书帖串起来,就是抄本。

大约在公元前后,这种做法被发明出来。多产作家们非常喜爱这种方式。过去,弄成卷轴的书,在他们的书房里所占的面积过大。而现在可以压缩成用羊皮纸折叠成的“书”,自然减少了很多麻烦。

抄本体积小,存放起来非常方便,许多张纸连在一起,书的部头也可以大得多。它还有一个突出的优点,那就是好查,在标了页码以后更是如此。书籍有了这些优点,所发挥的作用就更大了。

书籍称卷的由来

东汉蔡伦造纸以前,最初的书是写在竹简上的,书简用绳子编在一起,卷成一个卷,故而称卷。后来,因为竹简很笨重,阅读起来不方便,就改写在丝织品上。

在丝织品上写的书,称为“帛书”。为了便于保存,也把“帛书”依照篇幅的长短裁剪开,然后再折叠起来或卷起来,特别是卷起来保存更为方便,这样也是一卷一卷的书。

此外,古人往往把书中一类的内容卷在一起,于是“卷”也就成了计算书籍数量的单位。

图书的由来

图书指有图之书,而书中有插图,这在古代早已有之。

清人叶德辉在《书林清话》中说:“古人以图书并称,凡有书必有图……《隋书经籍志·礼类》有《周官礼图》十四卷。”可见,当时虽未发明印刷术,但给书籍插图已开先例。

在甘肃敦煌石窟发现的《金刚经》是唐代咸通九年(868年)所刊,卷首就有一幅十分精美的佛说法图。到了宋代,印刷术盛行后,书中有图更为常见。

明末以后,绘图书籍更为广泛,水平更高。如《三国演义》,附图达240幅之多,清代的《避暑山庄图咏》等书多以图文并重。这样世代相传下来,书籍又叫图书了。

国外书的由来

几千年以前,巴比伦人和叙利亚人就用钉子在泥板上刻字,刻有字的砖头就是早期的书。

古埃及时代的书已经接近现代书的概念。他们用一种草做成纸,用笔在纸上写字,然后把写过字的纸卷在一块骨头或木棒上,这就是一卷书。

埃及人用烟墨水在草纸上写诗歌、故事,作各种记载,甚至绘画。因为一卷草纸太长,既不便阅读,又不便携带,于是有人写成单张,如果张数多,便用绳子串起来,这样,才有了现代书的粗略形式。

从中世纪开始,书本的样子才比较接近现在印刷的书本。先用四张牛皮纸分别折叠,使每张变成两页,每两页夹成一叠,四张就有八页,如此称为“一部”。

这一部部的牛皮纸再送到抄写人手里抄写。抄写完毕后,便送去装订,最后剩下装饰与保存。

中世纪大多数的书都是圣经、传道书以及其他与宗教有关的书籍,其次是有关法律、医药与自然、历史的书,当然后来也出现一些记事和叙述式的书,当时的书大都是用拉丁文写的。

书店的由来

我国最早的书店产生于汉代,称为“书肆”,是当时长安街上经营书本典籍的专业市场。汉武帝曾下令征求上古遗书,组织有关人员专门抄写书籍。各种流派的学者为交流着述,便出现于书肆。

后来,“书肆”又称做“书栈”、“书铺”、“书棚”、“书堂”、“书屋”、“书籍铺”、“经籍铺”等;也有直称字号的,如“富文堂”、“养正斋”、“鸿运楼”、“崇文阁”等。当时书肆既刻书,又卖书。

宋代以后,书肆改称“书坊”。“书店”一名最早见于清朝乾隆年间。

袖珍本的由来

在出版物中,人们通常把那些版本较小的书籍称为袖珍本。袖珍本源自古代的巾箱本。

早在汉、晋时期,我国就有了版本较小的书籍,叫做巾箱本。巾箱是古时候人们装头巾的小箧,书籍可以放在巾箱里面,可见其小。

清乾隆年间,武英殿刻印的《经史》,剩下了许多小版本,弃之可惜,乃仿古人巾箱之意,刻印武英殿袖珍本书《古香斋十种》。这就是袖珍本这个名词的来历。

目前,出版发行的一些工具书,例如字典、英语词汇手册、地图以及英汉小词典等,也都有很多袖珍本。袖珍本不但携带方便、制作精巧,而且有的采取缩印技术,内容也变得丰富多彩。

纸皮书的由来

纸皮书今泛指有计划地大量生产、大量发行的廉价书籍。纸皮书源于英国。最早指那些纸质封皮的廉价书。

1935年开始在英国出版的“企鹅丛书”是纸皮书的发端。这套丛书的每一本封面上都有一个黑色的企鹅标记。其中包括小说、传记等不同类型的作品,当时每本售价6便士,这套丛书出版后,大获成功。

1938年,“培利坎丛书”也在英国诞生。同一时期,日本也出版发行了《岩波文库》、《改造文库》、《春阳堂文集》等丛书,受到欢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刺激了许多国家纸皮书出版业的发展。

丛书的由来

“丛书”就是把一类的书编辑在一起,再起一个总书名,像《五角丛书》、《当代汉译名着》等。

“丛书”在我国古已有之。最早以“丛书”为书名的是唐代陆龟蒙的《笠泽丛书》。学术界公认,我国最早的一部丛书是宋代嘉泰二年(1202年)前鼎孙等人编的《儒学警悟》。它收宋人着作6种,共40卷。

