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奶爸经
4221600000019

第19章 直击热点——关注教育的现状(2)

随着“6+1”的教育模式渐渐进入很多家庭,隔代教育的弊端也显现出来,并越来越引起社会和家长们的关注。其实,如果说隔代教育是目前国内家庭教育不可避免的一种方式,何不“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也就是说换一种思考维度,考虑发挥祖辈的优势,使祖辈在走出误区、与时俱进的同时,利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教育好孙辈。

隔代教育4个误区

祖辈多是“感性爱”,很少有老人会去花时间研究不同阶段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从科学角度给予适当的教育方式。这与祖辈所处的时代有关,因为他们所处时代的知识传播角度、所受教育以及收到的信息和年轻父母不一样,因此比较容易陷入隔代教育的误区。

误区一、过分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要什么给什么;

误区二、过分溺爱或严厉——传统的管教方法;

误区三、孩子缺乏归属感——过早离开父母,容易使孩子与父母产生隔阂;

误区四、剥夺孩子的独立性——舍不得让孩子“亲力亲为”。

70%在北京,目前,多达70%的孩子在接受隔代教育。

60%家庭教育调查结果显示,孩子上幼儿园前主要由祖辈照看的占60%幼儿园放学后主要由祖辈照看的占50%。

95%在隔代教育的家庭中,有95%以上的老人没有学习过教育孙辈的知识。

6在隔代教育中有6个典型的过分溺爱习惯,即过分关注、过分保护、过分袒护、哭就满足、干当“保姆”、软话央求。

30%由祖辈教育的孩子中,30%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而隔代教育存在的弊端是引起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

80%绝大多数年轻的父母与老人在教育孩子方面或多或少都存在着矛盾。当和老人意见出现分歧和冲突时,80%的年轻父母想极力说服老人,孩子却表示不知道该听谁的。

5大方式造就孩子未来

做“桥梁”,建立好亲子关系

孩子在3岁前是建立母子依恋关系的关键期,孩子在心理上仍然没有“断奶”,仍依赖爸爸妈妈的关爱。特别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祖辈帮忙照看孩子时可以充分发挥“桥梁”的作用,帮助协调好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并经常与孩子的父母沟通,与孩子父母的教育观保持一致。

丰富孩子的传统文化

老人有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这一点是许多应试教育培养出的年轻父母所不具备的。因此,老人照看孙辈的时候常常会讲一些中国传统的民俗故事、戏曲故事,这样既拓展了孩子的视野,又丰富了孩子的阅历;有特殊“手艺”的老人还可以教孩子做做手工,比如剪纸、布艺或者风筝等,让孩子变得心灵手巧。

培养孩子正确的道德观

“明事理,晓大义”一直是千百年来中国传统道德标准的基本要求,但真正要让孩子做到这一点,不花费点时间和精力恐怕难以达到,而时间宽裕的老人恰好可以帮助父母实现。老人有着丰富的想象力,不会以说教方式来教育孙辈,代之的是以婉转生动的形式来告诉他们何为是非对错。

正确使用偏方,尊重父母的科学方法

在祖辈所处的年代,医疗卫生条件远远比不上现在,他们小的时候生病,常见的方式是用民间偏方加以调理,因此其间也会经常发生滥用偏方的事情。因此,在带孩子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老人看到孩子生病,会建议使用过去流传下来的偏方调治。对此,老人可与年轻的父母商量,避免错用,因为年轻的父母在接受新的信息时会做出理性、科学的判断。

“感统”训练,与时俱进

不少年轻父母在让老人帮助带孩子时,最担心的就是老人的知识跟不上时代的需要,不能以先进的育儿理念教育孩子,这就需要老人首先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用宽容的心态接受科学和民主的育儿方式。比如,0~3岁的孩子因感觉和知觉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老人可以通过“感统训练法”,即通过游戏、运动与奖励结合的方式让孩子在看似玩的过程中养成积极、独立与自信的性格。

祖孙亲情永远是人类最亲、最纯的一种情感关系,尽管隔代教育中不乏传统误区,但只要老人们避免过度宠爱或严厉的方式,代之以积极的心态吸取新的信息和科学知识,加强与年轻家长的交流与互动,发挥老人的智慧和优势,隔代教育同样可以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教育是件“奢侈品”

中国是一个教育大国,一方面从千百年来辈出的教育家的数量可见,另一方也可从街头巷尾大人与孩子的对话可知。教育本身的定义也许对于我们来说并无价值,因为有一点我们得到了共识——让孩子学好就是教育,让孩子学坏就是教唆。一个成年人,无论他多坏,见到年幼青涩的幼童,难免会动育人之心,因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他得到了一个倾听的机会和被尊重的机会。

