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当天夜里赵老头竟然死在另一位开店的街坊家中。赵老头的亲属乘机控告那位街坊逼死了赵老头,与他打了好几年官司。最后,那位街坊被拖得精疲力尽,花了一大笔银子才将此事摆平。
事情真相很快透露了出来,原来赵老头因为负债累累,家产典当一空后走投无路,就预先服了毒,来到尤老翁的当铺吵闹寻事,想以死来敲诈钱财。没想到尤老翁一忍再忍,明显吃亏也不与他计较,赵老头觉得坑这样的人即使到了阴曹地府也要下地狱,只好赶快撤走,在毒性发作之前又选择了另外的一家。
事后,有人问尤老翁凭什么料到赵老头会有以死进行讹诈的这一手,从而忍耐让步,避过了一场几乎难以躲过的灾祸。
尤老翁说:“我并没有想到赵老头会走到这条绝路上去。我只是根据常理推测,若是有人无理取闹,那他必然有所凭仗。在我当伙计的时候,我爹就常对我说:‘天大的事,忍一忍也就过去了。’如果我们在小事情上不忍让,那么很可能就会变成大的灾祸。”
尤翁以少见的忍耐力避开了大的灾祸,的确,天大的事,忍一忍也就过去了,这可谓是能屈能伸方圆做人的至高境界了。
美国前总统林肯曾经说过:对暂时斗不过的小人要忍耐。与其和狗争道被狗伤,还不如让狗先走。因为即使你将狗杀死,也不能治好被咬的伤,正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所以在待人处世中,当自己处于不利地位,或者危难之时,不妨先退让一步,利用忍耐暂时躲避。这样做,不但能避其锋芒,脱离困境,而且还可以另辟蹊径,重新占据主动。当然,“忍字头上一把刀”,忍很多时候是以自己明吃亏,或者故意“作践”自己为代价的,脸皮薄拉不下面子来那怎么能行?
点评:
生活中难免有不如意,若能忍耐一下,也许就会峰回路转了。如果你掌握了生活中能屈能伸的原则,也就具有了成大事的资质。
7.斗气与斗志
世间诸事不能皆遂人意,与人相处,亦不能都合心愿,欲成大事者做人不可极端,那样势必会导致失败的惨局,不如把生命之弓暂弯屈一下,“斗气”改“斗志”,斗气只会让你一败涂地,而斗志却能助你成大事一臂之力。
斗气时何妨弯一下让一步,用斗志来解决问题更好。此乃做人的一种手腕,将成为你做大事的资本。
男女朋友意见不合而吵架,两人都很生气,谁也不想先开口道歉,这便是“斗气”。
某甲得罪了某乙,某乙回头羞辱某甲,某甲失了颜面,与某乙结下了梁子,从此天天斗,月月斗,年年斗!这也是“斗气”。
A公司生产某产品,独占市场,B公司也推出类似产品,瓜分了A公司一半市场,并声言将击败A公司,A公司不甘示弱,花大钱打广告,发誓把市场夺回来!这也是“斗气”。
斗气是人类很自然的反应,可是斗气只能带给人一时激情式的满足,本身并没什么建设性,甚至可以说,斗气的破坏性大于建设性。原因如下:
——斗气会模糊掉你应追求的目标;例如夫妻斗气会妨碍家庭幸福;两人斗气,会荒废事业;两个公司斗气,会互相毁灭;两个国家为斗气而打仗会使民不聊生。为“气”而投下时间精力金钱,智者不为也。
——斗气会使理性失去清明;“气”是属于情绪性的,“气”的存在,使人呈现感性的一面,但若上升到要“斗”的程度,则会使理性失去清明,让人做出错误,甚至后悔莫及的决定。所以,智者不为也。
——斗气有时是对方的策略,或许他知道你容易动“气”,所以故意挑逗你,好把你引到岐路,让你因此毁灭;或许他不知道你是不是容易动“气”,但激一激你,可以了解你的底细,而他的目的,当然也是为了破坏你,或是毁灭你!所以,斗气,智者不为也。