我国最大一部丛书是清乾隆年间编纂的《四库全书》,共收书3500多种,近8万卷。还有《永乐大典》,也是我国历史上着名的大规模丛书。

百科全书的由来

百科全书的意思是一切知识的概要汇编,它包罗万象,卷帙浩繁,并附有索引、插图、地图、书目、图表等,以供人们方便查阅,是集工具性和知识性为一体的书籍。它的拉丁文名为“encyclopaedia”。

最早的百科全书应是我国的“类书”。它把古书中的材料分门别类地加以辑录,包括天文历法、人物传记、山川河流、车马服饰、历史事件、居处器物以及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等。类书的编排顺序并不完全一致。

我国最早的类书是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命人编纂的《皇览》。

唐宋时期,随着科举和文化事业的发展,类书的编纂兴盛起来,如《太平御览》、《艺文类聚》、《册府元龟》,动辄上百卷,甚至上千卷,资料十分丰富。

明代以来,更有两万卷的《永乐大典》、一万卷的《古今图书集成》。类书的发展空前繁荣,其品类之多,令人眼花缭乱。

世界上最先在书名上使用“百科全书”一词的是德国人斯卡列哲。1595年,他在瑞士巴塞尔出版了《百科全书》或《神与世俗学科知识》。

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出版了百科全书,据统计有2000种以上。较着名的有《大英百科全书》(英)、《拉鲁斯百科全书》(法)、《世界大百科事典》(日)等。

地方志的由来

编修地方志是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逐渐发展完善起来的文化现象。它主要记载各地的山川形势、建制沿革、农田水利、物产田赋、灾异情况、军备疆域、风土人情、名人轶事和名胜古迹。

司马光对地方志有“博学之书”的赞誉。明朝统治者认为:“治天下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清朝史学家章学诚对地方志作出了恰如其分的评价:“补史之缺,参史之错,详史之略,续史之无。”

地方志的起源可追溯至晚唐,至南宋盛行,到元明两代逐渐趋完备,清代是编纂地方志的极盛时期。

从唐朝开始,政府规定各州郡每3年编造一次以舆图为主的地方志。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通令全国各郡县每隔60年必须重修地方志一次。

国外如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图书馆的收藏也很丰富。地方志在我国是一份内涵丰富的文化财产。

杂志的由来

“杂志”一词,源自法文,本意是仓库。

法国为杂志之母,17世纪初发行的小册子,出现于欧洲各书店。这种小册子,内容是介绍法国的书店和书籍,很有点儿像书评。

“杂志”这个词第一次被指称为刊物,是1731年在伦敦出版的《绅士杂志》,在这之后就正式被沿用为杂志的通称。

刚开始的时候,杂志和报纸的形式差不多,很难区分。后来,报纸由于出版周期的关系逐渐趋向于刊载有时间性的新闻,杂志则专刊小说、游记和娱乐性文章,在内容的区别上越来越明显。

在形式上,报纸的版面越来越大,为16开到8开,到4开对折;而杂志则经装订、加封面,逐渐成了书的形式。此后,杂志和报纸在人们的观念中才具体地分开。

1741年1月,美国模仿英国杂志的月刊,首次发行了《美洲杂志》和《将军杂志》,发行人是富兰克林。

文摘的由来

“文摘”作为出版物始于何时,今天尚难确定,从现有资料看,专家普遍认为文摘最早产生于公元前3600年前后的苏美尔文明时期。那时文摘是刻在“泥版”上面的。

“文摘”一词,最早在拉丁文中出现,原意为“抽取”。是指当时的僧侣抄写经文时写在每一页上的“内容摘要”或“批注”,后逐渐演变成较有系统、但不脱离原文献的“文摘”。嗣后,“文摘”一词被欧洲各国引进并使用。

中世纪时,欧洲许多君主国国王要求大臣在呈送报告时须附上一份内容“摘要”,作为附页放在卷首。这是“文摘”宫廷化时期。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各国学者在交换科研的心得时,将文摘从宫廷移向民间。如果对方是发信人的一般朋友,那么只寄上一份摘要。若是师尊或好友(必须也是科学家),这才寄上全部原文。从18世纪开始,有了第一批文摘刊物。如《建设》、《环球——知识与娱乐》、《每月评论》等等。这些刊物的内容包罗万象,重点是对文学着作的介绍。

到了19世纪初,随着世界范围内科技事业的突飞猛进,“单科学术型”的文摘刊物应运而生。菲西纳1830年创办了最早的《化学文摘》与《药学总览文摘》。到1907年前后,全世界文摘杂志发展到60多种。近一个世纪,文摘刊物的增长更为惊人,1969年是1500种,1982年则为3500种。

吉尼斯世界纪录的由来

《吉尼斯世界纪录》是一部专门记载各种奇异的世界之最的书。

《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创刊人是吉尼斯啤酒公司总经理休·比佛爵士。1951年,英国吉尼斯啤酒公司的总经理休·比佛在一次打猎中,朝一只金鸟开枪,但没有命中,他抱怨说,这也许是世界上飞得最快的鸟了。

可是他的同伴不同意他的看法,与之发生了争执。比佛被激怒了,他想从书中找到支持自己的论据,可是他惊奇地发现,没有一本书对鸟的速度作过详尽的记载。于是,为了弥补这项知识的空白,他决定由自己的公司出版一本记录这种“世界之最”的书。

1954年9月12日,经别人推荐,比佛会晤了诺里斯·麦克沃特和罗斯·麦克沃特孪生兄弟,希望他俩在伦敦的统计机构能够帮助他收集部分材料,主持编纂这本书。于是,麦克沃特兄弟在伦敦舰队街107号建立了一个专门小组,开始了紧张的编写工作。1955年8月27日,印刷厂完成了第一本《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的装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