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跨海东征
4220600000018

第18章 国民党整军严防固守(2)

毛森携手令,命令稽查处逐门逐户彻查,对江浙各地迁逃到定海的国民政府,限期“挺进大陆”。经过彻查,小小的定海城内,居然有江苏、浙江各地迁来的专员公署、国民政府70多个。

蒋委员长要他们“挺进大陆”,大陆当然是挺不进的,也没有一个专员、县长敢去挺进。怎么办?定海不给住,岱山、大衢、这些大岛也不能蹲,就占小岛吧。大衢岛对面的大洋山岛,全岛原来只有两个保的地域,不足百户,一下子就“挺进”了13个国民党县政府,9个专员公署。

地盘占到了,台湾的国民党中央政府不给他们发粮饷,日常开销从何而来?大洋山岛上几十户渔民,兵荒马乱的日子,出不了海,打不成鱼,自己都养不活,那有能力养活这群官老爷。

其实,也不必杞人忧天。“抢”!他们有枪,有兵,有国民政府的招牌,驾上船,守住吴淞口,南来北往的商船,只要逮住一条船,吃穿都有了。当然,他们不叫抢,叫“筹”,叫“筹募军饷”。

台州专员公署专员黄八妹,进驻大洋山岛的第二天,就筹到了一笔“军饷”,着实让其他专员公署,眼热了一番。

这一天,一艘三桅大船满载着洋纱、龙头细布和稻米,驶出长江口,目的地是舟山沈家门。跟船的老板姓方,手下称他方先生。船老大姓胡,船工们不叫他老大,也不叫老板,叫他副长。按理说兵荒马乱的日子,那个老板敢从海上走那么大批的货,他们敢走,不用说,多少有些来头。

船出了长江口,过了小洋山岛,方先生舒了一口气,因为小洋山岛以外,就不是共军控制的范围了。他叫手下取出酒菜,对副长说:“老弟,来一杯。”“好!”副长也不客气。

两个人饮酒正在兴头上,黄八妹率领4只小船靠了上来。方先生看他们都是国军的打扮,开始并不在意,等黄八妹带人跳梆上了船,用枪指着他们的时候,才感到不对,忙说:“你们干什么?”

黄八妹说:“不干什么,筹军饷!”方先生说:“你们瞎了眼,不看看这是谁的船?”

黄八妹说:“非常时期,党国需要,谁的船都要筹。”副长说:“放肆!这是荘处长的船你也敢动?”

黄八妹问:“哪个荘处长?”

副长胸脯一挺身,说:“防卫司令部稽查处荘心田,荘处长!”他以为说出这个名字来,肯定把这些人吓一跳。

黄八妹听了,哈哈大笑,说:“我以为是谁,是个小小的处长啊!我告诉你,本人是台州专员公署专员黄八妹,蒋总统亲自委任的。党国危难之际,荘心田竟敢营私谋利,发国难财,这船东西没收了!”“你——”方先生还想反抗,黄八妹的手下立即将他们捆了个严严实实。结果是,连船带人一起成了黄专员的战利品。

说起来,这些人本来就是土匪。台州专员公署的这位专员黄八妹和王显臣,原来就是东南沿海着名的海上大盗,蒋介石为了扩大反共力量,收编了他们。

不久,蒋介石得到毛森的报告,原江浙各县驻定海国民政府,专员公署共计77所,均已如期挺进大陆。

舟山群岛国民党守军,原有4个军14个师的番号,这些部队本来就因为各级军官吃空饷,兵员不足,再加上从大陆败退时,部分士兵开小差,根本没有满员的营、连、排,军、师、团也徒有虚名。

大榭岛失守后,根据蒋介石的决定,将原87军整编为221,222两个师,守备舟山岛东南之六横岛,桃花岛及相邻小岛;将75军整编为6师,95师。守备舟山本岛及大猫、盘峙等岛。驻金塘岛之102师归75军建制。

舟山群岛国民党驻军整编的事办了,让孙立人头痛的是调兵遣将的事。自从解放军渡江之后,党国的军队损失惨重,能够整建制带到台湾的军队,为数不多。建制完整的部队中,又以嫡系居多,这些军队的调动,非蒋介石钦命不可。这些部队蒋介石不开口,谁也不敢妄加提议。然而,能打仗的,除这些部队莫属。

按道理说,孙立人作为国民党军队的陆军总司令,调兵遣将是权限内的事,前些时候也擅自调动过一些部队,因为引起蒋介石的不满和怀疑,处事越来越谨慎了。

国民党的将领,在领袖面前无非是三种人:一种是只会奉承不会打仗;一种是只会打仗不会奉承;还有一种是又会奉承又会打仗。第一种人官位最稳;第二种人官位最悬;第三种人往往功高盖主,最后遭难。孙立人是个非黄埔系的、典型的职业军人,为人耿直,英勇善战且不善奉承。蒋介石第一次赴台湾在高雄登陆,时任台湾防守司令的孙立人前往迎接,一见面蒋介石劈头第一句话:“我在此地安全吗?”孙立人回答道:“由我们保护,有什么不安全?”蒋介石立即面露愠色。事后,陪同前来的孙立人的好朋友吴国桢对他说:“你应该说,台湾是总统的地方,当然安全。为什么要说你保护呢?”

