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趣说万事由来
4303700000083

第83章 文化教育篇(2)

1845年,科学家威廉·穆恩在英国对盲文系统进行改进,发明了一种可替换的系统,部分保留了罗马字母的形状。这种改进对后天失明的人特别有益。1860年,改良后的盲文系统首次在美国得到应用。1887年,盲文获得国际公认,这样,布莱叶给无数盲人带来了福音。

1892年,伊利诺伊州盲人学校的专家弗兰克·霍尔通过不懈努力,终于发明了盲文打字机。这为盲人的阅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语录的由来

《论语》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语录,它辑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句简朴,易于记诵。

汉武帝刘彻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制度,在思想意识领域内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独尊儒术,把孔子语录定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准则。这样为日后语录之风的盛行打下了基础。

另外,语录之风的盛行,与宗教有着很密切的关系。

汉代,佛教开始传入中国,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开始,就有汉译本佛经。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由于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得以迅速传播。

清代考据学家钱大昕在《十驾斋养新录》中说:“佛书初入中国……初无所谓语录也。……数传以后,其徒日众,而语录兴焉……释子(即传教徒)之语录,始于唐。”他认为,直到唐代时,佛教“语录”才正式问世。

唐朝时,佛教虽已进入全盛时期,但是那些信奉佛教的和尚们多半不通文墨,不理解佛经的内容。为了要学习和宣扬佛经,最省力的办法,就是把佛经的只言片语,东一句、西一段地拼凑起来,编成“语录”,供佛教徒们每天朗读背诵。

就这样,“语录”之风在各朝、各时期逐渐地盛行起来。

谚语的由来

谚语作为一种口头文学,在我国源远流长,它往往通过一种现象,表明一个生活的道理。《文心雕龙·书记篇》记载了几条,其中有一条是“惟忧用志”,意思是困难和挫折可以使人发愤。这算是我国文字记录下来的最早的谚语之一。

我国几千年的漫长历史中,朝代的兴衰更迭,历史事件的此起彼落,都是谚语产生的丰厚基础。例如三国之后,有关三国的谚语就多达数十条。比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黄忠七十不服老”、“说曹操,曹操就到”等等。

除三国以外,中国许多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都在谚语中得到了反映,如“韩信点兵,多多益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等等。

谚语有的可以有出处,能说出作者是谁,这部分谚语来自历史名人的诗词、文章、警句。人们常用的“醉翁之意不在酒”这句谚语,就来自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但是,绝大多数谚语无法说出具体的作者。这些谚语由广大人民群众在实践和生活中口耳相传、世代相沿而成。

歇后语的由来

歇后语来源于唐诗的一种“歇后体”,为唐人郑綮所创。《旧唐书·郑綮列传》有载:郑綮善写诗,诗里总带“刺”,诗的样式也有些怪,当时被人们称为“郑五歇后体”。这种本来登不得大雅之堂的怪诗体竟不胫而走,广为流传,以至连唐昭宗也经常听到下人吟诵。

其中,有很多诗是讽刺时弊的,但唐昭宗非但不怪罪吟诗之人,反而觉得诗中大有“蕴蓄”,亲笔批“郑綮可礼部侍郎平章事”。后来,郑綮真的当了宰相。不过,他当了官以后就寡言少语,更不写什么带刺的歇后诗了。但歇后体却从此流传开来。

有一种说法认为,当时针砭时弊比较隐晦,后半句常常省了,也就是歇了。现代流传的歇后语大都分为两部分,前面是引言,真实的寓意在后面。

文学的由来

西汉时,学校的负责人不叫校长或教官,而是称“文学”。

为选拔人才,汉武帝特设“贤良文学”科目,由各郡每年举荐人才上京考试,被举考者便叫“贤良文学”。“贤良”是指品德端正、道德高尚之人;“文学”则指精通儒家经典的人。

魏晋后期,“文学”一词成为语言艺术的专用名词。史书上记载的曹丕“好文学”,以着述为务,即是现今所指的文学含义。

小说的由来

究其根源,“小说”一词来源于先秦散文家庄子的《外物篇》:“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意即用修饰浅薄琐屑的言谈求得至高的名望,是和那些关于政治的大道理相距很远的。这个概念,与我们今天所说的“小说”截然不同。

