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千古中医养生
4302300000009

第9章 养性(1)

省心

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之邪,是来自于外界的致病因素,一定要通过调理保养才能除去。至于七情是由内动引起的,非调理保养所能解决的了。其中的喜、怒之情,还可以解脱放下。如果遇上忧、思、悲、恐、惊这五情就更难遏制了。唯有让心先安定下来才能使七情平定。那么,如何使心安定下来呢?回答说:“安命。”

只要人的心里有所欲望的时候,往往欲望会先在梦中出现,这就是妄想会导致心里迷惑混乱的证明。大多数老年人都经历过很多事,即使是可娱可乐的事情,在他们看来其滋味也不过如此。追忆过去的事情就恍若梦境一般。所以,老年人不能有妄想,也不需要有妄想,心情安逸则情绪平稳。

人老了,阅历多了,看惯了世情世态,心衰面容枯槁,这个时候还有什么可求的呢?谚中说:“求别人不如求己,呼牛不如呼马,也可以听从人的意愿。”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就介意。稍稍介意就会生气,生气就会伤肝,对别人有什么损伤呢?只是白白损伤自己罢了。

非年轻人就不要再去年轻人的热闹场所了,如果不见机而退,只会招来别人的憎恶而已。可以约两三位老朋友,对坐闲谈,偶尔谈一些世事,不需要讨论是非长短,谨慎出言,也是为了安定心气。

《论语》中说:“及其老也,戒之在得。”财和利这一关,似乎很难打破,但是想一想一生中剩下的日子已不多了,即使堆金积玉,又有什么用呢?不过让你恣意挥霍,反而会弄得没钱养老,老了还要想法赚钱,这又是最苦的事了,所以“节俭”两个字,始终不能忘。

穿衣、吃饭是养生的两件大事。如果认为只有购买到珍异的东西,才是所谓的对身体有益,这不是徒劳地增加烦扰吗?食物只求满足心之所欲,如果心欲淡泊,虽是肥甘厚味的食物也不会感觉可口;衣服只求舒服合体,否则就是华丽的服饰,但不合体,穿上它,行为举止就会显得拘束。因此,食用如意的食物,穿合体的衣服,这就是养生的妙药。

一切请他人代劳的事情,事后只要察看一下结果就可以了;如果有的事情必须亲自去处理,应该果断地去处理;也有一些可暂且放在一边的事,就果断地放在一边。果断地处理是为了求得安心,放在一边也是为了求得安心。既不处理,也不搁置,整天牵挂着这些事情,就会很劳神。

老年人肝血逐渐衰弱,做事未免性情急躁,如果旁人不及时响应,则会更加急躁,终究还是无济于事,每当此时应该用一个“耐”字来处理。凡事都有一个自然的规律。血气不妄动,神色也就平和,这样既能养身又能养性。

年纪大了,就会牙齿掉落、眼睛昏花、耳聋、步履蹦跚,这是生理的自然规律。如果为此而悲哀叹息,只是徒劳地增加烦恼而已。人活到这样的高寿是多么不易。活到这样的高寿,庆幸都来不及,又有什么埋怨不满呢?

高寿为五福之首,既然称为老,也可称得上高寿了。更何况衣食无忧、悠然自得,其获福也很深厚啊。人世间境遇有什么规律呢?进一步去想,终究没有是全如人意的;退一步去想,自然会有余乐。《道德经》中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死后的最后论断和生前众人的议论,只要没有听到、没有看到,那么好坏都是一样。然而只要活着一天,就一定不愿意让别人诋毁自己,死后也是一样。所以君子痛恨一辈子名不相称,并不是追求“名”。

平时经常把“名”字放在心上,则自然能够谨慎从事,不至于招来别人的诋毁。否则即使年至百岁,得享天年,死后也只会与草木同腐。《道德经》中说:“死而不亡者,寿!”说的是高寿不仅仅是在年龄。

(清)曹庭栋《养生随笔》

仁者寿

鲁哀公向孔子问道:“有智慧的人长寿吗?有仁慈之心的人长寿吗?”

