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生产管理实用必备全书
4089400000022

第22章 生产管理制度标准(10)

(2)切片检验分PIH、一次钢、二次铜及喷锡镀铜分别依检验规范检验并记录于(QAEMicrosectionReport)、(AQESolderabilityTesReport)等检验报告。

4.各部门在制造过程中发现异常时,组长应即追查原因,并加以处理后,将异常原因、处理过程及改善对策等开立“异常处理单”呈(副)经理指示后送质量管理部,责任判定后送有关部门会签后再送总经理室复核。

5.质检人员于抽验中发现异常时,应反应单位主管处理并开立“异常处理单”呈经(副)理核签后送有关部门处理改善。

6.各生产部门依自检查及顺次点检发生质量异常时,如属其他部门所发生者以“异常处理单”反应处理。

7.制程中半成品移转,如发现异常时以“异常处理单”反应处理。

第五条实施要点。

1.发现单位于制程中发现质量异常,立即采取临时措施并填写“异常处理单”通知质量管理单位。

2.填写异常处理单需注意:

(1)非量产者不得填写。

(2)同一异常已填单在24小时内不得再填写。

(3)详细填写,尤其是异常内容,以及临时措施。

(4)如本单位就是责任单位,则先确认。

3.质量管理单位设立管理簿登记,并判定责任单位,通知其妥善处理,质量管理单位无法判定时,则会同有关单位判定。

4.责任单位确认后立即调查原因(如无法查明原因则会同有关单位研商)并拟定改善对策,经厂长核准后实施。

5.质量管理单位对改善对策的实施进行稽核,了解现况,如仍发现异常,则再请责任单位调查,重新拟订改善对策,如已改善则向厂长报告并归档。

第六条制程自主检查。

1.制程中每一位作业人员均应对所生产的制品实施自主检查,遇质量异常时应及时挑出,如系重大或特殊异常应立即报告科长或组长,并开立“异常处理单”见(表)一式四联,填列异常说明、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送质量管理部门判定异常原因及责任发生部门后,依实际需要交有关部门会签,再送总经理室拟定责任归属及奖惩,如果有跨部门或责任不明确时送总经理批示。

2.现场各级主管均有督促所属确实实施自主检查的责任,随时抽验所属各制程质量,一旦发现有不良或质量异常时应立即处理外,并追究相关人员疏忽的责任,以确保产品质量水准,减少异常重复发生。

3.制程自主检查规定依“制程自主检查实施办法”实施。

五、成品质量管理制度

(第一章)目的

加强公司成品质量管理,规范成品出货检验流程,防止不合格品出货,及时发现、纠正产品质量隐患,确保对客户出货品的产品品质保证。

(第二章)成品质量检验

成品检验人员应依“成品质量标准及检验规范”的规定实施质量检验,以提早发现问题,迅速处理以确保成品质量。

第一条人库程序。

1.装箱组长为人库人,在每日生产结束之后,填写人库单,写明成品的规格、数量以及货物号。

2.成品管理员为接收人,审核无误后,在人库单上签字确认,双方各持一联留存。

3.接收人负责记录成品台账。

第二条成品暂存管理。

1.成品管理员负责成品在工房暂存期间的管理,对成品的质和量负完全责任。

2.成品管理员每周的最后一个工作日盘库一次,保证账、物、票吻合。

第三条出库程序。

1.市场企划部无论是直接向客户发货还是办理移库,均由其仓库管理员(提货人)到制造工程部成品暂存库提货。

2.成品管理员发货要保证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先生产出来人库的成品要先发出。

3.制造工程部成品管理员(发货人)根据提货人的提货情况填写移库单(人库单替代)。

4.提货人核实无误后在移库单上签字确认,双方各持一联留存。

5.如确因客户急需在非工作时间提货,经市场企划部和制造工程部负责人共同认可后,由制造工程部安排成品管理员或其他人员发货,并及时办理移库手续。

(第三章)出货检验

每批产品出货前,品检单位应依出货检验标示的规定进行检验,并将质量与包装检验结果填报“出货检验记录表”呈主管批示后依综合判定执行。

六、产品质量异常反应及处理制度

第一条目的。

确保质量异常产品得到及时处理。

第二条原物料质量异常反应。

1.原物料进厂检验,在各项检验项目中,只要有一项以上异常时,无论其检验结果被判定为“合格”或“不合格”,检验部门的主管均须于说明栏内加以说明,并依据“资材管理办法”的规定呈核与处理。

2.对于检验异常的原物料经核决主管核决使用时,质量管理部应依异常项目开立“异常处理单”送制造部经理室生产管理人员,安排生产时通知现场注意使用,并由现场主管填报使用状况、成本影响及意见,经经理核签呈总经理批示后送采购单位与提供厂商交涉。

