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最好的自己
4125300000020

第20章 呵护心灵(2)

生活中能够让我们快乐的事情很多,有首禅诗这样写道:“夏有凉风冬有雪,春有百花秋有月。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列夫·托尔斯泰认为大自然充满了一种使人心平气和的力量,只要以一颗简单的心去体会,就会发现其中的乐趣。他说:“生活在这广漠无垠的星空下,生活在这美妙绝伦的地面上,难道人的心里还感到局促吗?处在这迷人的大自然怀抱里,难道人的心里还能容纳憎恨与复仇的感情或者毁灭同类的欲望吗?在跟大自然的接触中,在跟这美与善的最直接表现者的接触中,人心里的一切恶念也该消失净尽了吧!”我们随时、随处都能在生活中感受到快乐,别辜负了自己的宝贵生命,别辜负了上苍赠予我们的大自然。

走出社交恐惧阴影

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

有很多人害怕进入社交场合,对与陌生人接触充满恐惧。他们在公共场合把注意力过于放在周围的环境上,对外界的刺激非常敏感。总觉得别人对自己的一言一行非常关注,总担心自己会出现错误而被别人嘲笑,总处于一种莫名的心理压力之下。社交恐惧症常常会导致口吃、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甚至兴奋性晕厥等并发症,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状态。

心理学家分析,社交恐惧症往往源于自卑,以致无法作出正常的社会应对。一位心理学教授就曾这样指出:“社交恐惧症者对自己太过于专注,例如一次普通的谈话,很简单,就是注意对方的谈话内容。但害羞的人所担忧的却是他给对方留下的是怎样的印象。这样一分神,他就往往跟不上对方讲话的内容。所以社交恐惧症者必须停止考虑自己而将注意力转向对方。”

在社会交往中不要总是否定自己,不要拿别人的长处与自己的短处比,更不要让自卑心理左右自己。要明确自己的优势,自信地对自己说:“我有自己的思想和认识,相信自己一定能行,遇事多采取主动态度。”当你勇敢地说出第一句话,勇敢地迈出第一步时,你可能感到羞怯。这时,应该想到羞怯并不等于失败,胜利者比失败者往往多的只是一份勇气。当你大胆地尝试与人交往时,你会感到现实比想象的简单、容易得多。

正确认识了自己的社交缺陷后,就要敢于暴露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尤其是内向者,不妨把你不愿为人所知的事说出来,正面面对它。像小品演员潘长江个子矮,可他偏偏暴露自己的矮,专门找高个女士做搭档,跳起来与高个子对话,这样的表演就活了。结果在观众的眼里,矮不是他的缺点,反而成就了他。再看个寓言:

小蜗牛问妈妈:为什么我们一生下来,就要背负这个又硬又重又笨的壳呢?

妈妈:因为我们的身体没有骨骼的支撑,只能爬,又爬不快。所以有这个壳的保护我们才安全,才会免于伤害!

小蜗牛:可是毛虫姐姐没有骨头,也爬不快,为什么她却不用背这样的壳呢?

妈妈:因为毛虫姐姐能变成蝴蝶,飞到天上去,天空会保护她啊。

小蜗牛:可是蚯蚓弟弟也没骨头爬不快,也不能变成蝴蝶飞到天空,他什么不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蚯蚓弟弟会钻土,大地会保护他啊。

小蜗牛伤心地哭了起来:我们好可怜,天空不保护我们,大地也不保护我们。

妈妈拍着小蜗牛的头安慰他:所以我们有壳啊!我们不靠天,也不靠地,我们靠自己。

壳是蜗牛的缺点,是个沉重的负担,但也是个保护所。同样,作为社会群体的一份子,我们每个人都没有缺点,只有特点。一个人拥有优势的种类和数量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每一个人可以将自己的生活、工作和爱情发展都建立在自己特点之上,善于变废为宝,化不足为动力。现代社会主张个性独立,人际交往也日益复杂,如果说在一些场合,或和某些人的临时性的交往需要一些表面的客套、应酬,那么,建立和发展深入持久的人际交往,最重要的是坦诚相待、表达真实的自我。

