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千古中医传奇
4302200000016

第16章 药物探源(2)

汉朝时,广州合浦是珍珠的最大产地,当地太守百般盘剥,珠户憎恶他们的贪暴,离开了合浦海域。后来,孟尝为合浦太守,革易前弊,珠户复还。

据史载,明朝皇帝为了采集南珠,派了太监到合浦,强迫劳动人民修了一座方圆1公里的小城,这座海边小城用珍珠贝壳混合泥土砌成,叫珍珠城。

艾,祛病又避邪

古人常称艾叶为医草。我国民间,每年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这一天,人们常摘艾、插艾和燃烧艾叶,有的人还把艾叶插在发际和耳朵上,据说这样能祛病避邪。孟子曾说:“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意思是说,患了七年之久的慢性疾病,选用三年的艾就可治好。

艾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产于湖北蕲州的称“蕲艾”。蕲州是李时珍的故乡,历史上以蕲艾为最,蕲艾与蕲竹、蕲蛇、蕲龟被称为时珍故里的“四大奇珍”。

艾叶,味苦、辛,性温,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安胎等功效,可用于心腹冷痛、泄泻转筋、久痢、吐衄、下血、月经不调、崩漏带下、胎动不安等症。

李时珍对艾叶曾作了高度评价:“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转肃杀之气为融和,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寿,其功亦大矣。”

艾灸法具有温阳培元、增强体质、防病保健之功。因此,古代养生学家曾说:“若要安,三里常不干。”尤其是中老年人,艾灸法可以起到有效的保健延年作用。

据史料记载,晋代炼丹家葛洪的妻子鲍姑是用艾灸治病的第一人。据《云笈七签》中所说,鲍姑是河南陈留县人,名潜光,仕宦家庭出身,自幼博览群书,尤喜医学,精通针法。

后来,她和葛洪在广东罗浮山炼丹行医。她治赘疣、赘瘤最为得心应手,将采自越秀山脚下的红脚艾制成艾绒,用火点燃,在脸上熏灼,不久脸上的疙瘩便全部脱落。《鲍姑祠记》中记述:“鲍姑用越岗天产之艾,以灸人身赘瘤,一灼即消除无有,历年久而所惠多。”

据说药王孙思邈常用艾叶温灸足三里穴,后来活到101岁。《针灸集成》中记载:广西有一人,少时多病,遇一异人,教令每岁灸脐中,自后康健。脐中即神阙穴。

《旧唐书》中记载:柳公度年八十余岁,步履轻便,别人向他请教养生之术,他回答说:“吾初无术,但未尝以元气佐喜怒,气海(穴位名)常温耳。”

艾灸法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瑰宝。现代研究证实,艾灸法可以调节胃肠运动、血管舒缩、肾上腺等内分泌腺功能,增强机体的防御免疫功能。

李时珍说:“老人丹田气弱,脐腹畏冷者,以熟艾入布袋,兜其脐腹,妙不可言;寒湿脚气,亦宜以此夹入袜内。”据此,有人用艾叶制成艾枕、艾袋和艾垫,用之颇有神效。

刮痧疗法就是利用某种工具,如牛角刮板、铜钱银元、木梳背等,蘸上水或香油、润滑剂之类,在人体某处皮肤上进行反复刮动、摩擦,使皮肤充血发红,呈现出一块块或一片片紫红色的斑点为止,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明清时期,不少医家将疫疠所致发病暴急、变化疾速的病症统归为“痧症”,并对痧症的急救总结了许多方法,其中以刮痧和放血为主。他们认为痧在肌肤者刮之而愈,痧在血肉者,放之而愈,此二者该痧之浅者。若乎痧之深重者,除刮放之外,还需用药以济之。

由于刮痧疗法简便安全,随时随地可以使用,并且几乎无副作用,所以在民间很快推广开来。

明目话决明

相传,在广东惠州地区,有一豪侠名黄志远,为人豪爽慷慨,胸存大志而醉心于书本,埋头于书案,久之,染上目疾,多方求医不愈。

某夜,黄公子灯下读书,时至二更,不料家中闹贼,抓住一小偷。这小偷乃异地而来,投亲不遇,想偷些东西作盘缠返乡,初次就被捉住。

黄公子道:“吾念你异地初窃,乃放你归去,送你十两银子,望能改过。”

