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奶爸经
4221600000011

第11章 看重能力——培养独立的宝宝(2)

其一,鼓励孩子在各种场合、各种地点发问。这让我想起了孙中山小时候读书的那个故事,老师只是要求孩子们背书,却根本不给孩子们讲。所有的孩子“看了”,“听了”,也“背了”,不能说没有获得一点收获,然而这种教育只能培养庸才,而培养不出人才,因为他们拥有模仿力,而没有创造力。孙中山在不怕老师体罚的情况下,问了老师书中的意思,这可以验证孙中山是一个多看、多听、多想的人,而且是一个勇敢的人。后来孙中山这句话也成了一句名言,“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其二,对于提问的训练。记者这个职业,最靠的是“问”这项基本功。你如何以最轻松、最简洁、最生动的语言问出对方最真实、最充足的信息。我们应该早教时期,对儿童进行“问”的训练。比如面带微笑、表现亲和,提问要开放式,积极关注对方等等。

其三,为儿童增加提问的机会。在得知孩子对某方面感兴趣之后,要为孩子引荐这方面成功人士或有经验的人士。人们总会对信服的对象有更多的访问欲望,儿童也是如此。

第五,多做。创造力的归宿依然是“做”。多看、多听、多想,多问是层层递进的关系,但很多也是交替而反复进行的。创造力最终需要体现在多做上,这一点无可厚非。如果说之前的内容是在处理理论上的问题,多做才是开始实践的环节。很多儿童,甚至我们家长有一种“成功怪圈”。大家总是认为做一件事情必须把“成功”设定为目标,或者说一个计划只有成功了才算胜利。这是不太合理的,因为同时参与这件事情的对手也会很强大,我们也会遇到或多或少的干扰因素,我们可以把“接近成功”设为目标,这样一来,功利心态会下降一些,我们也会在努力的过程中进行调整。比如儿童学习钢琴,你不必给她设定今年必须考过2级,但是我们可以朝着2级去努力,我们的重心要放在儿童对于音乐的理解与欣赏上;儿童学习绘画,你不必要求她今年在哪里展出,但是可以朝这个方向努力,我们的重心也是放在儿童对于绘画的兴趣与尝试上。做是为了今后做的更好,我们要有意识提前做,要有意识多做,要有意识等待迟来的成果。这种心态对于儿童的创造力培养也是非常关键的。对此,有一下几点“做法”供家长参考:

其一,记录。很感谢我的初中语文老师,她当时聪明的要求我们写“随笔”,而不是写“日记”。随笔可长可短,贵在随时随心。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问到的,及时记录下来,在大脑中形成深刻印象,付诸笔端留下一手资料,为日后创造力的发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其二,亲子互动。之前我们提到了亲子沟通、亲子游览,这里的互动主要是指一些有目的的活动。与孩子一起做拼图游戏、搭积木,与孩子一起绘画等,用我们的激情调动孩子的激情,用我们的执着促进孩子的执着。其实,每一种“做”的尝试,都是对于孩子创造力灵感的积累。我们可以在与孩子的各种活动中,发现孩子的优势与特长。

其三,鼓励孩子独立的“创造”。我非常感谢我的母亲,她总是允许我在很白很好的本子上乱写乱画。其实,这些涂鸦是孩子创造力的雏形。乱写乱画中,他们在摸索自己的艺术表达形式。在心理学上,非常看重儿童的绘画表达,认为是最接近内心世界,最体现心理渴望或困惑的表现形式。除了绘画,孩子也可能会哼哼歌曲,做个小发明,甚至用石子摆出简单的造型——这些做法都是创造力的体现。

其四,指导。当你发现儿童有某些创造力表现时,一定加以格外格外的关注。一方面要表示欣赏,另外一方面需要找一些有经验的人进行指导,看看孩子有没有这方面的潜质,是否可以继续“深造”。

第六,多说。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创意与想法,这是希望孩子可以在表达的过程中,理清自己的“创造思路”,并且可以得到更多人的建议与意见,更好的发挥个人的创造力。此外,对于创造力的展示亦是对儿童创造力的鼓励,鼓励他们可以进一步增强自身实力,拥有更新更好的作品。可以尝试以下经验:

其一,家庭会议。开一些有趣的家庭作品分享会,家庭读书茶话会,让孩子当着家人面表达自己的创造成果,分享自己的创造成果。当然,有些作品可能是亲子共同完成的,那样就可以一起分享,增进亲子沟通。

其二,让媒体说话。前一段时间我写了一篇关于新媒体教育的文章,受到了很多家长、老师的好评。新媒体应该成为教育的补充资源,家长、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将学生的作品推荐到媒体上,这对于学生自身的发展,还有社会良好氛围的建立,都有积极有利的作用。

多看、多听、多想、多问、多做、多说,就可以做到会看、会听、会想、会问、会做、会说。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整体性,即这些基本训练项目并不是割裂而独立的,他们是以一个有机的整体,内在有着密切地联系。他们整合在一起,就叫做“创造力”。站在创造力培养的高度,我们可以更好地教育我们的孩子们。