汉朝以后,人们才开始借用“小说”一词来指某些文学作品。到班固修《汉书》,他明确地提出了“小说”来自民间街谈巷语的论断,初步确定了“小说”这一文学品种。

最早为“小说”立论的,是南朝梁人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他首次把“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进行了论述。梁时,殷芸则写了《小说》一书。

唐朝,产生了小说的雏形——“传奇”。这一时期和以前比较起来有了很大提高:一是作者已经把它当做一项有意识的艺术活动;二是作品描写的对象也起了重大变化,即以专写鬼神异事转到描写现实人生,反映社会生活的矛盾方面。

宋代评话的出现,人们才真正以“小说”作为故事性文体的专称。随着历史的发展,到现在小说已成了拥有最广大读者的一种文学样式了。

座右铭的由来

关于座右铭的由来,有两种不同的说法。

一种说法是这样的:宋朝时有个叫吴介的人很喜欢读史书。史书中记载的可以吸取经验教训的事,他都抄下来,放在座位的右边,称之为“座右铭”。铭就是刻在器物上记述生平、事业或警示自己的文字。

久而久之,他家连墙上、窗上都贴满了警句、格言。以后就慢慢地传开了。

另一种说法是有关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的故事。据史料记载,齐桓公死后,齐国人为了纪念他,就给他造了一个庙堂。庙堂里摆设了一种很特别的装酒的器皿。它空着的时候是直立的,把液体装进一半就倾斜起来。这种酒具叫欹器。

相传齐桓公活着时,总是把欹器放在他座位的右侧,用来警戒自己绝不可以骄傲自满。自满就会像欹器里装满了水,必然要倾斜倒覆。

有一天,孔子到庙里朝拜,看到这种酒具,就想起了齐桓公的故事。回家后,孔子也请人做了个欹器放在座位的右侧,用来警戒自己活到老,学到老,永不满足。后来,欹器被刻在金属上的文字所代替,放在自己座位旁。书房里的铭文也并不都是金属戒训文字,还包括许多格言、警句。但“座右铭”这个词却一直用到今天。

速记的由来

速记是人们用特别简单的记音符号和词语缩写符号,迅速记录语言的一项技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在国外,古希腊时期发明了草书速记。到17世纪时,出现了拼音系统的速记。可是,那时的速记方法需要使用大量的符号。因此速记与正常书写相比,虽然速度较快,但学起来不轻松,认起来太麻烦。由于这些缺点,导致那时的多数速记方法都没有流传开来。

1588年,一位名叫蒂莫西·布赖特的英国牧师发明了一种速记方法。后来,人们将这种英语速记法称为“克里克特里”。

在此之后,英国海军上将塞缪尔·佩皮斯经过认真研究,又发明出一种秘密速记法,这可能与他常写日记的习惯相关。因为他总要记录一些风流韵事和不足为外人道的内容。

到了17世纪中期,威廉·蒂芬创造了一种用笔画代替字母的速记法,与其他方法相比,速度非常快。1837年,科学家艾萨克·皮特曼又在蒂芬的基础上发明了一种新的速记方法。皮特曼速记法的基础是语音系统,更加简便易行。在20世纪,皮特曼速记法成为最主要的速记技术。

1888年,约翰·格雷格发明了一种速记方法,后来成为美国诸多速记技术之中最重要的一种。1948年,格雷格速记法被缩减到184个符号。一名训练有素的速记员如果使用格雷格和皮特曼速记法,达到的速度要快于普通人说话的速度。

