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创投中国:优秀创投家
4301700000010

第10章 熊晓鸽:信息使者,创投楷模(5)

1986年熊晓鸽去美国留学时,父亲到机场送别。父亲是参加过上甘岭战役的二等甲级残废军人,是一个很坚强的男人,性格中带有很多军人作风,这些东西对熊晓鸽影响也很大。他小时候身体特别不好,老生病,父亲就逼着他每天早晨去跑步,跑了几年之后他身体变得特别好。熊晓鸽从小到大从来没看到过父亲流泪,但是父亲送他上飞机的时候,他第一次看到父亲流泪了。那时候父亲已经说不出话了,熊晓鸽也说不出话了,父子相对互看了一眼之后,熊晓鸽转身就走。当他走到海关里面的时候,眼泪再也止不住“哗哗”地流了出来。

2009年,熊晓鸽接受《波士堂》电视节目访谈时,他回忆了自己在湖南大学读英文时的美国外教女老师。这位老师原先是一位美国中学教师,她每次回美国探亲时,都会把她们那些中学课本收来,送给熊晓鸽和他的同学们看,因此,熊晓鸽比其他外国语学院的同学就多看了不少英文书。那时他还经常去这位老师家,陪她买东西,顺便可以学习、练习和提高英语口语,心中特别感激这位老师。熊晓鸽大学同学聚会的时候,这位老师说她自己特别想回中国看一看,熊晓鸽就找到了她,虽然她得了帕金森症,连走路都有一些问题了,但是她仍然很想回中国看一看。“于是,我就给她买了机票,请她回中国参加我们的同学聚会。她说她一辈子最高兴的事,就是教了我们这个班的同学……她说,其实她很高兴的一个事情,就是她作为一个中学老师,没想到(我们同学都有了很好的发展、很好的事业)……因为有了互联网,她非常注意我们同学做什么事情,她说每一次看到我们同学取得一个成绩,她就特别特别高兴……这个老师非常好,她现在还在关心我们的一举一动。”熊晓鸽在回忆自己的外教女老师时,百感交集,几度哽咽,潸然泪下。

2010年4月2日,“熊晓鸽奖学金、奖教金、我心目中最敬爱的老师”颁奖大会在湖南大学逸夫楼报告厅举行。“我心目中最敬爱的老师”的获奖者中有一位特殊的老师,他未能亲自站在颁奖台上,而是由其夫人代为领奖。他就是湖南大学第一个英语语言硕士研究生导师谢卓杰先生,熊晓鸽的老师。两人的师生情谊始于求学,随交往而日益深厚,毕业照上的那句“麓山抒绻意,红叶寄深情”成为师生二人的绝唱。谢夫人和“小鸽子”回忆着师生交往的往昔,如数家珍。从学生毫无恶意揶揄先生的不羁和才情,到先生对学生关怀的无微不至,再到毕业离别时两人的绝唱之对。一段段往事串起的记忆画面亲切而温馨。当“小鸽子”忆起谢先生为他煮面条时,他再也无法抑制内心感情的澎湃,饱含着怀念、敬重、感恩的泪水潸然落下。

事业上成功的熊晓鸽热心公益和慈善事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回馈社会。

为回报母校,激励学子,1995年他捐赠100万元,在湖南大学设立了“熊晓鸽奖学基金”,并以该基金的收益作为“熊晓鸽奖学金”,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本科生和研究生。2002年12月13日,熊晓鸽签订协议,为他设立的奖学基金增资至200万元人民币,并仍将该基金的收益全部捐赠给湖南大学,除作为“熊晓鸽奖学金”外,还增设“熊晓鸽奖教金”,用于激励教师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后来,熊晓鸽还多次追加捐款。迄今为止,已有500余名学生、教师先后获得该奖项,获奖的学生百分之八十都考上了研究生,大都有了很好的发展。熊晓鸽还多次出资改善湖南大学的办学条件,2001年出资更新健身房的健身器材,同年他又向湖南大学捐赠100万元人民币建设游泳馆。

