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生必修的情商课
4299500000025

第25章 人际关系:用情商造就影响力(2)

回顾过去,我想,女儿的自信来自我们乐于花时间坐下来了解她,而不是对她说:“这种行为不可饶恕,不准你出门!”

凯琳与父母的争执只是一种表象,她用行为掩盖了心中的忧惧,父母若只针对她的行为回应,便永远无法明白她的烦恼。

可是,凯琳的父亲放下批评的手段,真心地揣摩其心中所想,当凯琳感受到父亲的意愿,便开始安心坦陈自己的心事。一旦理清问题,凯琳也能感受到别人的了解,接着,她便会希望获得父母的引导与指示。

在说服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种原则:

说服的前提是,你要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同时知道他人的要求,在你和对方的需要之间搞好平衡。

如果你不知道你想要什么结果,而对方清楚自己说服的最终结果,你将被对方所影响。

在说服的时候,切忌融入自己的情绪。在任何场合下的发怒、过于激动、过于高兴和伤感,都会削弱你的力量。

理解他人模式的途径是沟通,在他人的世界里认识他们。人际关系成功的人,一般都是善于揣摩他人心理的人。

沟通要让对方觉得自己被接受、被了解,让对方觉得你将心比心,善解人意。这就要求你去深入了解对方的内心世界,加以观察体会,细心揣摩,并采取适当的行动来满足对方的需要,建立信任感,从而使沟通更有成效。

曼德拉的智慧与幽默

幽默轻松,表达了人类征服忧愁的能力。布笑施欢,令人如坐春风,神清气爽,困顿全消。在人的精神世界里,幽默感实在是一种丰富的养料,是人际交往最好的润滑剂。幽默对自我控制、自我调整以及提高团队的情绪有着极大的帮助。美国一所大学的研究已经证明,在你幽默的时候,你的自我感觉会变得更好。

在一次南部非洲首脑会议上,曼德拉出席并领取了“卡马勋章”。

在接受勋章的时候,曼德拉发表了精彩的讲演。在开场白中,他幽默地说:“这个讲台是为总统们设立的,我这位退休老人今天上台讲话,抢了总统的镜头,我们的总统姆贝基一定不高兴。”话音刚落,笑声四起。

在笑声过后,曼德拉开始正式发言。讲到一半,他把讲稿的页次弄乱了,不得不翻过来看。

这本来是一件有些尴尬的事情,但他却不以为然,一边翻一边脱口而出:“我把讲稿的次序弄乱了,你们要原谅一个老人。不过,我知道在座的一位总统,在一次发言中也把讲稿页次弄乱了,而他却不知道,照样往下念。”这时,整个会场哄堂大笑。

结束讲话前,他又说:“感谢你们把用一位博茨瓦纳老人的名字(指博茨瓦纳开国总统卡马)命名的勋章授予我,我现在退休在家,如果哪一天没有钱花了,我就把这个勋章拿到大街上去卖。我肯定在座的一个人会出高价收购的,他就是我们的总统姆贝基。”

这时,姆贝基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连连拍手鼓掌。会场里掌声一片。

这就是幽默的魅力,它拉近了演讲者和倾听者之间的心理距离,消除了一位伟人的神秘感,显示出曼德拉高超的智慧和人际沟通能力。

为什么90岁高龄的曼德拉能够保持身体健康、精神矍铄、爱情长在?离开总统职位后,他依然以和平大使的身份活跃在国际舞台上。世间没有奔流不息的泉水,也没有不老的秘诀。曼德拉之所以拥有永远的青春,是因为他在丰富的人生阅历中,提炼出了大智慧,在苦难的折磨中,咀嚼出了大幽默。

曼德拉有着一颗8岁孩子的童心。在会见拳王刘易斯的时候,他表示自己年轻时候也是拳击爱好者。于是,刘易斯故意指着自己的下巴让他打,他笑着做出拳击的姿势。

旁边的人于是问他:“假如您年轻时与刘易斯在场上交锋,您能取胜吗?”他说:“我可不想年纪轻轻地就去送死。”

