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全程孕产大百科
4027400000042

第42章 新生儿养护与训练(6)

按照中医理论,宝宝的夜哭,除因夜间饥饿或尿布潮湿等因素外,很可能与宝宝脾虚、蕴热或惊恐等原因有关。

一种是虚寒,就是因新生儿身体虚弱,受寒后引起的病变。具体地说,是由于妈妈在怀孕期间身体虚弱,使胎儿得不到充分的营养而禀赋不足,宝宝出生后容易受寒而影响到脾脏的功能,夜间体内阴阳不调,阳盛而引起腹痛,宝宝因疼痛而醒来哭吵。

典型症状表现是:患儿常会夜间哭泣,其哭声偏于细微,睡眠姿势以俯卧蜷曲位为多,伴随身体消瘦,无精打采,手脚发冷,面色青白,食欲不振,排出水样粪便,其指纹淡红,舌质淡,苔薄白,时有腹痛但喜欢按摩,头发稀疏干枯等。

另一种是蕴热,是指宝宝出生后因受热过度,致使神经系统兴奋性较高,因而容易烦躁不安,所以夜间哭声不断。

宝宝的表现症状是:面赤唇红,眼半睁着,手心、脚心有热感,多烦躁不安,夜哭有力,小便短赤,指纹紫,舌尖红,苔微黄。若发现宝宝有上述症状表现时,应及时寻医问诊。

还有一种就是惊恐,这是因为宝宝出生后受到惊吓,使心神的安宁和平衡受到干扰,所以夜晚稍有异常声响就会导致宝宝惊恐害怕,并且啼哭不止。

此种症状通常表现在:患儿常于睡眠中猝然啼哭,哭声悲惨而紧张,多呈恐惧状,喜欢依偎在人怀中,若抱时则可保持安静,嘴唇与面色均乍青乍白,一般无其他明显症状。这种患儿宜用中药治疗以安神定惊。

小知识

注意观察新生儿的夜哭

无论是什么类型的新生儿夜哭,只要父母能仔细观察,并积极做好防治措施,令人头痛的宝宝夜哭问题也是可以预防的。

七、护理误区

1.为宝宝擦马牙

宝宝出生后3~5天后,口腔内牙床上或上腭两旁有像粟米或米粒大小的球状白色颗粒,数目不一,看起来像刚刚萌出的牙齿,有的就像小马驹口中的小牙齿,所以人们把这种颗粒俗称为“马牙”。

在我国民间有一种错误的做法,那就是认为“马牙”要用干净的布蹭掉才行。其实,这种民间传统的育儿习俗有害无益。

这种在宝宝出生后,有时出现在其口腔硬腭上的一些白色小珠,医学上称为“上皮珠”。上皮珠是细胞脱落不完全所致,对宝宝并没有任何影响,它往往会由于进食、吸吮的摩擦而自行脱落。由于宝宝口腔黏膜非常娇嫩,无论是用针挑刺或是用粗布擦洗,都很容易损伤口腔黏膜,造成感染,严重时甚至可引起全身感染,导致新生儿败血症。

所以,俗称的“马牙”不必特意处理,几天后就会自行消失;如果非要用布将其蹭掉,反而是很危险的。

2.为宝宝割螳螂齿

宝宝出生时,上下前部的牙床是不接触的,两侧后部各有一个隆起,上下能接触到的脂肪垫,俗称“螳螂齿”。有些人错误地认为这种脂肪垫是多余的,常用刀割“螳螂齿”,其实这是很危险的。

“螳螂齿”对新生儿来说是一种正常现象。在宝宝吸吃时,前部用舌头和口唇黏膜、颊部黏膜抵住奶头,这时后部的脂肪垫关闭,帮助增加口腔中的负压,有利于宝宝吃奶。

用刀割“螳螂齿”不但影响宝宝吸奶,还可引起口腔破溃、感染,甚至还可引起全身的败血症,严重的可导致宝宝死亡。随着乳牙的萌出,这种高出的脂肪垫就会渐渐变平,所以不需要处理。

3.为宝宝挤乳头

新生儿在出生后的几天内可能会出现乳房肿大,甚至分泌少许乳汁样液体,所以在民间有一种“挤乳头”的育儿习俗,就是挤压新生儿的乳头。特别是女宝宝,民间习俗认为不挤压乳头,以后就不能给后代喂奶,其实这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不论男宝宝还是女宝宝,出生3~5天后,都会出现乳腺肿胀的生理现象。