将军的棱角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渐渐磨去。为了调动部队,他先找陈诚沟通。

“辞修兄,你看调那个军到舟山为妥。”孙立人登门陈诚官邸,向陈诚这位蒋介石的嫡系中的嫡系人物讨教,也是探探口气而已。

“仲伦,这事你看着办吧。”陈诚不想淌进去。

孙立人知道陈诚不想参与,便说:“我听校长的意思舟山的事今后要由你管,我不能不听听你的意见。”“你以为调哪个部队为好?”陈诚反问孙立人。

孙立人心中谱是有的,只是怕在蒋介石那里碰鼻子,先征询一下陈诚的看法,也好有点底。便说:“汕头的第10军,第67军,你看如何?”

“调2个军?”陈诚问。

孙立人答道:“对,2个军,3万人,加舟山原有守备部队6万人,共9万人。”

“哦!”陈诚应了一声。

孙立人怕陈诚不理解,又补充说:“根据国防部保密局的情资,共军在宁波除22军外,又调集了21军参战。上海方面共军也有行动,可能对舟山形成南北夹击之势,故以布重兵为安。”

陈诚对这两个军并不很熟悉,便附和说:“应该可以。”得到陈诚的首肯,孙立人将其此方案报请蒋介石。

蒋介石无异议,下达了调动命令。

不日,国民党驻汕头的第10军,67军,乘军舰从海上直抵舟山。

然而,蒋介石的一切努力并没有给他带来什么好心情,烦恼的事一个接着一个。

这不,舟山群岛上个月刚刚被共军攻占了3个岛子,海军方面报告,在舟山群岛执行任务的海军第一舰队“长治号”军舰,于9月18日晚又叛变投共了。

国民党海军第一舰队的“长治号”军舰,原来是日本侵华海军扬子江舰队的旗舰,原名叫“宇民治号”,排水量1350吨,航速20节。舰上配主炮3门,副炮8门,装甲坚固,是日本舰队中较为先进的护航驱逐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由国民党海军接收,并改名为“长治号”。舰上官兵184人,是国民党海军第一舰队的旗舰。“长治号”虽然只有千余吨级,但是火力装备、航行速度在国民党海军中都占第一位。特别是“重庆号”巡洋舰和国民党海军第二舰队起义后,更是成为国民党海军中唯一的主力舰。

“长治号”到舟山前,曾酝酿过两次起义。第一次是在1948年下半年,军舰在青岛地区,起义前被舰上特务发觉,20多人被捕而告失败。第二次是1949年4月在上海,也是事先被特务发觉而未能举事。但是这一次舰上策划起义的组织机构没有遭到破坏,以下士陈仁珊,上士林寿安,中士李春官等进步士官为首成立的起义领导核心小组,发展的起义骨干已达43人,占全舰队官兵的四分之一。

9月16日在舟山群岛定海港待命的“长治号”军舰,接到命令驶往长江口执行封锁吴淞南口的任务,起义领导小组决定在这一航次中举行起义。

9月18日晚,“长治号”经过一天的巡航执勤后,在大戢岛附近锚泊。起义领导小组决定利用天气将要下雨,晚上视度不良可作掩护的良机,举行起义。

是夜2时,舰上钟声响起,这是起义的信号。参加起义的水手们按照预先的设定,占领各个岗位。2时7分,4挺机枪一律对空射击,打响了“长治号”起义的枪声。

“长治号”起义官兵合影说时迟,那时快,林寿安率领2名水手迅速占领和控制了驾驶台。一批水手分别到军官舱劝说军官们起义。舰长胡敬瑞等十几名军官反对起义,举枪顽抗,被起义官兵当场击毙。5分钟时间,起义官兵全部控制了军舰。

此时,一名国民党特工组织派遣在舰上的特工人员,开始时表示拥护起义,在取得起义官兵信任后,趁起义官兵不备,拿起机枪,向结集在甲板上的起义官兵扫射,最后竟向甲板上的炮弹箱猛扫,致使12颗重磅炮弹爆炸,不仅甲板燃起大火,还危及甲板下弹药仓的安全。陈仁珊见状,带领水手们奋不顾身全力灭火,将尚未爆炸的炮弹掀进大海,历经20多分钟,大火终于扑灭,国民党的特务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凌晨4时,“长治号”起义成功,急速驶入长江,受到沿江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蒋介石获悉后龙颜大怒,除了狠狠训斥了一番倒霉的海军总司令桂永清之外,严令空军必须炸沉“长治号”,决不能让“长治号”这艘主力战舰,落到共军手里,为共军所用。

