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生必修的情商课
4299500000015

第15章 激励自我:创造生命的奇迹(2)

思想作用于人的最基本原则是:你想得越多的事,对你的吸引力就越大。所以,你不妨相信这条规则:常想某件事,就会促使它实现。

有一位妇女曾说过这样的话:“我年轻时发誓,绝不嫁姓史密斯的男人,也绝不嫁比我年轻的男人,更不会去从事洗盘子的工作。但现在,这三件事却都落到了我的头上。”

即使你想的是不希望这件事成为事实,你还是会朝着它走去。这是因为心灵只能被诱导去做某事,却不能接受诱导不去做某事。

就好比有人对你说:“别去想一头身上有紫色斑点、大耳朵、戴太阳镜的粉红色大象。”马上,你满脑子想着的就是这么一头怪象。

你是否曾试着告诉自己:“我一定要忘掉这件事。”然而果真会忘掉吗?虽然你的心思一直努力做到遗忘,但实际上,它做到的却是记住那件事。反而比你说“我要记住那件事”的效果还好。

熟悉思想运作的情形后,对自己或别人说任何话之前,都必须三思。

如果你对小侄儿说:“别从树上摔下来啊!”事实上,你等于是在“帮助”他从树上摔下来。

如果你对自己说:“我可别忘带那本书。”你至少已经在忘记它的途中了。

因为人的思想和心灵是根据画面运作的。在你自言自语“我不想忘记带那本书”时,脑海里就会出现一幅你忘记带那本书的画面。尽管你口中说着不要,脑海中那幅画面却萦绕不去,结果你就真的忘了带书。但如果你对自己说的是“我要记得带那本书”,脑海里就会浮现你记得带书的画面,你记住的概率就大得多。

对孩子感到束手无策的父母,其实可以给孩子灌输积极的心灵画面,多使用正面的语言,情况就会改善。“不要叫”可以用“请安静”代替,“不准把意大利面酱弄到你的衬衫上”改为“吃饭要小心点儿”。两种说法的意思差不太多,但最后的结果却大不相同。

同样的道理,也可以解释你为什么会把一件伤心事牢记15年,没忘掉半点儿细节。你开新车的第一天,就把车头撞得稀烂,你当时心里多半是想着:“我千万不可把车身撞出凹痕!”这个念头非常危险,你最好只提醒自己“小心驾驶”就够了。

在大型比赛中夺魁的网球好手,往往总是想着:“我要得到这一分,这球是我的!”总是接不到球的人,心中的想法则可能是:“我可别漏接了这个球。”同样,总说“我不想生病”的人,会面临一场格外艰苦的奋斗,老想着“我不要过寂寞的生活”、“我不想破产”、“希望这次事情不至于搞砸”的人,往往就会落入他们一心想避免的困境。

思想是如此奇特,情商高的人最能够恰当地运用它,使自己的人生达到理想的境界。

改变思想,就能改变生活。当走入生活的低沉期时,情商高的人总是善于给自己以积极的暗示,帮助自己走出困境。爱默生说:“一个人就是他整天所想的那些。”你想什么,你就是怎样的一个人。因为每个人的特性都是由思想而来的,每个人的命运完全决定于心理状态。

如果心里都是快乐的念头,你就能快乐;如果想的都是悲伤的事情,你就会悲伤;如果想的全是失败,你就会失败;如果想到一些可怕的情况,你就会害怕;如果有不好的念头,你就会产生不安;如果你沉浸在自怜里,大家都会有意躲开你。

自我暗示是思想的能动方式,它是一个人用语言或其他方式,对自己的思维、情感、想象、意志、知觉等方面的心理状态产生某种刺激的过程。它是一种自动的暗示,沟通人的思想与潜意识。它是一种启示、提醒和指令,告诉你注意什么,追求什么,致力于什么和怎样行动,因而它能支配影响你的行为。这是每个人都拥有的一个看不见的法宝。

