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走出去营销中国,走进来研究中国”的态势下,少林寺、青城山等旅游胜地已经先行一步,而道文化积淀更为全面与深厚的武当山,则更有理由厚积薄发,后来居上,升级为国家级的中华文化对外交流平台。为此,我们还专门抽调骨干前往河南登封少林寺实地研究考察。2006年,有150余万人次前往少林寺旅游,比2005年增加30万人。其中40%是团队游客,60%是散客。同时在少林寺的带动下,2006年到登封旅游的回头客就已超过20%。以少林文化为主打的旅游产业近年来一直是当地政府大力发展的“拳头产业”,每年吸引数以百万计的旅游观光者,旅游业已经成为登封经济的支柱产业,旅游收入一项已占到登封市GDP的1/3。
休闲武当——中国道文化休闲度假目的地。
大休闲时代已经到来,中国有一大批休闲度假地正在打造成为承接国际性休闲需求的平台,尤其是高端休闲市场更是蓬勃发展。自然风景游览和民族文化体验是当前国际休闲旅游发展的两大需求方向,国内的旅游业正在从观光旅游向休闲旅游全面升级,并在全球化背景下呈现出外向化、高端化的趋势。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涌现出三亚、丽江、阳朔等国际化休闲度假地,受到世界休闲市场的追捧。
武当山具有文化体验、自然观光、宗教朝拜等多重价值,完全有条件以外向化、高端化、体验化的定位高举高打,使观光为主的旅游方式向休闲度假转型,以休闲来带动观光,进而推动旅游业大发展,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展现民族文化魅力的新名片。
养生武当——世界太极文化养生天堂。
当今世界,环境污染、压力过大、竞争加剧正带来日益严重的生理、心理亚健康。休闲的最高层次就是养生,休闲正越来越朝着“养生”功能升级,“身体”和“心灵”的双重养生越来越为高端化人群追捧,养生时代已经到来。调查显示,我国亚健康人群发生率在45%—70%之间,发生年龄主要在35—60岁之间,其中中年知识分子和从事脑力劳动为主的白领人士、领导干部、企业家、影视明星是亚健康高发的人群。因此高端养生市场非常庞大,高端养生需求亟待满足。武当山依托深厚的太极与道医养生传统及优越的自然禀赋,完全可以打造成为世界知名的养生天堂。在这一方面,同样作为道教文化圣地的青城山已经领先一步,正全力打造中国式养生基地。
天柱峰上虔诚修炼太极的老外
昨天的文化就是今天的经济;今天的文化就是明天的经济。没有文化的旅游是无法长久的,但有了文化经营不善的旅游则是一种浪费。
今天的武当山,决不能再仅限于是一处简单的道教发祥地,普通的世界文化遗产,单一的观光风景区。
大旅游时代,中国正涌现出一大批直接瞄准国际高端市场的休闲平台和养生城市,而深厚的道文化底蕴和优越的养生环境作为武当山所拥有的巨大优势却一直没有发挥出来,多年来仅限于观光旅游,在产品形态上一直未有突破。
全球化时代,大国崛起,要有软实力;大旅游时代,旅游振兴,需靠巧实力。中国旅游业要走向全世界,成为国际性的旅游目的地,就必须要把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理念转变为世界喜闻乐见的旅游产品,让世界游客通过形而下的“术”,来接受和领悟形而上的“道”。
时下,借助中国传统文化风靡世界的契机,武当山完全可以依托道文化大力开发以文化体验和休闲养生为核心的旅游产品,吸引全世界的游客,使武当成为以道文化为源的中国元素集中展示地,成为面向世界的中国文化对外交流平台,成为世界级的文化旅游品牌,也应该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张文化名片。
七、中华精气神荟萃武当山
道教圣地、太极祖庭、养生天堂,武当山以“道、武、养”为内核成就了中华精气神。
武当山门户区位于武当山景区前山门处,是十堰城区和武当山风景区交界的地方,地理环境与交通条件十分优越,作为出入武当山的门户形象区,游客正是通过这里获得对武当山的第一印象。
然而,如何塑造武当山旅游的这张“脸面”,才能彰显世界文化遗产的新魅力?如何找准突破口,才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带动武当山旅游迈上新台阶?如何抓住大旅游时代的发展机遇,才能改变“香客动地来,旺丁不旺财”的现实,找到旅游价值最大化的新思路?这一切,已经成为横亘在开发方湖北武当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面前,始终无法回避的历史课题。
针对武当山旅游基础建设相对落后,旅游产品形态亟待完善的实际,我们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华精气神荟萃武当山”的战略开发思路——
演绎中国元素,引领养生时代:厚重的道家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坐标,享誉世界,未来武当山有望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目的地,势必呼唤出现越来越多的承接平台;借助休闲养生时代的崛起,以最容易入手、最具有现实市场的武术及养生为突破口,致力成为以中华道文化为核心的全方位展示、体验、交流平台。
以外促内,以高带低:以国际化、高端化为主导,通过高端市场带动中低端市场,高端市场为特色,中低端市场为基础;通过外籍市场促进国内市场,外籍市场为特色,国内市场为基础。
整合资源,营造平台:武当山旅游的发展、文化产业的打造是个庞大的体系,身为武当门户区应当以整合资源、营造平台为己任,起到龙头的作用;以此为枢纽,集合各方优势,大幅度提高武当山旅游生活品质,大规模优化旅游消费结构,打造集接待服务、武术交流、民俗文化、旅游购物、休闲娱乐、健康度假于一体的高品质的旅游集散地,推动武当山旅游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带动各方共赢。
采天地之灵气,集日月之精华。