后来,即使出现了速记器和录音机,这两种速记法仍然得到普遍使用。

我国速记的产生和发展,可以从书法中的草快速写法算起,《说文解字》中称“汉兴有草书”,这就说明2000多年前,我国就已有汉字的草书速记了。

中国拼音速记诞生于清末预备立宪期间。当时,需要商议的事情内容很多,且需详尽记录,而繁体汉字无法奏效,清政府因此大伤脑筋。

为此,清政府在国内遍寻速记人才。后来发现北京科学院学生蔡玮能用简单符号记录笔记。进一步得知,这些是他的父蔡锡勇所传。

原来,蔡锡勇曾在日本、美国担任参赞职务。在这期间,他发现外国人在研究运用速记提高记录速度。而中国汉字笔画繁多,书写缓慢,更需要一种速记来作为辅助工具。

于是,回国以后,他参照美国凌士礼(译音)速记,结合我国“音韵学”,着成《传音快字》一书,这部专着可以算是早期的汉语拼音速记。

这本书的出版,不仅是我国拼音文字方案中“速记派”的开始,也标志着我国最早的速记术的诞生。

上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汉语速记的发展出现了一个高潮,各不相同的速记符号应运而生。1955年,新中国在北京办起了全国第一所速记学校。

新闻出版

新闻的由来

在中国新闻史上,“新闻”一词最早源于北宋末年出现的小报。大约起始于唐朝的《邸报》是中国最早的报纸,它纯属官方报纸,主要登载皇帝的命令、文告、臣下的奏章和官吏的任免消息之类的政治文件。

《邸报》发表的内容要经过严格审查,远远不能满足人们想更多地知道宫廷内幕消息和政治动态的要求。于是,小报便应运而生。

北宋末年,一些中下级政府官员和书铺主人秘密合作,将未经官方审查的邸报或不准备发表的消息,私自以“小报书之,飞报远近”。当时人们私下把这种小报叫做“新闻”。从此,新闻这个名词就与报纸联系起来了。

报纸的由来

在世界报纸业中,中国的《邸报》称得上是发行最早,历时最长的报纸。这份报纸由官方主办,读者群主要是政府官员。它创办于公元前2世纪左右,距今有2100多年。

西汉时期,政府承袭秦朝制度,实行郡县制。各郡在京城长安设有驻处(称为“邸”),与今天的“驻京办事处”实际上是一回事。驻处的人员定期把宫中的消息形成文字,然后由信使骑快马,传送到各郡长官手中。这就是“邸报”。

东汉年间,蔡伦对造纸术的改进,使《邸报》的发行进一步扩大。到了唐代,《邸报》的发行已扩展到全国,朝野官吏是其主要读者,而且唐朝的《邸报》内容也较以前大为丰富,不仅刊登皇帝的起居、行动、诏令、会议等信息,还登载奏章、叙任、赏罚、辞令、朝觐、通报等内容。

从汉朝开始,《邸报》经过唐、宋、元、明、清共2000多年,中间虽然在名称上有所变动,但发行对象、性质内容及格式基本没有原则上的变动。

到了清朝,政府正式将《邸报》改名为《京报》。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王朝垮台,这份报纸才停止刊行。

西方最早的报纸,是罗马执政者恺撒创办的《每日纪闻》,创办时间是公元前59年。这份报纸的用途主要是传递紧急军情。但《每日纪闻》持续的时间并不长,创办没多久就停办了。从办报的年代来看,中国的《邸报》比《每日纪闻》要足足早一个世纪。

我国近代的第一张报纸,是1858年在香港创刊的《中外新报》。1864年创刊的《华字日报》、1873年创刊的《申报》以及同年艾小梅在汉口自办的《昭文新报》,都是较早的报纸。

新闻照片的由来

新闻照片已是报纸必不可少的部分,而在新闻业发展的初期,却并没有新闻照片。直到1835年,一位名叫卡拉特的美国人在报纸上刊登了首张新闻照片,是关于美国纽约商业交易所失火的情景。

