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作“商圣”的胡雪岩做生意涉足很多行业,钱庄、茶业、当铺等。这些都为胡雪岩营造了利益。唯独做蚕丝生意,除了想从中获利之外,还有民族的利益、个人的情感夹杂其中,使得胡雪岩没有在商言商,按照商业常规做事。他把自己大部分资金投入到了其中。
中国的丝绸自古就闻名于世,不仅中国人自己喜欢,老外对它也是爱不释手。在中国处于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时,外国商人购买蚕丝,还是中规中矩,贸易往来也很频繁,丝绸之路就能见证曾经的辉煌,因此,中国从中赚取利益。
1840,鸦片战争爆发,中国的大门被洋枪洋炮打开,各个大国如饿极了的狼,对着中国狼吞虎咽起来。他们用鸦片熏倒了国民,还有清朝政府。金银财宝还不够,中意的蚕丝也要拿回去,用低价从中国购得丝,再高价卖出,这当中的利润是相当可观。然而,人的欲望一旦被启动,就会越开越大,甚至永无止境。当洋人从蚕丝贸易中获得暴利后,就想把蚕丝的价格压到最低,从而垄断中国的整个蚕丝贸易,赚取更多的利润。
外国商人发达了,却苦了中国的蚕农。对生丝的一再压价,很多蚕农一年到头的付出根本无法养活一家人。此时,胡雪岩做了带头人,他联合同行、蚕农,用高于洋商的价格大规模收购蚕丝,使得洋人没有原材料,无法供应自己国内丝厂的正常运营。所以不得不同胡雪岩进行商谈,但是胡雪岩并没有轻易地答应洋人的妥协,而是想要打垮洋人的垄断,甚至想要把洋人赶出中国蚕丝行业,于是接二连三地出大笔的资金来购买蚕丝。
和洋人叫板的胡雪岩,体现出他一腔爱国心,让人对其精神、魄力都竖起了大拇指。但是当时外国商人的背后是一个个船坚炮利的国家,一个清朝政府都抗拒不了他,何况区区一个胡雪岩?此刻,胡雪岩确实是令洋商们灰头土脸,回过头来,在当时大的趋势下,他们还是能够令胡雪岩蛰伏的。他们联合官员也好,对政府施压也好,反正洋人迟早会再次用低价购得蚕丝。
胡雪岩为民族担起了一份责任,同时也担当了一份风险。由于蚕丝容易变黄、发霉,胡雪岩又囤积了大量的生丝,不仅需要大笔的本钱,还要请专门的人来对其进行护理和照看。而对手若真的能和胡雪岩耗起来,等待错过生丝出手的时机,胡雪岩只能眼看着钱随着腐烂的生丝化为乌有。
以上是胡雪岩面对的第一个压力——蚕丝。而第二个压力是来自一笔贷款。这是清政府以胡雪岩的名义向汇丰银行借的一笔四百万两银子的贷款,当初说好是征收各个省的税收来还款。但是当钱筹齐了,还款日子也快到了的时候,李鸿章从中作梗,冻结了这笔款项。胡雪岩把大笔资金都花在了蚕丝生意上,根本挪不出四百万两银子还给汇丰银行,作为担保人的他,当清政府无法还的时候他必须垫付,否则就得面临信誉的危机,这可是为商最大的忌讳。
上面出现的两个压力就足够胡雪岩头疼的,竟然又出现了一个致命的漏洞。那就是胡雪岩贷款拿回扣的事情被抖了出来。拿谁的回扣都好,公家的钱万万不能拿,一旦被发现就没有回旋的余地。
三管齐下,胡雪岩再怎么能耐也难以扛下,而且还被人抓住了把柄,理亏在先。正当左宗棠和李鸿章派系之间斗争时,这个把柄成了致命的伤。所以说,干任何事情都要对得住自己的良心,不要留把柄,才能理直气壮起来。
树大招风,有钱有势,站的位子越高,四周盯着看的人也就多了。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要把持住自己,经住诱惑。有人可能会说胡雪岩拿回扣是为了讨好银行的大班,是为了完成朝廷交代的任务。但是,旁人不这么看,你赚了钱,就得付出代价。对手就更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侵占公款不是小事,就算能还掉,也会落得一个贪污的罪名。
所以要铭记:小心你的贪欲成为别人利用你的把柄。
从前,有个商人来到一个市场里做生意,当他得知几天后这里所有商品将大甩卖时,就决定留下来等待。可是,他身上带了不少金币,当时又没有银行,放在旅店也不安全。
经过反复思忖,他独自来到一个无人的地方,在地里挖了一个洞,把钱埋藏起来。可是,当他次日回到藏钱的地方,却大吃一惊:钱不见了。他呆呆地愣在那里,反复回想藏钱的情景,当时附近没有一个人啊,他怎么也想不出钱是怎样丢的。
正当他纳闷之际,无意中一抬头,发现远处有间屋子,可能是这家屋子的主人正好从墙洞里看到他埋钱了,然后将钱挖走。那么,怎样才能把钱要回来呢?
经过认真考虑,他去找那家屋子的主人,客气地说道:“您住在城市,头脑一定很聪明。现在我有一件事想请教您,不知是否可以?”
那人热情地回答说:“当然可以。”
商人接着说道:“我是来这里做生意的外地人,身上带了两个钱袋,一个装了1000金币,一个装了500金币。我已把小钱袋悄悄埋在没人的地方,但不知道这个大钱袋是交给能够信任的人保管呢,还是继续埋起来比较安全呢?”
