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想要摘到树上的果实,够不到,又不会爬树,那该怎么办?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请人帮你去摘。找谁去帮忙是有大学问的。找谁是有选择性的,必须在心里盘算好那个好心的人是会把果实交到你的手上,还是会独吞?因此,有的人为了保险起见,无论如何都不肯请人帮忙,宁可自己另外想办法。但请人帮忙是最为直接便利的方法,作为商人就要担得起这样的风险,为可能的利润而奔走。胡雪岩对这其中的道理参详得很透。
左宗棠和李鸿章都是对抗太平天国的主力,但是太平军并不好对付。
一天,左宗棠正在为如何攻打杭州而焦虑,杨昌浚兴冲冲地过来禀报说,宁波道台让洋人前来帮忙作战,一连攻克了好几座城镇,然后递上了功名簿,请左宗棠论功行赏。
但是左宗棠很生气,说用洋兵就如同引狼入室,万一他们强大起来的话,赶走就更难了。告诫他们离洋人远一点。
但是胡雪岩持有不同的意见,他说既然李鸿章能够依靠洋人的常胜军打下上海,为什么我们不能依样画葫芦,同样也借助洋人的力量来攻打杭州呢?
左宗棠有些不高兴,挥手让胡雪岩下去。但是几天后,左宗棠就任闽浙总督,派人把胡雪岩请来后说,那天说话虽有些张狂,但也不无道理。所以他决定派胡雪岩去上海帮忙建立一支常捷军。
左宗棠是军人,胡雪岩是商人。两者的不同胡雪岩自己就能说的分明。胡雪岩常说他是商人,重的是和气而不是骨气。商人只有讲和气才能生财,军人讲骨气才能捐躯沙场。所以胡雪岩从利益的得失出发,认为只要能够把杭州城打下来,借用洋人的力量又如何?这中间当然也有他的小算盘,那就是如果请洋人助战的话就必然要购买洋枪洋炮,这是一笔不小的军火生意。胡雪岩的这个态度和他在生意场上的做法是一致的,那就是只要能够做成生意赚得利润,用自己的资金当然没问题,用别人的资金也没有什么不可以,在军事上这是借力打力,在生意场上就应该称之为借鸡生蛋,借他人之鸡生自己之蛋。
借鸡生蛋有时也是无奈之举。胡雪岩在创业之初根本没有本钱开钱庄,他想到的办法就是借鸡生蛋:一方面借用了另一家钱庄垫付给浙江海运局的20万两白银,同时借助王有龄在官场的势力来代理公库。胡雪岩就这样两手空空地把自己的钱庄开了起来,这就是一个富有经营头脑的商人所成就的奇迹。
现在的很多大集团、公司,他们在壮大自己的过程中,往往也会选择“借鸡生蛋”的方法。例如很多公司在海外上市,就是在替自己融资,打破自己资金方面的突破口。还有一些企业热衷于公益事业,其实也是在变相的宣传自己,让自己在无形之中打出个人的品牌。
1943年,美国的《黑人文摘》刚开始创刊时,前景并不被看好。它的创办人约翰逊为了扩大该杂志的发行量,积极地准备做一些宣传。
他决定组织撰写一系列“假如我是黑人”的文章,请白人把自己放在黑人的地位上,严肃地看待这个问题。他想,如果能请罗斯福总统夫人埃莉诺来写这样一篇文章就最好不过了。于是约翰逊便给她写去了一封非常诚恳的信。
罗斯福夫人回信说,她太忙,没时间写。但是约翰逊并没有因此而气馁,他又给她写去了一封信,但她回信还是说太忙。以后,每隔半个月,约翰逊就会准时给罗斯福夫人写去一封信,言辞也愈加恳切。
不久,罗斯福夫人因公事来到约翰逊所在地芝加哥,并准备在该市逗留两日。约翰逊得此消息,喜出望外,立即给总统夫人发了一份电报,恳请她趁在芝加哥逗留的时间里,给《黑人文摘》写一篇文章。
罗斯福夫人收到电报后,没有再拒绝。她觉得,无论多忙,她再也不能说“不”了。
这个消息一传出去,全国都知道了。直接的结果是:《黑人文摘》杂志在一个月内,发行量由2万份增加到了15万份。后来,他又出版了黑人系列杂志,并开始经营书籍出版、广播电台、妇女化妆品等事业,终于成为闻名全球的富豪。
巧借他人的力量和威名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是一种韬略。约翰逊正是借助罗斯福夫人的力量,才使自己的杂志事业取得了成功。所以,当我们自己的力量还不够强大时,最好找棵大树好乘凉。用他人的影响力,来帮助我们做事。有时候要做大生意,自己的资金可能不够用,或者暂时周转不过来,但是生意的利润又让你舍不得放弃,这时就需要亲戚来合伙,家族企业就是这么诞生的。
胡雪岩自己开钱庄的好处就在这里,既能够靠贷款来赚取利润,又不用为做其他行业的资金来源而担心。只要钱庄的信誉在,钱财就会源源不断地投入进来。有了资金,才能够把钱投入商海中去让他增值。当然,要筹集别人的钱,让别人对自己产生信任是最为关键的。