当时,由于报纸印刷设备十分落后,登出的图片很模糊,很难辨出图片上是什么内容。1844年,一位印制图画的美国人古里尔采用石印法印制图片。不过图片和报纸是分开出售的,当时便有许多人购买。

从此,报纸采用银板法将照片刊印出来,效果比以前要清楚多了。先后于1855年和1857年创刊的《里斯利画报》和《哈甫斯周刊》,都刊登线条画状的新闻图片。

直到1880年3月14日,报纸才出现第一幅铜版照片,这张照片比以前的有较大进步。美国普利策创办的《纽约世界报》因登载木刻新闻画而使报纸发行量大增。到了19世纪80年代,新闻图片才成为报纸本身的一部分。

记者招待会的由来

现在各国在有重大事件、活动时,往往以举行记者招待会的形式来传播信息。可记者招待会是怎样产生的呢?这里面有一段故事。

有一年的秋天,任美国第六任总统的亚当斯正在白宫波多玛河里游泳。这时,南岸边出现了一位女记者——安妮·罗耶尔,她要求采访总统。当时亚当斯游得正高兴,于是没有答应安妮·罗耶尔的要求。

罗耶尔是个大胆而又倔强的姑娘,她不但没有走,而且干脆坐在总统的衣服上,然后向总统说,如果总统不接受她的采访,她就绝不离开。

虽如此,亚当斯仍不肯答应。不过波多玛河的水凉,不宜在河里多待,时间一长,亚当斯终于上岸“投降”,颤抖着接受了记者采访。

在和记者往回走的途中,总统寻思,与其迫不得已地接受采访,何不主动把记者召集起来宣布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不久,亚当斯总统真的召集了一些记者阐述自己的主张、设想,后人名之曰“记者招待会”。

以后,许多国家都认为这个方法很方便明了,于是记者招待会遂成国际惯例。

号外的由来

出版中文报纸第一份号外的是《申报》(英国商人厄内斯特·梅杰于1872年4月30日创办)。出版的时间是1884年8月6日晚7时。

1884年8月5日,中法战争爆发。有传言说法国舰队正在福州外港集结,准备向中国南洋海军开火,闹得人们六神无主。

8月6日下午6时半,《申报》接到特派记者从福州发来的快电,内容为“驻榕法舰尚无动静”。由于当天报纸已售完,只好于晚7时将此电文用传单形式发出,列在报纸的正常编号之外。“号外”因而得名。

路透社的由来

路透社是英国最大的世界性通讯社。“路透”这个名字的德语意思是“马背上的人”,也就是强者的意思。

路透社的徽章上画着一位身穿盔甲、策马疾驰的中世纪骑士。它的创办者保罗·朱利叶斯·路透(1816~1899年)是德国犹太人,路透社的名字就是用创办者名字命名的。

路透从小就用功读书,特别喜欢数学,并掌握了英、法、德三门语言。19世纪40年代,他来到巴黎哈瓦斯通讯社工作。

一次,他结识了当时正研究电报的大数学家高斯,路透敏锐地看出,电报这种新工具很有发展前途。在哈瓦斯通讯社干了一段时间后,他决心自己创办通讯社。

1851年,路透在伦敦开办了“电报办事处”,这就是路透社的前身。路透社1858年正式开始向报馆供稿。

路透社总社设在伦敦,现在它在180多个国家和地区驻有1000多名专职和兼职记者,在新闻界享有很高的声望。

新华社的由来

新华社全称新华通讯社,是我国国家通讯社。它代表我国政府授权发布公告性新闻和外交性新闻,并负责把国内、国际新闻供给全国报纸、电台和电视台。

新华社创建于1931年11月7日。地点在中央苏区所在地——江西瑞金。当时称“红色中央通讯社”,简称“红中社”。1937年春,“红中社”在延安正式改名为“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