用手会摸到蚕豆大小或山楂大小的硬结,轻轻挤压可有乳汁。这是由于受母体雌激素影响的结果,一般2~3周可自然消退。此时,千万不要挤压,否则若不慎把乳头挤破,会带进细菌使乳腺红肿、发炎,严重的甚至可能引起败血症。如果是女宝宝,挤压会造成乳腺发炎,使部分乳腺管堵塞或形成瘢痕,当宝宝发育为成年女性时,还会影响到泌乳。新生儿乳头凹陷亦不需要处理。

4.为宝宝过“小满月”

民间育儿习俗中,常把新生儿出生后第12天的庆贺仪式称作“小满月”。这时宝宝出生刚12天,对外界环境还很不适应,抵抗细菌、病毒侵入的能力还非常脆弱;而且新手父母这时也很疲劳,加之新生儿和新妈妈的居室要保持安静,如果过“小满月”,接受亲戚朋友的探视和祝贺,势必难以避免嘈杂的声音。

虽然宝宝在母体中获得的免疫能力,能够让宝宝在6个月内成功抵抗外部细菌的侵袭,但如果探视的人过多,成人呼吸道中的微生物就可能成为宝宝的致病菌。

温馨提示

过多探视,对新手妈妈产后恢复也不利,休息不好,乳汁分泌就减少,会给母乳喂养带来困难。做丈夫的要学会保护妻子和宝宝,相信这会得到人们的谅解。

Q:为宝宝包“蜡烛包”或压沙袋可以预防罗圈腿吗?

A:这种做法会影响宝宝运动功能的正常发育,对宝宝的发育不利。

胎儿在妈妈充满羊水的子宫内中生活,自由自在地伸伸手、踢踢脚,不受任何约束。如果在出生之后,反而把他捆裹在“蜡烛包”内或压上沙袋,四肢的活动受到限制,便失去了自由。有研究证实,使用蜡烛包的宝宝,发育的各项指标普遍低于未使用蜡烛包的宝宝,其理由如下:

一是宝宝四肢屈曲的姿势是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的反映,不必人为地去矫正。随着年龄的长大,四肢会自然地伸直,更不会出现四肢的畸形。

二是包“蜡烛包”或压上沙袋不仅限制了四肢的活动,使肌肉的感受器得不到应有的刺激,影响脑的发育,而且还会影响宝宝的呼吸动作,尤其在哭泣时肺的扩张受到限制,影响胸廓和肺的发育。

三是如果把宝宝包裹太紧,容易造成宝宝髋关节脱位。因为如果硬拉直腿,把两腿绑在一起,使大腿骨肌肉处于紧张状态,就会使股骨头错位,这不利于臼窝的发育,也容易引起脱位。

另外,给宝宝包“蜡烛包”或压上沙袋,也很难控制宝宝的体温。因为包“蜡烛包”束缚了宝宝的身体尤其是手和脚,使宝宝在寒冷季节可因活动减少、产热减少而很容易导致硬肿症等寒冷损伤;或者因“蜡烛包”过紧过厚,在环境温度偏高时,又可因散热不良而致体温过高,甚至导致宝宝突然死亡。所以,最好不要给宝宝包“蜡烛包”或压沙袋。

5.不给宝宝清洁口腔

口腔与牙齿健康与否,直接关系着人的身心健康。特别是对新生儿来讲,口腔与牙齿的疾病与宝宝的全身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不同的育儿方法所体现出的全身健康状况,反过来又直接影响到口腔与牙齿的健康。上述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所以说,新生儿口腔保健是人生保健的第一步。

口腔具有摄取食物、咀嚼吞咽、语言、呼吸等多种非常重要的功能。刚出生的宝宝就具有吸吮、吞咽的能力,但这仅仅是一种原始反射的最初表现,随着宝宝的不断生长发育,其口腔功能也将日趋完善。有的父母特别是一些老人认为,刚出生的宝宝口腔内有羊水、血等脏的东西,因此,喜欢用纱布或手帕给宝宝擦洗口腔,这样很容易擦破口腔黏膜而引起感染。其实,这个时期宝宝的口腔一般不需要特别清洗,因为这时口腔内尚无牙齿,口水的流动性大,可以起到清洁口腔的作用。另外,每次给宝宝喂奶后再喂点温开水,可将口腔内残存的奶液冲洗掉。如果确实需要清洗时,可以用棉签蘸水轻轻涂抹口腔黏膜,注意千万不要擦破。所以,从新生儿期开始爸爸妈妈就要关注宝宝的口腔与牙齿的保健,为宝宝的健康护理打好基础。