——斗气会使人格变小,“忘”了“气”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事、更广大的天地;所以,斗气,智者不为也。智者只斗志!“志”指“志向”,也就是抱负、理想及对未来的规划;换句话说,不管别人对你如何,也不管自己心里感受如何,保管坚定地奔赴自己的目标,也不在乎对方是不是跑在你前面,你只走你该走的路。
“志”也指“理性”,也就是说,让理性来引导,你的每一个作为都经过仔细的思考,绝无冲动,绝不感情用事。
“气”是空的、虚的、浮的,因此也是不久长的,而“志”却是实的,稳的、充满力量的,因此“志”对“气”,“气”绝无胜算。
很多人的失败都因斗气,这些人也都到了年纪大了,才了解斗气的荒谬可笑。
点评:
所以,成大事者只斗志而不斗气,甚至根本不斗——不与人斗,只跟自己斗。
8.妥协的智慧
“妥协”有时候会被认为是屈服、软弱的“投降”动作,但妥协在这里没有贬意。
“妥协”是双方或多方在某种条件下达成的共识,在解决问题上,它不是最好的办法,但在没有更好的方法出现之前,它却是最好的方法,因为它有不少的好处。
——可以避免时间、精力等“资源”的继续投入。在“胜利”不可得,而“资源”消耗殆尽日渐成为可能时,“妥协”可以立即停止消耗,使自己有喘息、整补的的机会。也许你会认为,“强者”不需要妥协,因为他“资源”丰富,不怕消耗;理论上是这样子,问题是,当弱者以飞蛾扑火之势咬住你时,强者纵然得胜,也是损失不少的“惨胜”,所以强者在某些状况下也需要妥协。
——可以藉妥协的和平时期,来扭转对你不利的劣势。对方提出妥协,表示他有力不从心之处,他也需要喘息,说不定他根本要放弃这场“战争”;如果是你提出,而他也愿意接受,并且同意你所提的条件,表示他也无心或无力继续这场“战争”,否则他是不大可能放弃胜利的果实的。因此“妥协”可创造“和平”的时间和空间,而你便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来引导“敌我”态势的转变。
——可以维持自己最起码的“存在”。妥协常有附带条件,如果你是弱者,并且主动提出妥协,那么可能要付出相当的代价,但却换得了“存在”;“存在”是一切的根本,因为没有“存在”就没有明天,没有未来。也许这种附带条件的妥协对你不公平,让你感到屈辱,但用屈辱换得存在,换得希望,相信也是值得的。
不过,“妥协”要看状况。
第一,要看你的大目标何在,也就是说,你不必把资源浪费在无益的争斗上,能妥协就妥协,不能妥协,放弃战斗也无不可。但若你争的本就是大目标,那么绝不可轻易妥协。
第二,要看“妥协”的条件,若要面子就要求面子,要里子就要求里子,但不必把对方弄得无路可退,这不是为了道德正义,而是为了避免逼虎伤人,是有利害考量的;更何况,除非你把对方杀了,否则他的力量是永远存在的。如果你是提出妥协的弱势者,且有不惜玉石俱焚的决心,相信对方会接受你的条件。
总之,“妥协”可改变现况,转危为安,是战术,也是战略,更是成大事的智慧。
点评:
“妥协”其实是非常务实、通权达变的丛林智慧,凡是能成大事者,都懂得在恰当时机接受别人的妥协,或向别人提出妥协,毕竟人要生存,靠的是理性,而不是意气。
9.退有时就是最好的进
退是为了进,有时候只有退才能更好的进,适当时机的退是成大事的一种眼光和魄力。
“退避三舍”是出自于春秋时期的、一个着名的成语,也是当时一个谋略的故事。
晋文公重耳在国外流亡时,辗转来到楚国,楚成王把他当作国君一样的贵宾对待。一天,成王在为重耳举行的宴会上问道:“公子要是回到晋国当国君以后,用什么来报答我呢?”晋文公当时答道:“玉石、美女和绫罗丝绸你们都有,珍奇的鸟羽、名贵的象牙就产在你们国土上,流落到我们晋国去的,不过是你们剩余的物资,我不和道拿什么来报答你们。”楚成王还是抓住这个话题不放,继续说:“即使就像你说的那样,你总得给我们一点报答吧!”重耳考虑了一下说道:“如果你托您的福,能够返回晋国,有朝一日不幸两国军队在中原相遇,我将后退三舍回避您,以报答今日的盛情。若这样做还得不到您的谅解,我也就只有驱马搭箭与您周旋一番了。”
