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千古中医传奇
4302200000004

第4章 医药史话(3)

药物之所以能够针对病情,发挥扶正祛邪,消除病因,恢复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的作用,是由于各种药物本身具有的药性所决定的,药性也指导中药的组方配伍。

关于药锅的风俗

关于用来煎草药的药锅,民间也有许多趣闻轶事。

我国某些地区,有些人家一般不买药锅,认为买药锅会招来灾难疾病,所以常常借用或找其他东西代煎。在陕西旬阳一带,甚至流行“偷药锅”的风俗。

据说,陕西旬阳这一带,如遇患病需要煎药,一般不愿意向别人借药锅,他们怕把病也借来了。所以,常常采用“偷”的办法,用完之后再悄悄归还。丢药锅的不但不发怒,反而心里高兴,认为药锅被人偷去自己的病就快好了。如果药锅又送回来,心里还不高兴。

山西晋南一带,还有药锅“只借不还”的习俗。就是说,有药锅的人家,希望家人身体健康不再使用药锅,别人可以借走使用,但不能再送回来。

那些借用药锅的人家,煎完药后就把药锅放在自己家里,再等其他病家煎药时借走。这样药锅就好像是公用的,时间长了,也不知放在谁家里了。

然而,有些地方也有还药锅的习惯。如果有人借走了药锅,在他把药锅还回去时,药锅里必须放几角钱,或者吃的东西,以表示谢意,报以吉利。

倒药渣的来由

相传,将药渣倒在路上,任路人去踩踏,就能把病根踩去。这种说法只不过是给患者一点心理上的安慰而已,不足以信。关于它的由来,还有一个传说。

清代江南某小镇上开设着两家药铺,一家名宗德堂,另一家则为仁济堂。两家都经营中药,但生意上却有较大的反差,宗德堂顾客盈门,生意兴隆,而仁济堂则门庭冷落。

眼看仁济堂就要关门了,可仁济堂的店主说什么也不甘心,他怀疑是宗德堂有人使坏搞鬼。于是,不问青红皂白,仁济堂的店主便纠集一伙人前往宗德堂兴师问罪。

正当两家相持不下时,来了一位老翁,他拨开众人说:“药铺配药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宗德堂经营有德,济世扶贫,仁济堂名不副实,见利忘义。”语毕,老者飘然而去。

听老者这么一说,仁济堂的老板猛然醒悟,原来他药铺所配的药往往以次当优,低价高售,以牟取暴利。老者一语中的,说得他面红耳赤,无地自容。

从此以后,仁济堂的老板祈祷神灵,认真悔过。凡是有人来仁济堂抓药,都一再叮咛,将药煎好服下之后要把药渣倾倒在路面上,以让苍天来观其真假伪劣。

说来也怪,从此仁济堂起死回生,生意日益兴隆。仁济堂的药物货真价实,药到病除,众口皆碑。从此,老百姓中便传开了,只要把药渣倒在路上任人踩踏,就会药到病除。

大夫与郎中的由来

大夫和朗中都是古代的官名。古代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秦汉以后,中央要职有御史大夫、谏议大夫、中大夫、光禄大夫等。隋唐以后,以大夫为高级官阶称号。

自宋代徽宗政和年间改订官阶时,医官开始置大夫以下官阶,一共分为七级,官职有22种之多,如和安大夫、成和大夫、成安大夫、成全大夫、保安大夫等。因此,从那时起人们就把医生统称为大夫,至今北方人仍沿称医生为大夫。

郎中亦为古代官名,始于战国。汉代沿置,属光禄勋,管理车、骑、门户,并内充侍卫,外从作战,分为东郎、户郎、骑郎三类,长官没有车、户、骑三将,其后类别逐渐泯除。

自隋唐至清,各部皆沿置郎中,分掌各司事务,为尚书、侍郎,丞以下之高级部员。称医生为郎中,乃南方人的方言,始于宋代,从此沿用至今。

相传,南宋有位郎中(官名)叫陈亚,为人诙谐,又爱好文字游戏,曾以中药名写诗百首。有一年大旱,陈亚和友人蔡襄在路上看到一个和尚求雨,赤膊自晒,殊为可笑,陈亚随口念道:“不雨若令过半夏,应定晒作葫芦巴。”半夏、葫芦巴都是药名。

蔡襄见他讽刺过分,便道:“陈亚有心终归恶。”