孔子说:“是的。人有三种死亡的原因,并不是命该如此,而是咎由自取。一是生活起居没有规律,饮食不节,劳逸过度,体内生痰而将他杀死;身为臣子却冒犯君王,贪得无厌不知收敛,国家的刑罚就会置他于死地;以少犯多,以弱欺强,愤怒暴躁又自不量力,这样下属就会把他杀死。这三种情况都是死于非命,是他们自己造成的。那些有智慧而又仁慈的人,有美好的德行,言行举止合乎礼义,喜怒哀乐自有规律,对性情没有任何损害。这些人能得以长寿,不也是应该的吗?”

《孔子家语》

守口诀

守口如瓶,这是古训。它不但能够蓄养自己的德行,还有助于长寿。整天喋喋不休,会消耗太多精气,说欺骗诋毁的话语会动摇自己的心神。因此,不如安安静静,少说话,尤其是少说谎话和诋毁别人的话,以保养真气。

(明)孙文胤《丹台玉案》

和与安

苏轼曾向吴子请教养生之道,得到两个字,一是和,二是安。

什么叫和?苏轼说:“你没有看到自然界有严寒和酷暑吗?冷热到了极限,可以把皮胶折断,使金属熔化。而一般的东西却并不怕寒热,是因为冷热对它们造成的影响很小。冷热的变化是在白天或夜里发生的,往往在瞬息之间就变化几次,而人们一般感觉不到,其原因是变化很小,比较温和。如果突然之间由冷变热,或由热变冷,那么人早就死了。”

什么是安?苏轼说:“我曾从牢山坐船过海,到达淮水时遇到大风,船上的人随着风浪上下颠簸,如同踏上车轮向前滚动,以致眩晕迷乱,无法控制。而我的饮食起居却和平时一样,这并不是我有什么奇异的法术,而是不与风浪斗争,听其所为。

凡是导致我生病的,并不是外界的事物。饭菜中有虫蛆,看到的人无不呕吐不止。没有看到而吃下去的人却不曾呕吐。请观察一下呕吐和不呕吐的原因。

说是山珍海味一定会咽下去,说是粪便污秽一定会唾弃。这两种东西我都不曾接触,怎会咽下或唾弃。这种现象是因为物呢,还是因为我们自己呢?如果知道原因在于自己,那么即使接触到这些东西,而不改变态度,这便是安的最高境界。

对外界事物安然处之,外物对自身的影响就很轻微,内心平和就会顺应外物的变化。外物的影响轻微,内心顺应外物的变化,养生之道就完备了。吴子是古代那种安静的人,他对事物的观察细致入微。因此,我私下把他的话记录下来,以便随时学习。”

(宋)苏轼《苏轼文集》

养生三宝

老子养生有三件宝贝,他很看重并坚守它们:其一为慈祥,其二为俭约,其三是不敢做天下人的带头人。慈祥所以能勇,俭约所以能大,不为天下先所以能为万物之长。现在舍慈而取勇,舍俭而取广,舍后而取先,这是走上绝路啊!

(春秋)老聃《老子·六十七章》

上善若水

最高的善如水,水能使万物得利,而不与它物相争夺。愿处众人所不喜爱的地方,这便合乎道理了,接近修养的最高境界了。所处趋低下,所思好幽深,交往重仁爱,言淡守诚信,修正有条理,办事求效果,行动合时机。因为不争夺,所以无怨恨。

(春秋)老聃《老子·八章》

心如止水

禅师谈养心之法时说,内心要保持洁净,如明镜一般,不要让它受到污染;又要保持安静,如平静的水面,不要让它泛起波浪。这和朱熹所说的学者要时常提醒自己注意养心,不可忽视,就像光天化日之下各种邪魔鬼怪都躲藏起来一样。

又说眼睛不要乱看,耳朵不要乱听,口中不要乱说,内心不要乱动。恼怒喜爱、是是非非都弃置一旁;未发生之事不去多想,事情已发生就不必过于担忧。事情留不住,就听其自来,任其自去。愤怒恐惧与喜悦忧愁,都要正确对待,这是养心的关键。

