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伯爵家书:一位外交官写给儿子的80封信
4211700000029

第29章 第28封信消费是一门学问

亲爱的孩子:

由于在你还没有参加工作之前,你的一切开销都必须仰仗于我,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对你解释一下我对你的金钱使用计划,并衷心希望这封信能使你花钱的方式和途径相应地有所变化。

对于你的学习和交际,这些都是必须的花费,我不打算节省,即使一毛也不会。学习方面需要的费用包括:买书的钱、聘请优秀家庭教师的钱,当然还有为了向学识丰富的人求教而到各地旅行的费用--主要有住宿费、交通费、服装费、请人协助的费用。

我认为交际费也是必要的,与人交际的费用包括:参观某项活动的费用、必要的游乐费用、其他突发性的费用。当然,我只负责给你和那些“有智慧的人”的交际费用。

此外,还有一些不常用的额外费用,例如给慈善机构的募捐费用(顺便提醒你一下,要留心,不要被那些巧立名目的慈善募捐欺骗了),赠送给曾经照顾过你的人的礼物和红包费用等。

我绝对不愿意,也不会为你支付的费用是:低俗的消遣与挥霍,因为无聊的打架而赔偿的金钱,因懒惰、浪费时间所必须付出的金钱等等。你要知道,无论是金钱还是时间,聪明人都不会虚掷一分一秒。他们会把所有的钱都花在那些能给自己或他人带来理性的快乐、有价值的事情上。可是愚者就不一样了,他们经常会把金钱花费在一些没用的东西上。他们无法抵挡玩具店的诱惑,总喜欢买些诸如鼻烟壶、手表(原本有一块)、拐杖等没用的东西。他们容易受到店主或店员的蒙蔽而把钱花出去,然而在真正必要的事情上反而不愿意花钱。

消费是一门学问。如果你不能掌握这门学问,不能细心地使用金钱,经常买回一大堆没用的东西,那么,即使拥有再多的金钱,也会一事无成。反之,如果你掌握了这门学问,懂得合理地管理钱财,开源节流,经常把它们用在“刀刃”上,而不是买回一大堆没用的东西,那么,即使只有一点点的金钱,也可以为你办成很多事情。

这里,我会教你几点有关消费的技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首先,我建议你最好用现金支付各项费用,不要记账。而且,能够自己亲自去付款的就不要委托他人代付。因为如果委托他们去的话,他们可能会收受回扣,或者要求你赠送礼物。有些东西,比如肉、饮品、衣服等,不得不记账,一定要每个月按时结账,并且要亲自去付账。

第二,平时购物,千万不要因为价格便宜而买回自己不怎么喜欢或不需要的东西,这并不是节省,而是浪费;更不要为了满足可笑的虚荣心而去买一些奢侈的东西。

第三,我希望你找一个专门的本子,详细地记录下你的全部收入和支出。这样,你对金钱的出入就有据可查,就不会把钱花得精光。当然,对待金钱应该精打细算,但也不要过分斤斤计较。像你平时的交通费、买戏票的钱等,就不需要详记。如果这么琐碎的事都要记录,就不仅仅是浪费时间,还会使你在无意间变成一个地地道道的守财奴。孩子,有一点你要记住,无论是经济方面,还是生活中的其他方面,有些细节不必斤斤计较,你应该把精力放在重要的事情上。

第四,一般说来,一个有判断力的人能够比较准确地把握住实物的本质,而缺乏判断力的人则容易一叶障目。他们就像带着显微镜看东西一样,往往会夸大某些方面,将跳蚤堪称大象。小东西被放大后还能看得见,但糟糕的是,真正大的东西被放大后反而会模糊了。譬如,有些人在金钱上过于小气,经常为了一点点金钱与人发生纠纷,他们在不知不觉间被人称为守财奴,这是最要不得的事。还有一些人不切实际,希望过上与自己的收入不相符合的奢侈生活,因而遗失一些自己力所能及范围内的“重要的东西”。

一个理智健全而坚强的人,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把握事物之间的界限。这些界限十分微妙,粗俗的人往往看不出来,只有有足够品位和理智的人才能区分。

孩子,对于自己能力所及和能力所不及的范围,你应该非常了解,但我希望你能再多留意一下这个模糊的界限,以使自己能更清楚地加以区分。你自己要不断地努力,另外,我会请人从旁协助你,帮你进入人生轨道。也许真的有人善于“走钢丝”,但能够在能力范围的界限内走得很稳当的人却很少见。所以,有人帮你,我更放心。

再见!

1749年1月10日。

于伦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