正是在这一连串毫不做作的幽默之中,曼德拉展现出了他耀眼的人格魅力。他用幽默吸引着同事和战友,包括他的亲人。

20多年的牢狱之苦,风刀雪剑的严酷相逼,曼德拉都用幽默来应对。

1975年,狱中的曼德拉首次被允许与女儿津姬见面。曼德拉入狱的时候,女儿只有3岁,如今女儿已经是15岁的大姑娘了。

曼德拉特意穿上一件漂亮的新衬衣,他不想让女儿感到自己是一个衰弱的老人。他知道,对于女儿来说,自己是一个她并不真正了解的父亲。他知道,女儿见到他一定会感到手足无措。

当女儿走进探视室的时候,他的第一句话是:“你看到我的卫兵了吗?”然后指了指寸步不离的看守。女儿微笑了,气氛顿时轻松起来。

曼德拉告诉女儿,他经常回忆起以前的情景,他甚至提起,有一个星期天,他让女儿坐在腿上,给女儿讲故事。

透过探视室的小玻璃窗户,曼德拉发现女儿眼中噙着泪花。津姬后来描述了这一次见面,特意强调了曼德拉性格中风趣幽默的一面:“正是父亲的这种幽默,让我这个以前并不了解他的女儿,和他一下子贴近了许多。”

幽默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是一个人高情商的表现,它可以使人笑着面对矛盾,轻松释放尴尬。幽默是一种机智地处理复杂问题的应变能力,它往往比单纯的说教、训斥或嘲弄使人开窍得多。

善于发现幽默的机会是心胸豁达的表现。当人们宽容的时候,就会忽略恶意和偏执,给自己轻松,同时也给别人宽容。真正的优越感,不是来自于争执时占了上风,而是来自于对别人的宽容。有了这种轻松的豁达,幽默感自会产生。

幽默是一种优美健康的品质,它对心理上的影响很大,使生活充满情趣。哪里有幽默,哪里就有活跃的气氛。谁都喜欢与谈吐不俗、机智风趣者交往,而不喜欢跟抑郁寡欢、孤僻离群的人接近。

幽默能缓解矛盾,使人们融洽和谐。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常会发生一些摩擦,有时甚至剑拔弩张,弄得不可收拾。而一个得体的幽默,往往能使对方摆脱尴尬的境地。

幽默大师萧伯纳一天在街上散步时,一辆自行车冲来,双方躲闪不及,都跌倒了。

萧伯纳笑着对骑车人说:“先生,您比我更不幸。要是您再加点劲,那就可作为撞死萧伯纳的好汉而永远名垂史册啦!”

两人握手道别,没有丝毫难堪。

幽默来自智慧,也来自品格。

在孤岛上,曼德拉坚持长跑并用冷水洗澡,每天见到清洁工人都会开几句玩笑。愁眉苦脸的军警百思不得其解:这个被终身监禁的囚犯,为什么每天都是乐呵呵的呢?军警哪能理解,在曼德拉的幽默后面,有比金刚石还要坚硬的信念。

一个幽默的人,是一个高情商的人,他能够给朋友带来无比的欢乐,并且在人际交往中增加魅力,因而备受欢迎。

有些人天生就浑身充满了幽默细胞,但并不是说没有这种禀赋的人,就会一辈子刻板严肃。幽默感是可以训练培养的。

那么,怎样训练、培养自己的幽默感呢?

——首先,要积累幽默的素材。

如果你不能即兴幽默,不如大量地看漫画和笑话,从中体会幽默的感觉,久而久之,便可自己制造幽默,至少可运用看来的笑话了。

——可体会别人的幽默感,然后模仿一番。

要想幽默,必须敞开自己的心胸。就好比让阳光洒进屋子一般,去接受各种不同的人和事物,这些人和事物会在你的心中留下痕迹,成为幽默感的酵母。

——要幽默还须保持愉快的心情。

这是幽默感的“土壤”,如果你心情沉郁,老是想一些不快乐的事情,怎能制造出幽默感呢?

