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道德经管理日志
415000000003

第3章 (一) 一月 管理者的修身之道 (2)

(一) 一月 管理者的修身之道 (2)

一个企业管理者应该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带动群众。只有这样的领导者,才能强有力地领导部下。例如,企业提倡5S的工作环境,地面上有一张纸,领导者看也不看,大踏步地走了过去,后面的人也会跟着走过去。如果你弯腰拣起来,看到你拣纸的人,以后再看到地面上有废纸,就有可能拣起来。所以领导者就要当拣纸的第一人。

“不言之教”是中国许多习惯于发号施令的企业家应该着重培养的能力和意识。在企业中,如果一个企业想要发展、强大,一个企业要想腾飞,企业的领导者也必须学会向内看,从自己做起。

行动指导

下属期待的领导者,是在非常时期能够表现得与众不同,且能够断然地做出决定,迅速敏捷地采取行动。作为领导者,要使员工们信服并且满怀工作热情,最重要的是应身先士卒,自己带头作出表率。只有这样的领导者,才能强有力地领导部下。

“为而弗恃”——对员工怀有感恩之心

道德经箴言

原文: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道德经》第二章

译文:生养了一切并不拘系自有,做成了什么并不执为仗恃,成就了事业并不矜居功名。就是因为他不矜居功名,所以他不会消逝。

对于智慧的管理者来说,有时候承担过错反而是树立权威的机会。

杭州桦桐家私有限公司老板李国飞得知自己的员工身患绝症的时候,没有袖手旁观,为员工付清了所以治疗费,不惜投入巨资挽救绝症员工生命。

当别人非常质疑地问他:“你一个私营企业老板,有必要为一个打工仔付出那么多吗?”的时候,李国飞道出了自己的心声:“他们跟着我一起打拼事业,公司的今天都是员工们帮助的成果,如果没有这些员工的付出,我一个人是无法做到今天的成绩。他们有恩于我,我当然不能眼看着他们陷入困境,而置之不理。”

企业不是忠祠堂,老板不是皇帝,员工不是臣民,员工对企业、团队、老板没有持续效忠的义务。但是,企业需要员工的持续贡献。这就需要企业管理者在团队建设和团队领导中具有更高的智慧。高明的管理者,懂得“为而弗恃”,不居功,不自傲,而是把业绩归于他手下的团队。这并不会导致自己的利益受损,反而示人以谦逊的姿态,让员工更加积极地为企业努力。

美国零售巨头山姆?沃尔顿在总结自己的成功秘诀时说:“和帮助过我的人一起分享成功是我成功的秘诀。”山姆?沃尔顿认为,与所有员工伙伴共享利润是以合作伙伴的方式对待他们,公司和经理通过这种方式,改变了与员工伙伴之间的特定关系,使得这些员工伙伴在与供应商、顾客和经理的互动关系中开始变得像合作伙伴。而合作伙伴是被赋予权力的一类人,所以员工会觉得自己也被赋予了权力,从而以更加认真和积极的态度来看待自己肩上的责任。

在中国有个奇怪的现象:功劳常常给上面,过错常常对底下。这是两千年封建社会等级制度影响下产生的不健康思想在工作中,善于将过错揽到自己头上,而不是诿过于下属,是赢得尊重,巩固地位的最好方式。对领导者来讲,不居功的同时要做到主动承担责任,这是感恩员工的更高境界。

行动指导

一个企业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与全体员工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如果没有员工的参与,再好再大的企业要想继续发展都只能归于空谈。所以企业也要学会感恩,学会对员工说“谢谢”。

第二周 不要成为权力的奴隶

“功遂身退”——为商业生涯画个完美的句号

道德经箴言

原文: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道德经》第九章

译文:功成身退,是最应该奉行的行为准则。

如果刀剑太锋利,反而不能长久保全,管理者不可太过贪婪不知退却。

《中国日报》在2006年的一篇报道详细介绍了世界首富功成身退台前幕后的故事。

1975年,一个名为比尔?盖茨的年轻人与他的伙伴创立了微软公司。30多年里,盖茨驾驭着这个软件公司用技术一步步地扩充着帝国版图,改变和影响着整个全球。如今,执掌微软31年的盖茨终于做出“归隐山林”的决定———他将逐步退出公司的日常管理,转而全身心投入慈善事业。这对微软意味着一个时代即将结束,但对世界却意味着多了一个身家500亿美元的全职慈善家。

2006年6月15日,微软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比尔?盖茨宣布,他将逐步移交其日常工作,以便将更多时间投入到“比尔与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所从事的慈善事业。为确保平稳有序地过渡,盖茨表示此次的过渡期为两年,2008年7月之后,盖茨将放弃全部日常管理工作,只保留董事长一职。

盖茨的隐退计划是在当天的股票市场收盘后宣布的。从盘后交易来看,微软股价并未受到大的冲击,仅微跌0.09美元,降至21.98美元。对于微软而言,盖茨的离开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震撼,因为“他不只是一名高管,他是微软品牌的延伸”。

提到“功成身退”,人们很容易想起范蠡、张良、刘伯温这些耳熟能详的古人名字。对于现代企业家来讲,“功成身退”却是另外一层意思,它不仅意味着从商界抽身而退,而且还意味着华丽转身之后的人生新起点。

像比尔·盖茨一样,一个明智的管理者要清楚自己该处的位置,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不要贪恋权威,成为权力的奴隶的,刻意追求身外之物。

古语有云,急流勇退谓之知机。为人领导者,最高境界莫过于功成名就时“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及时转身,去做自己更想要做的事,会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完整,生命才会更加丰富多彩。