遵照蒋介石的命令,国民党空军从定海机场派出4架飞机跟踪“长治号”轰炸、扫射。鉴于长江两岸中国人民解放军高射炮火对“长治号”军舰的火力掩护和军舰自身的防空火力,国民党空军飞机虽屡屡轰炸,均难以得手。最后在蒋介石的三令五申之下,国民党空军竟派出8架飞机组成的机群,对长治号实施覆盖式的狂轰滥炸。无疑,国民党海军“长治号”军舰的起义,对蒋介石固守舟山,伺机反攻大陆的如意算盘,又是一个沉重打击。

丢了大榭岛,跑了“长治号”的蒋介石,奈何不了宁波的那个22军,一肚子气没有地方撒,就撒到宁波的老百姓头上。

9月,夏末秋初,挟攻占大榭岛胜利之威,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2军按照第三野战军第七兵团的命令,将择日攻占宁波镇海与舟山本岛之间的金塘岛。

190团受命参战。

刘林森奉命到宁波22军司令部接受作战任务,他和二唤子进了宁波城,还没有踏进军部大门,“呜——呜——呜——,”空中响起了急促的警报声。

警报声中,街上的百姓四处奔跑,顿时大乱。宁波军管会的解放军战士,立即上街维持秩序。刘林森,二唤子,还有一些路过的解放军,都主动协助安顿百姓隐蔽。

一会,空中传来了轰鸣的飞机马达声。接着,6架涂着青天白日的国民党飞机,徐徐向市区上空飞来。

“老乡们,不要怕,隐蔽好!”刘林森一边招呼大家一边喊着。

“来,来,小老乡快到这边来。”二唤子看到一个孩子在马路上跑,赶紧过去拉到自己身边。

当时的宁波城内,除了原来国民党要员有几个简易的防空洞个,没有任何民防设施,街上行人遇到空袭,只能躲在屋檐下。

国民党的飞机是有备而来,它没有在空中盘旋,从宁波市中心的药行街方向,对准甬江上的灵桥,一路投弹。

轰!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伴着巨大的气浪,药行街两侧的民房成片成片的被炸塌,冲天的火焰从中弹的民房中蹿出。

轰!一颗重磅炸弹不偏不倚落在灵桥的桥头上,灵桥的桥面上被炸出了一个大洞。实际上,由于国民党飞机频繁轰炸宁波,每次轰炸的目标又几乎都以灵桥为主,灵桥已经是千疮百孔。不过,这座1936年落成的,由英籍工程师詹姆生和中国人竺泉通共同设计、德国西门子洋行承包建造的,上海外白渡桥的姐妹桥,始终不倒。药行街,宁波市中心的一条繁华的商业街,国民党飞机一次又一次的轰炸,也已经面目全非。“快,救人!”药行街上,刘林森带着二唤子冲进街道旁烈火滚滚的店铺,将受伤的百姓一个个背出来。“小心,二唤子!”刘林森话音刚落,一堵墙哗地一声倒下,将二唤子压在下面。刘林森和闻声赶过来的解放军战士,用手拼命将他挖了出来,他,已经失去知觉。“送医疗队,快!”刘林森身边一个像解放军干部模样的人,招呼几个解放军战士过来,其中一个战士一看没有担架,背起二唤子就跑。“同志,同志,你是哪个单位的?”刘林森赶紧问。“军管会的!”背着二唤子的解放军战士头也不回,飞奔而去。那位干部模样的人,走到刘林森身旁说:“你是刘林森,战斗英雄,190团1营营长,我认识你的。”“伙计,你认识我,我不认识你,你把我的兵背到哪里去了?”刘林森回答说。“你的兵啊,背到军的医疗队去了,你放心,丢不了。”那个年代,解放军还没有野战医院,22军也只有个医疗队。刘林森还想问什么,旁边一个战士指了指那个像解放军干部的人,说:“这是我们军的来参谋长。”

经过这位战士的提醒,刘林森想起来了,攻打大榭岛前,在宁波天主教堂里,军长孙继先召开的作战会议上见过,只是救火时大家都灰头土脸,一时没有认出眼前这个人,竟是22军参谋长来光祖。

来光祖,出生于湖北郧西县,是1936年入伍的红军,曾经参加过平型关大战,孟良崮、淮海等一系列恶战。新近从第三野战军司令部参谋处长任上,调任22军参谋长,所以不像其他那些老八师的干部,部下们都很熟。不过他的记性也够可以,在作战会议只见过刘林森一面,就记住了他。

“报告首长,我没认出来!”刘林森不好意思地说。“没啥子事,走,开会去!”说着,来光祖在前,刘林森在后,一齐向22军司令部走去。蒋介石是宁波奉化一方水土养育出来的人,他给宁波的父老乡亲没有奉献幸福,而是无限的灾难。他统帅的国民党空军飞机,从大榭岛失守后的9月13日开始,连续轰炸宁波25次,投弹251枚,炸毁房屋5800余间,炸死居民150人,炸伤295人,直接受难者达3万余人。

轰炸宁波的国民党飞机,多数是从舟山岛定海的简易机场起飞,他们越是对宁波狂轰滥炸,宁波的人民群众支援解放军渡海作战的热情越高。一大批青年学生,带着复仇的怒火,志愿参军,走进了22军的战斗序列,走上跨海东征的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