——有时不妨与自己幽默。

幽默大部分都和人有关系,有时你与他人幽默,但这种幽默不好把握,因此不如和自己幽默,一方面不得罪人,另一方面也可让人了解你是个心胸宽广、易于相处的人。

幽默可以使人放松心情,以愉快开朗之心去应付复杂的人生。但是,讲述幽默笑话时,也必须注意时机、场合和听众,因为不是所有的幽默笑话,都适合在各种场合讲给所有人听。发挥你的幽默感时,必须看场合和对象,最好避免粗俗的幽默,否则就不是幽默,而是闹笑话了。

幽默与刻薄,常常因听者的心情与立场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反应。幽默,可以使人欢笑,但若使用不当,也会使人不悦。因此,一个“幽默高手”在讲述笑话时,应顾及听者的心情与尊严,避免过度的讥笑与嘲弄。否则自以为是幽默的笑话,一不小心擦枪走火,会冒犯他人,得不偿失。

所以,西方哲人说:幽默是用来逗人发笑,而不是用来刺伤人心的。

布朗勋爵的成功秘诀

在一个可怕的暴风雨和雷电交加的夜晚,蒸汽渡轮“埃尔金淑女号”撞上了一艘满载木材的货轮。船在渐渐沉没,船上393名乘客全部掉入密歇根湖中,他们拼命挣扎着等待救援。

一位名叫史宾塞的年轻人奋勇跳入冰冷的湖水中,一次又一次地救出溺水者。当他从寒彻入骨的湖水中救出第17个人之后,终因筋疲力尽而虚脱,再也无法站起来。从此之后,他只能在轮椅上度过自己的余生。

多年后,一家报纸采访他,问到那晚之后最难忘的是什么,史宾塞的回答出人意料,他说:“17个人当中,竟没有一个人向我说声谢谢。”

那位因奋勇救人而把自己余生放进轮椅的青年,他所要的不仅是一声谢谢,而是对他人格和行为的赞美,然而他失望了。

地球上有40亿人在每晚睡觉前,渴望得到一句赞美和肯定的话,然而有多少人得到了呢?记住,把心中的赞美说出来,也许因为你一句赞美的话,就会有一个人无须伴着破碎的心和受伤的灵魂入睡。

赞美和认可在交往中也很重要,它是打开影响力通道的第一步。人们对于赞扬和认可总是不设防的,往往一句简单又看似无心的赞扬,就是良好关系的开端,人与人的距离由此而拉近。

在未来施加影响的过程中,赞美总是能有效地起到激励和调节情绪的作用。当别人自卑时,用他的某部分优点鼓励他;当别人有过失的时候,用赞扬使其恢复自信和自尊,由此建立患难真情;当别人开始抵触时,尝试用赞美树立双方的共同立场,减少对立。

赞扬别人是给予的过程,情商高和懂得移情的人总是记得,别人的赞赏曾经给予他们多么大的快乐;他们也总是记得,在委靡不振时,别人的一句赞美曾给予他们多大的帮助;他们同样记得,别人的赞扬,曾经多么神奇地帮助自己克服了自卑情结;他们认识到,周围的人也都渴望别人的欣赏和赞扬。所以聪明的人从不吝惜自己真诚的赞美。

一个能够慷慨给予别人赞美和认可的人,一定是一个充分自信的人,他从不认为赞美别人是助长他人的气势。他从不担心给了别人亮,遮住了自己的光。因为他坚信自己是太阳,是光和热的源泉,故而从不吝惜给予别人温暖,也从不吝惜用自己的光来照亮别人。他可以创造一个充满鼓励的环境,其中的人们会舒心开怀。

许多成功者靠赞美别人脱颖而出。

英国石油公司的总裁布朗勋爵当时被层层提拔,很早就进入了CEO的候选班子,然后又荣升公司的总裁职务。后来,英国石油公司在世界石油市场上独占鳌头,布朗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很多场合下,布朗将其成绩归功于前任总裁,是他选拔了自己,并让自己独当一面。于是有人问前任总裁,当时他是怎样看准了布朗勋爵的。