屋子的主人答道:“因为你是初来乍到,什么人都不该相信,还是将大钱包一块儿埋在藏小钱包的地方吧。”
等商人一走,这个贪心不足的人马上取出挖来的钱袋,立刻埋在原来的地方。这下可把躲藏在附近的商人高兴坏了,等那人一走,马上将钱袋挖了出来,一溜烟跑了。
贪心有大有小,只是因人而异。在遇到不好处理的事情时,不妨从对方的贪心下手。胡雪岩就是这样被对手击败的,三大压力,如果没有被人抓住把柄,兴许还能够坚持一段时间,在理直气壮中尚有回旋的可能。
做人,一定要能够控制好自己的贪心,贪念一起,可能会引火烧身。
福兮祸依: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
清朝咸丰年间,金融业受控于两大集团,北是山西帮的“票号”,南是宁绍帮的钱庄。安庆人胡雪岩年轻时就在钱庄当学徒,与官宦子弟王有龄结为“生死之交”,利用王有龄的官场与社会关系开设钱庄。胡雪岩曾在王有龄穷困潦倒之际给予其资助,因而后来王有龄得志后常想着对胡雪岩报恩。胡雪岩通过不断网罗人心,层层投靠,精于谋划,采用灵活的手段,靠经营丝绸、茶叶和军火发了大财,渐渐成为江浙巨商。
后来,太平天国李秀成兵围杭州,胡雪岩的家业即将毁于一旦,但他把危险看成机会,购置了大批粮食支援守城清军抗敌。不料清军无能失守,好友王有龄自缢。胡雪岩于是投奔左宗棠麾下,为其筹措军饷,镇压太平军,以保家业。但所耗钱财巨大,一个商人财力终归有限,他又以机灵应变之能与洋人谈判,开我国近代史借外债之先河。此举深得左宗棠赏识,遂保荐二品顶戴和黄马褂。胡雪岩还受赐紫禁城骑马之殊荣,成为清末赫赫有名的红顶商人。 胡雪岩春风得意,又协助左宗棠购办武器镇压回捻起义,成为军火商人。一夕间获利百万,官助商势,商助官银,使他家业飞升,成为官场、商场的红人。此时,胡雪岩开始大兴土木,妻妾成群,生活腐化,当然也没能脱开古训:树大招风,福兮祸依。
左宗棠与当权重臣李鸿章矛盾尖锐,作为左宗棠财政支持人的胡雪岩自然也就成了李鸿章的眼中钉,“排左必先除胡”成为李鸿章的重大策略。同时,胡雪岩与外商之间的勾当也暴露天下,引发左宗棠之疑,他的败相已然显露。尤其他想维持江南蚕业,与洋人竞争,孤军奋战,终因资金周转不灵而渐渐支撑不住。而当年他用钱支持过的清政府,见他抵挡不住,便弃之而去。到了此时,胡雪岩完全败北,妻离子散,人去楼空。人生亦曾富贵,亦曾凄凉,
宛若黄粱一梦。
胡雪岩作为一代徽商的杰出代表,他本来可以荣华富贵地过一生,然而其大起大落,败在其成功之时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认清自己的能力。他作为一名商人,越俎代庖,干涉朝廷的“内政”,做了许多本该是政府做的事,结果只能是吃力不讨好,成为左李二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所以,千百年传下来的一句古话:人贵自知。在如今的时代还同样具有深刻的意义。只有正确地认识自己,准确地评估自己的能力,才能量力而行,找到自己的位置,做自己适合做的事。在人的一生中能够正确的选择自己的位置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现如今,一个人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很大成分是指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工作,做大最大化的发挥,那么,应当如何找到自己能够胜任的适合自己的工作呢?
选择自己能胜任的工作包含着3层含义:
第一,这是一份符合自己性格特点的工作。也就是说工作适合你。找到这样一份工作的前提是你充分了解自己的性格等各方面特点,并明确地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和怎样去做,即有个明确的目标并有达到目标的具体方案。
第二,自己能做这份工作。也就是说你适合这份工作。这需要你对自己的各方面能力有个正确的认识,即不过分低估自己的能力,也不过分高估自己的能力。
很多人过低估计自己,而且又不尝试做些事情去发挥自己被忽略的能力,这绝非偶然。他们早就认识到,适应社会是件很惬意的事情。他们的行为准则是中庸的,他们追求平均,而且不想全部发挥出他们的实际能力。
第三,这份工作自己能够做好。这是一个自身能力与目标和现实相互协调、相互统一的过程,也是“胜任工作”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标。“做”与“做好”是不同的,“做好”是“做”的延伸和结果,中间要加入你自己的主观努力和对客观事物的把握。“做”一件事不难,但“做好”一件事并不容易。这需要你既了解自己的能力范围,又了解工作对能力的要求程度,随后适时地调整自己,以达到最好。
所以,在选择工作或者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的时候,我们应该充分考虑上述三个方面的因素,真正做到量力而行,这样才能让自己获得真正的发展,从而少走弯路,取得成功。
以个人名义借贷款:思而后动才是智
一个人如果想在某领域获得成果,除努力工作外,还要勤于思考。在百忙中把思考的时间留出来,做个带着思考工作的人。平常人把自己的注意力专注于某一特殊的方向,日积月累地苦苦探索追求,总会取得不小的成就。身为一个商人,更要知道勤思的好处。多动脑筋总会有所得。
胡雪岩在每次出手之前,一定要经过深思熟虑,才会实行。更是做到勤思勤做不傻做,不无目的的做。才会取得成功。当然胡雪岩也有想不到的时候,正是因为没有思忖到当时的局面,后期他才会功亏一篑,万贯家财都化作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