公元前632年,晋文公采纳中军元帅先轸的计谋,离间了楚国与齐、秦的关系后,又离间了曹、卫与楚的关系。楚国被激怒,楚令尹子玉立即率军北上,征代晋国。
晋文公见楚军逼近,便下令晋军后撤90里(古时一日行军30里为一舍,90里即为三舍)。晋军后撤引起将士不解,他们认为,晋国之君躲避楚国之臣,这是一种耻辱的举动;何况楚军在外转战多时,攻宋国一直不能克,士气已经衰竭,晋军不应后退。晋臣狐偃向大家解释说,国君这样做,是为了报答当年楚国的恩惠,兑现“两国若交兵,退避三舍相报”的诺言。如果国君以前说的话不算数,我们就理屈了。
其实,晋文公下令退兵90里,一方面是为了实现诺言,更重要的还是军事上的需要,想以此法来激励晋军将士,同时也使晋军避开楚军的锋芒,进一步养成楚令尹子玉的骄横情绪,然后选择有利的时机和地势同楚军会战。
果然,晋军撤到城濮后,宋、齐、秦等国也分别派来了军队,支持晋文公的行动。而在楚军中,一些将士见晋军撤退90里,也主张就此撤军返楚。但是,子玉却坚决不同意,他认为,晋军的后撤是惧怕楚军的表现,于是率领楚军紧迫不舍,一直到城濮的一个山头下驻扎下来。结果,城濮一战,楚军被晋文公率领的联军大败。
“退避三舍”,其中包含着多层谋略,如借守信用,实现诺言,以争取舆论的支持,掌握战争主动权;欲擒故纵,借以纵敌骄傲;避敌之锋芒,疲惫消耗故兵士气;以退为进,寻找破敌最佳突破口等等。这一谋略是最基本的,应该说是晋文公动用了以退为进的战略。
以退为进是现代商战争霸中的重要谋略。在商场竞争中,一个经营者如果不懂得以退为进的谋略,就会在盲目前进中碰壁。反之,当你所经营的产品出现市场疲软,难以销售的时候,当你与竞争对手在实力对比上相差悬殊,难以战胜对手的时候,不妨采用退一步的策略,以退求进,定能比盲目进取获更大的成效。美国着名企业美国钢铁公司就曾成功地运用这一谋略反败为胜。
众所周知,美国钢铁公司是1901年由三家钢铁企业合并而成的巨型企业。50年代,该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公司。到了60年代,日本钢铁公司占了上风,夺走了美国钢铁公司在世界钢铁界的魁首地位,美国钢铁公司屈居第二位。
大卫·罗德里克出任美国钢铁公司董事长后,为了从困境中摆脱出来,他采取了以退为进的策略:首先缩小公司的规模,然后再谋求新的发展。从1980年开始,罗德里克总共关闭了150座工厂,减少了30%的炼钢生产能力,淘汰了54%的职员,裁减了10万工人。与此同时,他出售了公司的大片林地、水泥厂、煤矿和建筑材料供应厂等资产,获得了将近20亿美元的活动资金。随后,罗德里克与公司有关人员一起,对美国几家大企业进行研究,最后以5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一家石油公司。虽然石油公司与钢铁公司的性质完全不同,然而,罗德里克此举的目的一是想扩大公司的业务范围,二是为公司拓展新的发展道路,以防不测。果然,当西方钢铁业最不景气的风暴袭击美国时,美国钢铁公司不仅没有受到钢铁企业纷纷破产倒闭浪潮的波及,而且,由于公司开辟了石油业务,在面临困难环境的大背景下,公司还得到了发展。1985年一季度的营业额达45亿美元,仅石油及天然气的营业额就有25亿美元,从中获利3亿美元。美国钢铁公司又开始重振当年的雄风。
点评:
