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神奇的人体生命节律
4296700000008

第8章 生命节律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生命节律的检测方法

一、生命节律状态值计算方法

每个人从他诞生伊始,生命就开始了三个循环:

体力循环——周期为23天

情绪循环——周期为28天

智力循环——周期为33天

计算方法如下:

X=……余数Y(1)

式中:A——出生日到测算日的总天数

N——循环周期

X——经过的循环次数

Y——测算日节律所处位置

其中:A的计算比较复杂:

A=365a+K+C (2)

式中:a——出生日到测算日经历的周年数;

K——出生日到测算日经历的闰年数

C——出生日到测算日不足周年的天数。

如果我们设被测人出生年、月、日分别为a1、b1、c1,所测算的年、月、日分别为a2、b2、c2,则A、K、C的计算式分别为:

当b1<b2时,a=a2—a1(3)

当b1>b2时,a=a2—a1—1(4)

K=a/4(余数舍去)(5)c=(b1—c1)+∑B+c2(6)式中:b1——出生月的全月天数

∑B——出生日到测算日经历的整月天数代数和。

举例说明:如果某人出生年月日为1964年8月7日,欲检测其2010年12月1日的生命节律状态:

解:

1、计算a值:因b1<b2,所以用式(3)得

a=a2—a1=2010—1964年=46

2、计算K值:将a代入式(5)得

K=a/4=46/4=11……2(余数2舍去)

3、计算c值:因为出生月8月的全月天数b1为31天,8~12月经历了9月(30)天、10月(31)天、11月(30)天,3个整月,所以代入式(6)得C=(b1—c1)+∑B+c2=(31—7)+(30+31+30)+1=116

4、计算A值:将上述求得各数值代入式(2)得

A=36×46+11+116

=16917

5、计算x值:代入式(1)得

X体力=16917/23=735……余12(Y体力)

X情绪=16917/28=604……余5(Y情绪)

X智力=16917/33=512……余21(Y智力)

以上计算出的余数12、5、21三数分别表示被测人三节律在2010年12月1日这一天所处的周期位置,即体力处周期第12天,情绪处周期第5天,智力处周期第21天。

二、生命节律曲线图绘制方法

目前世界各国都将这种循环用正弦曲线表示,其波幅值遵循下列公式:

S=sin(360A/N)

式中:S——波幅值

以上例说明,代入式得

S体力=(sin(360×16917/23)=—0.1361

S情绪=(sin(360×16917/28)=0.9

S智力=(sin(360×16917/33)=0.7557

计算出的—0.1361、0.9、0.7557三数分别表示被测人在2010年12月1日这一天三节律波幅值,即体力、情绪、智力各处的曲线位置。

由于数值比较小,曲线表示不太明显,人们通常将其扩大100倍,即将上式转换为下式:

S=100×sin(360A/N)

由式可见,S值在+100到—100之间波动。

如果我们将被测人2010年12月份每天的生命节律波幅值S都计算出来,再以日期为横坐标,以波幅为纵坐标,则会得到一张优美、直观的三节律曲线图来。

三、生命节律曲线图形解读

此图是用我们最新开发的HT—2010SJ计算机系统作出来的(本书的所有生命节律图例均出自HT—2010SJ系统)。

图的顶部左侧显示的是被测人的出生年、月、日和检测年、月,以备查,避免因可能输入失误而导致检测结果无效。图的顶部右侧三种颜色字则分别表示曲线的类型,即红色曲线表示体力,绿色曲线表示情绪,蓝色曲线表示智力,以便查看。

图的横坐标表示日期,纵坐标表示生命节律曲线的波幅值,中线为临界线。左侧纵坐标线上的小格表示生命节律波幅值大小刻度,最高和最低为+10和—10,每格为1;底线上的小数字“5、10、15……”表示检测当月的日期数。

由图可见,曲线在中线上下波动。

曲线处于中线以上的时期称为高潮期。体力曲线(红线)处于高潮期,人体力充沛、意志顽强、颇有耐力;情绪曲线(绿线)处于高潮期,人的感情显得丰富、达观、乐于创造;智力曲线(蓝线)处于高潮期,人的思维格外敏捷,记忆力好,具有较强的逻辑判断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反应能力。曲线处于中线以下那段时期称为低潮期,生理状况与高潮期正好相反。曲线处于高潮期与低潮期之间的转换日期,即曲线与中线交界日称为临界日,此时人体心理和生理状况变化频繁、复杂、起伏大,极不稳定,往往容易染病,学习上粗枝大叶,易出差错,在家里好发脾气,工作中易出差错或事故等。

(第二节)为什么生命节律的起点是出生日、是零点

这里,出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生命节律曲线是从人出生之日开始的,而不是从母体的某一天开始的?为什么出生之日的起点是零点,是人体生理状态极不稳定的临界日,而不是人体生理状态最好的三项节律的最高点或者什么别的起点呢?