陈亚应声道:“蔡君除口便成衰(‘便成衰’为中医学‘泄泻’的别名)。”

此事传到民间后,陈亚名声大振,人们认为他不但熟谙药名,也通医术。后来,常有学医者以读陈亚“药诗”为乐事,郎中也渐渐成为中医师的代称了。

苔色,即舌苔的颜色,一般分为白、黄、灰、黑四类及兼色变化。望舌苔,除注重其色外,舌苔之干、润,对判定虚实寒热,也非常重要。

白苔,常见于表证、寒证。由于外感邪气尚未传里,舌苔往往无明显变化,仍为正常之薄白苔。若舌淡苔白而湿润,常是里寒证或寒湿证。

特殊情况下,白苔也主热证,如舌上满布白苔,如白粉堆积,扪之不燥,为“积粉苔”,是由外感秽浊不正之气,毒热内盛所致,常见于瘟疫或内痈。

苔白燥裂如砂石,扪之粗糙,称“糙裂苔”,因湿病化热迅速,内热暴起,津液暴伤,苔尚未转黄而里热已炽,常见于温病或误服温补之药。

黄苔,一般主里证、热证。由于热邪熏灼,所以苔现黄色。淡黄热轻,深黄热重,焦黄热结。外感病,苔由白转黄,为表邪入里化热的征象。

灰苔,即浅黑色,常由白苔晦暗转化而来,也可与黄苔同时并见。主里证,常见于里热证。苔灰而干,多属热炽伤津;苔灰而润,见于痰饮内停,或为寒湿内阻。

黑苔,多由焦黄苔或灰苔发展而来。苔黑而燥,见于舌中者,是肠燥屎结,或胃将败坏之兆;见于舌根部,是下焦热甚;见于舌尖者,是心火内焚。苔黑而滑润,舌质淡白,为阴寒内盛,水湿不化;苔黑而黏腻,为痰湿内阻。

悬壶济世的来历

悬壶济世是人们对中医的一种称谓,一般把医生开业称作“悬壶”,把医生的事业称为“悬壶济世”。医生也把“悬壶济世救苍生”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那么,“悬壶”的说法有何来历呢?其实,这个“壶”应该是“葫”,即“药葫芦”。葫芦是一种植物的果实,外面是坚硬的壳,把中间的瓤掏空后,就成了个绝佳的容器。

古时候,很多医生,特别是那些“摇铃郎中”,总是把药装在葫芦里,走街串巷为人们治病。慢慢地,“药葫芦”就成了医生的象征。

那么,医生从什么时候起开始使用葫芦呢?《后汉书·费长房传》中就记载有这么一个故事。相传,汉朝时集市上有位行医卖药的老翁,他店铺前悬挂着一个葫芦,等到集市过午散去时,老翁便化作一道烟,钻进了葫芦内。集市上的人都没有看见过,只有管理市场的一个小官员费长房在楼上看到过,他心里感到十分惊奇,自此便更加留心观察。

费长房发现老翁给人看病十分灵验,药无二价,知道他决不是等闲之辈,便备好了一桌酒肉饭菜,恭候老翁。当老翁便从葫芦内跳了出来,费长房立即磕头跪拜,拜师求教。

老翁见费长房诚心求学,就告诉他说:“你明天再来,咱们到葫芦中去看看。”第二天,费长房赴约去拜见老翁,老翁领他一同进入葫芦中,只见葫芦内华丽堂皇,侍从多人,备美酒佳肴盛满桌上,两人对酒畅饮,尽兴而出。

后来,老翁收费长房为徒,带着费长房隐居于幽静闲适的山林之中,将自己的医术传授予他。当费长房学成医术后,老翁就云游四方去了。

费长房为了纪念老翁,行医时总是将一个葫芦挂在身上。自此以后,行医之人纷纷模仿,都用葫芦当招牌,以表示医术高超,后世就把中医开业称为“悬壶”。

坐堂医与游方医

古代,由于医生的应诊方式不同,将医生分为两种,一种叫坐堂医,另一种叫游方医。坐堂医是有固定坐诊地点的医生,人们可以在固定的地方找到他。

游方医是没有固定坐诊地点的医生,他们云游四方,走街串巷,往往会有一个铃铛或者一面布幌作为标志,因此也有人把他们称为摇铃郎中。

坐堂医的来历,同医圣张仲景有关。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名医,因学识渊博,人品高尚,举孝廉,成为长沙太守。当时,做官的不能随便进入民宅,接近百姓。