我们要给孩子更多的机会,他们才可以比原来更强大;我们要给孩子更多空间,他们才可以比原来更爱思考;我们要给孩子更多的平台,他们才可以具有更多的创造力。

能力就是生存之道

最近,我经常看到一些亲子教育的书籍强调“养育之道”,作者费尽心思,把亲子教育的重点放在了家长的表现上,这让我感到有些遗憾,毕竟亲子指导与宠物饲养是不一样的——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就像一支支野菊,土壤、空气、阳光、雨水给了它充分的营养;养在家中的菊花,最重要的几项都不充足,却靠肥料来弥补,显然忽视了植物真正的需要。作为儿童,他们最需要的不是养育之道,而是生存之道。

顺便说一下学校的教育。如今的教育理念有了一些波动,从教师中心论,进化为以学生为主体,但教师依旧是主导地位。学生的自主性与积极性被无形的大手压住了。教师们在教研会上、组内会上、办公室里讨论的还是我们该怎么教?我们该如何对付这些孩子?学生的想法被回避,教师的想法被表彰,最后进步最大的不是学生,而是教师。现在有些专家认为学情分析即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应该列为备课的一栏,这点微乎其微的进步让人心酸。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而不是教师。

再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个班的学生化学成绩格外突出,优秀率远远超过了其他班级,在全区也是挂了号的。记者与教研员一同来到该班采访学生。教研员问的第一个问题便是,你们化学老师是怎么教你们的?学生的回答令所有人瞠目结舌,他们说,化学老师没怎么教!特别不负责!从不指定作业,让他们自己去书店挑练习册去!

久而久之,学生们选择练习册有了经验,针对自己的问题去找答案,成绩反而提高的很快。这位老师是不是很牛?他看似放任的一举,真正锻炼了学生的能力,真正培养了学生的素质。和我们那些为孩子精挑细选练习册的辛苦教师相比,他是不是显得潇洒而智慧呢?

还有个例子发生在我的身边,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有一个全区十佳少年儿童的评选活动。在我的印象中,十佳少年都是支离破碎家庭下成长的坚强勇敢的孩子。我当时还自我安慰道,我没选上,是因为我没有他们不幸。二十年过去了,现在想来,虽然这种评选方式欠公平,宣传导向不科学,但那些十佳少年确实在一个艰难的环境下成长。不是父母离异,就是亲属重病,他们在缺少养育疼爱的前提下,反而变得更加自立,更加坚强,可以说,遭遇让他们更早的掌握了生存之道。

当年我们学校被评选出来的十佳少年是个叫刘力的女孩子。据调查,她的父母没有离异,家长也没有得重病的亲属,为什么选她?我认真听取了她的报告。原来,从小父母就对她特别“狠”。印象最深的就是无论刮风下雨都让她一个人回家。她就是在这条独行的上学路上,学会了忍受,学会了孤独,学会了天冷加衣服,学会了下雨撑雨伞,学会了防盗,学会了自我保护,学会了起早,学会了太多太多……二十年后,我明白了刘力之所以获奖,是因为她比我们更早的学会了生存。

让孩子走路,我们作路标而不是交警,相信他们可以走得更好,更远。路都是自己走的,才认;事都是自己揽的,才担。路走得多了,才能悟出道来。道是从路来的,路是从足来的,足是从人来的。

谈到这儿,又得说说那个经典的故事了——“授之以渔”还是“授之以鱼”。以前我们都是不二的答案,选择渔而舍弃鱼。其实,这个问题是站在“长者”的角度提出来的,无论是实物还是选择权都集于“长者”一身,带有典型的封建等级色彩。要我说,应该问问孩子,你是“收之其鱼”还是“收之其渔”?如果有可能,我希望孩子们可以全选,吃着鱼去钓鱼;如果没有可能,我希望孩子们明白,生存需要眼前的食物,还有今后获得食物的工具。

生存之道,并非不管。我们提供的应该是思路,并让孩子学会自己总结生活经验。

养育之道,并非无用。我们可以通过物质形式,让孩子理解社会的运行方式。

没有什么比学会生存更重要,这恰恰是我们大多数家长、教师,还有教授忽略的问题。从小学到大学充斥着知识,22年的被动学习模式让毕业生失去了生存的动力。难怪如今就业形势很扭曲——一方面,大学生失业在家;一方面,大中企业求贤若渴。

有一次,我们大学同学到天安门广场搞活动。我的一个男同学竟然对我说,你帮我问问那边那个警察,厕所在哪里?这个问题让人汗颜,学了22年,就是忘了学打听厕所了。

数学家与水手在一条船上,突然天降大雨,狂风肆虐,就在小舟要翻的那一刻,你希望你的孩子是哪一位呢?