6.不让宝宝见光

新生儿不能被强烈光线照射,光线过于强烈会伤害宝宝眼睛。但这并不等于说新生儿不能见光,如果把宝宝的房间布置得很昏暗,或只给宝宝开一盏小瓦数的灯泡甚至彩灯,这对宝宝的视觉发育是极为不利的。另外,室内光线太暗,还可能影响妈妈的心情,使妈妈感到视觉疲劳。由于视线不清,父母也不能及时发现宝宝是否有皮肤黄疸或其他情况。所以,民间所说的新生儿不能见光是错误的。

7.房间搞得静悄悄

一些老人认为新生儿怕声响,易受惊,于是育儿经验不足的新父母们则依照传统方法,总是把坐月子的妈妈和新生儿的房间搞得静悄悄的,连走路也要小心翼翼,生怕弄出声响惊吓了宝宝。

宝宝刚出生就可以听到声音。由于神经尚未发育完善,新生儿对刺激还缺乏定向力,还不能分辨不同的声音。有时看起来像被惊吓了,其实这并不是宝宝的异常行为,而是正常的神经反射。那种唯恐声音吓着宝宝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不利于新生儿神经系统的发育。

8.认为宝宝惊跳不正常

宝宝在入睡或清醒时,在听到响声后肢体会快速地抖动几下,出现“惊跳”现象,这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

因为刚出生的宝宝大脑皮质功能发育还不完善,神经纤维周围的绝缘组织即神经髓鞘还没有形成,外界响声从听神经传入大脑神经中枢时,神经冲动可同时波及到大脑控制四肢肌肉的神经纤维上,引起四肢肌肉的抖动。这种现象随着宝宝长大会逐渐减少、消失。

如果妈妈做一下试验,轻轻碰碰宝宝任何一个部位,宝宝的反应几乎都是一样的,四肢伸开,并很快向躯体屈曲。

小知识

惊跳与抽筋的区别

有些父母认为出现惊跳现象是因为抽筋或缺钙,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当宝宝肢体抖动时,如果轻轻压住肢体,可以使肢体停止活动,而抽筋时轻轻按压不能使肢体停止抖动。

9.碰了囟门会变哑

过去的传统观念认为新生儿的囟门是命门,不允许碰,碰了囟门就会使宝宝变哑。甚至医生在为宝宝检查囟门的张力和大小时,也往往会遭到父母的质疑。

囟门,俗称“天顶盖”,是宝宝颅骨与颅骨之间尚未完全衔接的空间。两块额骨与顶骨之间形成一个无骨的,只有脑膜、头皮和皮下组织的菱形空间,叫前囟门;两块顶骨与枕骨之间形成一个无骨的小三角,叫后囟门。人们常说的囟门是指前囟门。

新生儿前囟平均是2.5×2.5厘米,也有个体差异。宝宝前囟如果小于1厘米,或大于3厘米,就应引起重视。因为前囟过小常见于小头畸形,前囟过大常见于脑积水、佝偻病、呆小病。囟门固然很重要,要注意保护,但传统育儿经验中“碰了囟门就会使宝宝变哑”的说法,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10.宝宝怕冷不怕热

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还不健全,汗腺不发达,肌肉也不发达,不但怕冷,也同样怕热。

由于母体子宫内体温明显高于一般室内温度,所以宝宝娩出后体温都要下降,然后再逐渐回升,并在出生后24小时内,达到或超过36℃。新生儿最适宜的环境温度称为中性温度。当环境温度低于或高于中性温度时,机体可通过调节来增加产热或散热,维持正常体温。当周围温度的改变超过了宝宝机体调节的能力,就会造成宝宝体温过低或过高。