行动指导

结束的目的是为了重新开始。这就提醒管理者做事不可走向极端,如果贪婪,积累太多,反而让人为金钱所束缚。

代大匠斫——不要成为权力的替罪羊

道德经箴言

原文:夫代司杀者杀,是代大匠斫。

——《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俎代这汰劣机制而妄动杀戒,那就像俎代高明的木匠砍木头。

权力是一种管理力量,权力的运用则是有限度的,而不能是领导者个人的欲望的自我膨胀。

外资企业凯威公司由于新业务拓展,招聘了很多员工,现在的办公场所容纳不了所有员工。 几番商讨之后,公司决定搬家。这个项目自然是由人力资源部门承担,而有着多次搬家经验的行政经理杨晨则当仁不让负责主持搬家的具体事宜。

杨晨办事一向严谨,通过代理找新的办公大楼,谈论租金、申请搬家费用、搞设计招投标、与设计公司确定公司的装修风格、房间大小、办公间的尺寸……事无巨细,他都和顶头老板人力资源总监Knight仔细商量。

结合以往的经验,杨晨知道公司总监级别的高级主管都必须有房间,14级以上的经理都应该坐在cubical里。但是Knight告诉杨晨,搬家的预算有限,公司所租的面积不能太大,因此房间和cubical的数量都必须缩减,杨晨觉得很奇怪,但是Knight说得斩钉截铁,肯定是和大老板商量过的,那就照做吧。

几个月以后,新的办公大楼和装修图纸都确定了,杨晨依据公司必须搬离老办公楼的底线时间,决定在9月份开始按照设计图纸开始装修,但此时,意外发生了。

在凯威这样等级森严的外资公司,越级汇报的情形是很少发生的,杨晨所作的工作都是直接与Knight沟通并获得指示,可是杨晨没有想到,Knight直到自己准备把装修队开进新办公大楼的时候,才把新办公室装修设计图给大老板Michael看。这个以严谨、冷峻著称的总裁一看设计图纸,就很不满意,说:我们有7个总监、28个经理,怎么只有4个房间,8个cubical?总监应该都有房间的,14级以上的经理都必须坐在cubical里!

Knight把大老板的意见告诉了杨晨,并同时通知杨晨说,他将要回国休假两个礼拜,休假期间,杨晨就可以按照大老板的修改建议开始施工了。杨晨目瞪口呆地看着Knight离开的背影,不知道说什么好。

Knight自己的沟通不畅导致的问题,却假借回国休假逃避责任,要自己留下来背黑锅,当替罪羊?想到这里,杨晨出了一身冷汗。越级向大老板请示汇报吗?这意味着开罪Knight,自己以后的日子肯定不好过;按照大老板的意图办事吗?时间和资源都欠缺,自己就算累死累活,按时搬家也根本不可能。 杨晨一筹莫展…… 该如何避免成为替罪羊。

这类的问题其实在职场上是常常遇到的,处理得好,与主管的关系建立在信任基础上,做事就能如鱼得水;处理不好,就很容易成为替罪羊,有了苦劳却没有功劳。所以需要好好学习如何应对及处理。

杨晨本身负责过几次的办公室搬迁经验,所有关于搬家的细节都掌握得不错,做事情的态度也相当严谨,也都定期和老板仔细讨论,看起来整个项目也即将按照既定行程去完成。那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呢?明明按照老板的指示做事,为什么眼看着项目可能就要搞砸,几个月所投注的心血白费不说,还要成为替罪羊?

杨晨的工作经验丰富、工作态度相当积极、认真。可惜只是以技术性的看法来处理搬迁的事务,就看不到办公室空间规划背后所代表的涵义,忽略了这件事情的复杂度与应该注意的政治与公司文化。办公室空间规划牵涉到权力与地位的象征,所以应该要对公司的政治文化更敏感。除此以外,他也必须要主动与主管校准彼此的信息与看法。杨晨办事一向严谨,在这个项目上,事无巨细,他都和主管仔细商量,这是杨晨的优点。

但是,事无巨细的沟通不代表沟通的品质。沟通讨论问题的时候,要专注在老板表面要求的背后原因与达成的标准。这需要部属主动去了解整体项目的需求,了解老板真正的压力与他思考上可能的盲点,并站在老板的立场,考虑各种解决方案会引起的问题或影响。

身为一个搬迁项目的负责人,在提出搬家需求与设计图完成的过程中,需要定期与上层主管沟通整体的办公室搬迁计划,否则在执行前才知道方向错误已经为时已晚。

行动指导

领导者应当明白:从表面形式上看,用人是上级对下级的一种权力运用。但是如果简单地这样理解,那就错了,因为用人不是权力专制的表现,而是权力调控的表现。

知死乐生——做一个快乐幸福的管理者

道德经箴言

原文: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道德经》第七十五章

译文:只有不以人民生计的危及作为前提而作为的人君,才是真正擅长于善养自己的生命的人君。

快乐既不需要依靠他人,也完全不必借助外物。

一位闻名遐迩的老人被电视台节目主持人作为特邀嘉宾邀请来参加活动。她确实是一个非常杰出的老人。她的讲话完全没有经过特别的准备,更没有经过任何排练。这些讲话与她的个性是完全一致的,她精神极好,容光焕发,充满快乐。无论她想说什么,她都毫不掩饰,而且思维敏捷。她的机智幽默,让听众捧腹大笑。大家都非常喜爱她。

这次节目,她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她也和其他人一样感到特别的兴奋。

最后,节目主持人问这位老人为什么总是这样高兴:“你一定有什么特别的让自己快乐的秘密。”

“不,没有,”老人回答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秘密。这只不过和你脸上的鼻子一样普通。每天早上起床的时候,我有两种可能的选择:要么高兴,要么不高兴,你想我会选择什么呢?当然,我会选择快乐,这就是全部的秘密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