为了能为百姓治病,他干罢公事,常借公堂摆开案桌,坐在堂中为当地百姓治医。后来,人们就把坐在药铺里给人看病的医生,通称为坐堂医、坐堂郎中。

游方医这一名称的由来没有特殊的传说,却是历史悠久。先秦时期,扁鹊就是一位著名的游方医,他周游列国,为各国百姓治病。

游方医有三字诀:一曰贱,药物不取贵也;二曰验,下咽即能去病;三曰便,能够就地取材。尽管游方医多为国医所不称道,但其中确实有很多东西值得深入整理和研究。

有时游方医也受到世人的浅薄鄙视,有人认为他们游食江湖,买卖假药。这些或许是世人对游方医的偏见,为正游医之声,清代医药杂家赵学敏编纂了《串雅》一书。

《串雅》对游方医给以高度评价,认为游方医的治疗方法是“操技最神,而奏效甚捷”。同时还记载了许多民间医方,这些医方目前在临床上仍在使用,并有很高的治疗价值。

《串雅》还介绍了民间防病的经验,书中集录了除蚤、灭虱、驱蝇、禁蚊、除臭虫等驱除害虫的措施,实际上是起了消灭疾病传染媒介的作用。

同时,还记载了民间的许多有效的急救法,例如:溺水用骑牛法,解药毒用防风,昏厥症用放血法等,这都是简便而又经济的方法。此外,它还重点介绍了民间外治法的经验,这些方法都具有简便、经济、有效、用药安全等特点。

我国历代名医大部分是坐堂医,很多都有自己的诊所和药堂,少了漂泊之苦,有更多的机会精研医术。但是,游方医虽然周游四方,颇为劳顿,却可以见到很多其他的病种,因此各有长短。无论是坐堂医还是游方医,只要医术高明、医德高尚,都会受到老百姓的尊重。

不过,后来随着社会发展,游方医越来越少了,现在的医生可以说都有自己的固定工作场所,也就是说都是坐堂医,而坐堂医和游方医这样的称呼也基本上没人再提了。

正常舌之色为淡红色。淡白舌,是指舌色较正常的淡红舌浅淡,甚至全无血色,常为血虚或气虚,多见于大病之后、久病之后或者先天不足之人。血虚除了舌色淡之外,舌往往较正常为瘦小或薄,气虚阳虚除了舌色淡之外,舌往往还会胖嫩,或者舌边有齿痕。

红舌,舌色比淡红舌深,甚至全舌发红,多为热证。病初起,舌边红表明热在表;全舌深红,表明热已入里,病情较重。舌尖红,为心火太盛;舌边红,为肝胆火盛;舌中红,为胃火太盛。舌红兼见舌体瘦小,或苔少,或剥脱甚至没有舌苔,多为阴虚内热。

绛舌,比红舌颜色更深,有时就像杨梅的颜色,提示体内火热深重,和红舌一样,表热、里热、实热和虚热,皆可见此舌,唯寒证不见此舌色。

紫舌,是红中带蓝,如果属于红色多,则称绛紫舌,表明内热重,血液流通不畅,这时舌面比较干燥;如果蓝色多,且舌面湿润,则称青紫舌,则说明体内有寒,血液因受寒而凝滞。所以,紫舌是和淤血密切相关,至于是因寒而淤,还是因热而淤就要细细辨别了。

青舌,是指全舌呈均匀青色,如水牛之舌。青舌多为寒证和淤血。

儒医的由来

儒学在封建社会各学派中有至尊至高的地位,因而“儒医”是医家中最向往的目标及最高的称誉。儒医的提倡,实质上起到了以儒学帮助医学、改造医学的作用。

宋代,医学被认为是实现儒家理想的重要途径。当时朝廷设立了特有的医学教育机构,将医学脱离专管宗庙礼乐的太常寺而隶属国子监(中国封建时代的最高学府),从而使医学纳入儒学教育体系,以“教养上医,广得儒医”。并且按等级任命医官,使儒医的地位得到确立,从而开辟了一条“医而优则仕”的道路。

宋代儒士往往以不知医为羞,不少士大夫亲自整理收集验方、家藏方,如陆游的《集验方》、苏轼和沈括的《苏沈良方》等都属此类。同时,客观上受宋代儒学“格物致知”学风的影响,不少宋儒也将研讨医学作为格物致知的对象。

据宋人吴曾的《能改斋漫录》卷十三《文公愿为良医》记载,有一次,范仲淹(文正)在年轻尚未得志时,到祠堂求签,问以后能否当宰相,签词表明不可以。

他又求了一签,祈祷说:“如果不能当宰相,愿意当良医。”结果还是不行,于是他长叹说:“不能为百姓谋利造福,不是大丈夫一生该做的事。”

后来,有人问他:“大丈夫立志当宰相,是理所当然的,您为什么又祈愿当良医呢?这是不是太卑微了吗?”