由于宝宝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因此,为宝宝采取必要的保温措施是有道理的。原因大致有三:一是宝宝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按千克体重计算体表面积,新生儿体表面积是成人的两倍甚至还要多),散热面积大,很容易散热。二是虽然人体脂肪组织有隔热作用,但新生儿皮下脂肪薄,明显少于成人,容易丢失热量。三是新生儿体态姿势特殊,裸露面积大,散热量增加。但是,当周围环境温度过高时,宝宝通过增加皮肤水分蒸发而散热。当水分蒸发过度,体内有效血循环不足时,宝宝就会出现高热,这就是新生儿患脱水热的原因。所以,民间育儿习俗总以为新生儿怕冷不怕热,这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从绝大多数的育儿实践看,新生儿因为保温不够造成寒冷损伤的,现在已经很少见了,而更多见的则是保暖过度。保暖过度对新生儿的健康同样是有危害的,有时比寒冷损伤危害更大。

温馨提示

有条件的话可以到商店买一种棉睡袋,样子像斗篷,下面有扣子固定,可随时打开更换尿布。睡袋比较宽松,既保暖又不影响宝宝活动。

11.给宝宝睡头形

民间育儿还有一个习惯做法是让新生儿睡硬枕头,比如豌豆枕头、绿豆枕头等,认为这样能够睡出好头形,这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新生儿颅骨容易变形,主要是由于骨缝尚未闭合,受到挤压时,会出现骨缝重叠或分离,使头形发生变化。宝宝的头在出生1个月左右的时间,生长速度比人生的任何时期都快,头围可扩大3厘米。头骨的急剧生长,不一定会左右对称。左右不同,并不是因为外界压迫,而是因为内部的力量所致。妈妈对宝宝头部的形状不必太费心思,每一个宝宝头部都会有些偏斜,即使是相当偏斜的头在过周岁生日时也会变得不明显了。

再者,宝宝大部分时间都是躺着的,枕头会长时间伴随着宝宝,枕头过硬,会使宝宝头皮血管受压,导致头皮血液循环不畅。

而且宝宝喜欢不断地转动头部,如果枕头过硬,就会把头发蹭掉,出现“枕秃”。

温馨提示

枕头过硬,宝宝会因为不舒服而碾转反侧,使睡眠质量受到影响。

12.给宝宝睡高枕头

新生儿头部相对较大,枕头并

非绝对需要,可不用枕头,也可用毛巾折叠当枕头用。为了固定宝宝的头位,枕头一定要低,只要宝宝觉得舒适就可以了。对于不溢奶的宝宝,可以睡软硬适中的马鞍形枕头。

有的新妈妈认为水枕又凉又软,很有可能在夏季给刚出生的宝宝使用,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因为水枕太凉,会使宝宝脑血管收缩痉挛,减少脑血流量,而且水枕比较高,宝宝睡眠时头枕得过高,气管被弯曲,阻碍气体交换,使宝宝处于半缺氧状态,这是非常有害的。另外长时间让宝宝睡高枕头,身体不呈水平状,这对宝宝的发育极为不利。

13.宝宝穿得越厚越好

由于新生儿皮肤娇嫩,容易出汗,所以穿衣原则应是冬暖夏凉,穿着舒适,不影响生理功能(皮肤排汗、手脚运动),应让宝宝穿轻便、宽松、透气性好的衣服。

14.宝宝不吃不喝不睁眼很正常

在民间传统的育儿经验中,有一种错误的观点认识,认为新生儿不吃、不喝、不睁眼是很正常的,或者认为新生儿开始喝点糖水就行了。现代新生儿护理医学已经明确指出,宝宝出生后就具备了吃奶的能力,越早喂乳越好,对大脑发育越有利,还能降低低血糖及暂时性黄疸的发生率。所以,新生儿不吃不喝不睁眼是不正常的。

15.贴“夜哭郎”可以解决夜哭

“夜哭”是指新生儿白天如常,每到夜晚则啼哭不眠,或午夜定时啼哭,甚至通宵达旦。

在传统的育儿风俗中,有一种贴字符的解决方法。据说只要在住家附近的街道两旁贴上几张写有“天惶惶,地惶惶,我家有个夜哭郎,过路君子念三遍……”的字符,过路人念过之后,家里的宝宝就不哭了。这种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方法没有一点科学道理。

在遭遇宝宝夜哭问题的时候,要分析原因,找出科学解决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