借势经商:顺势而为,最省力的取利方式
势,就是积蓄起来的力量的走向。借势顺势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造势取利。就好像胡雪岩所说的:“势利,势利,利与势是分不开的,有势就有利。”所以在胡雪岩的商业经营里面,他十分注重先取势后获利。
懂得借势经营的胡雪岩,商业活动十有八九是围绕着取势用势展开的。他从来不放弃每一个可以拓展自己地盘,张扬自己势力的机会。其实能够做到这一点,是十分难得的。
胡雪岩在奋斗过程中,眼光并不是单一的。他的所作所为一共借取了四股势力。
首先是权势,掌权者之势。无论是从他不惜丢掉职业换取王有龄的升职,还是忍痛割爱送爱妾阿巧给何桂清,抑或是西征出资协助左宗棠等等,最后胡雪岩硬是成为了商人之中,不仅有官有职,还有御赐黄马褂的最特殊的一个。
当然光有权势是不够的。这不得不提到第二种“商场优势”,商场上的优势,体现着胡雪岩时时都在谋求商场上的主动地位和与同行的良好关系上。正是因为能够获得同行的信任,因为积极主动的拓展业务,形成行业垄断,他才能够主动出击。
这第三势,就是江湖势力。江湖不是任何一个范围,行走在这世界你就莫名其妙地踏入江湖。胡雪岩借助江湖势力是从尤五为首的漕帮势力。倘若没有漕帮的支持,他不可能比别人掌握那么多商机和信息,甚至获得便利保护。
最后一种,是大概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洋势。胡雪岩在涉足商业之处就抱定要与洋人抗衡的念头。但他的事业有成与洋场势力是分不开的,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这句话不无道理。
确立自己的洋场势力,这一路要从胡雪岩第一次做丝茧生意开始,在同洋人打交道的时候,他遇到了洋买办古应春,两人一见如故,共同相约要作出一番事业来。
后来胡雪岩因主管了左宗棠为西北平叛而特设的上海采运局而确立了自己在洋场之上的地位。身受左宗棠信任的胡雪岩,坐镇采运局。渐渐形成了胡雪岩买办的垄断地位。因为受到左宗棠赏识,在掌管采运局期间,他总共筹得洋款,前后合计一千六百万两以上,购买洋枪和炮械轮船机器更是不计其数。作为大清将臣左宗棠看重的红人,这生意一做就是二十几年,洋人自然也就卖力的巴结。这才奠定了他洋场势力的形成。势力一旦形成,就自动产生了一个保护圈。因为洋人都信准了胡雪岩,自然对那些不打想干的人都不大信任。就拿江南制造总局的一个买办来说,他满心欢喜的接了一单军火生意,却被洋人告知,枪支的底价早就告诉胡雪岩了,要想做成这笔生意,无论是谁都要给胡雪岩留折扣。但这一个小的例子,足以见胡雪岩的成功。
从胡雪岩的经商生涯来看。最突出的就是他能够善于应对危机,把握秩序,借取八方之势,谋求钱财。能够将松散的各种资源进行整合,安排和调度,最后才成为一个成功的商界人士。
面对清政府被迫对外开放和太平天国运动风生水起,中国成为一个多方势力并存的混乱局面。胡雪岩所表现出的与众不同,使得他能够将各种势力有效的自我组织,充分利用。奠定新的关系网,最后取得成功,不能不说是“势之所至,理所应当”。
懂得借势的人往往能与众不同,出类拔萃,更容易成功。
有一个证券公司的业务员,刚进入这一行,一直无法提升业绩。他的心里很着急,但这行竞争实在是太大了,即使铆足了劲,还是很难有起色。
过一阵子,这个业务员突然像是有神明护身似的,客户一个接一个地自动找上他,而他竟然成了全公司业绩最好的业务员。
这家公司的经理觉得不可思议,自己干了几十年,也没见过一个初入这行的人会突然莫名其妙地大红大紫,于是就暗中注意他是怎么吸引客户的。他发现业务专员经常带客户到自己的办公桌旁谈事情,这个办公室里的每个位子都是单独隔间的,于是他有事没事就假装经过业务专员的桌旁,可是并没发现他对客人说些什么特别的话。
有一天,业务员不在办公室里,经理经过他的办公桌时,不经意地看了一眼他的桌子。 “这小子!原来如此。”经理站在办公桌前像是发现了新大陆,笑着自言自语。
原来,在业务员的桌子上,摆着许多张自己家人的生活照。可是,在这些生活照中间,又穿插摆着几张在不同场合拍摄的放大照片。而这些大照片,竟然全是一位股市大亨的。 当客户来了坐下来和他谈生意时,看到这些照片,就会想:“哇!他跟这位大亨一定关系不浅,跟着他走准没错!”