婴儿的时间管理

千慧去做了6个月的检查,胖了,高了,我放心了。在医院的楼道里,一不留神就会被抱着兔宝宝或龙宝宝的人撞开。由于是工作日,这些人大多是爷爷奶奶级的人物,面露喜色,健步如飞,很难想像这是他们这个年龄段应有的举动。妻子只盯着自己的孩子,我却像其他好奇的人们一样,比较着自己孩子与其他孩子的不同。这个孩子比千慧白,那个孩子没有千慧机灵……在比较中,我也渐渐明白,“各家羊各家拴”的道理,不管怎样,受你影响最大的,无论从生前到产后,还是你的孩子。就像亚里士多德说的,人,生下来是张白纸。如何去用它,做适合这个孩纸的事情,或做国画、西洋画,或作折叠造型、剪纸,父母是逃不开干系的。很多人认为让孩子自由发展,我不敢苟同,尤其是0-3岁的时候,儿童并不了解自己的生理需要与发展需要,这需要父母能足够的清醒与理性,用科学的育儿方法,简简单单做到健康而快乐的成长。

上回有一个育儿杂志的朋友和我谈到了婴儿的作息问题,或者说是时间管理问题,我觉得很有意思。其实在有了千慧之后,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我指的是孩子的意识并没有完全形成时,我们应该如何去“管理”他们?妻子也是心理教师,她在这方面和我产生了很大的分歧。我坚持我的“满足论”:认为0-1岁的时候最要紧的是培养孩子的安全感与归属感,可以按照我曾经提出的“气质教育”,针对不同类型的孩子实行百分百的满足,这样可以获得难能可贵的自信心;妻子提出了“作息论”:她认为从很小的时候就进行有规律的行为要求,有助于今后培养良好的时间观念与行为习惯。在这半年里,我们都看了很多育儿书,努力寻找论据驳倒对方。直到今天,我们才达成了一个共识,即心理上的满足和作息规律化并不冲突与矛盾,作息规律化就是对婴幼儿最好的时间管理,而心理上的满足恰恰是实现作息规律化的手段。这也丰富了我0-3岁儿童“奖励式能力培养”的教育理念。

人是从动物演化而来的,0-3岁的孩子与3-6岁的孩子有着本质的区别。精神分析学派把人格分为本我、自我与超我三个部分,而0-3岁时恰恰只具有本我部分,也可以认为0-3岁的人与动物非常相似。我们都知道驯兽师是如何让大象跳舞,让狮子钻火圈的。他们会先让动物饿上几天,再开始训练,当偶然间做对了动作马上给予食物,做错了动作便皮鞭伺候,这样动物受到了后天条件反射,或者说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影响,逐渐学会了一连串表演动作。在这里我们姑且不论动物保护的问题,实际上我是排斥的,我们要知道0-3岁儿童的行为是奖励出来的结果,而且会助益一生。很多家长希望在0-3岁的时候多补充知识,这真是本末倒置的行为,要知道0-3岁的时候是塑造行为与习惯的黄金时期,错过就难以弥补。

时间管理包括计划、组织、控制、指挥、协调与决策六个要素,而这些要素都是为了项目完成而存在,将时间与拆分的子项目仅仅捆绑在一起,简单来说就是专时专用。从大范围来说,每个时间段有每个时间段的子项目,如0-3岁是通过感统训练进行行为能力的培养,而3-6岁则是通过亲子互动进行亲子关系的维护与独立人格的培养。从小范围来说,每一天,应该为孩子制定切实可行的作息安排。我们就来谈谈1岁以内婴儿的作息安排。1岁以内的孩子没有意识进行自我管理,我们必须在了解儿童心理与身体发育规律之后,对他们进行作息安排。这是千慧妈妈为千慧设计的作息安排,供大家参考:

7:00起床喝水、洗脸、把屎把尿、消毒奶瓶

8:00吃饭拍咯、休息一会

8:30晒太阳

9:00睡觉

10:30亲子游戏

12:00吃饭、拍咯、休息一会

13:00睡觉

15:00喝水、晒太阳

15:30亲子游戏

17:00吃饭拍咯、休息一会

17:30睡觉

19:30亲子游戏

20:30洗澡

21:00睡觉

当然,儿童与儿童之间会有略微的差异,但这种类乎苛刻的“时间管理”对于儿童身心发展有着很多好处。一方面,规律的作息会让儿童的生理循环有条不紊,身体得到健康运转;另一方面幼年的“严格作息”会在儿童潜意识中形成“情节”,为将来独立生存与发展埋下了良好的伏笔。可以说,“作息表”的方法对孩子是有益的,同时也可以减轻父母的管理成本,让生活变得放松些。不过,有几点“时间管理”的原则需要大家注意。

其一,专时专用。很多家长有一个不好的做法。他们一边逗着孩子玩一边给孩子喂奶,想法就是让孩子能够尽快吃完。殊不知,很多孩子就是因为有了这种经历,导致了3、4岁的时候不好好吃饭,把吃饭当成了任务,必须让家长连哄再骗才肯吃饭。其实,饥饿本身就是最好的内部驱力(本能),不需要外界的多余刺激介入。也正因为此,我们要严格控制孩子的吃饭时间,让他们形成进食规律。一句话,游戏的时候就不给吃饭,吃饭的时候也不要摆弄玩具。每一个成年人都知道,分心是成功最大的拦路虎,所以我们从小要培养孩子专注做每一件事情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