窃贼磕谢,双手捧过银两,但见公子正用手巾擦眼,又观其双眼红肿,乃知患有眼疾,遂说:“公子,家父乃山野郎中,我自幼跟随家父学医,略知些草药性能,公子眼病,乃风热内淫以至血不上行,肝肾虚火,治当以决明。”

公子听了,觉得有理,便留下小偷为自己治眼。他以决明子为主,又配合一些补肝肾的中药,煎汤服用,不久公子眼疾遂告痊愈。

决明子入药首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其味甘、苦、咸,性微寒,功能清热明目、润肠通便,可用于目赤涩痛、羞明多泪、头痛眩晕、目暗不明、大便秘结。

《神农本草经》中说决明子“主青盲,目淫肤赤白膜,眼赤痛泪出,久服益精光”。决明子之名的由来,有人考证认为正是由于决明子具有明目的功能。

唐代诗人白居易晚年患眼疾时写下了这样的诗句:“案上漫铺龙树论,合中虚贮决明丸。”山西民间俗称本药为“千里光”,也是对决明子明目功能的肯定和赞誉。

《广群芳谱》中载:“决明子可做茶食,治目中诸病,助肝益肾。”决明子炒熟后用以泡茶,既明目又通便,实在是大有裨益。治疗目疾,常配菊花、谷精草等药同用。

阳虚畏寒有虫草

公元8世纪,僧医马哈亚纳和藏族翻译家昆卢遮纳随同唐代金城公主入藏,他们根据唐代医书编译了现存最早的藏医古代文献《月王药诊》。

这本古老的藏医文献中,共收有三百多种药材,其中有译自唐代医书的中药,也收载了部分青藏高原的特产药物,冬虫夏草就是其中的一种。

冬虫夏草最初在藏族地区使用,以后逐渐传到内地,为中医所采用。中医使用冬虫夏草的历史不长,因为清代以前的中医典籍中均无冬虫夏草的记载。

冬虫夏草是一种真菌类的低等植物。蝙蝠科昆虫蝙蝠蛾的幼虫在冬季土壤中冬眠时,被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侵入体内,菌丝充满虫体而死亡。夏季时菌丝从虫体的头部长出一个颇似草芽的“子座”,露出地面,这就形成了冬虫夏草。虽然菌丝破坏了幼虫体内器官,但虫体整体角皮基本完整无损,夏季子座从虫体头部长出,露出地面,正好像一株小草。

冬虫夏草夏至前后采挖后,除去泥土和外表膜皮晒干入药。冬虫夏草主产于四川、青海、西藏、甘肃、云南、贵州等高原草甸地区,生长环境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雪岭上。

冬虫夏草,简称虫草,藏语叫“雅扎贡布”,味甘,性平,具有补肺益肾、止咳化痰之功效,可用于久咳虚喘、劳嗽咯血、阳痿遗精、腰膝酸痛等症。

《文房肆考》上记载:桐乡乌镇有位名叫孔裕堂的人,其弟患有一种病,虚汗大泄,时常怕冷,即使在炎热的盛夏,处在密室围帐之中,还畏寒怕风。

这一病就是三年,医药无效。后来,有一位亲戚从四川回来,带来冬虫夏草三斤,其弟每天用冬虫夏草和其他荤菜一起炖食,后来竟使疾病痊愈。

香冠天下的麝香

麝香是一味极为名贵的中药,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药用史,《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释名射父、香獐。李时珍说:“麝之香气远射,故谓之麝……其形似獐,故俗呼香獐。”据说山有香獐,必闻气香。香獐就是成熟的雄性麝。

相传,麝的肚脐一见太阳就张开,从中散发出异常的香味,招惹得虫蛾蚊蝇纷纷飞来,趴在肚脐上吮吸香气。当麝感到痒时,便陡地把肚脐一合,把那许许多多的虫蛾蚊蝇包了进去。久而久之,这肚脐就成了一个大包,也就是所谓的香包。麝把它的香包看得比它自己还要宝贵,只要猎人不能一击致命,麝就会立即把香包吞进肚里,不让猎人猎获其香包。

其实,麝香并不是长在麝的肚脐上,而是产于雄性麝的香囊中。雄麝的肚脐和生殖孔之间,有一麝香腺,特别在发情季节,便淌出一种分泌物。五六月分泌的叫初香,九月以后分泌的,呈颗粒状,这是成熟的麝香,药效最好,价同明珠。