可能是独生子女的缘故,亦可能是家长素质的普遍提升,如今我们更加信奉“各家羊各家拴,自己的孩子自己管”。本人说不得,碰不得,甚至夸不得,骂不得。仿佛孩子被别人说了,就是对于自己教育的极大否定,自己的教育主体地位被撼动一样。有的时候,甚至别人说的对,你也不爱听,只因为那是你自己的孩子。我们姑且不问别人对你孩子的教育是不是教育,至少别人对于孩子的直接评价是孩子心理耐受性与判断力提升的绝好机会。我希望孩子从小接受不同的“教育”与评价,这样,他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别人眼中的自己,可以用这个“自己”去反思自己眼中的“自己”,在比较的过程中,孩子的心理便成熟了起来。

当然,外人的教育相对于父母的教育,影响力还是微不足道的。你的形象,你的言行,你的评价才是真正塑造儿童正常人格,正确认识自我的基本要素。教育不是简单的说与做,就像我之前写了一篇文章《先营造环境,再学习语言》一样,如果你没有营造一种好的教育环境或者说学习环境,你的教育就是吃力的,苍白的,事半功倍的。

孟母三迁的故事,大家都很了解。孟母其实是位教育家,只是因为她是女性,没有被历史重点关注,你看她没说孟子,没打孟子,却带着孟子到处搬家,搬的不是“家”,搬的是“教育环境”。她深知,在嘈杂的闹市,纵使她喊破了喉咙,孟子作为一个小孩子也难以专心读书。西方的教育家裴斯泰洛奇、心理学家阿德勒都在强调母亲对于儿童一生的影响,他们如果知道孟母三迁的故事,肯定就不敢说那些理论是他们自己研究的成果了。可是,我们换一个角度去想,孟母频繁的搬家,这是需要资金的,无论放在哪个时代,迁居都是最费银两之事。虽然孟子的父亲在他3岁时去世了,可是并不代表他的家庭从此衰败,“三迁”这项巨大的支出便是蛛丝马迹——很显然,越是清净的地方(除了深山老林),越是最贵的地段。孟母这项巨大的教育投资,是没有被我们重点关注的。放到现在,别说三迁,一迁就能要我们的命。

举了个远的例子,我们再举个近一点的。曹禺24岁就写成了旷世名着《雷雨》,这么早有了自己的作品,得到海内外的认可,不能不算成功吧?我记得我上高中的时候,学校组织大家排《雷雨》,我演的周朴园,一下子就把我们拉到了那个黑暗的时代,在短短的四幕悲剧中,我们看到了社会各个阶层内心的痛苦与挣扎。他怎么会知道?同时代的人千千万,怎么只有曹禺能写出来呢?那是因为他的家庭背景,也可以说是教育背景。他生于天津一个的封建官僚家庭,天津又是当时的政治军事要地,每天家中是“谈笑有官商,往来无百姓”,幼小的万家宝在父亲和父亲朋友的耳濡目染中,了解一个真实的上流社会。创作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后来他通过留学西方,吸收了易卜生、莎士比亚、古希腊的喜剧特点,这才写出了《雷雨》。这样的雷雨,是有着别样的“大风”引起的。无独有偶,《石头记》的作者曹雪芹也是生在一个江南织造后代的家庭,享受了富裕,也经历了败落,这“富裕”与“败落”都是教育的“投入”,作为一般家庭的我们,投得起么?(一笑)

现在很多有些家底的家长,愿意把孩子送到最好的幼儿园,最好的小学,最好的中学,最好的大学。我认为这一点毋庸置疑,好的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就是比一般的要好。好在哪里?我有过不同的教育经历,所以还算有些发言权。好的校园至少具备几个特点:

1、空间大,硬件好,环境舒适

2、更加关注人文与兴趣培养

3、吸引优秀教师加入

4、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5、对于孩子升学更加有利

6、尊重孩子成长

7、提供更多的表现机会

你可以承受赞助费么?一般小学入校择校费是6-8万之间,这是国家规定的。问题是大家都可以拿出这笔费用,隐形的投入便开始无限制的增长。我帮一个朋友找了一个区重点的小学,因为和教研员的关系,我让这个朋友只破费了几万元,如果没有这层关系,我相信就一定不是几万元的事情了。可见,教育是一件奢侈品,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享受的。包括我们之前举的孟母、曹禺、曹雪芹的例子,他们的投入的确很大,一方面是经济层面的,另一方面是家庭背景的。由此,我想理性的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议,供大家参考。

其一,不要要求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林彪19岁当军长了!”我的母亲经常在我的耳边说到这句话,从小到大已经不计其数。小的时候听着就刺耳,长大之后我会说,“对,39岁他就成为反革命了!”我的抵制并不是因为母亲,而是因为我知道我这辈子也不能林彪。林彪不应该成为我的比较对象。任何成功的人都有特殊的成长背景。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成功之道。

其二,做好亲子教育工作(0-6岁)

我以前说过,人生最重要的时期是0-6岁,现在也没有改变这一观点。0-3岁的时候你要具备太多的感通训练及早教知识,这个时期的教育就是你的责任。4-6岁培养儿童的情商与人际交往能力,家长需要有太多的心理学知识与沟通技巧,和幼儿园老师的学习与探讨,几乎是家常便饭。