在社交场合,不必过度关注自己给别人留下的印象,要知道自己不过是个小人物,不会引起人们的过分关注,正确的做法是学会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要做的事情上才对。

对于社交恐惧症患者来说,你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就能在公众场合谈笑自如。事实上你的内心深处仍感到恐惧、焦虑、害羞。但是只要你不断和人们沟通,努力去克服,那么你就不会被生活拒之门外。社交恐惧症患者必须意识到,封闭自我、不与人交往比被人嘲笑要可怕得多,逃避交往就是逃避现实,就是让自己从生活中出局。要把克服社交恐惧当成是一项工程,也是一场我们一定能够打赢的战斗。每一个胜利都是真实可见的,只要我们去做。

找个理由原谅自己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凡人都会犯错误,关键是要学会原谅自己,不要纠缠以往的过错,不要为之深深地自责,以至于不能自拔。敢于承认错误并原谅自己是很难做到的,最不可宽恕的是“知道错了,还要推卸责任”,这与原谅自己完全是两回事。

芸芸众生,各有优劣之处。争强好胜会失去一定限度,往往受身外之物所累,失去做人的乐趣。只有承认自己某方面的不足,才能扬长避短,才能不因嫉妒之火吞灭心灵之光。宽容地对待自己,就是心平气和地工作、生活。这种心境是充实自己的良好状态。充实自己很重要,只有有准备的人,才能在机遇到来之时不失之交臂。自己有了过失不必灰心丧气,一蹶不振,应该宽容和接纳自己,并努力从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取人之长,补己之短,重新扬起生命的风帆。

人一生中会犯很多次错误,要是对每一件事都深深地自责,一辈子都背着沉重的罪恶感过活,你还能奢望自己走多远?犯错对任何人而言,都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一个人遭受打击的时候,难免会格外消沉。在那一段灰色的日子里,你会觉得自己就像拳击场上失败的选手,被那重重的一拳击倒在地上,头昏眼花满耳朵都是观众的嘲笑和惨败的感觉。那时,你会觉得已经没有力气爬起来了,但是你最终还是要爬起来的。不管是在裁判数到十之前,还是之后。而且,你还会慢慢恢复体力,平复创伤,你的眼睛会再度睁开,看见光明的前途。

其实,静下心来仔细想想,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并不是我们的能力不强,恰恰是因为我们的愿望不切实际。我们要相信自己具有做种种事情的才能,当然相信自己的能力,并不是强求自己去做一些力所不能及的事情。事实上,世间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可能是荒谬的。我们应经常肯定自己,全力以赴实现我们所预定的目标。只要尽心尽力,只要积极地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我们的心中就会从容自信,当然也不会再跟自己过不去,不会无端地责备、怨恨自己了,因为我们尽力了。即使在生命结束的时候,我们也能问心无愧地说:“我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

当你知道一点微小的错误也会对你不利时,你会牢记不可犯错。更重要的是,你学到不要置自己于失败之地,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保守的思维模式,害怕成为一个“失败者”。

二战期间,罗勃·摩尔曾在一艘美国潜艇上担任嘹望员。一天清晨,正在印度洋水下潜行的他通过潜望镜,发现一支由一艘驱逐舰、一艘运油船和一艘水雷船组成的日本舰队正向自己咄咄逼近。

为了躲避水雷,潜艇紧急下潜。潜艇以不变应万变,关掉所有的电力和动力系统,全体官兵静静地躺在床铺上。当时,摩尔感到害怕极了,因为只要有l颗炸弹在潜艇5米范围内爆炸,就会把潜艇炸出个大洞来。