人类有史以来,很多思想家都强调信心与意志的重要性。信心与意志是一种心理状态,是一种可以用自我暗示诱导和锻炼出来的、积极的心理状态,积极心态来源于在心理上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反之,消极心态是经常在心理上进行消极的自我暗示。也就是说,不同的意识与心态会有不同的心理暗示,而心理暗示的不同也是形成不同意识与心态的根源。之所以说心态决定命运,正是以心理暗示决定行为这个事实为依据的。

多数人的生活境遇,既不是一无所有,一切糟糕;也不是什么都好,事事如意,这种一般的境遇相当于“半杯咖啡”。你面对这半杯咖啡,心里产生什么念头呢?消极的自我暗示是因少了半杯而不高兴,情绪消沉;而积极的自我暗示是庆幸自己获得了半杯咖啡,那就好好享用,因而情绪振作,行动积极。

所以,每个人都有一个看不见的法宝,这个法宝具有两种不同的作用,这两种不同的力量都很神奇。它会让你鼓起勇气、重拾信心,并抓住机遇,采取行动,去获得财富、成就、健康和幸福,但同时也会让你排斥和失去这些极为宝贵的东西。

心理上的自我暗示固然是个法宝,但这个法宝的巨大魔力,还需要通过长期的运用,形成一种意识,才会充分地显示出来。具有自信主动意识的人,会长期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而具有自卑被动意识的人,却总是使用消极的自我暗示。经常进行积极暗示的人,会把每一个难题看成是机会和希望;经常进行消极暗示的人,却将每一个希望和机会看成是难题。

美国社会学学者华特·雷克博士曾研究过这样一个问题:他从两所小学的六年级学生中,找出两组截然不同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一组是表现不好,无可救药的;另一组是表现优良,积极上进的。那些品行不良的孩子在遇到某种困难时,往往会预期自己一定会有麻烦,觉得自己比别人低下,认定自己的家庭糟糕透顶等;而那些素质优良的孩子相信自己在学习上会成功,生活上也不会遇到什么麻烦。经过5年的追踪调查,结果正如料想的那样:好孩子都能继续上进;品行不良的孩子则经常会出问题,其中还有人进过少年法庭。

以上的事实和研究结果再次证实:自我意识、自我评价本身确实能左右一个人的发展。一个孩子如果有了不利的自我意识,就会有不良的表现,也就很容易被人们看成是“没出息”、“没用”,甚至“有犯罪的意图”。

积极的心理暗示要经常进行,长期坚持,这就意味着积极的自我暗示能自动进入潜意识,影响意识。只有潜意识改变了,才会成为习惯。潜意识就像一块肥沃的土地,如果不在上面播下成功意识的良种,就会一片荒芜或野草丛生,自我暗示就是播撒种子的控制媒介。一个人可以经过积极的心理暗示,自动地把成功的种子和创造性的思想灌输到潜意识的沃土上;相反,也可以灌输消极的种子或破坏性的思想,而使潜意识这块肥沃的土地满目疮痍。

主宰你自己

传说,亚瑟王被邻国的伏兵抓获,邻国的君主被亚瑟的年轻和乐观所打动,没有杀他。但是,亚瑟要能够回答一个非常难的问题,才可以获得自由。亚瑟有一年的时间来思考这个问题,如果一年的时间还不能给出答案,亚瑟就会被处死。

这个问题是:女人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这个问题连最有见识的人都困惑难解,何况年轻的亚瑟。亚瑟接受了国王的命题,在一年的最后一天给出答案。

亚瑟回到自己的国家,开始向每个人征求答案:公主,妓女,牧师,智者,宫廷小丑。一年的期限快到了,亚瑟问了许多人,但没有人可以给他一个正确的回答。最后,有人告诉他,一个老女巫可能知道答案。亚瑟别无选择,只好去找女巫。