其三,择校择一次

我的观点是基于一般家庭的,如果你是富豪、官宦的子弟也许对你一无所用。根据我上一本书写到的方法,儿童必须在6岁实现心理与行为的独立,即可以对自己的言行负主要责任。那么,请孩子择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学校吧!小学对于儿童的基础知识与素养培养很有用,所以为他们选择一所承受能力最好的学校,并同时告诉他,这是我们在教育投资方面为你做的最后一次贡献,以后就要靠你自己啦!选择自己喜欢的初中,自己喜欢的高中,自己喜欢的大学,自己喜欢的工作,甚至自己喜欢的女孩……

有一种爱,叫做放手。

其四、独立教育贯穿始终

当孩子在最早的时候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后,他的成绩就不用你操心了。恰恰是因为我们管的太多,孩子想的太少,才会出现成年后的一些问题。独立教育是我研究的核心价值,孩子应该尽早有自己的想法,你要做的是他的帮手,而非舵手。

好的教育其实就是好的教育环境,好的教育环境其实就是我们做父母的本身。

孩子溺水,原因在于安全设施的匮乏

日前,教育部在其官方网站发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山东湖南黑龙江三起中小学生溺亡事故的紧急通报》。通报称,2012年6月9日,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杨庄中学7名初三学生结伴在莱芜汇河下游游泳时溺水身亡;湖南邵阳市隆回县桃洪镇文昌村5名小学生在桃洪镇竹塘村向家山塘游泳时溺水身亡;黑龙江哈尔滨市呼兰区方台镇7名学生在松花江边游玩时,4人溺水身亡。教育部要求立即开展全面排查。

据教育部门统计,导致学生非正常死亡的“头号杀手”就是溺水,而每年的5至9月份是学生意外溺水事故的高发季节。上至教育部,下到地方教育部门,都曾多次发文,要求高度重,视学生生命安全,做好安全教育和安全防护,防止溺水伤亡事故发生。可是,悲剧还是反复上演。

前一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安全教育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到底教育到何种程度为好?问到一些家长或老师,几乎得出同样的结论——安全教育越早越好!教育再多也不算多!然而,真正做到科学的安全教育者却少之又少。安全问题无处不在,大到交通事故,小到鱼刺误服,都可能给我们的孩子带来致命的伤害,如果我们一一叮嘱,如《大话西游》中的唐僧一般,必然让孩子感到反感,而事实上经常叮嘱也未必万无一失,因为我们身边的“安全隐患”实在是太多了。

之前看到一篇博文,认为家庭、学校、社会应该三位一体,对孩子们开展立体式全方位不间断的安全教育,其实大家无非也是停留在口头上,只不过是多次重复,让孩子有个感性认识罢了。其实这种做法,与纸上谈兵并无区别,因为孩子们并没有切身体会到危险的存在或者说安全教育的意义。

有一件事给了我一些启发。前段日子出差要坐高铁,订票的时候,我交了钱,拿了票,临走还跟大姐开了个玩笑,我说:“大姐,安全吧?”大姐扑哧一乐,说,“放心吧,现在没事了!”由此可见,我是一个有安全意识的人。我一路上还在琢磨如何进行安全教育,百思不得其解。到了站台,我习惯性地左右环顾了一下,发现如今的火车站台真是干净整洁,一尘不染。突然,我看到一名30岁左右的男子掏出了一包环保白沙(一种香烟的品牌),一边对火,一边看了看周围。也许是发现环境过于整洁,也许是发现周围没有另外的吸烟者,他竟然把烟收了起来。试想一下,他是怎样的内心活动呢?

禁烟是一大难题,而在高铁的站台却轻松实现了,没有人教育,没有大字标语,没有喇叭公告,有的只是整洁的环境。解决孩子的安全问题,也不能单纯从说教入手,我们需要为孩子提供安全的设施,这就用无声的语言告诉孩子们你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我们可以尝试以下几种“安全教育”。

其一,安全设施的建设。这是我认为最好的“安全教育”。小的时候总在公园冰面上滑冰,总能听到有的孩子掉冰窟窿里的消息。后来,公园里承包了一小片地方收费滑冰,大家就都去那里面滑,虽然要花钱,但是父母觉得安全第一嘛,小孩子掉冰窟窿里的事也几乎销声匿迹了。我们不可能改变儿童好玩的天性,也不可能把孩子塑造成百依百顺的羔羊,我们必须要给他们提供可供玩耍的安全设施。有这么多孩子溺水,就说明有很多孩子有游泳的兴趣爱好。当地的政府、事业单位、企业或个人完全可以出资开辟出一片像模像样游泳的游泳场,一方面可以获得物质回报,一方面也体现了社会责任。当然,我们需要由专门人对游泳池与游泳者安全进行负责,相信很多类似的溺水事件可以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