一般1~13岁为麝一生中产香盛期,此期间大约一只麝每年可取香l0克左右。以往采麝香,多是猎捕宰杀,这种杀鸡取蛋的方法,招致了野生香麝越来越少的严重后果,甚至有些地方几乎就要绝种了。从上世纪50年代起,不少地方已改为野麝驯化,人工取香的方法,才使麝香的生产有了好的转机。

麝香,位列灵猫香、海狸香、龙涎香四大动物香料之首,以其芳香之性而名闻天下,被誉为“诸香之冠”。可是,刚从香囊中取出的麝香颗粒,不但毫无香气,反而有一股难闻的恶臭。这是因为它的香气太浓烈的缘故,如果将其高倍稀释,就会放出馥郁的芳香来。

《本草经疏》中说:“麝香,其香芳烈,为通关利窍之上药”。明清间刘若金《本草述》中说:“麝香之用,其要在能通诸窍一语。”可谓是对麝香作用的高度概括。

麝香借其芳香之性,能开窍醒神,如中风、惊痫、猝然倒地、神志昏迷、肢厥痰涌时所用的至宝丹;能祛淤疗伤,如用于跌打内伤、风湿骨痛时的七厘散、麝香止痛膏等;能消痈排脓,如用于痈疽肿毒的六神丸等;能催产下胎,如用于胎死腹中、胞衣不下的香桂散等;能宣痹通阳,如用于胸痹真心痛的苏合香丸、麝香保心丸等。

益精壮阳话鹿茸

鹿茸为鹿科动物雄性梅花鹿或马鹿头上所生之尚未骨化的幼角,上面密生黄褐色的茸毛。来自梅花鹿的习称花鹿茸,来自马鹿的习称马鹿茸。

《神农本草经》将鹿茸列为中品药物,谓鹿茸“主漏下恶血,寒热惊痫,益气强志,生齿不老”,而将鹿角熬制成的鹿角胶列为上品,谓其“主伤中劳绝,腰痛羸瘦,补中益气,妇人血闭无子,止痛安胎,久服轻身延年”。

鹿茸味甘咸,性温,具有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之功效,常用于治疗阳痿、滑精遗精、宫冷不孕、腰脊冷痛、筋骨痿软、崩漏带下、阴疽不敛等症。

鹿茸是与人参齐名的中药,雅号“九女春”,乃补肾壮阳之佳品,功效卓著。相传,清代咸丰皇帝早年宠幸慈禧,后又钟情于丽妃,为使精力旺盛,特地在承德山庄养了大批梅花鹿,每年冬春季节饮鹿血,夏秋季节服用鹿茸粉末。

创建于清代光绪四年,著名的百年药店杭州胡庆余堂,过去生产著名成药“全鹿丸”时,每在制造之前抬鹿游行以招徕民众,扩大影响。这一“活广告”的做法,后来还被创建于清光绪三十八年,著名的重庆桐君阁所沿用,在制造全鹿丸时当众宰杀梅花鹿。

将鹿角切成小段,加水煎取胶汁,用文火浓缩至稠膏状后冷凝,切成小块阴干,即为鹿角胶。鹿角胶味甘、咸,性温,能温补肝肾、益精养血,适用于阳虚、血虚等症。

鹿角胶的补益强壮之功,为历代医家所肯定,均认为鹿乃纯阳之物,其头常向尾,善通督脉,其精华在角,以此煎熬为胶,气味浓厚,精血有力,莫过于此,非寻常草类所比,功在补精气,助火衰,兴阳道,健腰膝,故被誉之为“捷胜之神物”。

《古今医案按》中载有一则用鹿角胶治眉毛脱落的故事。一男眉毛尽脱,后遇方士教其服用鹿角胶,每日晨用酒浸化一二钱服用。半年后眉毛开始陆续长出,年余复旧。

鹿角熬胶后的灰白色鹿角块,即为鹿角霜,含有大量钙质,温补之力逊于鹿茸和鹿角胶,能温肾助阳,收敛止血。

精不仅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之一,它还是维持生命活动的根本动力。精可以分为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是一种秉承于父母,储藏于肾脏,因此也称为肾精。

肾精有促进身体生长、月经来潮、产生精子、提高生殖能力等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肾精会逐渐减少,人体也随之开始老化,生殖机能逐步衰退。另外,肾精可以作为卫气和元气的原材料,必要时还可以转化生成血和骨髓等重要物质。

