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为唇齿
【释义】比喻两个人关系像嘴唇与牙齿的关系一样,缺一不可,互相依靠。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书·邓芝传》。
三国时,刘备死后,诸葛亮为了修复与东吴的关系,共同抗魏,派邓芝出使吴国。邓芝到了吴国,孙权称病不见他。邓芝料到孙权变了心,不打算与蜀国友好,可能要依附魏国,就写了一封信,送给孙权。信上说:“我这次来不单是为了蜀国,也是为了吴国。”孙权这才召见邓芝。
孙权直言不讳,说蜀国弱小不足以抗衡魏的攻击,一旦失败自己还保不了自己,怎能为他分忧。
邓芝说:“吴、蜀两国四州之地,这是成就王业的基础。诸葛亮乃当世英杰,蜀国有险要地势,十分牢固;吴国有三江之阻,也是固若金汤。如果把我们两国的优势合为一股,共为唇齿,进攻可以兼并天下,退却可以鼎足而立。这不是摆在眼前的事实吗?假如吴国屈服于魏国,那江南之地就不再是大王的了。”
孙权之所以犹豫不决的原因也在于怕魏吞并了吴,加上邓芝的一席话,使孙权痛下决心,拒绝了魏和谈的要求而答应联合蜀国。
兴师动众
【释义】兴:发动之意。原指发动大批兵马,后借以形容动用很多人力来办一件事。
【出处】佚名《吴子·励士》。
战国时魏国的名将吴起,曾任西河太守,把西河治理得井井有条,魏武侯非常欣赏他。有一次魏武侯向他请教说:“一个国家是否刑法严厉、赏罚分明就可以战无不胜呢?”
吴起回答说:“关于这点,我从用兵作战这方面来谈谈看法。将军在战场上发号施令,军士愿意听从;将军兴师动众采取作战行动,士卒愿意出征;到了战场上与敌人交战,士兵不怕死。这三条是君王所倚仗的,有了这三条国家就不会受人侵犯。”
魏武侯又问:“君王如何才能实现这三条呢?”
吴起说:“说起来也并不难做到,你举拔有功劳的人然后奖赏他,对于无功劳的人你设法激励他、鼓励他,他们就会争着去立功。”
魏武侯按照吴起的意见,在朝廷上摆上三排座席,请有大功的士大夫、将领坐在前排;有中等功劳的人坐在第二排;无功的人坐在后排,菜肴也分成三等。酒宴散席以后,魏武侯又把有功劳人的父母、妻子请到太庙门外,也给予奖赏。这样一来,人们都以立功为荣耀,以无功为耻辱,纷纷寻找立功的机会。
三年以后,秦国的军队侵扰魏国,魏军军吏和士卒不等上级部署,就主动抵抗秦兵,魏武侯见到这种情景,高兴地对吴起说:“士兵能有这样的素质,国家能有这样的形势,多亏了你啊!”
动辄得咎
【释义】比喻做事往往会获罪或遭人责难。
【出处】唐·韩愈《进学解》。
韩愈是唐朝杰出的散文家,他才学甚高,24岁中进士,由于他刚正不阿,对宦官利用“宫市”而压榨百姓的事看不过眼而上书皇帝,哪里知道后果是贬到连阳山做县令。
后来唐德宗死了,唐顺宗继位,韩愈才被调回京城,担任吏部员外郎之职。但好景不长,又被贬为国子监博士。韩愈自视才高,却屡遭贬谪,心中十分郁闷,于是便写了一篇《进学解》。文中有一段大意是:“国子博士来到太学,勉励全体学员努力上进,不要荒废学业。因为现在的执政者都是选贤任能、公正无私的人。所以只要自己有真才实学,不怕没人赏识提拔。”
这话还没读完,学员中爆发出一阵哄笑,有人站出来说:“博士先生,你这是在骗人!我们跟先生学习了这么多年,深知先生学问渊博,文才盖世,但先生为什么往往动辄得咎呢?”
韩愈无奈却不失幽默地回答道:“我虽然屡遭贬职,但最终还是一个博士而没有落到市井,不也是很好吗?”
名正言顺
【释义】名义正当,道理就讲得通。也表示作事理由正当充分,含有理直气壮的意思。
【出处】《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公元前501年,当上鲁国的中都宰的孔子已经51岁了,孔子很用心地工作,在公元前502年,又做了司空,接着,工作性质发生了改变,当上了司寇,这也是孔子所希望的。
孔子56岁那年,又当上大司寇,代理相国职务。他参与国政仅仅三个月,鲁国的风俗就大大变了样。
孔子的成就使齐景公感到害怕,他特地挑了80个美貌的女子,让她们穿上华丽的衣服,教她们学会舞蹈,加上120匹骏马,一起送给贪图享乐的鲁定公,以腐蚀他的意志。这一计果然奏效,鲁定公沉湎于歌舞淫乐之中,不再过问政事了。
孔子的学生子路见到这种情况,便对孔子说:“老师,我们可以离开这里了吧!”
孔子回答说:“鲁国现在就要在郊外祭祖,如果能按照礼法把典礼后的烤肉分给大夫们,那我还可以留下不走。”
结果,鲁定公违背常礼,没有把烤肉分给大夫们。于是,孔子离开鲁国,来到了卫国。卫灵公问孔子,他在鲁国得到的俸禄是多少。孔子回答说是俸米六万斗。于是,卫灵公也给他这个数的俸米。
跟随孔子的学生们见有了安身之处,都很高兴。子路尤其高兴,问孔子道:“卫国的君主等待你去治理国政,你首先干些什么?”
孔子略为思索了一下,说:“我以为首先要纠正名分。”
子路不客气地说:“老师未免太迂腐了,这有什么纠正的必要呢?”
孔子反驳说:“您真粗暴!君子对他所不知道的只存疑在心中。名分不正,道理也就讲不通;道理不通,事情也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国家的礼乐教化也就兴办不起来;礼乐教化兴办不起来,刑罚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老百姓就会不知如何是好,连手脚都不晓得往何处摆了。所以君子用的名分,一定要有道理可以说得出来,讲出来的道理一定要行得通!”
孔子在卫国也没有呆多长时间,只十个月的时间,原因是卫灵公听信谗言进而不信任孔子,孔子无奈,只好走了。
好好先生
【释义】不分是非,与人无争,不得罪人。
【出处】明·冯梦龙《古今谭概》。
司马徽是东汉末年颖川的一位名士。
刘备投奔荆州牧刘表后,深感要扩大自己的力量,必须得到有智谋的人辅佐。他听说有个名叫司马徽的人,在襄阳地区很有声望,特地去拜访他,请教他对天下大势的看法。就在这次会见中,刘备诚恳地邀请司马徽做自己的谋士,共图大业,但司马徽自谦才识学浅,不堪此重任,司马徽向刘备推荐了两个俊杰,一个是诸葛亮,一个是庞统。后来,这两人都成为刘备的重要谋士。
司马徽善于识别人才,但由于当时社会斗争相当复杂,他自己却经常装糊涂,从来不说别人的短处,不管是好是歹,他总是回答“好”。日子久了,他也就成为“好好先生”。
一天,他在路上碰到一位熟人。那人问他近来身体是否安好。司马徽回答说:“好”。
又有一天,他的一位朋友前来拜访,伤心地谈起了自己的儿子死了。不料,司马徽听了竟说:“很好”。他的妻子等朋友走后,责备他说:“人家以为你是有德行的人,所以直言相告。哪里有听别人说儿子死了,反而说好的?”
司马徽回答说:“好啊,你的话讲得很好。”
妻子听了,感到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