这个问题曾经在学术界长期争论过,后来得到的共识是:新生儿的诞生对母亲和胎儿都是一个十分危险的时刻,其过程惊心动魄,胎儿从母体内的相对稳定状态,进入急剧的变化状态:从与母亲的连体,分离成独立的个体;从悬浮状态,变换成自由状态;从狭小的黑暗空间,来到宽敞的声、光、味的大千世界。降生儿第一次用声带发出啼哭,第一次用鼻子呼吸空气,第一次用眼睛看世界,第一次……因此,胎儿虽然在母体内也有生命节律,但在降生时,这些节律都经受了撕心裂肺的巨大震动,以至于它们都趋向于零,可以从零算起。

由于无法度量,难以有科学的确切的测定数据做支持,这种解释似乎有些抽象和牵强,但是,长期以来,国内外无数人应验充分证明,将出生之日的起点定在零点的做法无疑是正确的。

(第三节)早产与晚产

还有一个问题是,非孕期期满分娩出生的人们,比如,有的人是早产,也有人是晚产,还有的人是剖腹产。在剖腹产中,又分为不能正常分娩而被迫剖腹产的和孕妇主动要求剖腹产的;更有甚者,是孕妇为追求所谓“良辰吉日”,为赶学(9月1日以后出生的晚一年入学)而择日剖腹产的等等,他们的生命节律的起点如何确定呢?

根据我们多年来的经验,凡是自然分娩出生的人,无论是早产还是晚产,其生命节律一般都和正常出生的人似乎没有什么差别。而剖腹产的人,尤其是主动剖腹产的人似乎和正常出生的人差别很大,这也是我们在验证一些欧美人士(欧美剖腹产的人较多)时,常常发现生命节律的规律应验不准而发现的问题。那么,剖腹产的人的生命节律规律怎样?起点如何确定呢?因缺乏足够的验证数据和研究,我们不敢妄下结论,还是留待后人们去探索和研究吧!

2010年10月,媒体以“中国剖腹产率近50%,居世界第一”为标题(副标题“国家层面给剖腹产降温”)报道,“今年初,世界卫生组织在医学权威期刊《柳叶刀》发布报告说,在2007年10月至2008年5月,中国剖宫产(笔者注,即剖腹产)率高达46.2%,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上限的3倍以上”,“这种剖宫产率畸高已引起世界卫生组织关注”。这是一个让中国人尴尬的“世界第一!”报道称,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已开始干预,出面说不,“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启动了‘促进自然分娩,保障母婴安康’项目,从国家层面通过系列措施给剖宫产降温。”同时,报道还称“权威专家说,剖腹产易造成对新生儿智力和身体的损伤”,笔者认为,或许剖腹产也会造成对新生儿生命节律的某种损伤,或许自然力是不可抗拒的,人类是大自然的产物,人类还是顺应自然为好。

(第四节)为什么各种事故和疾病易在临界日发生

那么,究竟为什么各种事故和疾病易在临界日发生,而不是在最低潮期,即人体生理状态处最低点时发生呢?也许我们能从曲线数学分析中找出答案:

如前所述,生命节律是一正弦连续函数曲线,表达式为:

S=sin(X)(X=360A/N)

对该式做一次求导得:

S′=cos(X)

由式可知,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S′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

当X=0,2π时,S′=1;

当X=π时,S′=—1;

当X=π/2,3π/2时,S′=0;

我们知道,波幅值只是表示曲线的状态,而一阶导数则表示曲线的斜率,即变化率。

以情绪节律为例,不难看出,曲线在0点处即1号时,斜率最大,为1,即变化最大;至π/2处,即7号时,曲线斜率为0,即变化趋于0;至π处,即是14号时,曲线斜率为—1,即变化最大;至3π/2时,即21号时,曲线斜率为0,即变化趋于0;至2π处,即28号时,曲线斜率为1,即变化最大。如此周而复始变化着……

这里,节律曲线斜率的大小就对应着人体生理状态变化大小。当曲线处最低潮时,虽然此时人体生理状态处最低点,但此时曲线斜率为0,即此时生理变化不大,相对比较稳定。而当曲线处临界日时,虽然此时人体生理状态不处最低点,但此时曲线斜率大,即此时生理变化最大,生理起伏大、极不稳定,故此时易出各种事故。

以上推断分析是建立在假设人体生命节律确实按正弦曲率对应变换的。而对这种对应关系,人们恐怕一时还难以测试或度量,并加以准确论证,因而硬是将人体生理状态用数学方法与曲线状态对应分析,还缺乏更科学的依据,似乎过于牵强,然而实践证明,这种分析符合客观实际。