范仲淹说:“怎么会呢?古人说:‘常善用人,故无弃人,常善用物,故无弃物。’有才学的大丈夫,固然期望能辅佐明君治理国家,造福天下,哪怕有一个百姓未能受惠,也好像自己把他推入沟中一样。要普济万民,只有宰相才能做到。现在签词说我当不了宰相,要实现利泽万民的心愿,莫过于当良医。如果真成为技艺高超的好医生,上可以疗君亲之疾,下可以救贫贱之厄,中能保身长全。身在民间而依旧能利泽苍生的,除了良医,再也没有别的了。”

这就是后世相传“不为良相,愿为良医”的由来。那些胸怀大志的儒者,把从医作为仅次于致仕的人生选择,正是因为医药的社会功能与儒家的经世致用(即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比较接近。元代戴良说得好:“医以活人为务,与吾儒道最切近。”

此外,儒医之说还适应了相当一部分落魄儒士的需要,既可满足他们的精神、心理需求,又可用来谋求生计。故因举业不成、国亡不仕,或因忤罢官而改从医业,并成为著名医家的不胜枚举,由于他们的儒学修养功底较深,故最后取得的成就往往大大高于一般的医家,在著书立说方面尤为突出,这为后人留下了宝贵而丰富的医学遗产。

此后,“不为良相,则为良医”就成为旷世流风、儒士箴言,也为一些不得志之人留下托词,聊以自慰。当然,要成为儒医,就必须有一定的儒学修养。

后世多少医家正是在这句话的鼓励下,把自己治病疗伤的职业看得和宰相普济万民的事业同等重要,从而忘我工作,造福苍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苔质,即舌苔的形质,包括舌苔的厚薄、润燥、腐腻、剥落、有根无根等变化。

凡透过舌苔隐约可见舌质的为薄苔,属正常舌苔,或是疾病初起、病邪在皮毛肌表,病情较轻。不能透过舌苔见到舌质的为厚苔,多为病邪入里,或暴饮暴食导致胃肠积滞而成。一般来讲,舌苔由薄转厚,表示病邪由表入里,病情加重;由厚转薄,多为正气来复,邪气消退,疾病趋于康复。

舌有津液,称为润苔。若舌苔润泽,干湿适中,即使患病而津液未伤;若水液过多,甚至涎流欲滴,为滑苔,多见于阳虚而痰饮水湿内停之证。若望之干枯,扪之无津,为燥苔,因津液不能上承所致,多见于热盛伤津、阴液不足、阳虚水不化津、燥气伤肺等证。

苔厚而颗粒粗大疏松,形如豆腐渣堆积舌面,揩之可去,称为“腐苔”。因体内阳热有余,蒸腾胃中腐浊之气上泛而成,常见于痰浊、食积,且有胃肠郁热之证。

苔质颗粒细腻致密,揩之不去,刮之不脱,上面罩一层腻状黏液,称为“腻苔”,多因脾失健运,湿浊内盛,阳气被阴邪所抑制而造成,多见于痰饮、湿浊内停等证。

舌苔全部或部分剥脱,剥处见底,称剥落苔。若苔剥呈现地图样,边缘凸起,称为地图舌,多为阴虚;若全部剥脱,不生新苔,光洁如镜,称镜面舌、光滑舌,提示胃阴枯竭、胃气大伤,病情危笃;若舌苔剥脱不全,剥处光滑,余处斑斑驳驳,存留如豆腐屑铺于舌面,散离而不连续,称花剥苔,是胃之气阴两伤的表现。

舌苔从有到无,是正气渐衰的表现;舌苔剥落之后复生薄白之苔,乃邪去正胜,胃气渐复之佳兆。无论舌苔的增长或消退,都以渐进为佳,若骤长骤退,多为病情暴变的征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