日军水雷船连续轰炸了长达15个小时,摩尔却觉得比15万年还漫长。寂静中,过去生活中的倒霉事以及荒谬的烦恼一一在眼前重现。摩尔加入海军前是一家税务局的小职员,那时,他总为工作又累又乏味而烦恼;抱怨报酬太少,升职无指望;烦恼买不起房子、新车和高档服装;晚上下班回家.因一些琐事与妻子吵架。这些烦恼,在过去对于摩尔来说简直就是天大的事。但是现在面临死亡,这些烦恼都变得微不足道了。他对自己发誓:“只要能活着,以后就不会再烦恼。”

日舰扔完所有炸弹终于开走了,摩尔和他的潜艇重新浮上水面。战后,摩尔回国重新参加工作,从此,他更加珍爱自己的生命,懂得如何去幸福地生活。

我们总喜欢跟自己过不去:事情完美就高兴;事情不合心意,痛苦就层出不穷。要知道不可能事事都做到完美。不管我们经历了怎样沉重的打击,蒙受了怎样不该蒙受的委屈,遭遇了怎样不该遭遇的挫折,我们都不要去思、去想、去抱怨与绝望,要知道存在就是合理。找个理由原谅自己,让自己的精神得到解脱,从容地走自己所选择的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当我们学会原谅自己,心里就会减少许多阴影。

人很容易产生愧疚的情绪,有的人因为愧疚反而心生力量,振作起来重新开始;有的人由愧疚而滑向自怨自艾的泥潭不能自拔,以至于自暴自弃。人不应该一直愧疚,不站起来,就会一直趴下去。偶尔做错了一件事,不要老跟自己过不去,要懂得原谅自己。

如果没有对自己的原谅,我们便会终日在自责中度过;如果没有对自己的原谅,我们便会失去自信,失去前进的信念和勇气。所以,对自己作出原谅是非常必要的。这与严格要求自己并不矛盾,况且,有许多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也是建立在原谅自己的基础上的。但是,要怎么原谅自己呢?“明知故犯”的错误是绝不能原谅的,因为这是纵容自己走向违法犯罪的深渊。如果是无心犯下的错,那就应该原谅自己。毕竟,错误也是学习的过程。如果是遇到了一次失败,那也不妨原谅自己。因为,只要你表现出了进取的精神,你就可以问心无愧。只要努力,就还有成功的机会!

学会原谅自己,需要宽广的胸怀,要敢于承担自己的错误和后果。做过的事不要后悔,即使是错了。要怀着一颗平常的心看待得与失,失中寻得,得中觅失。已经做过的事,重要的是吸取经验教训,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正如普希金的诗句“而那过去了的,将成为美好的回忆”。学会原谅自己,需要忘掉过去。只有忘记过去,才能面对现实,才能充满激情地享受生活。学会原谅自己,需要循序渐进。素质是在无数失败和挫折中不断提高的。温室的幼苗是没有生命力的,只有经过风吹雨打,才能茁壮成长。人生短暂,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忘记昨天,把握今天,展望明天。

分解目标轻松实现

成功源于积累,细节决定成败。

人在旅途,行走太久,心灵无可避免会沾上尘埃,给原来洁净的心灵蒙上污垢。心理学家曾说过:“人是最会制造垃圾污染自己的动物之一。”的确,清洁工每天早上都要清理人们制造的成堆的垃圾,这些有形的垃圾容易清理,而人们内心中诸如烦恼、欲望、忧愁、痛苦等无形的垃圾却不那么容易处理了。因为,这些无形的垃圾常被人们忽视,或者,出于种种的担心与阻碍不愿去扫。譬如,太忙、太累,或者担心扫完之后,必须面对一个未知的开始,而你又不确定哪些是你想要的。

“心理除法”就是把大任务分成几个小任务。把总目标分解成若干层次的小目标,叫做目标分解法。它可以分散人对总目标的注意,而着眼于一个个容易达成的小目标,从而减轻心理压力,增强实现目标的信心,提高活动的效率。由于这种分解只是心理上的,所以有的心理学家把它叫做“心理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