(第五节)国内目前应用基础和方法上普遍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对人体生命节律的应用基础及其方法多数是采取波幅数值提示法,即按波幅数值的大小,划分高潮期、低潮期和临界日,并在三重临界日、双重临界日和单临界日处加以提示。具体做法是:规定波幅临界值,当波幅值在+40以上时算作高潮期,—40以下算作低潮期,+40——40之间算作临界日(也有将波幅值规定在±15的)。

表2、表3、表4为三节律一个周期内波幅值变化对应表,我们不妨依照±40之间算作临界日的做法,来具体分析一下:

对体力节律进行计算,在一个周期内其波幅值对应情况如表2。由表2可见,在一个周期内,第1、10、11、12、13、22、23天为体力节律的7个临界日。

以情绪节律为例,经计算,在一个周期内,其波幅值对应情况如表3。由表3可见,在一个周期内,第1、13、14、15、27、28天为情绪节律的6个临界日。

再对智力节律进行计算,其波幅值如表4。由表4可见,在一个周期内,第1、2、15、16、17、18、31、32、33天为智力节律的9个临界日。

以上分析不难发现,这种应用基础和方法存在下述弊病:

其一,按此划分,情绪、体力和智力节律在一个周期内分别有6个、7个和9个临界日,三节律之间相差悬殊。显而易见,人为规定某一波幅作为临界值的做法本身不尽合理,也不便使用。

其二,人体生命节律是动态的、连续变化的,而人为硬行按某波幅值规定出低潮期、临界日、高潮期这三种状态,不符合连续变化的实际,势必影响到应用效果。因为,同样是低潮期,处于一般低潮期和最低潮期,人体反应有明显的差别。

其三,据大量调查验证,人体生命节律在呈上升趋势处临界日时,与呈下降趋势处临界日时,人体生理的起伏,后者比前者要大,延续的时间也要长。由表3可见,智力节律呈上升趋势有5个临界日,而呈下降趋势时却有4个临界日,与实际正好相反,这也必然会影响应用效果。

其四,按此划分,一项以上的临界日,在人的一年中约占289天左右,即人类生命约有79%的时间处于“危险日”,显然过多,也不符合实际。将过多日期全部置于“注意”和“控制”之下,也就失去了控制的意义。

其五,一些单位为了减少控制日期,只提示双重以上临界日。而大量调查事实证明,各种事故发生日多数只有一项节律处临界日,其它节律也有一项以上同时处于最低潮期,而双重以上临界日发生事故的约占事故总数的28.5%(因双重以上临界日本身出现频率相对要少,还不到临界日总数的五分之一)。显然,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同样影响到应用效果。

其六,人体生理状态是三种节律交叉、综合反应的结果,而采用波幅值的办法极不直观,很难做动态分析,也很难对三种节律做相关综合分析判断,势必降低判断准确率,影响到应用效果。

国内一些单位对人体生命节律的应用效果不好,甚至失败,主要原因是应用基础及其方法上所存在的问题。为此,有必要探索新的有效的应用基础及其方法。

(第六节)生命节律应用基础和方法的新探索

大量调查验证和研究表明,对生命节律的应用基础不应采取节律波幅值提示法,而应基于对节律曲线图形模式的动态识别和综合判断,采用图示法。

应用HT—2010Si系统为某2012年1月1日出生的婴儿检测的2012年1月的生命节律曲线图。

我们试着对曲线做具体分析。

以情绪节律(绿线)为例,在一个周期内,随着日期的增加,曲线从0开始,1号、2号、3号……逐步上升,人的情绪逐步好转。至7号,曲线处最高峰,此时人的情绪状态处最高涨。从8号起,曲线开始下降,此时人的情绪状态开始下落。至15号,曲线处高潮期与低潮期交替处的临界日,此时人的情绪状态起伏大、极不稳定。从15号起,曲线经过转换向低潮期继续逐步下降,此时人的情绪逐步下落。至22号,曲线处最低潮时,人的情绪状态最低落。从22号起,曲线开始逐步上升,人的情绪开始逐步好转。至28号,曲线处低潮期与高潮期交替处的临界日,此时人的情绪起伏又较大,极不稳定,但因此时节律处上升阶段,故较之前一个临界日(即15号)起伏相对要小。接下去是下一个循环周期。如此周而复始的循环变化。

图示法与波幅数值法对比,具有下述优点:

1.三种节律分别用三种不同颜色表示,一目了然,画面清晰、美观,易于运用和推广。

2.临界日易于查找,比起波幅数值法来,需控制的临界日可减少一半以上,从而可提高应用效果(一般曲线呈上升趋势处中线时,临界日按当日一天左右计算,而呈下降趋势处中线时,临界日按两天左右计算)。

3.便于对节律作动态分析。特别是将低潮期分为一般低潮期和最低潮期,具有相当的实用价值。

4.便于对三种节律作相关分析和综合判断,以提高应用效果。

关于人体生命节律曲线图形模式识读方法,我们将放在第七章加以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