通过大量研究,综合各方要素,武当山门户区的战略定位磅礴而出——中华道文化休闲度假区:以道家文化为灵魂、以养生文化为核心,营造高尚生活方式,打造集文化展示、教育培训、会议论坛、健康养生、休闲度假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国际休闲度假区,使之成为“武当客厅,养生天堂”。对于世界,武当山门户区是演绎中国元素、引领养生时代的东西方文化交流平台;对于中国,武当山门户区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坐标,华夏精气神的荟萃之地;对于湖北,武当山门户区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龙头,“一江两山”旅游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对于武当,门户区是当仁不让的景区名片、城市客厅。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
借助大思路、大气魄、大手笔,武当山门户区的成功开发必将成为武当山旅游业升级换代的一次难得历史机遇,一旦作好,将成为引领武当山新一轮旅游浪潮的“转世灵童”。武当山门户区的发展优势在武当山旅游战略转型的过程中将得到充分体现,它将在传承武当山道家文化的同时注入国际化创新时尚元素,引导武当山由传统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变,导入多层次、多元化的旅游产品,丰富武当山旅游产品体系,最终使武当山成为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胜地。
八、风生水起文化武当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延伸。
大旅游时代,旅游只有从经济的层面上升到文化的层面,才能做大做强,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区域竞争和全球竞争中,文化常常可以起到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文化承载量越大的旅游项目,其效益释放量也就越大,效益的增长不是算术级数,也不是几何级数,而是原子裂变级数。
中华崛起,文化复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越是传统的,就越是永恒的。
民族特色与传统文化正是中国旅游业的深厚底蕴和永久灵魂,是中国旅游业彰显无穷魅力、提高国际竞争力,保持永久活力,实现巨大发展,傲立世界旅游强国之林的法宝。
活于交通,强于经济,盛于文化。
进入21世纪,文化的作用和地位空前彰显。武当山的决策者深刻认识到,对一个城市而言,首先是拼经济,其次是拼管理,最后是拼文化。文化,最终决定一个城市的辐射力、凝聚力和影响力。
一处世界文化遗产地,要打造国际性旅游目的地与世界级旅游景区,除了硬件设施和服务质量外,文化才是其最强的竞争力。进入奥运年,武当山的决策者们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积极转变思路,高举高打,重棰响鼓,大力实施“文化武当”工程,不断挖掘、继承、弘扬、发展武当文化,以史无前例的大思路、大气魄、大手笔,连续推出了数台震撼全国乃至影响世界的文化大戏,谱写出一曲大旅游时代的文化“大风歌”。
2008年4月,北京·武当山旅游文化周在首都拉开帷幕,借助这个国际化舞台武当山以大山、大水、大人文的文化风采和神秘、神奇、神圣的文化内涵,探寻与北京六百年的历史渊源,重现昔日“北建故宫,南修武当”的宏伟壮举,展现出其作为“无双胜景,第一仙山”的无穷文化魅力。
2008年8月,奥运会开幕式的大型太极拳表演倾倒全球,点燃了世界观众对武当功夫的激情。两奥期间,武当武术和武当道乐赴京参加奥运公园“中国故事·祥云小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活动,武当功夫团大显身手,玄天拂尘、武当乐舞、九宫八卦、太极神韵、武当玄功、武当绝技、七星秘阵等玄妙飘逸的武当武术,以其巨大的东方文化魅力,征服了蜂拥而至的全世界观众。
2008年10月,第三届世界传统武术节在武当山所在地湖北十堰市举办。其间共有来自世界69个国家和地区的165支代表团(队)、2000多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成为全世界武林高手“以武会友、共同进步”的一次盛会,在世界传统武术运动史上书写了光辉灿烂的一页,对推动世界传统武术的大繁荣、大传播、大发展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乘着武术节的东风,武当山迎来影视剧拍摄热潮,影视文化旅游也随之火爆起来,大量国内外著名导演纷纷前来拍片。据悉,武当山将邀请大导演张艺谋和陈维亚打造大型舞台剧《映象武当》和《天下太极》,武当山借助影视剧的大好平台,发挥名山、名人、名剧效应,将进一步通过深度开发武当文化,打造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武当文化品牌,真正让武当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武当。
2008年12月,“武当·中华文化之旅”全球巡演首站火爆欧洲。首站选在世界音乐之都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金色大厅,其中一曲《天下太极出武当》更使音乐圣殿响起了旋风般的掌声。本次音乐会上,中华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感染了现场上千名观众,也在音乐之都维也纳掀起了一股追捧中华文化的热潮,“武当·中华文化之旅”全球巡回首站活动大获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