前任总裁回答说:“布朗总能在许多出色的人中间脱颖而出,而且,他总能吸引很多出色的人到他身边,他从来不怕扎在聪明人堆里。显然,他总有信心有能力成为其中最出色的,而且,他更知道如何利用自己的赞美来网罗优秀的人才。”

赞美绝不是单方面的给予和付出,赞美别人,是学习别人优点和长处的过程,是与人交流时和谐沟通的过程,也是心胸气度的培养过程。

在赞美声中,传递的是情感和思想,表达的是善意和热情,化解的是有意无意间与人形成的隔阂与摩擦。

在赞美声中,别人的精神感染着你,别人的榜样鼓舞着你,送一点赞美给别人,你的世界会一片灿烂。

赞美犹如心灵的空气,没有空气,人类无法生存。人类最渴望的就是精神上的满足——被了解、被肯定和被赏识。对人来说,赞美就如同温暖的阳光,缺少阳光,花朵就无法开放。

如果你发现了别人的长处,就大胆地告诉他。嘉勉要诚恳,赞美要大方,更要真诚而不虚伪。

每个人都有优点,赞美别人会使得对方各方面的情绪得到调动,从而向你展示他最好的一面,发挥出他最大的优势。

如果每个人都可以把这一点做得很好,相信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就会减少,关系也会融洽很多。同时,可以更多地学习别人的优点和长处,使自己在各方面得到完善和提高。

洛克菲勒曾经说过:“要想充分发挥员工的才能,方法是赞美和鼓励。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应当学会如何真诚地去赞许人,诱导他们去工作。我总是深恶挑人的错,而从不吝惜说他人的好处。事实也证明,企业的任何一项成就,都是在被嘉奖的气氛下取得的。”

有一次,洛克菲勒的一个合作伙伴在南美的一宗生意中,使公司蒙受了100万美元的损失。

洛克菲勒不但没有责备他,反而说,你能保住投资的60%已是很不容易的事。这令合作伙伴大为感动,在下一次的合作中,他获得了很大的利润,并挽回了上次的损失。

真诚地赞赏他人,是洛克菲勒取得成功的秘诀之一。

许多心理试验表明,赞扬对于强化人的行为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它是激励员工的有效手段之一。

赞美为何能产生如此大的效用呢?美国心理学家亨利·格达德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测试,他设计了一种测量疲劳程度的能量测定仪。

当他给疲倦的孩子一些赞美时,能量测定仪上的指数急速上升;相反,当斥责孩子时,指数便会突然下降。

虽然关于赞美效力的生理机制还没有明确的研究结果,有人假设可能与激活情绪中枢杏仁核,促使激素分泌,而提高整个机体的活动水平有关。虽然这有待于进一步验证,但赞美效力的存在是毋庸置疑的。

从情商的角度来讲,赞美可使他人处于一种积极愉快的情绪状态之下。对于人来讲,最基本的情感需要便是被肯定、被尊重,公司、企业的员工也不例外。

尼古拉斯曾对几千名销售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过调查,要他们依次回答:对于销售人员,什么是最为重要的因素?

结果,销售人员几乎毫无例外地选择了“工作成绩被肯定”这一点,而管理者们认为它顶多只能排在第七位。双方在认识上的差异显而易见。

调查结果还表明,能对员工的功劳给予恰当的重视与肯定的管理人员,其管理绩效也是较好的。

有的管理者为何吝惜给予赞美呢?列维森指出,缺乏同感这一情绪能力的人吝于赞美下属。

技巧性的赞美与技巧性的批评一样,都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激励作用。那么,作为一个管理者,在赞美员工时需要注意哪些技巧呢?

首先,应当注意分寸。企业员工都具有分辨力,虚假、夸大的赞美往往会起到相反效果,不仅无法保持领导者的威严,更无法起到激励的作用。

其次,赞美要具体,针对员工的特定工作进行表扬。管理者应该说的是:“你今天的会议记录做得很好。”“你提交的报告很有创造性与建设性。”而不是“今天你的表现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