这就是利用人们崇拜名人的心理,借助名人的光环照亮自己。
这个小职员的方法跟胡雪岩的谋略可以说的如出一辙。表面上看这个小职员耍了小聪明,但是他懂得借用名人头上的光环,为自己服务,帮助自己快速成长。通过努力,一步一步把“假势”变成“真势”,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要学会这种创造精神,从新的角度审视周围的环境,仔细分析,把握住方向,没准也会顺势而起,取得成功。
置办洋枪:跨越穷人的围墙,绝不孤军作战
王有龄经两江总督何桂清的推荐和密保,升任浙抚。何桂清、王有龄、还有江苏巡抚薛焕三人连成了一条线,牢牢掌控着苏杭这块富庶之地。此时,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扰得整个清王朝不得安宁,上海、苏州、杭州这样的锦绣之地自然也逃不开太平军的窥视。于是,乡绅、官兵、商人纷纷起来,举办团练,保境安民。
自鸦片战争以来,清朝政府紧闭的大门被打开,洋人的洋家伙出现在了街头巷尾,你打我杀的战场上,洋枪洋炮成了必要的武器。王有龄和胡雪岩深知洋枪的厉害,那可是隔了半里之远都能要人命的家伙,有了这种武器,举办团练,威慑性自然会大些。于是王有龄派胡雪岩前往上海置办洋枪。
买洋枪,钱是不用愁的,因为在上海已经有了自己钱庄的分号,直接提就可以。关键是要找一个人,能和洋人通气的人。胡雪岩立刻想到了古应春。
胡雪岩是在一桩生意中和古应春认识的,两人非常谈得来,有种一见如故的感觉。古应春很热心,祖籍广东,小时候在教会学校里念过几天洋文,所以来到上海后,就在一家洋行里找了份工。
胡雪岩找到古应春后,说明了来意。古应春马上帮他联络起来。
主动寻上门的,自然也就有架子可摆,洋人故意把每支洋枪的价格抬高,这令胡雪岩非常着急,也很是恼火。古应春和洋人交涉过后,告诉胡雪岩,他敢出这么高的价钱,很有可能是太平军找他洽谈过。
胡雪岩想了想,让古应春带话,来中国,是跟官府打交道,还是跟长毛打交道?
洋人回答道,跟谁打交道不管,只要给钱一切都好办。
爬滚商场的胡雪岩知道,这是用上商人的那一套了。看来要想把那洋枪买到手,还真得动动脑筋。
他又问古应春,太平军交款了没?
洋人回答,只要货一到,他们就交钱。
胡雪岩想着,该吓唬吓唬他,这毕竟不是你老外的地盘,你想怎么着就能怎么着的。于是要古应春跟他说,要他当心遭劫,这一带飞贼可是蛮横的很。
洋人不太信邪乎,问胡雪岩怎么知道有飞贼出入的。
胡雪岩笑了笑,告诉他,我并不生来是官,生来是商,我也是半道出身的,江湖我也混过,现在还有拜把兄弟在那坐着呢。
不知那洋人相信了没有,不过听完这话之后,倒也没再说什么。
光吓是不管用的,还得让他知道确实是诚心诚意地来买枪的。于是胡雪岩又托古应春转告洋人他要买的具体数量,并且强调这单生意做好了,少不了以后的来往。
要买的数量可不少,洋人倒也来了兴趣,顺道问古应春,胡雪岩到底是干什么的?
胡雪岩并没有隐瞒,一来表明身份以表诚意,二来可以让他放心,这样的身份是值得这样的买卖的。
洋人知道胡雪岩的身份后,马上改变了态度,称这单生意可以谈一谈。
见洋人的立场有所改变,胡雪岩也就爽快地答应买枪的银两一次性结清。你既然诚意如此,我当然不能逼人太甚,何况还是条肥鱼。洋人答应下调每支枪的价格,还专门派技师陪同胡雪岩进行调试,另外附赠两只小手枪给胡雪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