后天之精是在脾胃的共同作用下,从饮食里获得的水谷精微中生成的。后天之精被运输到全身组织和脏器,起到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源作用。还有一部分后天之精被运送到肾脏,补充因生长发育所耗损的先天肾精。

皂荚的考证

皂荚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本草纲目》有皂荚“治风热大肠虚秘、瘰疬、肿毒、疮癣”;猪牙皂最早出现于《名医别录》,有“如猪牙者良,九月十月采荚阴干”。

过去曾认为猪牙皂与皂荚的来源不同,后经证实,猪牙皂与皂荚同生于一树。猪牙皂是由于皂荚树因受伤刺激、衰老等原因引起的生理失常而长成的畸形果,或因栽培历史长久而发生单性结实现象,即未受精而子房膨大,但不结种子。

据宋代庞安时《伤寒总病论》中记载,元祐五年(1090年),湖北蕲州、黄州一带自秋至春流行急喉痹(白喉病),常法治疗很少见效,死人颇多。黄州有一个叫潘昌的推官,得到一“黑龙膏”方,用大皂荚为主药熬成膏,专治各种喉痹,治愈了不少人。

《本草纲目》录其处方(皂角与人参、甘草)、制法、主治病症及用法,并认为皂角“吹之导之,则通上下诸窍;服之则治风湿痰喘肿满,杀虫;涂之则散肿消毒,搜风治疮”。

猪牙皂味辛、咸,性温,有小毒,功能祛痰开窍、散结消肿,用于治疗中风口噤、昏迷不醒、癫痫痰盛、关窍不通、喉痹痰阻、顽痰喘咳、大便燥结;外治痈肿。

猪牙皂通窍开闭效果甚佳,宋代钱竿《海上方》有诗云:“悬梁自缢听根源,急急扶来地上眠。皂角细辛吹鼻内,须臾魂魄自还元。”即说猪牙皂可救治悬梁自缢者。

习惯认为猪牙皂的质量较好,所以药用者通常为猪牙皂,《中国药典》收载的正是猪牙皂,规定为皂荚的干燥不育果实。

药食两用的山药

《湘中记》中记载,永和初年,有一采药人来到衡山,因迷路而粮尽,只好到一山崖下休息。忽见一老翁,看上去就像只有四五十岁,对着石壁作书。

采药人告之以饥,老者给他食物吃,这种食物是署预,并指给他出山的路径。采药人经六天才到家,还不知饥。采药人由此深知署预功效神奇。

署预又作薯蓣,乃中药山药之古称。我国在周朝时期(公元前约11世纪)就已种植山药,如今山药的种植很广,但以焦作一带出产的怀山药品质最好,药效最高。

山药本为食物,根形似芋,味甜如薯,入药始见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谓“署预味甘温,主伤中,补虚赢,除寒热邪气,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轻身不饥,延年”。

山药,味甘性平,生山药功能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常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麸炒山药,功能补脾健胃,常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即补阴宜生用,健脾止泻宜炒用。

清代名医陈修园曾说:“山药为寻常服食之物,不能治大病。”对此,近代名医张锡纯说:“非也。若果不治大病,何以《金匮》治劳瘵有薯蓣丸?”

张锡纯曾亲自单独应用大剂量山药治疗了不少危急重症。他曾治一妇人,产后十余日,大喘大汗,身热劳嗽,医者用黄芪、熟地、白芍等药,汗出愈多。后经张锡纯诊视,脉甚虚弱,数至七至,审证论脉,似在不治。其急用生山药六两,煮汁徐徐饮之,饮完添水重煮,一昼夜所饮之水,皆取于山药中,翌日又换山药六两,仍如此煮饮之。三日后诸病皆愈。

再如,又治一人,年四十余,得温病十余日,外感之火已消十之八九。大便忽然滑下,喘息急促,且有烦渴之意。其脉甚虚,两尺微按即无。亦急用生山药六两,煎汁两大碗,徐徐温饮下,以之当茶,饮完煎渣现饮,两日共用山药十八两,喘与烦渴皆愈,大便亦不滑泻。

神奇的麦饭石

《本草纲目》载有一则故事:中岳山人吕子华,用麦饭石研制成膏,给人治疗痈疽,每天登门求医者不计其数。有位裴员外,用金钱美女引诱吕子华,希望得到此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