女巫答应回答他的问题,但他必须首先接受她的条件:她要和亚瑟王最高贵的圆桌武士之一、他最亲近的朋友加温结婚。

亚瑟王惊骇极了,这个女巫驼背,丑陋不堪,只有一颗牙齿,身上散发着臭水沟般难闻的气味,而且经常制造出猥亵的声音。他从没有见过如此不和谐的怪物,他拒绝了,他不忍心强迫他的朋友娶这样的女人,他不能让自己背上沉重的精神包袱。

但加温却对亚瑟说:“我同意和女巫结婚,没有比拯救亚瑟的生命和扞卫圆桌更重要的事了。”他立即和女巫定了亲。

女巫于是回答了亚瑟的问题:女人真正想要的是主宰自己的命运。

每个人都立刻意识到女巫说出了一个伟大的真理。于是,邻国的君主放了亚瑟王,并给了他永远的自由。

来看看加温和女巫的婚礼吧,这是怎样的婚礼呀!亚瑟王在无法解脱的极度痛苦中哭泣,加温却一如既往地谦和,而女巫却在庆典上表现出她最坏的行为:她用手抓东西吃,打嗝、放屁,让所有的人感到恶心、不舒服。

新婚的夜晚来临了,加温依然坚强地面对可怕的夜晚,走进新房。然而,洞房却是另外一幅景象:一个他从没见过的美丽少女半躺在婚床上!加温惊呆了,问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美女回答说:加温,我就是那个女巫。既然你不嫌弃我的丑陋,那么我就应该对你好些。在一天的时间里,一半是我可怕的一面,另一半是我美少女的一面。那么,加温,你想要我的哪一面呢?

多么残酷的问题呀!加温开始思考他的困境:如果在白天向朋友们展现一个美丽的女人,那么夜晚他自己将面对一个又老又丑如幽灵般的女巫;如果白天拥有一个丑陋的女巫妻子,在晚上自己就可与一个美丽的女人共度良宵。最后,加温没有作任何选择,只是对他的妻子说,既然女人最想要的是主宰自己的命运,那么就由你自己决定吧。

于是女巫选择白天夜晚都是美丽的女人。就因为这样,女巫的人生得到了美丽的升华,因为她的命运没有被别人主宰,她扼住了命运的咽喉,将自己从一个丑陋的女巫,变成了一个美貌的女人。

很多情况下,人们的命运都是由别人和外物所控制。要主宰自己,就需要莫大的勇气。特别是对于一个失败者,当他陷入挫折的情绪中,要及时调整自己,战胜自己,树立起主宰自己的信心,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查理的工厂宣告破产了,他所有的财产加起来资不抵债,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穷光蛋。查理无法面对残酷的现实,心力交瘁,沮丧透了,几乎想到了自杀。他流着泪去见牧师,希望能够得到指点,让他东山再起。

牧师说:“我对你的遭遇很同情,我也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但事实上,我却没有能力帮助你。”

查理唯一的希望破灭了,他喃喃自语道:“难道我真的没有出路了吗?”

牧师说:“虽然我没办法帮助你,但我可以介绍你去见一个人,他可以帮你东山再起。”

牧师带着查理来到一面大镜子前,手指着镜子里的查理说:“我介绍的这个人就是他。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他才能够使你东山再起,只有他才能够主宰你的命运。”

查理怔怔地望着镜子里的自己,用手摸着长满胡须的脸孔,望着自己颓废的神色和迷离无助的眼神,他不由自主地抽噎起来。

第二天,查理又来见牧师,他从头到脚几乎像换了一个人,步伐轻快有力,双目坚定有神。他说:“我终于知道我应该怎么做了,是你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把真正的‘我’指点给我了,我已经找了一份不错的工作。我坚信,这将是我成功的起点。”

果然,几年后,查理东山再起,事业比当初还要兴旺。

主宰自己不是口号式的宣言,而是情商正向强化的结果,是在奋进过程中的心理能动力量,是积极的心理自我暗示产生出来的结果。

三只青蛙掉进鲜奶桶中。第一只青蛙说:“这是命。”于是它盘起后腿,一动不动,等待着死亡的降临。第二只青蛙说:“这桶太深了,凭我的跳跃能力,是不可能跳出去的,今天死定了。”于是,它沉入桶底淹死了。第三只青蛙打量着四周说:“真是不幸!但我的后腿还有劲,我要找到垫脚的东西,跳出这可怕的桶!”