(清)沈复《浮生六记》

心存善意

天地间的万事万物,只有善良才可以感动上苍,得到神灵的保佑。只有善心才可以延年益寿,从而不使生命过早的夭折。

人们的伦理道德,像忠孝、节义,均须谨慎而持久的遵从,要用善行施恩惠于他人。即便是一念、一言、一事,先应当仔细想一想,这一念头是否有利于他人?这句话,这件事是否会损害他人?有利于人的,就毅然去做。如果对人无益反而损于人的,这种念头勿起,语不要说,事情不要做,时刻反思自责。

大概只要自己的本念无恶,即横来直去,总是行善事。人邪我正,人恶我良,人生事,我息事,人害人,我为人,诚心实意,好像神灵就在面前。此人纵有凶灾夭折之危,天地之神灵也必暗中加以保护。一个“善”字,可以说一生受用不尽。

(清)石成金《长生秘诀·心思部》

弃绝世事

通晓养生之道的人,不去拼命追求自身所做不到的事情;把握命运规律的人,不去无谓地追求自己的智慧所无法达到的东西。

养形首先必须有物质条件作为基础。有充分的物质条件而不养形的,大有人在。生命首先不能离开形体,有的人生命虽然未离形体,但本身却像死了一样。

生命的诞生不可拒绝,生命的消失也无法阻止。悲哀啊!世上的人以为只要养形便足以保存生命,而养形却仍然不足以活命,那么世人为何又要去养形呢?

虽然不值得去做,却又不能不做,大概有不能不做的原因吧!如果不想养形,则不如弃绝世俗之事。弃绝世俗之事形体就不会受劳累,这样才能做到心正气平,从而与自然相生相长。能与自然相生相长,也就接近养生之道了!

真值得弃绝世事、遗忘生命吗?弃绝世事,形体就不会劳累;遗忘生命,精神就不会亏损。形体无伤、精力充沛,便能与自然相合……形体与精神无损,便称得上随物而化。

(战国)庄周《庄子》

内外兼修

植物之中,各有所长,有以花取胜的,有以叶取胜的。以花取胜的,叶子就没有可取的地方,像累赘一样,比如葵花、蕙草这些就是。

以叶取胜的植物就可以没有花,不是没有花,叶子就是花,是造物主将花的风神色泽,都归到叶子上了。不然的话,叶子的本色是绿色,要是把它当成叶子,让它长成绿色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长成红色、紫色、黄色和绿色呢?

像老少年、美人蕉、翠云草这几种,五颜六色的,难道是用来愉悦观赏者的眼睛吗?就算长成青色绿色的叶子,也不像有花的草本植物的叶子,而是另有一种美观的姿态。

由此可知,树木的美,不一定在花,就像男子的美,不仅仅在于有才,而女人的丑,不一定因为没有姿色。看花让人懂得去修饰容貌,而看草懂得的是人要修饰的不仅是容貌了。

(清)李渔《闲情偶寄》

养性之道

思想上严格要求,行动上力求高尚,脱离并摒弃世俗,高谈别人的怨恨和诽谤,这仅是为了表现自己的清高,是隐居于山谷不满于社会现实又自命清高的人的信仰。

仁义忠信,恭俭推让,只是为了修身而已,这是使社会安定太平,以教育者自居,一会儿到处游说,一会儿又定居讲学的人的信仰。

讲功劳,重名利,重视君臣礼仪,严格区分上下等级关系,表现出自己治国的才能,这是推崇君主、维护君权,使国家强盛,致力于开拓疆土兼并诸侯国的朝廷命官的信仰。

闲居湖泽,保持旷达的心境,垂钓赋闲,表现出无所为,这是江湖之士,超脱社会,闲暇的人的信仰;注意呼吸节奏,吐故纳新,像熊一样伸长脖子,像鸟一样伸展身体而进行锻炼,是为了导通气血、柔和肢体、延寿、养形,这是研究长生之道的人的喜好。

如果在思想上不严格要求自己就能做到清高,不讲求仁义就能做到修身,不追求功劳和名利就能治理国家,不闲居江湖就能获得旷达的心境,不导通血脉、柔和肢体就能做到长寿;没有什么使自己刻意去忘掉,也没有什么让自己刻意去占有,淡然无谓而什么都做到了,这才是符合自然的规律,是圣人的德行。