第三条在制品与成品质量异常反应及处理。

1.在制品与成品在各项质量检验的执行过程中或生产过程中有异常时,应提报“异常处理单”,并应立即向有关人员反应质量异常情况,使能迅速采取措施处理解决,以确保质量。

2.制造部门在制程中发现不良品时,除应依正常程序追踪原因外,不良品当即剔除,以杜绝不良品流人下制程(以“废品报告单”提报,并经质量管理部复核才可报废)。

第四条质量异常统计分析。

1.质量管理部每日IPQC抽查记录统计异常料号、项目及数量汇总编制“总机班、料号不良分析日报表”送经理核示后,送制造部一份以了解每日质量异常情况,以拟改善措施。

2.质量管理部每周依据每日抽检编制的“各机班、料号不良分析日报表”将异常项目汇总编制“抽检异常周报”送总经理室、制造部品保组并由制造科召集各机班针对主要异常项目、发生原因及措施检查。

3.制程质量异常改善“异常处理单”经经理列人改善者,由经理室品保组登记交由改善执行部门依“异常处理单”所拟的改善对策确实执行,并定期提出报告,会同有关部门检查改善结果。

第五条质量管理圈活动。

为提高全体员工的工作能力,增强员工与群体的合作,创造明朗愉快的工作场所,促进管理活动的水平,实现“目标经营管理”,公司内各部门来共同组成质量管理圈,以推动改善工作。

七、产品质量确认制度

第一条质量确认时机。

经理室生产管理人员于安排“生产进度表”或“制作规范”生产中遇有下列情况时,应将“制作规范”或经理批示送确认的“异常处理单”由质量管理部门人员取样确认,并将供确认项目及内容填立于“质量确认表”,连同确认样品送营业部门转交客户确认。

1.客户附样的印刷线路非本公司或要求不同者。

2.批量生产前的质量确认。

3.客户附样与制品材质不同者。

4.客户要求质量确认。

5.生产或质量异常致产品发生规格、物性或其他差异者。

6.经经理或总经理指示送确认者。

第二条确认样品的生产、取样与制作。

1.确认样品的生产。

(1)若客户要求确认底片者由研发部制作供确认。

(2)若客户要求确认印刷线路、传送效果者,经理室生产管理组应以小时制作供确认。

2.确认样品的取样。

质量管理部人员应取样二份,一份存质量管理部,另一份连同“质量确认表”交由业务部客户确认。

第三条质量确认书的开立作业。

1.质量确认书的开立。

质量管理部人员在取样后应立即填“质量确认表”一式二份,编号连同样品呈经理核签并于“质量确认表”上加盖“质量确认专用章”转交研发部及生产管理人员,且在“生产进度表”上注明“确认日期”后转交业务部门。

2.客户进厂确认的作业方式。

客户进厂确认需开立“质量确认表”质量管理人员并要求客户于确认书上签认,并呈经理核签后通知生产管理人员排制,客户确认不合格拒收时,由质量管理部人员填报“异常处理单”呈经理批示,并依批示办理。

第四条质量确认处理期限及追踪。

1.处理期限。

营业部门接获质量管理部或研发部送来确认的样品应于2日内转送客户,质量确认日数规定国内客户5日,国外客户10日,但客户如需装配试验始可确认者,其确认日数为50日,设定日、数以出厂日为基准。

2.质量确认追踪。

质量管理部人员对于未如期完成确认者,且已逾2天以上者时,应以便函反应营业部门,以掌握确认动态及订单生产。

3.质量确认的结案。

质量管理部人员于接获营业部门送回经客户确认的“质量确认表”后,应即会经理室生产管理人员于“生产进度表”上注明确认完成并以安排生产,如客户认为不合格时应检查是否补(试)制。

八、不合格品控制、纠正与预防制度

目的:确保不合格品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能得到合理的处置。

第一条责任部门应对不合格品的标识、记录、隔离、评审、处置以及通报实行控制,防止不合格品被误用和交付。其中,不合格品指没有满足某个规定要求的部品、在制品或成品。

第二条检验和试验人员负责不合格品的判定和书面记录。计划部生资组负责库存不合格品的标识、隔离,制造部负责生产现场不合格品的标识、隔离;品管部负责不合格品样本的标识、隔离。权责人员负责对不合格品的评审。责任部门负责对不合格品的处置。

第三条不合格品控制的具体办法依据“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第四条责任部门应对现存的不合格原因和潜在的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及采取必要的控制,对企业品质活动全过程产生的不合格及质量体系运行过程中发生的不合格所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确保不合格得到纠正并防止再次发生。其中,不合格指不满足某个规定的要求称不合格,它分为不合格品与不合格项,不合格品是针对产品,不合格项是针对质量体系要求。纠正和预防措施又简称CA(CorrectiveAndPreventiveAction),指为防止已出现的不合格、缺陷或其他不希望的情况的再次发生,消除其原因所采取的措施。预防措施指为防止潜在的不合格、缺陷或其他不希望情况的发生,消除其原因所采取的措施。纠正和预防措施要求又简称CAR,泛指提出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的请求。