以退为进是成大事的一种手段,需要我们认真揣摸好好利用。
10.要经得起折腾
“文革”时,很多人被下放到农村去接受再教育,遭了不少罪,挨了不少打,至今还是黄连挂在嘴上。可是,有一个中学教师说,这也是一种享受,这倒不是因为他过得很舒坦。其实,在他身上有18处伤疤,每一个伤疤都是一个故事,他说自己准备把以往生活的片断都写出来,耐人寻味得很。
在农村期间,他把以前学过木匠的本事拿出来了,十里八村有啥事都找他。
有一天,一个村民的老娘死了,找他打一口寿材,他手到擒来。谁知,当晚就叫造反派抓走了:“你说你自己站到什么路线上去了,我们辛辛苦苦在破四旧,你却跟革委会对着干。”于是,他被勒令在炉前哈腰,炉火正旺,哈着腰的他的汗珠滴到炉子上,发出吱吱的声音,就这么挺了几个小时。
无独有偶,没几个月过后,这个造反派头头的老娘死了,也找他做寿材,他说这是四旧啊,我不做,造反派说你做不做,跟“革命事业”对着干是不是?这时候也没什么理可讲了,他说好吧我做。
几天之后,寿材也做好了,当地有个风俗,临入葬的时候再钉钉,一般的情况是钉三下,儿子在前面磕上三个头,今天他灵机一动,前面的造反派头头正磕头呢,他就一个劲儿地钉,钉了能有30多下,造反派头头磕上了30多个头,头都快磕肿了,他在心里偷偷地乐,靠着这种办法,缓解以致化解了很多痛苦。
如果这个人承受不住这些折腾,也许早就命归黄泉了,可是他安然地活到现在。生活中总是会有风雨,郑智化曾唱道:“风雨中这点痛怕什么?……”一个欲成大事的人更应该学习这种精神。经得起如此折腾的人,还有什么苦不能吃?
另外,经得起折腾要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见怪不怪,其怪自败”,你不拿烦恼当回事,就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这样的事情有很多版本。
一个多世纪前,在俄罗斯一个寂寞的火车站上,有一位穿旧皮袍的老头在低头沉思,他就是贵族出身的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这时,火车上一个声音高喊着:“喂,老头儿,快去候车室把我的皮箱取来,我给你一个铜板。”对于一个伟大的俄罗斯作家来说,这简直是侮辱,老托尔斯泰完全可以勃然大怒,并斥责发出声音的人。但是,托尔斯泰按着那个人说的做了,然后,弯腰拾起了那一枚铜板。
生活中的老托尔斯泰并不喜欢贵族的生活状态,他更同情弱者,因此,在作品中创作了失去人身权益的安娜·卡列尼娜等重要人物,对站台上那位旅人的做法并不感到太大的怪异,尽管那个人很不礼貌,甚至近乎粗鲁。可是,如果从另一个角度去考虑,也能感受到他粗鲁中流露的感激和亲密,世界上的事情真是很难说得清楚,你越是对别人的做法感到理解,越会衬托出自己的高贵和尊严。你再去想站台上的那个镜头,似乎可以感到,没有比托翁的做法更恰当的方式了。
可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更多的是采取吵嚷、谩骂、诋毁的方式摆脱困惑。而困惑并没有因为他们的反感而减轻丝毫的分量,所以,视坎坷为幽默才是人生的大智慧。而且,只有领会要这种境界,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方向,破除成大事路上的种种障碍,最终品尝全面成功的喜悦。
点评:
人活一世,总会遇到诸多风雨和磨难,无论这是生活对你的考验,还是磨砺,你都要经得起折腾,保持平和心态,这是成大事所必需的。
11.保持弹性
人一生中都要保持一种弹性,无论是与人交往还是成就事业。弹性是做人的手腕,是成大事的手段。