所以说“安静淡然,空虚无物”是自然的准则、道德的本质。圣人宽容,与外物没有矛盾,没有矛盾就是安静淡然,无忧思,邪气不能侵袭,所以德性完善,精神饱满。

感知后才有思考,施加外力才会有运动,本性出于自然,智慧和习惯都属于后天人为,凡违背天理的都应该抛弃。这样就不会有天灾,不被物所役,也无人世的是非与罪责。

把生看得很轻,把死亡看得很平淡,无思虑忧郁,不去图谋,无心显露自己,顺其自然,就能安然入睡,无忧无虑,精神饱满而不疲倦,虚无恬淡,这才是符合自然的规律。

所以,悲、乐、喜、怒、好、恶是道德的过失。心中没有忧愁和快乐,就是德行的最高境界;坚持纯一之道而不动,一切无心,就是高度静的境界。一切顺从,虚怀若谷,不与外界事物交往,非常淡泊,与外界没有丝毫的抵触,就是非常纯的境界。

形体劳累而不休息就会生病,精神用个不停就会疲劳,疲劳就会引起精神枯竭。水的性情,是清而不含杂质,不动就一平如镜;水不流动就会腐臭混浊,也可以说不能清,这就是自然规律的反应。所以,纯粹而不含杂质,静一而不改变,淡然无为,动而遵循自然规律,就是养性之道。

《庄子·刻意》

万善之本

上天本就喜爱生命,所以应爱惜生命。人如果想长寿,就必须戒除杀生。这几句话是出于佛之口。圣人说过:“仁慈的人长寿。”

要知道,无论是人还是其他生命,都应该倍加爱惜。因为,仁慈恻隐之心,才是万善之根本。所谓的再小的生命也要倍加爱护,这才是长寿的根本。

(清)石成金《传家宝》

淡泊名利

有被功名所困扰的,谁没有飞黄腾达的念头?谁没有功成业就的期盼?

已经达到目的的,则担心不胜其任;没有达到目的的,则终身不能显达而屈居贱役,或受寒窗灯下苦读之苦;有的人对功名望眼欲穿,有的人因回忆今昔荣枯的不同而致肝肠欲裂,甚至焦急思虑心切,竭尽全力奔波,荣华依然远得不见踪影,却很快殒命于九泉之下。

慨古伤今,枉受名利引诱,因湮没无闻而使浩然之气受到压抑的人,不知又有多少啊!

(明)张介宾《景岳全书·传忠录·天年论》

虚静恬淡

从前,有人向凌恒达请教保养生命的要诀,凌恒达说:“形体是由气血构成。灵丹妙药无非就是一些草木金石。如果人的气血已经衰败,利用草木金石又怎能保得住性命呢?只有内心虚静恬淡,寂寞无为,则天地清静安宁,万物生长发育,这才是真正的灵丹妙药,保全生命的秘诀。”

有一次,白居易见到圆修禅师坐在松树上休息,便说:“师傅请注意,树上危险。”

禅师说:“太守危险。”

白居易问:“弟子身处高堂之上,有什么危险呢?”

禅师说:“你受到心火的煎熬,明知前面有人生的大风大浪却又不立即停止,难道不是很危险吗?”

白居易这才心服口服。禅师的一番话对世人实在是极好的一声棒喝,令人胆战心惊。可叹的是世人竟充耳不闻,能把他们怎么样呢?

人的嗜好和欲望少了,那么内心自然趋于安静。那些居住在深山劣谷中的人,大多都很长寿,这就是由于嗜欲少而内心宁静的缘故。

墨子说:“人不是没有安居的场所,而是没有安定的心态。不是没有足够使用的钱财,而是不知足。”因此,如果能保持内心的安定,能知足,即可受乐无穷。只有安宁清静,才可以培养福气;只有知足常乐,才可以享福。

(清)石成金《传家宝》

完善本性

《千金方》上说:“修身养性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逐渐形成性格,以完善人的本性。人的本性得到了完善,自然会做善事,不用学习也可知道很多道理。”

修身养性有成以后会自动为善,会百病不生,祸乱灾害也不会发生。其实,这些都是修身养性的必然结果。修身养性,就是所说的“治未病”,即未病先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