1996年,在波士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成立50周年的时候,熊晓鸽就设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奖学金。1998年,波士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选举熊晓鸽出任董事,参与学院管理。2004年,熊晓鸽在波士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设立了“熊晓鸽新闻终身成就奖”和“熊晓鸽亚洲报道年度记者奖”,奖金高达3.5万美元和1.5万美元。“熊晓鸽新闻终身成就奖”是中国留学生在美国主流大学以个人名义设立的第一个专业大奖。2005年,波士顿大学董事会全票通过,选举熊晓鸽出任董事,参与学校管理。他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大陆留学生进入美国主流大学担任校董的第一人。2008年1月19日,波士顿大学中国校友会在北京宣布成立,熊晓鸽任会长,他承诺在未来五年之内,募集100万美元的教育基金,用于和中国相关的交流与合作项目。

熊晓鸽有着自己的教育梦。他曾说过,自己非常喜欢教学,退休后也许会选择去一些大学的商学院和新闻系免费教学。

由于工作需要,熊晓鸽经常奔波于世界各地,但是,无论何时,无论何地,他都有一颗中国心,始终心系祖国发展。1998年,中国百年未遇的洪灾牵动着赤子之心,熊晓鸽专程从美国到家乡湖南向灾区个人捐款20万元人民币,而且还以公司名义向整个救灾活动捐款100万元人民币。2006年8月,湖南遭遇了特大洪灾。熊晓鸽亲赴长沙参加“情系大湘南”赈灾义演晚会,并向湖南灾区捐赠30万元人民币。在赈灾义演晚会上,熊晓鸽登台演唱,一曲唱毕,举座皆惊。2008年汶川地震后,IDG资本第一时间作出响应,捐款300万元人民币。2010年青海地震后,IDG资本携时尚传媒集团捐款200万元人民币。

对熊晓鸽来说,他最遗憾的事情是没来得及好好孝顺亲爱的母亲。在熊晓鸽大学四年级的时候,母亲在去长沙看望他的时候,感到不舒服。第二天到家,脑出血,一病不起,8个月后永远离开了熊晓鸽和他的父亲,给他留下了无尽的遗憾。

熊晓鸽在回忆中写道:“母亲生前,我来不及带她走出湖南,走出国门,看看外面精彩纷呈的大千世界;我来不及与她分享创业的兴奋,成功的喜悦;我来不及请她坐飞机,住豪宅,遍尝人间美味;我来不及再问问她小时候吃过的苦,甚至来不及记清楚她的生日到底是哪一天……这些冰冷的遗憾,沉甸甸地压在心底,不思量,永难忘……”

在美国闯出一番事业后,熊晓鸽把对母亲的爱化作对社会的爱。

由于母亲病故于脑出血,而熊晓鸽也了解到中国目前每年大约有8000多万人患人脑疾病。因此,在进入IDG工作整整16年之际,熊晓鸽个人捐资清华大学生命科学研究中心80万美元,进行人脑研究。同时,由熊晓鸽牵线,清华生命科学研究中心和麦戈文捐资建立的麻省理工学院“人脑研究中心”建立了合作关系,每年清华大学生命科学研究中心都会派相关人员前去麻省理工学院学习,以提高中国的人脑疾病的医疗水平。熊晓鸽表示,由于当初进入IDG的时候,年薪5万美元,如今整整工作16年了,5的16倍正好是80,这80万美元也是对自己工作生涯的一个纪念。

此外,2011年4月,IDG集团与清华大学签署“清华大学—IDG/麦戈文人脑研究院”捐建协议,IDG集团捐赠1000万美元与清华大学共同建设清华大学—IDG/麦戈文人脑研究院。IDG集团及IDG资本管理团队还分别设立“IDG中国基金会”和“和谐基金会”,为该研究院提供长期的支持与资助。人脑研究院的成立,意味着全面认知人脑将不只是梦想,并将会产生一系列治疗脑疾病的科研成果。

财富有值,梦想无价

二十年来,熊晓鸽追随梦想,在创投路上披荆斩棘,勤奋进取,业绩骄人,并且他感恩人生、回馈社会,堪称中国创投楷模。

熊晓鸽说过:“我一直铭记母校‘实事求是,敢为人先’的两句校训。”他还特意把校训牌匾悬挂在自己的办公室。追寻他的成功足迹,不难看出,湖南大学校训“实事求是,敢为人先”,确实对熊晓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不禁让人产生联想,当年毛泽东曾数度寄居于岳麓书院,书院内的“实事求是”牌匾对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实事求是”后来成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而毛泽东的诗句“敢教日月换新天”又与“敢为人先”有某些神似。