第五条品质变异发现人提出CAR,作出事实描述。品管部主导产品类CAR的分析、跟催和验证。技术工程部主导管理类CAR的分析、跟催和验证。责任部门制订CA计划并执行。

第六条不合格品纠正与预防的具体办法依据“纠正与预防措施程序”。

九、质量文件和资科控制

第一条企业对质量体系文件资料的批准、发布和更改等实行严格控制,确保其适用性和完整性。技术工程部负责文件编号、登记、发行、回收和作废;正本文件和资料的保存、管理和信息上网与维护。各职能部门和权责人员负责相关文件的编制与更改、审核、批准。各有关部门负责维护本部门及网上相关文件。

第二条控制范围包括质量手册、质量程序文件、三阶文件、设计文件、记录表单以及外来文件等。其中,受控文件指用于质量控制的文件,任何时候都处于最新版本状态。发行时其上印有红色“管制发行”章。非受控文件一般发给顾客和外部有关人员参考用,发行时为最新版本,其后不对其跟踪更改的文件。发行时,其上盖有蓝色“非管制发行”章。三阶文件指支持程序的工作规范、指导书以及工艺文件。外来文件包括外购标准、规范及顾客提供的资料等。

第三条文件的制订、审核与批准具体为:

1.质量手册:由技术工程部制(修)订,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核,经总经理批准后方可发行。

2.程序文件:由职能部门相关人员制(修)订,相关部门主管负责会审,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方可发行。

3.三阶文件(除设计文件外)及记录表单:由职能部门和相关人员制(修)订,如仅属该,责权主管负责审核,部门主管批准后即可发行,否则需经相关部门主管会审,经分管领导批准后方可发布。

4.设计文件:由研发产品部相关人员制(修)订,研发产品部主管负责审核,经研发事业部分管领导批准后方可发行。

5.制(修)订、审核(或会审)和批准文件时,应注重其符合性、完整性和适用性。

第四条文件的发行具体为:

1.文件经批准后交由文控中心编号,按类别登录于“文件一览表”。

2.文件应按封面所列必须持有该文件之部门或人员名单发行。未列人封面的部门或人员如需要该文件,应填写“文件申领表”,经本部门主管批准后,到文控中心领取。

3.文件发行时,领用人应在“文件签收表”上签名。文管员在文件左下方“收文”栏注明收文者代号(具体代号依据代号规则而定)。

4.受控文件在发放时,在文件右上角加盖红色“管制发行”章,非受控文件一般用于企业外部,以及作为培训、参考等用,处部用文件应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才能发放,并加盖蓝色“非管制发行”章。

5.为了减少发行量,实现无纸化办公,对经批准的文件实行上网发行。

第五条文件的更改具体为:

1.文件更改的提出、审核和批准应由文件的原制订、审批部门或人员进行,如有变更应调阅相关背景资料。

2.文件更改时,应由文件更改提出人填写“文件更改单”,说明更改原因,对重要的更改(如性能的变更)还应附有充分的证据。“文件更改单”经审核、批准后,交文控中心编号,并对被改文件进行版本升级和换页作业,确保在发放新文件的同时,收回旧文件,在任何时候,任何场所都能使用有效版本。

3.临时性更改填写“多功能单”,该单应经审批,并可用于“通知”“申请”或“报告”等其他用途。

4.网上文件随时保持最新有效版本,由文控中心和相关部门负责维护。

第六条文件的保管与使用具体为:

1.文件正本连同“文件一览表”“文件签收表”“文件更改单”等由文控中心一起保存。载有文件信息的媒体(如软盘)也由文控中心保存。文件正本不盖管制发行章。

2.文件归档条件应符合通风、干燥、防火、防虫、防鼠等要求,避免霉变、受损。

3.外来文件,一律由文控中心单独分类登录于“文件一览表”中供借阅。若外来文件只由某特定部门使用时,可将文件转移至该使用部门,并在表中“存放地点”栏注明。

4.各部门应设兼职文管员,负责本部门的文件接收、更改控制和保管等。文控中心发行的文件不得擅自复制、涂改和外借。

5.文件破损严重影响使用时,到文控中心办理更换手续,交回破损文件,补发新文件。新文件的收文号仍采用原文件收文号。文件丟失后,应办理申请手续,必须在“文件申领单”中做出说明(必要时做出检查)。补发文件时须给予新的收文号,必要时将作废文件的收文号通知各部门,防止误用。

6.员工离职时,应办理文件归还手续,经文控中心签字认可。

第七条文件的作废具体为:

1.过时失效的受控文件,须缴回文控中心并放置盖有“作废”标识的纸箱内,待取出利用其反面时必须加盖“作废”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