于是,第三只青蛙一边划一边跳。慢慢地,鲜奶在它的搅拌下变成了奶油块。在奶油块的支撑下,这只青蛙奋力一跃,终于跳出了奶桶。

第三只青蛙主宰了自己的命运,挽救了自己。它是群体里的高情商者,如果有可能,它甚至可以主宰整个青蛙王国。

6美分,你能买一个奇迹

“一切有价值的东西,都由空中楼阁而发生。”从空中楼阁出发,就是抱着极大的梦想出发。心中没有空中楼阁般的梦想,就无法朝目标迈出前进的步伐,也就不能期待成功了。

吉米·马歇尔被视为职业橄榄球界中最难击败的人。在运动王国,30岁就会被视为“老年人”,但他担任守备到42岁。

从开始打球起,在282场比赛中,他从未失败过。有名的四分卫佛朗·塔肯顿说,吉米是“在任何运动中,我所认得最有意思的运动员”。

吉米也经历过很多的灾难:在一次大风雪中,所有的同伴都死了,但他却幸存下来;他患过两次肺炎;他在擦枪时,因不小心走火而受伤;他出过几次车祸,也做过外科手术……但这些都没使他垮掉。

他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上帝不要我,因为我的梦想还没有完全实现。”

人生因梦想而高飞,所以我们要敢于梦想!敢于希望!敢于认定自己有很大的潜能!

2002年11月28日,是美国特有的节日——感恩节。在这个节日到来的前三天,芝加哥市一位名叫赛尼·史密斯的中年男子向当地法院递交了一份诉状,要求赎回自己去埃及旅行的权利。

这样的诉求在美国社会,应该说十分普通。然而,不知是因为它涉及的内容不同一般,还是别的什么原因。总之,该案在美国社会引起了轩然大波,以至于到目前为止,仍是新闻部门追逐的热点。

这起案件的案情十分简单。它发生在40年前,当时赛尼·史密斯6岁,在威灵顿小学读一年级。有一天,品行课老师玛丽·安小姐让他们各说出自己的一个梦想。全班24名同学都非常踊跃,尤其是赛尼。他一口气说出两个:一个是拥有自己的一头小母牛;另一个是去埃及旅行一次。

可是当玛丽·安小姐问到一个名叫杰米的男孩时,不知为什么,他竟一下子没了梦想。为了让杰米也拥有一个自己的梦想,她建议杰米向同学购买一个,于是,在玛丽·安小姐的见证下,杰米就用6美分向拥有两个梦想的赛尼买了一个。由于赛尼当时太想拥有一头自己的小母牛了,他就让出了第二个梦想——去埃及旅行一次。

40年过去了,赛尼·史密斯已人到中年,并且在商界小有成就。40年来,他去过很多地方——瑞典、丹麦、希腊、沙特、中国、日本,然而他从来没有到过埃及。难道他没想过去埃及吗?想过。据他说,从他卖掉去埃及的梦想之后,他就从来没忘记过这个梦想。然而,作为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和一个讲诚信的商人,他不能去埃及,因为他把这一行为连同那个梦想一起卖掉了。

2002年感恩节前夕,他和妻子打算到非洲旅行一次,在设计旅行线路时,妻子把埃及的金字塔作为其中的一个观光项目。赛尼·史密斯再也忍不住了,他决定赎回那个梦想,因为他觉得只有那样,他才能坦然地踏上那片土地。

赛尼·史密斯能赎回那个梦想吗?最终,他没能赎回那个梦想。因为经联邦法院审定,那个梦想价值3000万美元,赛尼·史密斯要赎回它,就必须倾家荡产。其中的缘由,我们从杰米的答辩状中,也许可略知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