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菊花清
4256800000048

第48章 谁不喜欢简?

幸运之星辰照耀你的运程,造就你如火如露亦如精灵。

——英国十九世纪维多利亚诗人罗伯特·勃朗宁

在潇潇秋雨中来到英格兰西南部的巴斯古城,直接去往城中最古老的屋舍“莎丽琳之家”(SallyLunnsHouse),只为品尝当地着名的Sally小甜面包。沿着狭窄陡直的木梯,辗转往上去到茶舍三楼,觅得一靠窗桌台。白色木格窗外悬挂着窄长的花槽,内里植着枝叶碧青水润的红色绣球花,茸茸茂盛,娇艳可爱。

这座前乔治亚时期圆木架构老屋乃由当地木匠GeorgeParker于1622年设计建成,房屋最底层基石为古罗马遗址。300多年前,年轻法国女子SallyLunn从对基督新教胡诺格教徒的宗教大清洗中逃脱,来到宁静安详的英国古城巴斯,她的面包烘焙手艺逐渐成为城中一绝。其后三个多世纪,老屋曾辗转多人之手,SallyLunn小面包则保持松软甜香依旧,配一壶酽酽的英国红茶,舒爽美味。

离开茶室,天空恰好放晴。站在砖石砌就的古老巷子里,抬头仰望头顶一角蓝天,明净透彻,怡人心脾。沿着狭窄弯曲的小街,一径去往位于Gay街上的简·奥斯汀(JaneAusten)纪念中心。不久,细雨重新落下,初时稀疏,渐而急促,最终发觉已不能抵挡雨点的追逐,只好暂蔽于伸展而出的屋檐之下。嫋嫋雨丝随风拂过脸颊,清冷迷离。街边,十八世纪初兴起的蜜黄色帕拉第奥文艺复兴式风格的乔治王时期建筑,在蒙蒙雨雾中,愈显风雅优美。

位于城市中央地带的简·奥斯汀永久纪念中心是一幢乔治亚风格三层联体屋。屋内陈设着简的部分手稿、作品及生活用具,细细展示出英国十九世纪初期着名女作家简在巴思的生活状态,以及这座优雅有序的古城对她写作的影响。

1801年,简70岁的老父亲GeorgeAusten身体日渐羸弱。他决定结束自己40年的牧师生涯,自汉普郡宁静安逸的Steventon乡村搬到巴思,希望多多浸浴古罗马温泉,可帮助缓解身体病痛。他们寄寓于SydneyPlace4号,屋苑对面便是1795年建成的“悉尼花园”,由建筑师HarcourtMasters设计规划而成。这座美丽花苑乃巴思上流社会皇室贵胄仕女绅士们惯常流连盘桓之地。“得以距‘悉尼花园’如此之近真是好。几乎每日可去……”,在1801年1月21写给姐姐卡珊德拉的信中她勉力表现出自己的乐观心态。简心中始终更中意汉普郡静腻自然活泼泼的乡村景致,以为自己是一个乡间女子。于她而言,巴思实在太过沉闷无趣。

1805年,父亲去世,30岁的简与姐姐卡珊德拉和新寡的母亲不得不离开巴思旧居,搬到距纪念中心不远Gay街上一个较小屋宇内,只留一位女佣。父亲去世后,家中生活状态立刻迥非昔比,每年生活费只得210英镑。幸有几位哥哥施以援手,每年共出资250英镑,母女生活方不致窘迫。1806年,她们永远告别巴思。两年后,简在给姐姐的信中欣慰慨叹:“明天便是离开巴思去往Clifton的两周年庆,真乃胜利大逃亡”。在简所创作的小说《劝导》与《诺桑觉寺》中,巴思古城的风物景致与中上流社会生活细节均多有再现。

父亲生前曾将简创作的小说《傲慢与偏见》前身《第一感觉》寄给伦敦着名出版商ThomasCadell,问询可否自费付梓出版。出版商婉然拒绝。1811年,简的另一部小说《理智与情感》,以一位匿名女士之名首获出版。3卷本1000套书在二十个月内售罄。简不但不致负担出版商的亏损,反拿到140英镑稿酬,自此可以写稿维生。1813年,《傲慢与偏见》问世;1814年,《曼斯菲尔德庄园》;1816年,《爱玛》。1818年初,简去世半年后,《诺桑觉寺》和《劝导》面市。

简·奥斯汀的写作笔触不乏现实敏锐的豁达坦诚,带有些微温柔机敏的讥诮诙谐,描绘出一幕幕发生在绅士淑女们间的轻喜剧,无大悲大痛,亦无大喜大乐,是点到为止淡淡矜持的的欢喜忧愁。简笔下所有女主角最终皆嫁得心仪郎君,人生从此无忧,快乐如意。至于简自己则拒绝了一位心中不爱的上等有钱人的求婚,最后终身未嫁。幸好一路她有挚爱的姐姐卡珊德拉终身相伴,相互扶携走过孤独人生路。正当功成名就,可惬意从容写作时,刚刚42岁的简撒手人寰。

当时,与简同时代的着名苏格兰小说家司各特爵士曾匿名发表评论,执言肯定简·奥斯汀小说系列中所闪耀的现实主义精神火花。1821年,Whately大主教首次将简·奥斯汀与莎士比亚相提并论。1847年,英国哲学家及文学戏剧评论家GHLewes再次作出同样比较,高度赞美简·奥斯汀具有“卓绝的戏剧创造力”。英国诗人与历史学家ThomasMacaulay,维多利亚诗人AlfredTennyson,以及小说家HenryJames也曾重申此番赞语。一个多世纪之后,在2002年全英大众投票选出的“100位英国最伟大历史人物”中,简·奥斯汀位居70。2003年,在BBC全民最心爱的书籍调研中,小说“傲慢与偏见”排名第二。

暮色时分,重新踏上旅程。细雨亦已停歇,一抹淡淡玫瑰红光束斜斜掠过遥遥的天际,街边屋舍中盏盏温暖昏黄的灯光渐次亮起。晚餐过后,该是家中闲娱时刻。“夜晚来临,客厅里的灯光已然点亮,牌搭子已经促成。这不过是一桌牌局罢了,几位新来的陌生人,与几个熟得起腻的老朋友混搭配对——一个寻常不过的消遣,人数稍稍多了些,不致太亲密,又略微显少,分不出层次差别来,但安妮却觉从无一晚过得如此短促……”在小说《劝导》中,简款款描绘出当日一段寻常安宁的居家景象。如今读来,心中依觉温馨且甜蜜。

(原刊于三联书店《竞争力》杂志2010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