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伯爵家书:一位外交官写给儿子的80封信
4211700000023

第23章 第22封信不断充实自己

我们每个人,无论是天才还是智力平常的普通人,都应该趁着青春还在,毫不吝惜自己的努力,去储存尽可能多的知识,不断地充实自己。如果不能很好地做到这点,别说出人头地,就是以后的前途出路都成问题。

亲爱的孩子:

如果你能够按照我的建议,继续过着有规律、有节制的生活,那么你的身体就会一直健健康康的。你现在正值年轻时,拥有上帝赋予的强健的体魄,即使你一边放纵自己,一边服用药物,上帝还是会继续给予你关爱和健康。但是,对你的大脑,你绝对不可以放纵。它现在正是需要你投入持久、充足的关爱的时候。现在,你哪怕只是短时间地用脑,不管正确与否,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你还要坚持体育锻炼,这能够让你的头脑保持健康清醒。

要想使自己的头脑活跃,思维敏捷,只有受过良好的教育才能达到。这一点其实不需要懂得高深的脑科学就能知道,你只要仔细观察“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头脑和未接受过任何教育的头脑”之间的区别,就会知道它们的差异竟如此之大。我深信,通过比较之后,你肯定希望自己能拥有一颗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头脑,哪怕为此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是值得的。也许一个车夫出生时的头脑与弥尔顿、洛克和牛顿一样,可是,弥尔顿、洛克和牛顿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所以他们的人生的成就远远高于车夫,而车夫只能一辈子赶车。

当然,我也不能排除,在这个世界上,确实有不需要接受什么教育就能取得骄人成绩的天才。可是这样的事情百年,乃至千年也难遇一次,所以人们也不大会相信。而且,如果这样的人接受良好的教育,人生的成就肯定会更加耀眼。假如莎士比亚的天赋能够更好地被栽培,那么,在他的剧作中就不会出现连篇的废话,那些为世人所称道的篇章也会更加精彩绝伦。所以,我们每个人,无论是天才还是智力平常的普通人,都应该趁着青春还在,毫不吝惜自己的努力,去储存尽可能多的知识,不断地充实自己。如果不能很好地做到这点,别说出人头地,就是以后的前途出路都成问题。

考虑一下你自己的处境吧!与别人相比,我并不具备足够的助你成功的地位与财产。作为我唯一的本钱,我在社交圈到底还能待多久,还是一个未知数。可是你要知道,将来你必须面对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当你要步入社会时,我大概已经退休了。到了那时,你能以什么作为依靠呢?我想,除了靠你自己积累力量外,别的都甭指望了吧?因此,充实自己,不但是你唯一的路,而且也是你非走不可的路。

我时常听到身边有人抱怨:我是一个如此优秀的人,并不比别人差,为何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可是,根据我的观察,事实并非如此。这些抱怨的家伙在看待自己和他人时,总是戴着一副偏爱自己的有色眼镜。或许我的想法有点儿武断,毕竟确实存在被埋没了的人才,但我坚持认为,只要是金子就会发光,对于一个优秀的人来讲,不论他处在何种逆境之下,他都能取得成功,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注意,为了不产生歧义,在此,我要特别地说明一下“优秀”这个词的含义。它是指有学问,有见识,并且有良好教养的人。一个优秀的人首先必须要有学问,这是不言而喻的。关于学问与知识的重要性,我已经强调过无数次。在这里,我还要再罗唆一句:一个人无论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如果没有知识与学问的支持,那么这一目标只能是海市蜃楼。

除了这一点外,我还要强调另外两点:一个是见识,另一个则是态度。对见识我想以一句话来形容:对任何人来讲,如果他孤陋寡闻,索然无味,他将会步上寂寞的人生。关于“态度”,到目前为止,在各种做人的基本要素中,我还是第一次提到。在我看来,或许“态度”并不是成功的第一要素,却是每个优秀的人必不可少的美德。如果没有良好的态度,即便他有再好的学问与见识,他也算不上是优秀的。此外,一个人如果没有好的态度,即便是再容易得到的东西,也会变得难以获得。这其中的奥妙就在于:当同别人打交道时,最容易让别人接受的,并不是一个人的知识或见识,而是那个人的良好态度。

再见!

1748年4月1日。

于伦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