从熊晓鸽身上,我们能看到诸如爱心、梦想、激情、胆识、真诚、专注等宝贵的品质。

因为有爱心,所以能感受和感恩别人的爱,愿意付出和奉献自己的爱,甘于帮助别人去实现梦想,力量也有了不竭源泉。

因为有梦想,所以使命感强烈,战略目标和方向清晰,工作和生活有无限动力。

因为有激情,所以充满活力、不知疲倦、积极乐观地工作和生活。

因为有胆识,所以敢为人先、勇于创新、不怕失败、判断准确,可以从危机中发现机会,从机会中看到风险。

因为真诚待人,所以实事求是、富有亲和力和领导力、团队拥戴、创业者信任、朋友信赖、公众尊敬、人脉兴旺。

因为专注,所以敬业、专业,造就实现目标所需的眼光、视野、睿智和能力。

熊晓鸽的成功之路也许可以给我们这样的启示:一个有爱心、有激情、有胆识、真诚待人的人,拥有梦想并紧紧追随梦想,朝着一个美好的目标很专注地去努力,必将终有大成!

其中,最重要的也许是梦想。尽管今天的熊晓鸽已经很优秀、很成功,但他却保持着创业时的俭朴和梦想,为了保持创业者的心态,他甚至多年不买好车,而是租车出行,始终保持着“创业者的梦想和激情”。

2011年11月30日晚,熊晓鸽应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之邀,在清华企业家讲堂发表了题为“从38美金到38亿美金”的演讲。熊晓鸽的演讲现场——伟伦楼国际报告厅座无虚席,连过道里都坐满或站满了听众。他的演讲真诚朴实,生动感人,十分精彩,让听众深受启发,真心佩服。演讲结束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教授,作了简短的点评。钱颖一教授在海外时就认识熊晓鸽,他对熊晓鸽了解至深:“今天晚上,我想每一位同学走进这个报告厅的时候,都对熊晓鸽先生的演讲题目产生巨大的好奇,都想知道熊晓鸽先生是怎样从38美元变成38亿美元的。今天晚上两个多小时的时间,熊晓鸽跟大家分享了从他到美国的第一天,到后来20年的投资经历,以及很多成功的经验,也包括从中吸取的很多经验教训。我听到很多重要的词,包括‘技术’、‘激情’,但是我觉得他说到的最重要的一个词,就是‘梦想’!正是因为有梦想,如今熊晓鸽掌管的不仅仅是38亿美元和36亿元人民币,希望所有人永远都有着自己的梦想!”

财富有值,梦想无价。相信熊晓鸽的美好梦想以及追随梦想的精神和实践,不仅会对清华学子,也会对了解他的所有人,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生命有形,梦想无限。熊晓鸽有很多梦想已经实现了,有的梦想正在努力实现之中。在不久的将来,熊晓鸽梦想把自己的创业投资事业,从竞争激烈的一线城市,逐步推广到前景广阔的二线城市、三线城市,进一步帮助所有中国人。通过投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新能源等行业,让中国人的生活质量变得更好(Better);通过投资医疗行业让中国人的身体更健康(Healthier);通过投资健康行业,让中国人的寿命更长(Longer);通过投资理财等金融服务行业,让中国人财富更富有(Richer);通过投资文化娱乐行业,让中国人生活更幸福(Happier)……

最近熊晓鸽跟一位年轻创业者分享他的开心秘诀:“我觉得人要有个梦想,同时呢,不要嫉妒别人的成功,而且是发自内心为别人的成功感到高兴。还有一点,永远是有一个梦想去实现,有一个目标去实现,同时呢,不停地在那里学习,学你不懂的东西,然后呢,努力让自己做得更好,这样会生活得比较开心。”

熊晓鸽那些尚未完全实现的美好梦想,还将牵引着他,飞得更高、更远、更美好!因为他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精神,从未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